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动机火警探测系统的可靠性对保障飞机安全至关重要。为了准确及时地确定发动机火警探测系统故障,提高航线排故效率,针对B737-800型飞机发动机火警探测环路开路失效故障,从原理分析故障原因,进行高效精准排故。同时提出发动机火警探测环路失效故障排故流程,对快速处理故障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热管辐射器热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多数航天器的热控制都是利用空间辐射器作为排热部件。在空间辐射器上,安装热管将极大地提高空间辐射器的散热能力。热管辐射器是一种传热性能极好、运行安全可靠的空间辐射器。文中介绍了典型热管辐射器的结构型式,对平面双组热管辐射器和柱面双组热管辐射器进行了详细的热分析,完成了典型柱面双组热管辐射的性能计算,并计算出流体温度和辐射肋片温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KeлдblⅢ中心和能源火箭公司着手生产新一代的高寿命热管.该热管具有优化的毛细管构造,采用超高纯度的氨作为热载体.利用试验成熟的热管制造、加注和密封工艺可以使其达到较高工作寿命和较好的热物理指标.  相似文献   

4.
飞机电气化背景下的先进航空电机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多电/全电飞机将机载二次能源逐步统一为电能,电推进飞机进一步将电能用于飞行动力源,飞机电气化被认为是飞机机电系统与动力系统融合的重大革新,已经成为航空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航空电机系统是支撑飞机电气化的重要基础。文中介绍了飞机电气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阐述了电气化对飞机电源与用电设备的重要影响,重点论述了航空电机系统对飞机电气化发展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研究机遇与挑战。基于此,系统分析了适应飞机电气化发展需求的先进航空发电机与电动机系统,并进一步总结了支撑先进电机系统发展的关键技术,包括新型电工材料与器件、冷却技术、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方法与集成化综合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5.
电子设备散热用平板式热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平板式热管是一种广泛采用的电子元件散热设备。本文对平板热管的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用加热电阻来模拟电子设备发热元件,采用热电偶来测量热管表面的温度。对电子设备散热用平板热管的起动响应时间,一定工况下的平板热管温度分布、温度均匀性和传热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相同工况的平直肋片固体散热块进行了试验对比,证明平板式热管具有重量轻、起动快、传热效率高,均温性能好等优点。但在低功率时,平板热管的散热性能差于散热块。同时,考察了重力对不同方向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认为具有吸液芯的平板热管可推广运用于航空机载电子设备散热。  相似文献   

6.
为了考察机载振动与加速度环境对热管冷板传热性能的影响,以不同结构形式的普通铜水热管冷板与微热管阵列冷板为研究对象,搭建振动与加速度试验台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Z向振动与加速度较X向与Y向对热管冷板传热性能的影响大,但振动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微热管阵列冷板受加速度的影响大于双U型普通热管冷板;加速度量级的增加对热管冷板传热性能的影响较小;双U型普通热管冷板在振动与加速度条件下的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7.
变速恒频电源系统已在现代飞机上使用。这种系统的电动机工作状态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变速恒频系统的交—交方案电动机工作状态,建立了交—交系统高速电动工作时的数学模型。用此模型计算所得系统特性与实验室中的交—交系统电动工作实验线路的试验结果相吻合,证明了数学模型是正确的。分析表明电动工作时,六相系统和三相系统相同,而九相系统的性能则比三相的好。  相似文献   

8.
电动轻型飞机电推进系统选型与参数匹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动飞机为实现彻底的绿色航空提供了一条光明的技术途径,作为电动飞机动力和能量的来源,电推进系统的参数匹配对电动飞机环保、节能和高效起到关键作用。首先,本文对电动轻型飞机电推进系统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分析了其组成部分的特点。其次,结合目前电动轻型飞机电推进系统的特点,给出了电推进系统选型与参数匹配的设计过程。然后,根据电推进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特点,提出了一套电推进系统选型与参数匹配的方法,包括螺旋桨的选型与参数匹配、电动机的选型与参数匹配、控制器的选型与参数匹配、电池组的选型与参数匹配,该方法可以为电推进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最后,以RX1E电动轻型飞机为例对此方法进行了验证,匹配结果满足设计要求,说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QAR数据的民航发动机排故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AR系统是记录飞机运行参数,协助飞机系统故障诊断的重要工具。本文对实际排故中的经验和方法进行总结,重点研究利用QAR数据对飞机发动机常见故障进行排故的方法,并提出了利用QAR数据排故时机务管理部门和机务工程师的注意事项。实践表明:利用好QAR数据,可提高飞机发动机排故效率。  相似文献   

