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军用飞机作战适用性的技术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战适用性是描述现代军用飞机在作战环境中使用良好程度的一种特性,它考虑可靠性、维修性、可用性、测试性、保障性等要素的综合影响,是影响军用飞机作战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军用飞机使用试验和评价要确定的关键使用特性。良好的作战适用性是现代军用飞机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军用飞机设计中无维修工作期(Maintenance-free Operating Periods, MFOP)指标无法分解和落实的问题,通过对基本可靠性、故障预测、系统重构和冗余设计等影响军用飞机MFOP实现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和数理建模,提出了一种军用飞机MFOP参数的分解流程和方法,为MFOP由使用参数(使用要求)向合同参数(设计要求)的分解提供初步的方法基础,能够为军用飞机的MFOP指标分析论证和基于MFOP的飞机可靠性设计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舰船海上航行时,甲板上的直升机旋翼尾流和舰面流场相互掺混形成了复杂的流场,这不仅会影响直升机的安全起降,同时也会对甲板作业人员的安全性造成影响。本文首先开展了流场中的人体模型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风速下的人体受力情况,提出了影响人员作业安全的风速范围。之后开展了西北风级、戴高乐号、伊丽莎白女王号及美国号四艘舰船的气流场仿真,依据风速范围对各舰船甲板人员安全性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作业危险区域及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直升机进舰耦合流场计算、直升机舰面降落耦合流场计算以及舰面多机降落耦合流场计算,并对直升机进舰降落过程中甲板高速气流场以及多机降落过程中的高速气流场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甲板面人员作业危险区域。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糊推理的舰载机进舰过程安全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磊  赵廷弟 《航空学报》2013,34(2):325-333
 舰载机进舰过程复杂,驾驶员对舰载机的控制是影响进舰安全的重要因素,驾驶员操作的偏差受到人员自身状态、环境状态以及设备(舰载机)状态的综合影响。以国外某型舰载机为例,提出了基于模糊推理的舰载机进舰过程安全性建模与仿真方法。考虑舰载机进舰过程中驾驶员控制的不确定性,分析了引起驾驶员不确定性的人-机-环因素,基于模糊推理建立不确定因素引起的驾驶员控制偏差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舰载机进舰过程安全性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明确危险模式、危险程度以及危险发生的时刻点等关键因素的影响程度,为进一步保证舰载机进舰安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飞机试飞阶段是飞机研制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飞机生产过程中最后的验证检查阶段,试飞安全工作是保障生产任务顺利完成的首要条件,影响试飞安全的因素是复杂且多方面的,本文对保障军用飞机的试飞安全工作进行了探讨,综合性地分析了影响飞行安全的要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军用飞机的不断发展,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安全性技术不能满足军用飞机系统研制的需要。本文从安全性标准、风险评定和安全性分析三个方面对军用飞机与民用飞机的安全性工作进行比较,论证了将民用飞机安全性开发过程吸纳到军用飞机研制中的可行性,可以作为国内军用飞机安全性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华  孔维 《航空工程进展》2017,8(3):359-366
在当今的军机研制过程中,军方借鉴民机的适航管理方式力推适航性审查,以确保飞机的安全性水平.如何贯彻适航要求、如何将适航与安全性设计深度融合成为飞机研制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飞机总体设计单位的角度,探究适航与安全的关系,对比适航工作与安全性工作的异同,并结合工程实际,对军用飞机研制过程中如何将适航与安全性管理、设计和评估工作有机结合、高效开展的方式方法提出了建议.有效避免了适航工作和安全性设计工作的不协调甚至相互矛盾情况的出现,可供军机承研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影响军用飞机燃油系统易损性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应用当量分析和变权分析分别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关系和权重大小,并给出了一种适合军用飞机燃动系统的易损性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9.
作战值班能力是军用飞机战斗力的重要标志。本文分析了军用飞机作战值班能力的影响因素;结合试飞阶段的使用情况,建立了作战值班能力的评估模型;结合某三代机使用试飞给出了作战值班能力仿真输入,建立了仿真模型;就该型机的作战值班能力进行了仿真评估,给出了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分析方法的可行性。本文可以支持军用飞机试飞过程中使用可用度的及时分析、反馈、更改及更改后的评估,并为军方使用部门提供使用可用度优化方向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军用飞机环境适应性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曙林  杨森  孙冬 《航空学报》2009,30(6):1053-1057
阐述了作战飞机面临的环境,分析了各种环境因素对军用飞机作战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军用飞机环境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机场环境剖面和衡量各个评价因素样本数据的方法,并提出了军用飞机环境适应性评价模型,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方法的可行性。算例和分析结论表明,该模型反映了军用飞机在环境适应性方面的技术要求,同时也为军用飞机在环境适应能力上的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仅从实际维护过程中的一些不影响飞行安全的航材使用进行技术分析,提出利用替代品以降低维修成本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军用飞机装备建设发展趋势和新形势下军机服务保障需求变化出发,分析了当前军机售后服务工作中的不足,从外场使用维护信息采集分析、外场技术质量问题处理管理、用户保障需求快速响应管理等方面着手,对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军机远程技术支持平台建设和应用开展探索,研究规范、快捷和高效的军机售后服务保障新模式,为新机装备后的服务保障工作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宫颖  程卓 《载人航天》2008,(1):56-59
安全性评估是安全性验证的一种形式,是在产品转阶段或出厂前对产品安全性水平做出量化的综合评估,并为下一步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结合我国载人飞船可靠性安全性工作,研究提出载人飞船安全性定量评估方法。介绍并分析近几年发射的载人飞船进行安全性评估所采用的"安全性评估方法Ⅰ、Ⅱ"和国际上安全性定量评价应用较为广泛的"PRA方法",简述"安全性评估方法Ⅰ、Ⅱ"在载人飞船上的应用情况,提出载人航天器后续安全性评估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4.
