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行  邓小敏 《航空学报》1985,6(4):344-350
 本文以虚功原理与本构方程为基础导出了加劲板二维复合广义J积分J1与J2,证明了它们的收敛性、守恒性并且导出了J1、J2与应力强度因子K1K1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两种有限元计算了含有斜裂纹的加劲板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结果表明,这个复合广义J积分的守恒性很好,由两种元素所得结果相当一致,相对误差在工程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2.
锪窝孔边扇形角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海军  郭万林 《航空学报》2002,23(2):106-110
 根据航空等领域内锪窝铆接及锪窝锣接构件的典型结构特征,采用三维的十节点四面体等参有限单元模型,分别对无裂纹及孔边含裂纹锪窝孔 /直通孔结构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了锪窝孔构件的危险部位及90°,120°锪窝孔边扇形角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给出了覆盖面广的计算曲线;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讨论了裂纹长度、孔径以及板厚等因素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和已有的文献比较表明,本文数值结果精确,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3.
飞机典型结构──含有裂纹的加筋板应力强度因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复变应力函数和分区变分原理,提出了确定型材和板有裂纹的加筋板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并以实例叙述了方法的应用,给出了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公式及在某一特定的结构参数下其应力强度因子随裂纹长度变化的曲线。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含倾斜裂纹平板和加劲板为实验模型,进行了平板和加劲板Ⅰ-Ⅱ复合型裂纹疲劳扩展实验。本文提出了复合型加劲板应力强度因子的工程算法,并利用S法和应变准则进行寿命估算,对扩展路径以及线切割预制和疲劳预制裂纹的异同进行了讨论。 实验与计算的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复合型加劲板应力强度因子算法是一种较好的工程算法,应变准则应用于疲劳问题以估算寿命,其结果相当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基于三维裂纹尖端应力场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一种基于无限大体裂纹尖端弹性应力场理论解的前几项多项式函数,对实际裂纹体弹性应力场有限元解进行拟合来计算应力强度因子的方法.该方法在计算应力强度因子时不需要预先假设裂纹尖端的应力应变状态,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结果更符合三维裂纹体裂纹尖端实际的应力应变状态.首先基于二维无限大板中心穿透裂纹应力场理论解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探讨了拟合确定应力强度因子需要的多项式应力函数的项数.然后分别以二维大板中心穿透裂纹、三维大体内埋圆裂纹和三维有限厚板中心穿透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为例,通过与无限大板和无限大体应力强度因子理论解以及基于位移外推法和1/4节点张开位移法的应力强度因子有限元解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合理反映三维裂纹体裂纹尖端的实际应力应变状态,计算得到的应力强度因子数值更合理.   相似文献   

6.
杜洪增  田秀云 《航空学报》1993,14(10):518-522
给出了采用J积分法计算加筋板应力强度因子时选择积分回路的方法;同时给出了采用刚度导数法计算加筋板应力强度因子时刚度导数的计算方法;另外,还对模拟铆钉连接作用的3种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李英治  柳春图 《航空学报》1986,7(6):553-558
本文在Reissner型平板裂纹尖端应力应变场一般解~[2,3]的基础上,采用应力杂交法构造高阶奇异元。由于采用了奇异元并解决了单元协调问题,使得Ⅱ型、Ⅲ型应力强度因子均获得较好的计算精度。本文计算了有限尺寸板复合型弯曲应力强度因子,并对Reissner型板若干力学特性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8.
刘双燕  李玉龙  薛璞  石霄鹏 《航空学报》2018,39(1):221423-221423
由于裂纹的出现会改变振动结构的断裂行为,本文建立了含中心裂纹九宫板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采用模态叠加原理快速求解出该结构在共振条件下的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SIF),然后分析并讨论了裂纹参数(偏转角度和裂纹长度)及筋条布局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裂纹偏转角度的增加,Ⅰ、Ⅱ和Ⅲ型应力强度因子最大值分别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单调增加、无显著变化、先增加后减小);裂纹长度同时影响应力强度因子最大值和裂纹类型;对于裂纹参数相同的九宫板,筋条布局改变了结构的模态振型,从而导致不同裂纹类型出现;特别地,当九宫板中央区域为正方形时,应力强度因子最大值和裂纹类型对裂纹偏转角度不敏感。  相似文献   

