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液振动台是航空工业科研生产中所急需的振动试验设备之一。由于它具有能直接承受较大的负载、台面上没有漏磁、推力大、频率较高、坚固耐用、操作方便等优点,最适合用于飞机等结构件的振动和疲劳试验。我们所研制的DYZT-10A型电液振动台经鉴定认为在技术上有所创新,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获得航空工业部一九八一年度科技成果二等奖。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该研制产品的结构、原理及主要技术问题,对于电液振动台的设计、研制及使用者,均可借鉴。  相似文献   

2.
角振动台能对捷联惯性测量装置和陀螺的动态特性进行精密计量,测试惯性系统的动态误差特性,从而建立惯性系统的精确动态模型。角振动台研制与一般的速率、位置转台的不同之处使其面临的问题具有特殊性,本文针对大范围变化的负载惯量、高频角振动时不可忽略的大感抗以及轴系中的薄弱环节易造成高频谐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对某微机械陀螺的动态性能测试表明,该角振动台实现了既定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3.
<正>高空舱是为满足航空动力高空模拟试验需求而建立的大型试验设备,其环境模拟系统主要以大口径调节阀(DN2000及以上)作为精细调节装置。相比于普通调节装置,大口径调节阀在实际运动过程中具有惯性大、启动力矩大、受气动负荷影响严重等显著特点,使用常规控制方法在调试过程中会出现响应速度慢、跟随效果差、定位精度低等工程实际问题,难以满足高精度电液伺服动态响应和稳态  相似文献   

4.
三吨电液振动台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控制信号(由信号发生器发出)经过压控放大器,把信号输给功放(放大倍数K_3=3),功放用放大了的电流信号来控制伺服阀的开口,电液伺服阀的开口大小决定了供给油缸活塞运动的流量多少,流量的多少就决定了活塞的运动大小(电液伺服阀是把小的电信号放大成需要的大的液流起电液转换和功率放大作用)。这样振动台活塞的运动就由信号发生器发出的信号来控制。  相似文献   

5.
1.前言 1—1 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各方面都增加了振动试验的必要性。振动试验,即试验抗振,耐疲劳或改善车辆振动特性等的试验。这些只有在进行充分的振动试验之后方能达到。至今采用的振动试验机中,机械式和电磁式者居多。但近来使用电液伺服系统的振动台,在日本和其他国家已经使用,而且是渐渐地广泛用于当电磁式、机械式振动试  相似文献   

6.
前言美国和欧洲的几个制造商和研究团体早在1950年以来就致力于发展和改进电液振动系统,从那时起就在市场广泛地出售这种装置。魏耳液压振动台历史魏耳试验室在1956年开始积极地发展液压振动台,该装置最初在魏耳机构中使用,  相似文献   

7.
液压式摩擦焊设备是将电液伺服控制技术运用到摩擦焊接领域的一种先进设备。通过分析系统振动油缸的频率,找出影响频率的关键因素,深入分析这些因素对振动油缸伺服控制系统的影响,并利用AMESim仿真软件对该系统进行建模分析,验证了分析结果,并总结出改进系统的几点措施,为摩擦焊设备的设计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验证减振器的隔振效果,设计了一套能提供典型振动条件的单自由度垂直往复运动的电液振动台及其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在室内模拟定频振动、扫频振动、随机振动及冲击谱等振动条件,完成所测减振器的机械力学性能或产品耐久性寿命测试等试验。系统控制部分采用上下位工控机结构,分别完成数据采集、实时控制,运行参数监控、数据处理的功能,控制策略采用模糊PID复合控制,控制参数可方便调整,能实现典型的波形再现和功率谱再现。系统运行结果表明,无论是时域还是频域均能达到满意的振动模拟。  相似文献   

