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电偶属于接触式温度测量仪表,是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温度检测仪表之一,其特点是测量精度高,热电偶直接与被测对象接触,不受中间介质的影响;测量范围广,常用的热电偶从-50~ 1600℃可连续测量;构造简单,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2.
对测量燃烧室出口1300-1500℃温度的气冷式高温热电偶壳体冷却气量的计算及应用进行了介绍;某型燃烧室出口温度测量结果证明,所述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3.
结合异形竖板降膜蒸发器,研究了异形竖板传热元件壁面温度的测量方法。从整个测温系统入手,分别阐述了测温元件的选择、热电偶的焊接及敷设等方法;并给出一种测量非等温场望面平均温度时,对称互补式热电偶敷设的新方法。达到了准确测量壁面温度的目的,对异形竖板降膜蒸发器的传热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洪都科技》2011,(2):46-49
热电偶广泛应用于温度测量各种领域,但是在航空机载测试中热电偶温度测量有其更复杂的特殊性,如存在热电偶信号微弱易受干扰、温度电压呈非线性关系、需要参考接合点补偿、热电偶接地等诸多问题.本文叙述了热电偶温度测量时的优点、缺点、难点及特点,介绍一种对某型飞机发动机多点热电偶温度测量和信号调理的方案和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5.
1种用于减少或消除贵金属热电偶温度测量系统误差,从而提高测量正确度和准确度的可靠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超声速反向混合实验及其压力温度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超声速反向射流混合加热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控制向燃烧室注入水雾的流量可以方便地调节燃烧室的温度和压力;用双路氢氧进气系统易于实现稳定的点火和燃烧。用热电偶测量混合前后的流场温度分布的初步结果表明,反向射流混合方案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7.
电阻分流热电流温度补偿技术及应用是为温度测量 热电偶与补偿导线失配专门研究一切后种新技术,试验与应用证明:它在补偿温度失配误差,减小测量系统的误差,校正起初炉温,改善系统温度响应特性方面都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叙述气冷式梳状热电偶在主燃烧室出口高温燃气测量中的导热误差、辐射误差和速度误差,实验表明,气冷式梳状热电偶的测温误差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小于4%。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NIST(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关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指南,以及温度计量仪器校准不确定度评定的报告,分两期介绍,本期介绍电阻温度计校准的不确定度评定;第6期介绍热电偶和玻璃液体温度计的评定。  相似文献   

10.
热电偶时间常数的在线校验与动态温度的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一种能对热电偶进行动态校验并能测量动态温度的基于微机数据采集的一体化系统。该系统利用电加热法对热电偶的时间常数进行在线校验,同时还可进行温度测量。  相似文献   

11.
AMS2750标准规定了热处理过程热加工设备的高温测量要求,它包括温度传感器(一般指热电偶)、仪器、热加工设备、系统精度测试和温度均匀型测试五个部分。而热电偶技术要求是高温测量的最重要的内容,本文就热电偶的技术要求对NADCAP认证过程中以及日常使用维护中容易存在和忽视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2.
无冷却高温热电偶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满足某型核心机高温测量需求,基于多种耐高温材料研制了1种无冷却高温热电偶。在国内首次将承力壳体和滞止室采用一体化设计,完成高温热电偶的结构强度计算。通过对热电偶速度、辐射和导热误差分析,使热电偶测量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将无冷却高温热电偶应用于某型核心机试验中,结果表明:该热电偶在高温燃气中结构可靠,测量数据能够真实反映高温燃气温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温度的测量问题,介绍了采用钨铼热电偶测温传感器的测量结果,并介绍使用计算机对燃气温度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的研究成果.实验数据与有关计算结果相比较,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当切削金属材料时,刀具与被切削材料就形成了一对自然热电偶,刀具和被切削材料的接触处是自然热电偶的工作端(亦叫热端)。工作端的温度是引起刀具磨损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减少刀具磨损,提高刀具耐用度,就必须降低切削温度。为此,就必须测出切削区的瞬时切削温度值。测量切削区平均温度的方法很多,其中最简便又最常用的是自然热电偶法,但在采用这种方法时,事先一定要将自然热  相似文献   

15.
针对常规铱铑-铱热电偶负极铱在测试过程容易断裂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双铱铑合金热电偶改善其机械性能的方法,并用高温热电偶校准装置对IrRh40-IrRh10热电偶的热电特性进行了研究和验证,表明其热电特性线有良好的线性,灵敏度约为3μV/℃。利用该类型热电偶制作的气流温度传感器,适用于发动机及导弹等武器装备研制试验中高温气流温度的测量。  相似文献   

16.
航空发动机热端表面温度场测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航空发动机热端温度场的测量和监视对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简要介绍了目前采用的各种温度测量方式,如热电偶、光电高温计、红外热像仪和示温漆,并详细介绍了多波长温度测量和谱色温度测量两种新型的温度测量方法。两种方法大大降低了温度测量对被测物体表面发射率的依赖性,适用于1000~3000℃温度范围内高温物体表面温度的测量。  相似文献   

17.
针对热电偶传感器存在的输出热电势信号小、不便于远距离传输,需要进行冷端温度补偿、不便于使用,输出的是模拟信号、不便于实现数字式测量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测量电路,该电路可对热电偶输出的信号进行测量,并能够自动进行冷端温度补偿,测量结果转换为RS232串行信号向外输出。热电偶传感器配备上该测量电路,便可实现所测温度的数字输出,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C/C复合材料光谱发射率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石英灯辐射加热器对C/C复合材料进行加热试验,分别用NiCr-NiSi热电偶及红外测温仪测量材料的背面温度,通过加热过程中的背面温度曲线,得到了材料的ελ-T图.结果表明:在1 123~1 273K情况下,ελ(λ=1.6μm)在0.93~0.87,随温度升高,C/C复合材料的光谱发射率ελ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确定发动机涡轮前温度的途径有传感器测量和计算模型辨识两种。鉴于发动机安装空间、测量技术成熟度、测量成本等因素,采用了短期测温达1 700℃的B型热电偶及高导前缘穿孔安装热电偶技术方案;模型辨识方法采用了高导流量连续、主燃烧室有效热值法迭代求解涡轮前温度。结果表明,整机状态下测试误差小于2%,并可进行定向修正;在部件试验获得较为准确的冷却空气系数、总压损失系数及温度场系数的基础上,涡轮前温度的辨识精度可达到1%以内。利用整机测试的方法进行模型辨识计算,对于涡轮前温度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1种用于涡轮出口总温测量的新型热电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在测量某型燃气轮机涡轮出口截面的总温时出现的热电偶失效、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对故障电偶进行了分解和能谱分析,发现故障是由偶丝氧化及碎裂的填充水泥的影响导致偶丝断裂造成的.结合涡轮出口的特定测量环境,研制了1种能够在高温氧化环境中长期可靠使用的总温测量热电偶.介绍了新型热电偶结构、感温元件以及采用的支杆填充方式,并对新型热电偶进行结构和精度分析.通过发动机考核试验,证明新型热电偶工作可靠,测量数据准确有效,可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涡轮出口总温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