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国民用航空》2009,(2):63-63
为提升海航在首都机场航站楼的服务品质,便利国际旅客中转航班,海航在首都机场成功地将国际中转国内航班时间由180分钟缩短至120分钟,为海航实现“以北京为核心的国际网络”的目标提供了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2.
在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国际转国内(简称“I-D”)流程需要入境旅客提取托运行李,经过海关查验后?再进行下一国内航段的值机,为了推进首都机场枢纽建设工作,首都机场推出国际转国内旅客免提行李流程,提高旅客中转效率,经不断摸索试行,总结经验,此项目实施3年来,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3.
在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国际转国内(简称“I-D”)流程需要入境旅客提取托运行李,经过海关查验后,再进行下一国内航段的值机。为了推进首都机场枢纽建设工作,首都机场推出国际转国内旅客免提行李流程,提高旅客中转效率。经不断摸索试行,总结经验,此项目实施3年来,运行情况良好。全国机场可参考首都机场国际转国内行李免提的实施经验,推广此项服务,让旅客尽享轻松中转。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用航空》2010,(7):78-79
▲6月1日起,黑龙江机场集团推出“经哈飞”中转旅客特色服务。 ▲6月3日,北京首都机场与澳大利亚悉尼机场签署了建立姊妹机场的友好合作协议。此前与首都机场签署友好合作协议的还包括希腊雅典机场,新加坡樟宜机场、法国巴黎机场管理公司、加拿大温哥华机场、日本成田机场。  相似文献   

5.
首都机场集团为推进集团发展战略、助推民航强国战略、弘扬中华文明,提出倡行中国服务理念。作为成员机场,江西机场集团积极探索倡行中国服务之路,努力打造江西特色的服务品牌——“绿色机场,红色服务”。  相似文献   

6.
一、“首都机场现象”概述近年来,首都机场以其超常规发展成为国内机场的一种独特的现象,并引起国内机场业界的高度关注“。首都机场现象”无疑是中国机场业蓬勃发展的一个典型和代表,首都机场走过的路,将是国内其它机场今后要走的路,探讨“首都机场现象”,对于国内机场业的发展有现实和历史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克强  东方 《航空港》2012,(12):12
11月12日-13日,第11届东亚机场联盟年度大会在韩国首尔举行。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念祖出席此次会议。会议由韩国空港公社主办,所有东亚机场联盟的12个成员机场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来自日本的中部国际空港、成田国际机场、日本机场候机楼公司、新关西国际机场和羽田国际机场候机楼公司,韩国的仁川国际机场和韩国空港公社,来自中国内地的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成立China International Air Cargo Co. Ltd. Established3月3日,国航、中信泰富有限公司、中国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注册地点为北京顺义区空港工业区,总投资为35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为22亿元人民币。国航以飞机、发动机、库房、货场以及地面装卸设备等资产出资,占合资公司全部注册资本的51%,外资方中信泰富以现金出资,占全部注册资本的25%,首都机场以现金出资,占全部注册资本的24%。海航正式实施远程实时电子签派系统Hainan Airlines…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用航空》2006,(2):31-31
随着冬季的到来.雨雪天气的频繁出现增加了飞机起飞降落的危险系数。1月13日,由中国民航学院承担的“飞机集中除冰系统”在首都机场股份公司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验收专家一致认为,该系统针对首都机场的实际需求.在中国首次对飞机集中除冰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是对集中除冰模式的全新探讨,为后续的飞机除冰过程的集中管理以及除冰液的再生回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航空港简讯     
2002年首都机场成为亚洲最繁忙机场Capital Airport Was the Busiest Airport in Asia in 2002据华北空管局最新统计数字,2002年,首都机场安全起降航班238815架次,运送旅客4777万人次,航班量比2001年增加10%,成为亚洲最繁忙的机场。2002年,民航华北空管局、首都机场等各保障单位努力实现了全年的安全飞行保障任务。仅2002年春节、“五一”、“十一”期间就运送旅客380余万人,起降航班16000余架次,其中5月1日创造了日起降航班790架次的最高纪录;“十一”高峰期间,每小时最高起降航班60架次,平均每1分钟起降一个航班。西双版纳…  相似文献   

11.
民航总局局长刘剑峰在谈及“十 五”期间我国民航的三个发展重点时提到,要实施航空枢纽工程,重新构筑国内航线网络,重点建设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广州新白云大型枢纽机场。目前,国内的上海、广州以及国外的汉城、东京等机场都围绕建设亚洲的国际枢纽门户纷纷积极采取行动。基于民航总局“十五”规划部署的机场的实际情况,首都机场股份公司在3月中旬召开的工作会上,提出了中枢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首都机场的中枢市场资源潜力,逐步把首都机场建设成为功能完备、设施一流、安全舒适、环境优美的复合型枢纽机场,为旅客提供往来国内和世…  相似文献   

