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舰载直升机由于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在航母编队的许多作业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有力地保障了航母编队各项任务的展开,而且在航母编队争夺低空优势和水下优势的作战中,是编队作战体系不可或缺的装备。研究了直升机在国外母编队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舰载直升机是航母编队斗力的倍增器。  相似文献   

2.
倪卫星 《直升机技术》2013,(1):63-66,62
对美海军航母编队反潜体系组成和反潜作战的使用做了系统研究,提出其反潜是多种反潜兵力的合同作战,指出网络中心反潜战是其发展趋势,分析了舰载反潜直升机相对其它反潜兵力的优劣以及其在美航母编队反潜作战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美军正在研制MQ-25A舰载无人加油机,即将开启航母舰载机联队无人化的时代。按照时间轴并区分项目,梳理了美军自2000年起发展航母舰载无人机的历程。根据MQ-25A无人机公开信息分析,通过工程估算量化评估了其典型任务能力。对照美作战目标,从作战需求、经费预算、竞争择优、渐进发展、体系增效等方面分析了其发展舰载无人加油机的原因。结合实际,从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关注要点等方面提出相关启示,为中国类似装备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海涛  刘芳 《国际航空》2011,(10):46-48
航母是一种复杂的作战平台,而作为航母最主要的攻防武器。舰载机是航母编队必不可少的核心装备。舰载机在战技要求上的特殊性使其研制与采购费用巨大,本文重点介绍了美国各类舰载机的单机出厂费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航母编队网络化协同反导装备体系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航母编队建设网络化协同作战体系,成为提高其作战能力的必由之路。在借鉴美军网络化作战装备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对航母编队网络化协同反导作战装备体系的构成和主要功能进行了阐述,并对未来向着"以网络为中心"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航母编队在防空时,通常利用舰载警戒直升机机载警戒雷达探测距离远的优势实施对空预警,以提高编队防空作战能力。通过分析航母编队在舰载战斗机甲板待战情况下的防空作战过程,建立了警戒直升机前出距离的数学模型,仿真分析了模型中有关参数对警戒直升机前出距离的影响,为确定警戒直升机在航母编队防空作战中的前出距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舰载机舰面保障作业调度效能是制约航母编队综合作战能力的重要因素。首先,分析了舰面保障作业流程约束和资源约束,以最小化舰面保障作业完工时间为目标函数,建立了舰面保障作业调度优化模型。其次,设计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用于模型求解,算法采用基于作业开始时间改进的随机键编码方式和并行变异算子结构,以提高算法搜索效率。最后,进行了仿真试验,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并进一步研究了并行变异算子结构对算法 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舰载机机舰适配性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固定翼舰载机和采用弹射装置的大型航母,分析了舰载机与航母之间的约束接口关系,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舰载机机舰适配性研究框架。该体系框架涵盖了量化的机舰适配性设计要素,为舰载机的全程研制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弹射起飞能有效提升舰载机的出动回收效率,促进航母编队作战能力生成。文中介绍了舰载机弹射起飞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弹射起飞的主要方式,阐述了舰载机弹起射飞的主要过程及影响因素,并分析了飞机弹射起飞不同阶段的运动特点及基本控制律,展望了舰载机弹射起飞控制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甲板航空保障作业流程是连接舰载机回收和出动的重要纽带,是舰载机机群作战能力生成的核心环节。面向航空保障作业部分流程的不确定性,以航空保障完工时间最小化为优化目标,考虑甲板作业过程所涉及的固定前后序流程约束、不可并行作业约束、保障人员约束、保障设备约束和资源供给能力约束等约束条件,构建了甲板航空保障作业流程优化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问题的求解设计了相适应的GRASP算法,在初始解构造阶段引入了基于规则的生成策略,在邻域搜索阶段采用双向对齐机制进行局部优化。基于保障任务案例的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有效地解决了甲板航空保障作业流程优化且相对于其他经典算法更为高效和稳定。  相似文献   

