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析有杆式和无杆式飞机牵引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飞机牵引车是一种在机场地面牵引飞机的保障设备。它具有车身低矮、车辆自重较大、牵引力大等特点。由于飞机的发动机只能为飞机提供向前滑行的动力,当飞机退出登机桥、机库或离开机位需要向后移动时,就需要使用飞机牵引车来推拖飞机。此外,如果飞机因为故障及机场环保的要求,或者为了减少运行成本而关闭其发动机,也要使用飞机牵引车来移动飞机。在特殊情况下,飞机牵引车也是救援牵引的重要设备。按牵引方式的不同,飞机牵引车可分为有杆式飞机牵引车和无杆式飞机牵引车两大类。有杆式飞机牵引车是一种使用和飞机机型相匹配的专用牵引杆…  相似文献   

2.
飞机牵引车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飞机牵引车是一种重要的机场地面设备。在现代民航机场上,飞机牵引车主要承担以下作业: 将飞机由停机坪牵引至客机坪上或登机桥附近,供旅客上飞机; 将停靠在登机桥旁的飞机顶推离桥,直到有足够的场地使飞机能靠自身动力向前滑行为止; 在停机坪之间或停机坪与机库、维修车间之间调度飞机;在机库或维修车间内移动飞机等。  相似文献   

3.
飞机地面牵引过程中因突发事件等因素意外刹车时,通常会产生较大牵引载荷,当其超出飞机部件受力载荷限制,就会造成事故.因此,提出一种具有液压过载保护特性的牵引杆方案,并以B737-800机型为例,基于Adams建立了含接触碰撞的“牵引车-牵引杆-飞机”多体系统模型,对牵引飞机实施刹车过程进行仿真,对采用常规牵引杆和过载保护牵引杆的牵引载荷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液压过载保护牵引杆可有效削减刹车时引起的牵引载荷峰值.  相似文献   

4.
现行民航飞机离港时,需由牵引车推出泊位后再依靠飞机自身发动机动力进入跑道。为使机场更安全高效运行,人们正在探索一种全新的飞机滑出模式——牵引滑出,其无需发动机动力、即从飞机推出直至跑道端等待起飞均依靠地面的外部动力移动,由飞行员控制牵引车牵引的离港作业方式。其有助于实现高效、绿色、经济的机场运营目标。前起落架作为承载飞机重量和实现地面牵引滑行的关键组件,其动力学特性直接决定着飞机的高速牵引滑行安全,也影响着结构的后续飞行安全及全生命使用周期,故针对新一代牵引滑出方式的飞机前起落架力学行为开展研究十分必要。以某型民航飞机前起落架为研究对象,考虑减震支柱及牵引车轮胎的缓冲性能,研究了承受满载、高速牵引滑行时的前起落架的动特性、动响应行为,并给出了跑道随机不平度激励对前起落架随机响应的影响,获得了不同承载、不同牵引速度下前起落架动力学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前起落架满载高速牵引滑行中,牵引载荷在阻力臂的变形及振动响应中起主导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新型牵引方式下前起落架的设计以及现役飞机的安全运行保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由德国汉莎航空公司与德国制造商Krauss Maffei共同构思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无拖把飞机牵引车问世以来,迄今为止已有十余家飞机牵引车生产厂相继开发和研制出了各自的产品。我国的一些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也正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在过去的近20年里,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改进,无拖把飞机牵引车在结构设计和技术性能等方面日趋完善。1999年9日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世界航空地面设备展览会上,无拖把飞机牵引车的参展比例占到全部飞机牵引车参展数量的80%,并且有很多航空公司和机场的用户在展览会期间与厂家签定了无拖把飞机牵引…  相似文献   

6.
国外飞机牵引技术标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 飞机地面牵引技术是一个涉及飞机、牵引装置、牵引动力设备及机场条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技术。在当前,由于飞机运载量加大,地而滑行距离加长和机场对飞机迅速起飞的要  相似文献   

7.
林举庆 《民航科技》2001,(3):35-38,11
本文不仅分析了飞机及牵引车在牵引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建立了两者合理匹配的行驶方程,还从波音飞机制造公司所提供的资料找出牵引车与飞机重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得出以飞机重量求取牵引力和牵引车重量的三种方法,为飞机牵引车的设计、管理和使用部门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一架飞机需要多少车辆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公司飞机在经营运输中,从机场到另一机场,在任何一点停留时,需要许多地面车辆为它服务,不论是大、中、小型飞机,这些车辆的数量几乎是相同的。一架飞机在地面停机坪上将有以下车辆提供定期或不定期保证服务。1.为飞机加燃料油车一辆;2.飞机在停机坪牵引车一辆;3.  相似文献   

9.
飞机问世后,人们对滑翔机和滑翔术的研究与发展工作并未中止不前。滑翔机已正式作为一种重于空气的。固定翼无动力的航空器继续得到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滑翔机的性能和人们的滑翔(翱翔)术也相应地获得改进和提高。早期的滑翔机须藉外力(橡筋弹射,地面机械设备牵引或飞机牵引)升空,滑翔时只能  相似文献   

10.
2009年3月26日~27日,航空行业标准《飞机总装喷漆作业安全技术要求》、《航空发动机试验车台安全检查要求》、《试飞场(站)安全性评价》和《新机试飞地面保障系统安全检查要求》审查会在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相似文献   

