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琰  常守金  胡海涛  贾永  何俊 《宇航学报》2023,(8):1261-1266
基于火星表面土壤温度的昼夜周期性变化特性,建立了一种面向火星表面巡视探测的热惯量反演模型,可根据表层不同深度的热电偶测温数据计算被测区域的热惯量,实现表面巡视探测过程中的热惯量在线反演。为验证模型正确性,在地面建立了火星表面热特性试验测试系统,通过对比被测模拟火星土壤的热惯量实际值与模型计算值,验证热惯量反演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与试验模拟火星土壤的热惯量数值相比,该模型对热惯量的反演误差小于6%,为在线反演火星表面不同土壤地形的热惯量,辅助识别地形可通过性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2.
扭簧具有受外力约束变形后储能并在去除约束后反弹的特性,使其在航天任务中多作为无源动力元件加以使用,由于航天器的特殊应用背景,应力松弛和冲击破坏是航天用扭簧的主要失效形式。通过自行研制的扭簧应力松弛特性和冲击特性测试的试验装置,针对若干结构尺寸的扭簧,进行了不同怠位扭转角条件下的应力松弛特性试验和不同冲击行程及冲击负载条件下的冲击特性试验,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拟合。通过以上工作获得了扭簧应力松弛的一般规律、怠位扭转角对扭簧应力松弛特性的影响规律、冲击行程和冲击负载对扭簧冲击特性的影响规律及扭簧扭转刚度对扭簧应力松弛和冲击特性的影响规律,为扭簧可靠性分析和工程设计提供了直接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3.
叙述了对卫星天线反射器的展开冲击所进行的计算分析及试验验证,包括速度冲击计算分析的模型、展开过程的分析方法及所需参数的计算确定、展开终止时转动角速度的试验测定等,最后给出了对两套天线的计算及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太阳电池帆板大挠性、大惯量等特性,导致对对日定向装置施加的大幅值、高频响的变负载力矩难以模拟和模拟精度不足的问题,设计了以电动负载模拟器为核心装置的地面半物理仿真试验台。首先建立了电动负载模拟器(加载单元)模型,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对加载单元各参数进行辨识,并分析各参数对加载单元响应特性的影响。提出一种超前校正与模糊自适应PID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算法,该方法有效地拓宽了加载单元带宽、改善了力矩跟随性能和抑制了力矩误差。用不同信号对试验台响应速度、加载带宽和加载精度进行分析和考核。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控制算法使加载力矩较好地复现了太阳电池帆板模型的期望输出力矩,为对日定向装置对太阳电池帆板的驱动性能考核实验模拟出较为精确的期望模型的负载(测试)力矩。  相似文献   

5.
朱璐  李响  胡迪科  周政言 《宇航学报》2022,43(7):946-956
针对星箭分离过程,建立了减冲击环结构模型,并分析了该结构的减冲原理。利用冲击响应谱的时域合成算法计算获得符合冲击谱规范的时域载荷,并以此作为结构优化设计中动力学模型的输入载荷工况。以减冲击环的连续层数、单层支撑块数、连续层厚度、支撑块层高度以及环的外半径和内半径6个结构参数为设计变量,以减冲效果和结构强度、刚度为约束,以质量最轻为目标,建立减冲击环的结构优化设计模型,这是一包含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的混合优化问题。为了在跨平台下求解该混合优化问题,采用代理模型策略和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求解,并在最优点处开展结构性能对设计变量的敏度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估。本研究对强冲击动力学环境下的航天器结构分析与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SSMP-J射频同轴负载的设计过程,通过阻抗计算初步确定负载的基本结构,采用仿真分析的方法进行补偿结构优化,理论上满足了负载的电气性能要求。负载调试过程中,通过对不同材料的分析验证,并调整负载内部补偿结构,使负载的机械结构及电气性能均达到了最优。  相似文献   

7.
固体火箭发动机冲击信号响应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点火试验的点火冲击信号进行了冲击响应谱计算。计算程序采用较为先进的改进递归滤波器法,并介绍了冲击响应谱的计算原理、程序验证和试验数据处理结果验证。  相似文献   