9.
基于速度同步控制的电液负载模拟器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通过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电液力伺服控制系统的精确非线性数学模型 ,从理论上对采用传统的结构不变性原理来消除多余力的方案进行了分析 ,找出了其效果有一定局限性的机理 ,说明电液力伺服系统的非线性和频率特性对电液负载模拟器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进而提出了利用舵机伺服阀的控制信号进行速度同步控制、抑制多余力矩的新方案 ,消除了系统滞后的影响 ,另外 ,由于舵机与加载马达数学模型的相似性 ,对非线性起到了一定的补偿作用。仿真和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案在系统的动态品质、鲁棒性和消扰能力等方面具有相当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随着现代控制技术的发展,许多大型的试验设备和工作机械,例如:大吨位振动台、疲劳试验机、可控震源车以及轧钢机等等,都采用了电液伺服系统。这样就要求有大功率、高响应的电—液转换元件。三级电液伺服阀(下称三级阀)就是适应这种需求,从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成果。由于三级阀不仅在输出大流量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轻质化燃油系统结构,基于电调燃油变量泵的航空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构建了柱塞泵斜盘位置电液伺服控制系统,油泵出口燃油直接输入电液伺服阀;建立了电液伺服阀线性化模型。通过数字仿真,研究了电液伺服阀工作特性,并得到了其适应性模型;在航空发动机特性半物理试验系统上,对斜盘位置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实物进行了验证试验,并与航空发动机模型一起构成了发动机转速闭环控制系统。结果表明:变输入压力的燃油电液伺服位置控制系统有效可行,变量泵工作稳定可靠,电液伺服阀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实际工作状况;基于变参数PI控制算法的转速闭环控制初步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2.
精密角振动台是惯性器件的重要测试设备之一。它的研制将为改进常规陀螺和研制挠性陀螺等新型器件提供必要的测试手段,并且将填补我国惯性器件精密角振动测试设备的空白。本文阐述了研制精密角振动台的意义,提出了精密角振动台的主要技术指标,论述了原理方案的选订及其试验论证的结果。这是对精密角振动台原理方案的试验研究的探讨,为精密角振动台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电液振动台的正确安装状态应该是将振动台的基座用大直径地脚螺栓和基础牢固地连接在一起,见图1。或者借助于过渡平台,首先将过渡平台用地脚螺栓和基础牢固地相连,然后再将振动台基座和过渡平台牢固地相连,见图2。但目前不少厂、所已建有地轨式的大基础,因而也就因地制宜地利用地轨式基础通过过渡平台安装电液振动台,见图3。有的甚至将电液振动台直接座落在地轨问的基础上,用压扳螺钉的方式进行固定,见图4。实践证明,后两种安装方法的弊病甚多,  相似文献   

14.
张有用 《推进技术》1989,10(4):14-18,79
变推力发动机的电液伺服阀在试车时曾出现过剧烈振动,造成推力比下降.经分析,我们认为,电液伺服阀的振动是由瞬态液动力诱发的负阻尼引起的.当时,阀就振动,当时,阀就不振.我们从结构上采取措施,使保证了阀的稳定性,在这个条件下,电液伺服阀在试车中,未出现振动.  相似文献   

15.
研制了一种基于液压式微位移放大机构的超磁致伸缩直驱式电液伺服阀,在保证较大体积流量的前提下,提高了直驱式电液伺服阀的频响.采用弹性力学理论、有限元和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直驱式电液伺服阀进行了结构设计和分析,并制作了超磁致伸缩直驱阀样机,在AMESim下建立其磁-机-液耦合模型.仿真和试验表明:所设计的超磁致伸缩直驱阀的频响超过100Hz和系统油压21MPa下的负载体积流量达到30L/min.   相似文献   

16.
陀螺伺服测试,由于能真实的模拟陀螺在平台式惯导系统中的工作状态,而被广泛的应用,对于惯性级平台式陀螺来讲,优为如此。陀螺伺服测试主要用来测试陀螺的长期漂移性能和漂移系数分离。本文在建立双轴陀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双轴陀螺在单轴伺服转台上进行漂移测试和极轴翻滚的试验方案;分析推导了双轴陀螺在单轴伺服条件下,陀螺漂移测试和漂移系数分离的数学模型方程。本文分析推导的结论,是进行陀螺伺服测试的理论基础。该结论也经过了单轴伺服漂移测试的实际验证,因此,在工程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直驱伺服阀因构造简单、抗污染能力强、输出功率大等突出优势,逐渐扩展其应用场景。作为飞控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电液伺服阀的特性与可靠性直接关乎飞行性能与安全。本文针对某型航空用双系统直驱伺服阀存在的阀芯振荡问题,探究基于方法的伺服阀振荡抑制策略。建立了该直驱伺服阀系统的部件级数学模型,并与突变液流力模型联合运算;设计了自抗扰控制器(ADRC)和模型预测的复合控制方法,并与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ADRC和模型预测的复合控制方法对直线电机电流的高频小范围调节可有效抵消突变液流力对阀芯运动的影响,从而为直驱伺服阀在复杂受力环境下的控制器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DYH—100电液伺服阀用于我所自行设计、制造的SKX—3000三坐标数控铣床电液伺服驱动系统中,其力矩马达的设计参考了美国MOOG公司的伺服阀和北京机床研究所的QDY_1伺服阀中的力矩马达。与MOOG阀中的力矩马达相比,结构有所简化(反馈杆和挡板合成一件,材料为铍青铜),参数也有所改变(线圈改为2400匝,额定电流改为30毫安),工作原理仍一致。  相似文献   

19.
电液伺服加载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阎杰  赵晓蓓 《航空学报》1998,19(1):50-53
讨论了电液伺服加载系统数学模型建立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结合正在使用中的一个被动式电液伺服气动力加载系统,给出了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其数学模型的过程和结果,并从数学上证明了所建模型与被加载对象无关。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舵面电液伺服加载系统的工作原理,搭建了分布式舵面电液伺服加载系统的总体框架,对该方案的技术特色进行了说明,并进一步探讨了电液伺服加载系统设计要点和难点,根据实际的数据结果和使用经验分析了加载系统的静态精度和动态响应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