11.
飞机地面除冰设备能发展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 《国际航空》2009,(10):53-55
飞机地面除冰设备是一种通过喷洒液体溶解、清除飞机表面冰雪覆盖物的地面保障设备。本文在介绍飞机地面除冰设备的构成、分类和使用除冰/防冰液除冰作业工艺的基础上,论述了飞机地面除冰设备在扩展作业空间、改善操作环境、节约使用除冰/防冰液.优化加热系统方面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我国自行研制成功的飞机无杆式牵引车主要构成及其功能、设计特点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展望了牵引车的改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空中交通管制系统(ATC)是由地面设备和空中设备组成.地面设备包括一次监视雷达(PSR)、二次监视雷达(SSR)及终端显示器等;空中设备包括机载应答机(ATC)和空中交通防撞系统(TCAS).当空中应答机被地面台或其他空中应答机询问时,能自动发射脉冲代码回答信号,把飞机的识别、高度及位置信息提供给地面台或装有TCAS系统的飞机.地面调度员利用这些信息对飞机进行空中交通管制,装有TCAS计算机的飞机利用这些信息进行防撞预测.目前我国使用的ATC系统有空中交通管制雷达信标系统(ATCRBS)和离散寻址信标系统(DABS),两者相互兼容.这里只介绍ATCRBS系统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4.
由于某教练机在研制中没有设置后舱发动机油门杆停车装置,故后舱发动机油门杆不具备停车功能,针对该问题,经过查阅相关飞机油门操纵系统资料、现场调研和借鉴相关飞机成功经验,设计了一套停车装置,从而后舱油门杆能单独收到停车位,机构经过地面和试飞验证,该装置能够实现后舱单独操纵油门杆收到停车位置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Agent的飞机地面作业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单机地面作业的工序和资源要求入手,给出了单机地面作业的作业与资源需求网络图,分析了飞机地面作业的一般情况,并针时4种关键作业给出了设计飞机地面作业系统的功能框架,在此基础上,以集成性、开放型、复用性为目标,设计了实现该软件系统的多Agent体系结构,提出了多Agent体系结构下的分布式作业调度算法。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飞机的碰撞失事主要有两种,一是空中飞机和飞机的相撞,另一种是飞机和地面相撞。为了避免这些悲剧,应建立必要的制度和设施,采取必要的手段。空中交通管制任务就是采用从地面对飞机的程序间隔或雷达间隔来防止空中飞机之间的相撞,地面雷达或自动相关监视都是有效的措施。飞行中遵守最低安全高度,进近着陆时遵守规定的最低下降高度以及机场的净空要求都是避免飞机和地面相撞的办法。此外,机场对场面交通的监视可防止飞机在地面活动时,飞机和飞机之间、飞机和车辆之间的相撞,以及避免进近着陆过程中其他飞机或车辆入侵跑道的…  相似文献   

17.
民航过站飞机的地面作业调度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际航空公司飞机过站的实际作业调度情况,使用经典AOE网的关键路径算法,计算地面作业的关键路径和作业之间的时间冗余,给出最佳地面作业调度的理论依据。并根据计算结果讨论了对目前地面作业的编排的改进措施,这对于机场资源的优化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主动侧杆人机交互控制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重要意义的技术,它不仅可以减轻飞行员的负担,也可以提高飞机的性能和安全性。为了解决飞机执行器出现故障时可能出现的飞机失控问题,本文构建了含有主动侧杆的飞机中飞行员与控制增稳系统之间的并联人机交互控制架构,设计了一种新的主动侧杆与飞行员交互方式,主动侧杆不仅传递操纵指令,还通过触觉反馈向飞行员传递飞行状态,使飞行员能够快速感知飞机故障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设计了控制增稳系统,选用自适应控制器,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改进型自适应控制器+PID控制器。利用模糊控制机制动态分配人机控制权重,为飞机系统和飞行员之间的交互提供更加灵活和精确的控制方式。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含主动侧杆的人机交互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一例飞机地面检查中出现的故障,研究了机械操纵分系统和控制增强分系统组成的人工飞行控制系统工作时对驾驶杆行程和驾驶杆力的影响。两个分系统同时工作比仅机械操纵分系统单独工作,驾驶杆行程会缩小,缩小的比例与控制增强分系统的权限相等,但平尾的偏度保持不变,飞机的操纵性不受影响。采用杆力传感器的控制增强分系统工作后,当驾驶杆推拉到缩小后的极限行程附近时,可能会出现抵抗力、回弹力。  相似文献   

20.
许舒婷  谭文倩  屈香菊 《航空学报》2021,42(8):525775-525775
与传统侧杆控制器的作用不同,带力提示的智能侧杆控制器的附加功能是减缓和预防飞机在故障或边界状态下的人机不良耦合,以提高飞行安全性。飞机在故障或边界状态下,具有明显的飞行动力学特性突变的特点,飞机动力学特性突变会引起驾驶员操纵策略的变化。针对这些特点,研究其侧杆控制器设计的理论方法。通过分析飞机动力学特性突变引起的系统时变非线性及其在力提示下的驾驶员行为特点,建立了智能侧杆引导的人机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时变系统的频谱分析和人机系统的品质评价准则,提出了带力提示的智能侧杆控制器设计方法,并给出了详细的设计步骤。通过对飞机故障状态下的仿真,解释了力提示智能侧杆控制器减缓人机不良耦合的机理。仿真结果表明智能侧杆控制器在提高驾驶员控制精度的同时,减缓了人机不良耦合的趋势,从而验证了提出的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