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1998)和<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2000)分别规范了或有事项和日后事项的会计核算及其信息披露.本文主要从理论和实务角度对这两项准则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对或有事项与日后事项之间的内在联系阐述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历经1年分析,于2012年2月1日公布了《NASA太空技术路线图与优先事项:恢复NASA的技术优势,为太空新纪元铺平道路》报告。该报告是对2010年路线图草案的反馈,将帮助NASA排列出研究事项的优先顺序。委员会是按照NASA为新技术投资的"可能"水平约每  相似文献   

3.
准则和制度的关系 ,一直是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当前的形势要求会计研究人员及从业人员对准则和制度之间的依存关系有一个客观和全面的认识 ,才能促进《企业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从理论上讲 ,准则和制度都属于会计规范 ,其差别仅为表现形式的不同。对两者之间的关系 ,葛家澍教授的论述对我们有很大启发。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 :会计准则是以特定的经济业务 (交易和事项 )或特别的报表项目为对象 ,详细分析各个业务或项目的特点 ,规范必须引用的概念的定义 ,然后以确认与计量为中心兼顾披露 ,对围绕该业务或项目有可能发生的各种会…  相似文献   

4.
为了规范企业投资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披露,财政部于1998年6月24日制定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投资》,要求从1999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执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针对有关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对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做出了新的规定。作才为准则中新成本法过于笼统,有一些具体的问题没有涉及,以致产生了不同的理解。主要就两个方面的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一个投资当年收到的现金股利、利润是否属于清算性股利?二是已冲减的投资成本能不能以后再恢复或增加?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国现行税法的规定,企业发生亏损的,从发生亏损的次年起可以连续5年用税前应纳税所得额弥补,超过5年仍未弥补完的,用税后利润弥补。2006年我国颁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后,其规定的处理规范与企业会计制度有所不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对于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应当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而企业会计制度关于所得税处理规定中对可结转后期的尚可抵扣的亏损,在亏损弥补当期不确认所得税利益。为了对两者处理差异的充分表述,论文结合案例进行了分析与说明。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日本目前的航天计划及未来展望。未来展望包括未来三十年及最近十五年内,支持下一个《日本宇宙开发政策大纲》的四项首要计划:——建立全球观测系统(GEOS)——对先进的航天科学项目作进一步改进——充分利用国际空间站(ISS)的日本试验舱(JEM)开展航天活动——研制、运用新一代航天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8.
2007年8月1日发布了美国空军新准则AFDD2-3《非正规战争》。该文件由空军参谋长迈克尔·莫斯利上将作序,其中写道:"作为航空兵,我们经历了对占领和控制高空阵地的百年追求,形成了与众不同的作战观。非正规战争(IW)有独特的性质和要求,我们必须明  相似文献   

9.
国际     
《航天员》2012,(2):8-13
美公布《NASA空间技术路线图与优先事项》 2月1日,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在历经1年分析后,公布了《NASA空间技术路线图与优先事项:恢复NASA的技术优势,为空间新时代铺平道路》报告。该报告是对2010年路线图草案的反馈,将帮助NASA排列出研究事项的优先顺序。委员会是基于NASA为新技术投资的每年约5~10亿美元的“可能”水平而考虑。  相似文献   

10.
阐明ISO 898-2:2012《碳钢、合金钢紧固件机械性能第2部分规定性能等级的螺母——粗牙螺纹和细牙螺纹》对紧固件行业的影响,将ISO 898-2:2012与它的两个被替代标准ISO 898-2:1992和ISO 898-6:1994及其相对应的我国国家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新版标准的不足之处以及使用新标准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role of topology as a predictor for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dynamically changing spatial configurations (referred to as movement patterns). We define meaningful units of movement patterns as paths through a topologically defined conceptual neighborhood graph. Topology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formal approaches to human cognition and in predicting cognitive similarity ratings—although primarily for static spatial configurations. Formal specifications of the role of topology for characterizing movement patterns do exist, yet there is paucity of behavioral validation. To bridge this gap, we conducted an experiment based on the grouping paradigm to assess factors that underlie conceptualizations of movement patterns. The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such that paths through the conceptual neighborhood graph were distinguished by topologically differentiated ending relations. We believe topology can mak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in explaining movement conceptualizations. One recently formulated topology-based contribution is the endpoint hypothesis, asserting that a cognitive focus is placed on event ending relations. We discuss the results of our experiment in relation to previous experiments targeted toward a framework for modeling the cognitive conceptualization of dynamically changing spatial relations.  相似文献   

