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静宇 《大飞机》2021,(1):12-17
2020年,对于中国民航运输业来说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由于疫情的冲击,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一年,民航业顶住压力,再次刷新航空安全纪录;这一年,民航业积极服务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建设全面展开. 2021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对于中国民航运输业来说,未来5年,行业将进入发展阶段转换期.如何从单一的航空运输强国跨入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新阶段,对于全行业来说都是一道历史性考题.面对这一考题,2021年1月12~13日召开的2021年全国民航工作会上,中国民航局给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浅析民航强国的构成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通向民航强国的路究竟有多长 2004年民航总局提出了“由民航大国走向民航强国”的宏伟目标,翌年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就超出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民航亚军;1978-2006年,中国民航年平均增长率18%,增长速度居世界第一;2008年初投入运营的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的规模盖过了伦敦希斯罗机场的5号航站楼,又一次让世界为之侧目。从总量、增长速度和硬件设施来看,中国民航离强国境界似乎触手可及。  相似文献   

3.
<正>在过去十年间,中国民航机队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95%,截至到2010年底,中国民航共拥有各类运输飞机1 639架(各类运行及备份发动机3 600余台),通用航空器1 010架。民航维修行业规模发展迅速,2010年中国民航维修市场总量达到23.2亿美元,占世界MRO市场的5%,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民航维修市场;随着我国民航市场的迅速发展,各航空公司机队规模不断扩大,飞机维修  相似文献   

4.
张进 《国际航空》2012,(2):32-33
在世界经济下滑的2011年,中国民航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全年利润总额达到456亿元,同比增长5。1%。本刊记者将参加2011年12月26日召开的2012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暨航空安全会议所获得的各类信息整理成文,有助于读者清晰把握中国民航过去一年的行业发展以及新一年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航空港》2004,(1)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局长杨元元在1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记者招待会上介绍中国民航改革与发展情况时表示,要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战略机遇期,努力促进中国民航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实现中国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6.
AnAnalysisoftheChineseAirPassengerComponent在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今天,清楚的掌握民航运输市场旅客的构成状况,无论对民航政府决策部门亦或是对各民航运输企业无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民航协会用户工作委员会以民航随机杂志《中国民航》为载体,结合旅客话民航活动,对1998年10月至1999年4月乘坐国内航班的旅客发放《民航旅客情况咨询卡》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共取得有效样本5050份,调查范围覆盖了全部大中型航空公司及旅客吞吐量在100万人以上的机场。该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民航旅客构成的现状。一、民航旅客构成总体…  相似文献   

7.
2012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暨航空安全会议于2011年12月26~2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回顾了2011年民航工作,分析了2012年我国民航的发展形势。2011年,中国民航持续安全得到了保证,南方航等38家航空公司运输飞行事故征候万时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34家航空公司没有发生公司责任的事故征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用航空》2007,(4):86-86
3月28日,中国民航发展论坛——民航运输发展与市场监管研讨会在京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民航总局运输司主办,旨在研究新形势下航空运输经济管理和市场监管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交流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用航空》2010,(1):11-15
2010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于2010年1月13-14日在北京召开。会上王昌顺副局长代表民航局作工作报告,李健副局长作了安全工作报告。李家祥局长作了《中国民航人要为建设民航强国而努力奋斗》的讲话,从四个方面全面论述了民航强国建设,阐明了民航强国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了民航强国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提出了我国民航强国建设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战略选择,重点明确了民航强国建设的任务和要求。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出席全国民航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民航过去一年间卓有成效的工作和取得的优异成绩,同时指出我国民航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安全基础还不稳固,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建设还滞后于航空运输规模的持续扩大;运输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仍需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等。要求民航系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以确保航空运输持续安全为首要任务,以注重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统筹做好保障安全、发展生产、改善服务、深化改革和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推动民航安全发展、科学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民航学院与中科院联手助推民航科技CAUC and China Academy of Sciences Set up Lab11月5日,“民航安全智能监控与识别联合实验室”签字和揭牌仪式在中国民航学院举行,该实验室由民航学院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联合成立。双方的成功合作对提升中国民航学院科研实力,参与并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培养高素质科研梯队,吸收外部先进的科研和管理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民航安全智能监控与识别联合实验室”是在国际民航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和中国民航事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由中国民航学院和中科院自动化所经过充分协商和论证,依托中科院…  相似文献   