9.
 <正> 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冲击载荷的作用下,材料的机械性能和断裂韧性都会随着加载速率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断裂韧性随着加载速率的增高会明显下降。在动态起裂判据中,K_(Id)(?)是由动态试验来确定的,而K(?)(t)则要对结构进行完全的动态分析来确定。由于动态问题的复杂性,一般都借助于大规模的数值计算求解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等动态特性。本文根据梁的振动特性,提出了一种简单的近似分析方法求解DCB模型在阶跃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和动态能量释放率等特性,并提出一个用DCB模型测定K_(Id)(?)的简单方法。文中还使用八节点等参元进行了动态汁算,将有限元法计算的结果与近似法作了比较,两者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0.
黄维扬 《航空学报》1992,13(2):20-25
本文应用复变应力函数和分区广义变分原理,提出了确定型材和板有裂纹的加筋板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采用复变应力函数使裂纹的边界条件精确地得到满足,应用分区广义变分原理使其它边界条件近似地得到满足。本文应用加筋条为角材,其中一根角材含有边缘裂纹,板含有中心裂纹的加筋板,在垂直裂纹平面的远处受均匀拉伸载荷为例,给出了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公式。对一特定的结构参数,给出了应力强度因子随裂纹长度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11.
九节点四边形等参数单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永礼 《航空学报》1982,3(4):36-40
某些作者给出的数值结果表明,在单元形状不规则时,八节点和十二节点的四边形等参数单元的刚度变硬。因此,应用不规则单元所得的结果误差很大。计算结果没有由二个或四个六节点三角形组成的四边形所得的结果妤。本文表明,假使四边形单元是九节点单元,拉格朗日多项式作为插值函数,那么不规则单元所得的结果与规则单元所得的结果基本上一致。数值结果表明,九节点等参数单元比八节点、十二节点四边形等参数单元和由二个或四个六节点三角形组成的四边形单元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平面八节点等参元的优越性在弹性力学Hamilton正则方程的半解析法得到应用。结合弹性材料修正后的Hellinger—Reissner(H—R)变分原理和二次插值函数表达平面外应力和位移函数,建立了Hamilton正则方程的八节点等参元列式。首先简要地介绍了弹性材料修正后的H—R变分原理.然后用二次插值函数表示平面外应力和位移变量,并详细地推导了Hamilton正则方程的八节点等参元列式。数值实例结果证明了本文等参元列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16节点立体等参元,进行了冲击速度为10~20m/s时的平板动力响应数值分析。程序中考虑了结构的大变形,采用全拉格朗日描述法,时间离散使用了纽马克法。文中分别对LY12CZ和PMMA两种材料平板的动力响应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作了比较。提出用HopkinsonBar装置测定平板在硬撞击下撞击总耦合载荷及撞击点挠度随撞击时间的分布关系。同时文中提供了上述两种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参数,由这些参数可以认为PMMA为应变率敏感材料,在高速撞击下呈现“脆化”现象,而LY12CZ则为应变率不相关材料,在冲击载荷下呈现良好的塑性变形特性。  相似文献   

14.
张驰  校金友 《飞机设计》2007,27(4):31-33,52
针对功能梯度材料这种新型材料,提出了采用等参梯度元建立有限元模型的方法。推导了两种受力情况下各相同性功能梯度材料薄板的应力解析解。在实例运算中,通过梯度单元数值解与解析解及传统均一单元数值解的比较分析,验证了功能梯度材料采用等参梯度元建立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对功能梯度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驰 《飞机设计》2008,28(3):31-34
将等参梯度有限元法应用于非线性功能梯度材料,推导了2种受力情况下指数体积分数变化的功能梯度材料的应力分布解析解。通过不同的单元划分形式,对等参梯度元数值解、均匀单元数值解及解析解三者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等参梯度有限元方法对非线性梯度材料同样适用,为等参梯度有限元的推广应用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一种用奇异性杂交应力元及等参元计算平面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和J积分的方法。实际计算表明,此种方法的优点是精度高,计算时间短,便于实际应用。文中给出三个算例。各例分别采用216~256个自由度。计算结果同解析解及其他奇异元的解进行了比较。各例算得的应力强度因子值,均同解析解相差仅1~2%。每例中由4~6条路径求得的J积分值,其分散度均在±O.7%以内。 计算在TQ-16机上进行,程序编译约6~7分钟,每例的计算时间约6~8分钟。  相似文献   

17.
吴永礼 《航空学报》1984,5(4):416-424
 本文证明了在二次或三次拉格朗日等参数单元中,假使边上点和内节点移动适当的位置即可产生奇异性。在标准的拉格朗日等参单元中,使一边缩并成一点,成为三角形单元,再适当的选择边上点和内节点的位置,可以在单元的角点产生奇异性,因而,可以计算应力强度因子。在奇异元外面,适当移动边上点和内节点可以形成过渡元,可得到较精确的结果。通过几个例子表明,用这种奇异元,只要较少的单元数和节点数就能得到较精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张双寅  Soden  P.D  Soden  P.M 《航空学报》1986,7(2):187-197
 本文对CSM-GRP层间剪切断裂用实验与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用英国标准BS4994规定的双槽试件拉剪法测量了层间剪切强度(ILSS)。用有限元法计算了应力分布、损伤扩展和复合型应力强度因子。并讨论了BS4994规定的这一试验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高德平 《航空学报》1985,6(5):455-460
 本文发展了联结环形等参数元素和环形厚板元素的一类环形过渡元素,它对于轴对称体的结构动力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环形元素采用了半解析的方法,把三维问题降为二维问题来处理,大大节省了计算机存贮量及计算时间。文中对某实际涡轮盘的振动特性进行了计算,其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20.
1.前言 复合材料湿热效应问题一直困惑着设计人员。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发表大量有关复合材料湿热效应的文献。近年来仍有不少这方面的研究资料,但具有工程实用价值的资料不多见。本文提供的复合材料层压板稳态湿度场及应力场分析方法,向工程实用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