12.
《Acta Astronautica》2014,93(1):285-297
The effects of on-orbit fragmentation events on localized debris congestion in each of the longitude slots of the geosynchronous orbit (GEO) regime are evaluated by simulating explosions and collisions of uncontrolled rocket bodies in multiple orbit configurations, including libration about one or both of the gravitational wells located at 75°E and 105°W. Fragmentation distributions are generated with the NASA Standard Breakup Model, which samples fragment area-to-mass ratio and delta-velocity as a function of effective diameter.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ong-term severity and consequence of a GEO fragmentation event is strongly dependent upon parent body longitude at the epoch of fragmentation, which can spawn bi-annual “fragment storms” in high-risk longitude slots, driven by lower-energy fragments that have been captured and have started librating around the nearby gravitational well.  相似文献   

13.
主导概率数据关联及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泉  向阳朝 《宇航学报》1995,16(3):48-52,59
本文给出主导概率数据关联(DPDA)及算法,定义主导联合事件和主导概率,考虑实际目标环境可行联合事件出现为非等概率,导出主导概率数据关联计算方法,它无需计算所有行联合事件的联合率,从而克服了联合概率数据关联(JPDA)的组合问题,本文证明了DPDA性能上限不低于JPDA,下限低于PDA,而下限出现的概率极小。本文给出了MonteCarlo仿真表明DPDA算法具有很好的性能和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梁小强 《火箭推进》2006,32(4):51-53
总结了凝胶发动机不同研制阶段相对应的试验系统以及系统试后处理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5N发动机试验系统的建立;变推力发动机试验系统的建立;双组元发动机试验系统的建立;变推力发动机试验系统的最终建立和凝胶试验系统试后处理工艺。通过对不同试验系统的建立与比较,确立了最终的凝胶试验系统及系统试后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5.
对于工作在高辐射太空中的飞行器而言,它不可避免会受到单粒子效应的影响。因此,如何预测飞行器中单粒子效应敏感区域以便加强保护措施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但事实上,要预测单粒子效应对飞行器的影响并不容易。本文给出了一种通过纯软件来评测飞行器系统对单粒子效应的敏感程度的方法——软件故障注入法——这也是评测微电子电路可靠性极具前景的方法。该方法采用高效的汇编语言在汇编级实现,对目标系统不会造成损伤,并且使用方便。试验的结果表明,目标处理器对于单粒子翻转的敏感性大约为1.38%到2.35%,且寄存器的敏感性要高于内存区。  相似文献   

16.
信号失锁是GPS接收机在市区应用时遇到的一个问题,文中提出信号失锁后的快速恢复概念,推导出在卫星信号失锁期间对其多普勒频率、码相位和导航比特边界的预测算法和预测误差分析,并进一步研究失锁后处理设计,最后用SPIRENT模拟源进行多种信号失锁情形的模拟,验证了此设计能增强接收机的稳健性,加快接收机失锁后的定位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17.
刘涛  季振洲  王庆  朱素霞 《宇航学报》2012,33(12):1823-1831
为了表示航天复杂系统中组件依赖关系和输入次序等动态事件与共因事件,动态故障树的求解过程通常会面临很高的计算复杂度与时间开销。基于系统定义假设,由基本事件的概率分布入手,根据动态门的时序逻辑定义和关联方式,给出系统故障事件的准确通用计算方法GDFTA (Generic Dynamic Fault Tree Algorithm)。GDFTA方法实现了通用的动态树求解,避免了Markov方法的状态空间爆炸问题,并取得了较理想的计算准确性。通过对动态树实例的可靠性评估证明该方法可行。在标准动态故障树测试集中,四类不同系统的可靠性结果精度优于Monte Carlo方法,计算效率也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李鑫  尹全  于冰 《遥测遥控》2023,44(4):73-79
针对利用遥测指令参数进行特征事件自动判别时,现有方法忽略了数据源之间相互印证的条件,仅依据测量值相同来判别特征事件的发生时间,存在一定的误判概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估计的特征事件判别方法。方法不仅利用了当前数据源的测量值,同时还兼顾特征事件固有的先验分布信息,能够有效提高自动判别的准确率。首先,通过对特征事件数据源的内涵进行分析,得出了不同数据源相互印证的条件;其次,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特征事件发生时间的正态分布概率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基于贝叶斯最大后验估计算法,设计了完整的特征事件判别方法;最后,通过工程数据的仿真计算和结果分析,验证了方法在特征事件判别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威布尔型产品的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要介绍极大拟然和小概率原理的基础上,针对威布尔型产品特征寿命的求取方法在各种文献中没有介绍、经典的双威布尔型串并联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既繁琐又不精确等情况,详细论述了如何运用威布尔型单机产品的可靠性试验样本求取其特征寿命,如何运用等效折合的方法求取威布尔型串并联系统的可靠性置信下限,最后对某威布尔型发动机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估,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汉译英的翻译实践出发,从英语译文的错误以及汉英译文对比中,去发现并分析汉语和英语语法特征的差异。论述了英语语法的刚性、显性和汉语语法的柔性、隐性,并从语言对思维的影响的角度,探讨了汉语语言文化的深邃独特和英语语言的缜密精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