10.
对小型热管在航空直流电源整流模块散热上的应用作了研究,着重介绍了所设计的以甲醇为工质的HT91型热管。文中对该热管散热装置的结构方案,热管的设计计算要点及性能测试结果进行了论述。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该热管满足整流模块的散热要求。此小型热管散热装置具有体积小,攻热效果好,工作安全可靠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在电子设备上推广应用的散热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两侧 Bump 进气道进行了动态特性风洞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飞机做俯仰机动时,进气道相关性能参数随着时间作周期性变化;迎角α>10°时,上仰过程中,进道总压恢复系数σ、出口总压综合畸变犠、出口总压周向畸变Δσ0降低,下俯过程中则升高,且上仰过程中上述参数值明显小于下俯过程,一个俯仰周期形成一个闭合环路;进气道出口总压脉动平均紊流度犜狌在整个过程中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2.
飞机在实际飞行过程中,随着发动机性能退化和机身退化,飞机性能随之衰减,从而导致航班运行的燃油消耗增加。为了确保飞机高效安全飞行和及时维护,有必要实时监控飞机性能。掌握飞机性能衰减最为有效的手段是飞机性能监控,即通过收集和记录飞机稳定巡航状态的飞行数据,与制造商提供的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确定飞机性能衰减参数的过程。本文概述了现有的性能监测方法,并对新的利用飞行数据确定飞机物理特性探讨其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电工实习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三相电路缺相而损坏电动机线圈的现象,对其保护电路进行对比分析,利用现有的元器件,改变保护电路的接法,使其电路更有效的快速达到保护电动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式的跳频频率合成器。合成器由大规模集成锁相环MC145146构成,利用单片机作为环路分频控制器。单片机通过频率查询表的方式控制频率合成器按跳频方式输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全尺寸飞机疲劳试验中同一载荷状态下多次重复测量应变数据的统计分析,根据其变化规律和贴片位置,预估飞机结构可能产生裂纹的区域,并利用无损检测确定裂纹的具体位置和长度,为全尺寸飞机疲劳试验探索一种新的裂纹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飞机燃油密度的测量方法。利用燃油密度随燃油温度线性变化的规律,可间接测得油温变化以及飞机各油箱换油时的瞬时燃油密度。  相似文献   

17.
环形热管砂轮强化磨削弧区换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磨削过程中,在超过临界值的高磨削热流密度下,即使有再多的磨削液进入弧区也无济于事,因为磨削液既已处于成膜沸腾状态,由于工件表面所覆盖的汽膜层的阻挡,磨削液很难真正起到换热作用,如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工件必定很快发生烧伤。本文结合热工领域的换热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热管技术强化磨削弧区换热的全新构想,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新型的环型热管砂轮,以大幅提高弧区临界热流密度。最后,分别使用环形热管砂轮和普通砂轮进行磨削测温试验,验证了环形热管砂轮高速疏导磨削热,降低磨削温度,从而提高材料去除率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8.
装配工装在飞机产品生产过程中处于飞机设计的下游,受到飞机装配件设计及其装配工艺的影响以及飞机生产准备周期限制,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传统的飞机装配工装以文本、二维图形式表达为主,信息是静态的,缺乏唯一的数据源易导致飞机-装配工装协同变更管理效率低、准确性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飞机-装配工装协同变更方法:利用基于模型的定义(Model based definition,MBD),建立了飞机和装配工装MBD模型关系架构,并结合相关的变更传播计算方法实现了飞机设计结构变更对装配工装变更影响的主动、自动化预测和分析。通过一套飞机壁板开口加强框的装配工装变更设计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螺旋桨滑流对飞机纵向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螺旋桨飞机动力模拟风洞试验技术及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研究双发常规布局涡桨飞机的螺旋桨滑流对飞机纵向气动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测力风洞试验研究螺旋桨不同位置处滑流对飞机的升阻特性、力矩特性及平尾下洗等纵向气动特性的影响,利用PIV技术研究测力试验优选桨盘位置的飞机部件典型剖面受滑流影响时的流场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螺旋桨下沉后滑流对飞机升阻特性的不利影响最明显,螺旋桨前伸和安装角由正变负时滑流对飞机的升阻特性均有改善,而螺旋桨前伸在飞机失速迎角附近对升力特性的改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利用中频积累法实现信噪比为—15dB条件下突发直扩信号的快速捕获。文章分析了积累环的工作原理,以及环路设计中应考虑的因素,并且给出了信号通过卫星信道时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