11.
刘东  吴家仁  周一舟  刘振祥  李瑜  王铭泽 《航空学报》2021,42(8):525802-525802
随着舰载机批量服役,中国突破了舰载机研制关键技术,但由于舰载机机型种类多,保障工作复杂且强度大,加之舰基空间及资源有限、保障压力大,舰载机面临着舰面保障规模大等难题,为此开展了舰载机多机种综合保障技术实践。本文较为全面地总结了舰载机研制采用的保障一体化论证方法、基于模型的可靠性/安全性分析方法、面向机舰适配维修性设计、腐蚀防护与控制、岸舰一体通用化保障系统研制等工程实践做法。结合对新作战概念、保障发展需求研究,展望了新一代舰载机保障模式,提出了一种从"保障战斗力"跨越到"释放战斗力"的新保障概念和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12.
王永庆 《航空学报》2021,42(8):525859-525859
在大国竞争和国际战略环境激变的背景下,作战样式的变革、潜在的使用需求和先进技术的助推使得未来舰载机发展引向何处的讨论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剖析固定翼舰载机发展主要驱动因素的基础上,梳理了支撑舰载机发展的起飞、着舰、一体化保障、环境适应性设计等核心关键技术的演进路径,并基于对未来智能技术、无人机技术发展的研判,针对未来舰载机作战使用涉及的有人/无人协同作战、多域协同、舰载航空体系化发展等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了新一代固定翼舰载战斗机的主要能力和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13.
舰机适配性是航母与舰载机研制过程中的难点,充分协调舰艇系统和飞机航空系统之间的复杂关系是发挥航母战斗力的关键。文章提出了 1种基于改进的熵值法与突变级数法的多因素耦合的舰机适配性评估方法。首先,进行指标选取,建立多因素耦合的舰机适配性评估指标体系,并根据突变级数理论确定指标体系对应的突变模型;其次,利用改进的熵值法计算各个指标的贡献率,提高排序结果的准确性;再次,利用突变层次结构模型进行舰机适配性评估;最后,以国外某型航母与舰载机为评估对象,验证新的综合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文章提出的方法不需要对指标赋权,减少评估过程中由于赋权带来的主观性,为舰机适配性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陈跃良  陈亮  卞贵学  杨翔宁  管宇  张勇  何刚 《航空学报》2021,42(8):525786-525786
舰载战斗机是航母编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复杂恶劣的服役环境,舰载机腐蚀防护控制与日历寿命设计问题已经成为限制海军航空兵战斗力保持与提升的关键难题。腐蚀防护与控制应贯穿舰载机全寿命周期,本文以此为总体思路,首先系统梳理了舰载机在综合设计、材料与涂料选择、制造与使用过程中腐蚀防护与控制的诸多要点与细节。然后针对舰载机日历寿命设计问题,在详述环境谱、加速谱编制原则、编制方法及基本构成的基础上,基于案例阐明腐蚀仿真技术是舰载机日历寿命设计的可靠高效手段,可为相关问题的后续研究提供创新思路。最后指出腐蚀监测是舰载机腐蚀防护控制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国海军当前的发展需求,针对舰载机飞行员及相关技术保障人员匮乏这一问题,设计搭建一套 舰载机飞行控制模拟训练平台。阐述搭建该训练平台的核心目的及其基本功能,结合飞行控制系统和电传控 制的基本原理,介绍平台的具体组成结构以及各个组成装置的原理及功能。实际应用表明:该飞行控制模拟训 练平台可用于飞行控制专业的相关原理教学和模拟操作训练,达到服务教学训练、促进科学研究、保障部队实 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舰载机人工进场着舰精确轨迹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段卓毅  王伟  耿建中  何大全  马坤 《航空学报》2019,40(4):622328-622328
进场着舰精确轨迹控制是舰载机设计的难点和关键技术之一。首先,对舰载机人工进场着舰轨迹及精确轨迹控制的应用需求进行了讨论,指出其必要性和直观的有益效果;随后,讨论了舰载机进场着舰精确轨迹控制的演变过程、发展趋势及涉及的等角下滑航迹率控制技术、进场动力补偿技术、直接力控制技术、DP(Delta flight Path)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最后,讨论了舰载机进场着舰精确轨迹控制对减轻驾驶员操纵负担、降低触舰点分散度、减小触舰载荷等方面的收益。研究工作对舰载机的精确轨迹着舰控制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促进舰载战斗机发动机研发,参考国外舰载战斗机发动机研制经验,结合作战使用需求,系统梳理了舰载战斗机发动机适配性体系组成,重点围绕海洋作战适配性、海洋环境适配性、舰载使用适配性阐述了相关能力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整机试验、陆基飞-发适配性试验和舰基舰-机-发适配性试验逐层递进的舰载战斗机发动机适配性体系验证考核方式。分析认为未来舰载战斗机发动机适配性工作应加强体系融合联合攻关,注重远海长航舰面维修保障能力设计,加快推进发动机舰载适配性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基于出动方式的舰载机航空保障调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有效解决舰载机航空保障调度问题,分析了舰载机的出动方式;根据不同出动方式下舰载机所需航空保障组织实施方式的不同,在合理假设、适当简化的基础上,建立了两种出动方式下舰载机的航空保障调度模型,为深入研究舰载机航空保障调度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A multi-agent based fleet maintenance personnel configur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mission oriented aircraft fleet maintenance personnel configuration problem. The mainte- nance process of an aircraft fleet is analyzed first. In the process each aircraft contains multiple parts, and different parts are repaired by personnel with different majors and levels. The factor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maintenance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n the whole maintenance process is described as a 3-layer multi-agent system (MAS) model. A com- munication and reasoning strategy among the agents is put forward. A fleet maintenance personnel configur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based on contract net protocol (CNP). Finally, a fleet of 10 aircraft is studied for verification purposes. A mission type with 3 waves of continuous dispatch is imaged.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that can just provide configuration results,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provide optimal maintenance strategies as well.  相似文献   

20.
舰载机斜板滑跃起飞情况地面载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舰艏斜板以减少舰载机起飞滑跑距离、降低甲板风要求,从而实现无弹射系统情况下的短距起飞作业,这已在一些“蓝水”海军强国的航空母舰上得到了多年应用。给定航母起飞甲板长度和斜板曲线构型,飞机能否成功滑跃起飞取决于它的气动特性、最大起飞质量、发动机推力、出口速度和起落架强度。 本文提出了一种舰载机斜板滑跃起飞情况地面载荷的计算方法,也建立了完整的斜板曲线方程(曲线已经过飞机适配性优化)。文中还应用本方法计算了某双座多用途舰载教练机的滑跃起飞地面载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