11.
民航管理体制的演变及发展趋势新中国民航自成立至1980年以前,是以军队领导为主的政企合一的半军事性行业。民航集政府部门、航空公司和机场于一身,既是主管民用航空事业的政府职能部门,又是直接经营民用航空业务的全国性企业。1980年以后,民航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实行政企分开、减少管理层次和简政放权。到目前为止,全国有经过批准运营的航空公司67家,其中运输航空公司33家,通用航空公司34家。可以看出,新中国民航成立以后,民航的管理体制,特别是组织机构发生了  相似文献   

12.
1.中国民航提出民航强国奋斗目标China puts forward civil aviation power objectives2010年2月11日,民航局公布了《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提出从现在开始到2030年,中国民航将用20年的时间,全面建成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化民用航空体系,实现从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引领世界民航发展的国家。  相似文献   

13.
1993年岁末,中国民航总局副局长蒋祝平在向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做的民航工作报告中指出,民航体制改革十多年来,中国民航运输持续高速发展,发展速度为世界民航年均增长率的3.6倍,在世界排名由1978年的第37位上升到第12位。1993年,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52亿吨公里,为1978年的17.4倍,年均增长21%。客运量3480万人,为1978年的15倍,年均增长19.8%。目前国内航线已有550条,国际航线60条,分别比1978年增加400条和58条。 从80年代初开始,中国民航将民航总局、地区管理局、省(区、市)局、航空站四级管理改为民航总局、地区管理局两级管理;以原有的6个民航管理局为基础分别组建6家骨干航空公司;将机场和航务管理分开,机场成为独立的企业单位,对所有航空公司开放,航务管理归属政府部门;成立  相似文献   

14.
1994年,在民航总局运输司的指导下,中国民航协会用户工作委员会联合全国民航团委,在全国民航系统举办了“十万旅客话民航”活动。这是通过向搭乘民航班机旅客发放《旅客评价意见卡》(以下简称《意见卡》),并请旅客对民航运输服务质量进行的一种直接评价。过去民航部门对运输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多发挥政  相似文献   

15.
2010年,中国民航确立了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目标:2020年,民航强国逐步形成;2030年,全面建成安全、高效、优质、绿色的现代化民用航空体系,实现从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引领世界民航发展的国家。实践证明,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得到民航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持,而实现民航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民航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本文重点论述在民航产学研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民航科研机构如何发挥自身优势。  相似文献   

16.
2012年12月20~21日,中国民航工作会议暨航空安全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回顾了2012年的民航工作,明确了2013年民航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并对2013年民航行业管理重点工作提出了要求。2012年,中国民航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  相似文献   

17.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航持续快速发展,运输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航空业首当其冲。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民航企业迫切要求提升自身管理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以迎接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航运输企业的重组整合已到了关键时刻,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这个举措,几乎是把它当成民航市场化改革具有象征意义的事情。 选择什么样的市场竞争结构模式,比较切合中国民航运输市场的发展,尽管见仁见智,但是就目前的改革取向而言,政府追求“寡头垄断”的市场组织形式的目标是明确的,需要强调的是,推动民航运输企业的重组整合,应该贯彻这样的指导思想,这就是要按照党中央关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从民航实际出发,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在保证飞行安全和运输生产正常进行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19.
针对近年来有关中国民航运输业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其产业属性与市场结构、民航运输业的产业政策选择、民航运输业市场价格等热点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基于对既有研究成果的综述,就今后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方向从理论、方法的角度进行了若干展望.  相似文献   

20.
由民航协会用户工作委员会、中国民航青年志愿者协会和中国民航杂志社三家联合举办的“’96旅客话民航”活动,在民肮总局运输司的直接指导和原民航第一科研所(现民航科技中心)的积极配合下,从1996年8月7日起,在全国民航系统广泛深入地开展,至今年3月底止,经过8个多月以来广大用户的积极卷与,已圆满结束,获最终评价结果。该活动配合在全国民航开展的“中国民航优服务奖”实施办法,取得重要成果。一、回收卡数量《意见卡》的发放和回放,主要采取三种形式进行:一是直接向乘坐航班飞机的广大旅客当场发放、当场评价、当场回收,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