8.
叙述了对卫星天线反射器的展开冲击所进行的计算分析及试验验证,包括速度冲击计算分析的模型、展开过程的分析方法及所需参数的计算确定、展开终止时转动角速度的试验测定等,最后给出了对两套天线的计算及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9.
电液仿真转台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影响三轴电液仿真转台动、静态性能最大的同步驱动、摩擦和大惯量负载干扰三个问题,采用了模拟人脑基于经验控制的FNN(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和基于学习校正的PNN(预测神经网络)控制器分别对应转台内环(角速度环)和外环(角度环)反馈系统。FNN同步控制器分为等同和主从同步控制模式,两种模式相互切换,提高了系统同步性能;PNN摩擦干扰控制器采用了基于双网络模型的NARMA(非线性自回归滑动平均)预测模型,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系统辨识能力,提高了系统抗干扰能力。软件仿真结果表明,当转台外框负载发生变化或外框两马达转速相差较大时,使用PNN—FNN模型的智能控制系统仍具有较高的位置跟踪精度和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0.
叙述了对卫星天线反射器的展开冲击所进行的计算分析及试验验证,包括速度冲击计算分析的模型、展开过程的分析方法及所需参数的计算确定、展开终止时转动角速度的试验测定等,最后给出了对两套天线的计算及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1.
电动伺服机构振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动伺服机构中传动间隙引起的极限环振荡和较大惯量的负载加剧这一振荡问题,建立了系统间隙极限环模型和非线性振动模型,并采用摄动法求解出非线性振动规律,得出了间隙、转动惯量、伺服刚度及干扰力对系统的影响规律。仿真和试验结果证明这一理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受冲压作用固体发动机喷管堵盖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Von Karman模型,对受冲击压力作用的喷管堵盖计算模型进行受力分析,计算考虑到了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的影响,得到了冲压作用下的喷管堵盖变形和应力分析结果。并对不同升压速率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升压速率对喷管堵盖结构受力影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挠性框架是实现陀螺飞轮输出三轴控制力矩、测量外界角速度的关键部件。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挠性框架平衡环的惯量特性、内/外弹性元件的摆动刚度,以及倾侧角度对陀螺飞轮整机性能指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降低挠性框架剩余刚度系数可以提高陀螺飞轮转子摆角控制精度,降低控制力矩。  相似文献   

14.
闵溢龙  王淦泉 《宇航学报》2021,42(2):220-229
针对三轴稳定卫星内低连接刚度条件下的大惯量扫描镜负载在低速摆动时易出现机械谐振的问题,基于电流-速度-位置三闭环控制结构,研究并提出一种有效的易于工程实现的优化控制方法,抑制机械谐振同时提高扫描镜系统的控制性能.首先,根据动力学关系对低刚度连接的电机与扫描镜控制对象建立理论的简化控制模型.然后,分析加速度反馈抑制谐振、...  相似文献   

15.
袁景阳  柳长安  李瑰贤 《宇航学报》2007,28(4):1049-1052,1070
基于多臂自由飞行空间机器人多臂协调操使负载沿着期望的轨迹运动并且控制负载所受的内力为目的,在多臂自由飞行空间机器人系统协调操作的动力学方程基础上,推导了各个机械臂协调操作负载按期望轨迹运动时各个机械臂关节的驱动力矩的计算方法;给出了作用在负载的内力的定义,根据关节力矩计算方法和PID反馈控制原理,建立了多臂自由飞行空间机器人协调操作负载时的位置和内力的控制算法;讨论了所提出的控制算法的稳定性问题,得到了负载的位置误差和内力误差的约束条件。通过仿真实验证明该控制算法能够使负载的实际位姿和内力收敛到期望的轨迹和内力。  相似文献   

16.
利用极值分布理论对导弹飞行突风和运输振动冲击过载进行了研究;对应力的极大值累积分布和强度的极小值累积分布的应用和导弹冲击过载的强度可靠性计算进行了分析,并列举了几种情况下的可靠度的算例。  相似文献   

17.
洪润民  李响  丁继锋 《宇航学报》2020,41(9):1151-1157
采用伪速度冲击响应谱(PVSRS)对航天器蜂窝夹层结构进行了冲击破坏边界评估。目前航天领域常用的冲击响应谱(SRS)是绝对加速度谱(AASRS),相较于绝对加速度谱,伪速度谱能更清楚地显示出结构在低频、中频和高频段不同的冲击响应特征。分析了弹性力和惯性力在低频、中频和高频段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据此在对数四坐标伪速度谱上给出了相应的结构破坏边界。以一典型蜂窝夹层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得到的结构破坏边界与伪速度谱给出的结构破坏边界符合得较好。在航天器结构冲击安全性研究领域,本文采用的伪速度谱结构冲击破坏边界是对目前常用的加速度谱方法的一个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8.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从雷诺平均二维非定常轴对称N-S方程出发,选用MacCormack有限差分格式,对火箭喷流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数值模拟了火箭发射时与带孔平板形成的冲击流场,分析了流场结构及特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航天器在轨服务任务的地面零重力模拟需求,研究基于工业机器人的零重力运动模拟技术。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受力感知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机器人末端姿态、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作为输入层参数,采用机器人末端六维力传感器数据作为输出层参数,实现了对机器人末端负载的高精度动态受力感知。设计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机器人的运动路径点进行样本数据采集,实现了受力感知预测模型对机器人全工作空间的覆盖。进一步,基于对机器人末端负载的受力感知数据,应用动力学理论计算负载在失重状态下的运动速度,并控制机器人执行相应的运动,实现了对机器人末端负载的零重力运动模拟。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高能固体火箭发动机进行冲击安全性评价,进行了?480 mm×640 mm高能发动机的火箭橇冲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能发动机在冲击作用下存在无反应、燃烧和爆炸3个反应级别,且明显受到推进剂损伤程度的影响,测试获得了各反应级别对应的冲击速度区间,并分析了推进剂损伤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高能发动机冲击起爆的数值仿真模型,该模型基于计算单元压力大小作为是否起爆的判据,可用于分析冲击起爆的初始位置,计算结果与试验基本吻合,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该项研究可为高能发动机冲击安全性研究与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