12.
非典”疫情的突然爆发给中国民航业造成巨大损失,首都机场作为我国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同样也受到了极大影响,2003年5月5日首都机场进出港旅客4519人次,只是去年同期的5.2%,成为去年同期以来进出港人次最低的一天。随着“非典”疫情的快速好转,人们逐步恢复对航空旅行的信心,首都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出现回升势头,5月30日进出港旅客已经达到13551人次,是去年同期的21.33%。近几年来,首都机场的航空业务量呈现迅猛增长态势。2002年,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2716万人次,货邮行吞吐量达到88.6万吨,飞机起降架次达到24.2万架次。与2001年相比,分别增…  相似文献   

13.
11月7至9日,第五届中国通用航空商务交流会在首都机场新公务机楼召开。共有来自民航总局、首都机场集团公司要客部、首都公务机有限公司,美国世兴公司、波音,汉莎等公司的近100人出席了会议,并对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的机遇与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首都机场集团始终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随着事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集团于2009年启动了企业文化创新工作,通过广泛调研、评估诊断、设计创新和修订完善,于2010年工作会发布了以“天地之道大国之门”为文化主旨的企业文化新体系,开启了首都机场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5.
经民航局科教司科技处批准立项,由训练中心课题研制组承担的“首都机场 ATC 雷达模拟训练程序”1990年11月12日在民航学院通过了民航局专家组鉴定。“首都机场 ATC 雷达模拟训练程序”是为中国民航学院训练中心的航管雷达模拟系统  相似文献   

16.
目前首都机场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国内,首都机场面临着今后几年航空运输业产业结构调整,将获取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以实现中枢战略的重大机遇;在国际上,首都机场面临着来自亚洲各大中枢机场的激烈竞争。由于首都机场的基地航空公司尚未成为国际联盟的成员并由此获取应有的利益,首都机场在这方面的获益也远远落后于亚洲其他中枢机场。作为在海外上市的社会公众公司,首都机场需要做出更明确和更具实效的发展计划,以实现股东价值利益的最大化。为此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加快发展其中枢战略。  相似文献   

17.
据有关部门透露,2年前竣工的首都机场新航站楼年旅客吞吐量将在明年底达到2700万人次,从而提前3年达到设计“饱和”状态。首都机场1999年的旅客年吞吐量约为1860万人次,2000年这个数字飙升到2169万人次。据预测,今年将超过2400万人次。机场的老航站楼将于今年关闭,改造后的老航站楼旅客年吞吐量将达到年800多万人次。这样,首都机场新、老航站楼可在2005年合计吞吐量达到3500万人次。据悉,新航站楼的建设已提上了日程,有关事宜已在酝酿之中。新航站楼建筑面积为33.5万平方米,将是我国目前…  相似文献   

18.
每月要闻     
000年10月1~31日 苏 宁今年“十一”长假期间,中国民航共运送旅客147.18万人次,航 班平均客座率为60.4%,客运量比“五一”少23.45万人次,航班平均客座率下降12.4%。与去年“十一”相比,航班数量增加18%,旅客运输量减少了15.2万人次,下降10%。另悉,“十一 ”期间,首都机场的起降航班架次总数突破了今年“五一”期间的航班总数,并创下了日起降航班架次和高峰小时内起降航班数量的亚洲最新纪录。 10月 1日,欧亚大陆新的空中桥梁——中国西部航路于2000年10月1日正式开通启用。该航路贯穿中国西南和西北,主要包括乌鲁木齐、…  相似文献   

19.
《机场建设》2007,(1):F0004-F0004
长白山机场是吉林省跨“十五”、“十一五”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2004年10月,长白山机场指挥部成立,吉林省民航机场集团公司接手长白山机场筹建工作。首都机场集团公司重组吉林省民航机场集团公司后,于2006年6月组建长白山工程项目部,并引入先进的工程管理模式,明确项目部对长白山机场工程实行项目总承包。  相似文献   

20.
京津航空一体化战略定位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10月,国家建设部主持审定了以“北京、天津‘双核’为主轴,以唐山、保定为两翼,实施区域内统一规划、协调发展”的“大北京”规划蓝图。明确提出,京津两大枢纽要进行分工与协作,实现区域交通运输网从“单中心放射式”向“双中心网络式”的转变。因此,在京津航空区域的一体化发展中,必然要求天津机场和首都机场作为一个区域整体来考虑,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分工协作,共谋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