飞机概念设计中的生存力效益/代价综合评估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首先介绍了军用飞机在常规武器威胁下的生存力评估指标及几种提高生存力措施;其次研究了将全因素试验法应用于评价生存力提高措施对生存力评估指标的增益影响的可行性;最后基于飞机的安全性、维修性、可靠性、保障性、性能及费用等约束条件,建立了一种能应用全因素试验法在飞机概念设计中进行飞机生存力效益/代价综合评估的方法。算例初步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军用飞机线束是机上各系统、成品协调工作的"神经网络",分布在全机80%以上的区域,数量多、范围广、质量大,其设计、敷设质量对飞机的系统功能实现、质量控制、外场维护,乃至飞行安全均产生一定影响。对某型军用飞机线束系统及其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概述,通过归纳总结,对暴露出的3类典型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为其它型号军机上的同类型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6.
李晓磊  田瑾  赵廷弟 《航空学报》2008,29(3):622-626
 区域安全性分析(ZSA)是系统安全性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中国在研制大飞机的安全性设计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中国在区域安全性分析领域缺乏具体的、明确的实施方法这一现状,提出了改进的ZSA方法。一方面,明确了传统ZSA流程中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CA)和故障模式影响与危害分析(FMEA)对ZSA的信息输入方式,增加ZSA方法面向型号工程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从能量危险和系统硬件故障危险两方面开展危险源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由于系统复杂性所导致各危险因素之间存在交错耦合关系而引起的危险,建立可全面分析区域内设备间相互影响的危险因素集,扩展了ZSA的内涵;将风险分析引入区域危险分析阶段,为制定分析准则,提高产品的安全性提供了更为详实、可信的依据。最后,简要介绍了该方法对某型飞机起落架系统的应用实例与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17.
军用飞机在外场表现出诊断能力不足的现象,严重影响飞机再次出动的效率。从军用飞机故障诊断 的实际使用需求出发,深入分析机载系统在设计、试验过程中存在的测试性设计问题;针对军用飞机整个研制 与使用过程,明确设计目标,提供设计、验证和评估方法,将原来相互孤立的设计工作进行整合,提出一套完整 的机载系统测试性设计体系,并对测试性设计过程中的诊断能力设计、测试性试验等关键环节进行深入剖析; 同时,在工作方法、专业定位和制度保障方面提出改进建议,能够有效促进测试性设计有机地融入机载系统的 设计过程,提升机载系统测试性水平,提高飞机综合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航空器使用和维修过程中,人的不安全因素是近年来引发飞行事故的主要原因。我国近十年来发生的军用飞机和民航客机的飞行事故,以人为因素造成的占了70~80%。本文援引国内外机务维修工作中因人为因素所发生的典型事例,从三个方面就减少航空器维修人为差错,阐明意义、分析原因、探讨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前,航空装备的人-机-环系统工程研究多偏重于人机交互设计和装备环境工程2大方面,环境对人的影响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在飞机使用和维护过程中,主要存在2类作业人员,即飞行员和地面保障人员。从这两者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不同人员所面临的不同环境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其健康和工作效率的影响,最后提出建立基于不同人群的多环境因素综合作用体系是今后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基于环境条件与维护操作协同下的保障设备可操作性优化方法分析,响应部队在特殊环境条件下保障设备的使用需求,面向预防及解决保障设备特殊环境条件下,面临的特殊操作、防护、操作维护人员的生理和心理产生的维修差错等影响可操作性的问题。根据保障设备人机功效工作发展的实际需求,协同军用飞机保障设备环境条件与维护操作,分析确定环境条件与维护操作协同影响要素、建立清晰和规范的协同影响优化设计流程、确定保障设备可操作性优化措施并落实到飞机保障设备设计过程中,实现了保障设备良好的可操作性,提升了保障设备的人机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