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国外载人航天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莉  宋智 《国际太空》2000,(3):10-12
1 载人航天器发展的统计□□载人航天从 1 961年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上天开始 ,至今已有 3 9年的历史。到2 0 0 0年 2月底为止 ,全世界共进行了 2 2 1次载人飞行 (美国 1 2 8次 ,前苏联 /俄罗斯93次 ) ,共计 81 3人次 (累计 3 90人 ,他们来自 2 9个国家 ,其中女航天员 3 5人 )。最大年龄的航天员 77岁 ,死亡的航天员人数1 4人 (其中美国 1 0人 ,前苏联 4人 )。累计在天上工作约达 3 0万人时 ,航天员在轨道上持续飞行时间最长的记录为 4 3 8天。3 9年来前苏联 /俄罗斯、美国和西欧先后研制和发射入轨的载人航天器如下 :(1 ) 7个卫星式载人飞…  相似文献   

2.
7 载人飞船是对卫星技术的全面继承□□载人飞船与人造卫星都属于在太空自动运行的航天器。二者有许多共同之处。它们都必须备有电源、姿态与轨道控制、推进、热控制、数据管理和无线电测控 (跟踪、遥测和遥控 )等系统 (所谓“系统”,是指实现某一共同功能或任务的若干设备、部件的有机集合 )。载人飞船的这些系统与卫星上的同类系统在组成和功能上大同小异 ,因此可以充分继承卫星的技术。电源是一切航天器的“心脏”。航天器的绝大多数系统及其设备都需要耗电。飞船所需的电功率一般比卫星大 ,但工作时间短 ,所需的总瓦时数小 ,所以 ,不仅…  相似文献   

3.
在以往空间开发中,宇航员是主角。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在今后空间的开发中,机器人将逐步担任主角,人将逐步退下来。没有机器人就不能建造美国空间站,要想进行空间站试验,机器人将是“实验室主任”。一、空间机器人的特殊性空间用机器人是下一代机器人中的重要成员,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下一代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如下: (1)农林、水产业; (2)社会资本配备(建筑、土木、电力、矿业);  相似文献   

4.
载人航天器     
人类进入太空乘坐的是载人航天器。40多年来,载人航天器从最初的乘坐1人环绕地球飞行1圈,发展到多人长期在太空飞行,人在太空持续飞行时间长达1年以上;载人航天器的建立从在地面建造、一次发射入轨,发展到将部件送入太空在太空组建;载人航天器的规模从最初的不足2吨、长度不足3米、容积只有几立方米,发展到4百多吨、长达100多米、容积1千多立方米;人类在太空的活动,从躺在座椅上一动不动,发展到进行广泛学科的科学技术实验;人类进入太空的范围,从环绕地球运行的近地轨道,发展到多次十多人登上另一个星球——月球。载人航天器发展至今日,按用途可分为五大类:用于突破载人航天技术的试验性载人航天器、用于太空技术试验的载人航天器、用于天地往返运输器的载人航天器、用于在太空短期或长期运行的载人航天器、用于飞往其它星球的载人航天器。  相似文献   

5.
人类研制机器人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这些机器人已经或将广泛用于许多对人类有危险的环境中。你能想像将来有一天,机器人能和宇航员一起在空间工作吗?美国国家航宇局约翰逊空间中心准备耗资300万美元研制一种太空机器人,取名为“机器宇航员”(Robonaut),它们将在不久的国际空间站任务中大显身手。 “机器人宇航员”的外形就象美国《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中专门负责追捕星际逃犯的Boba Fett,与人的大小相似,具有头、躯干、两个上臂和五个手指的手。它的“皮肤”由类似制造宇航服的纤维材料制成。与人的双手一样,这双灵巧的机械手能使用宇航员常用的各种工程工具,在有重力的环境下能举起9.5千克重的物体。与人相似的是,“机器宇航员”也有一个树形中枢神经系统,是由传感器组成的网络。它的每个手臂上有150多种传感器,将数据实时传送回“机器宇航员”体内的中央处理装置中。  相似文献   

6.
具有同我们地球人相似形态的UFO乘员均可称为类人生物。需要明确的是,我们不应该把“雪人”、“野人”或“长毛巨人”、“大脚怪”等与飞碟学上泛指的类人生物混为一谈。在UFO事件中.有时还会遇见一些类人机器人或生物机器人,它们无论在相貌、形态,还是在运动方式上都很像人。这些类人机器人被视为身穿怪异密封服的类人生物,例如1989年发生在俄罗斯哈罗夫斯克和沃罗涅日的外星人事件中,就目击到这种类人生物。  相似文献   

7.
小消息     
美国拟开发下一代航天飞船美国航空航天局和洛克希德公司就开发下一代航天联络船——载人航天器(SpaceVan)达成价值167万美元的合同。该合同要求洛克希德公司按照美国副总统特别委员会关于宇宙开发措施的建议,对继航天飞机之后作为载人航天运输手段的载人航天器所需技术和费用进行综合调查。载人航天器可载员10人,全长9米,翼长7.2米,重量为航天飞机的1/10,具备卫星维修和应急脱离等多种功能。据美国航空航天局估计,该载人航天器  相似文献   

8.
“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组织实施的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计划”。“阿波罗”计划采用月球轨道交会法,用强大的“土星”5号运载火箭把50吨重的航天器送入月球轨道。航天器本身装有较小的火箭发动机,当它接近月球时,能使航天器减速进入绕月轨道。  相似文献   

9.
高歌 《太空探索》2006,(1):24-27
EVA是英语extravehicular activity(舱外活动)的缩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太空行走”。它与载人航天器发射入轨、在轨运行和安全返回,载人航天器变轨控制、交会对接和安全分离一起,被我国航天专家称之为载人航天的三大基本技术。当神舟六号取得圆满成功,我国载人航天专家透露,我  相似文献   

10.
研究载人探测月球、火星的“综合小组”,接受美总统府和美航宇局(NASA)的咨询,提出下列方案。把空间站的作用限制在研究载人探测月球、火星所需的受控生态环境生命保障系统(CELSS)和微重力下人的生理学上。以前把飞向月球、火星的载人航天器装在空间站上的方案,使结构过于复杂,不现实,因而被否定。综合小组的构思是,载人探测火星用的航天器是可搭载220t有效载荷的超大型助推器,分两次发射,而后在地球低轨道上对接、组装。  相似文献   

11.
保证在轨和在研航天器能在复杂空间环境中长时间稳定运行,已成为空间技术发展的重要目标。20世纪60年代,研究人员提出了“在轨服务”的概念,由此开创了空间在轨服务技术这一新的领域。空间在轨服务(OOS)是指在太空中通过人、机器人(或类机器人航天器)或两者协同来完成涉及延长航天器、平台、空间站附属舱和空间运载器寿命及能力的空间装配、维护、维修等空间操作。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机器人制造日趋完善,无人驾驶飞机已投入使用,自动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需要人飞上太空干什么?这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 根据美国、俄罗斯等国近40年载人航天的实践证明,任何自动化系统都无法代替人的作用。人的眼、耳、鼻、脑、手对飞船内外各种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处理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随机应变能力。人和自动化系统结合后,能发挥更大的效能。所以,人机组合是载人航天军事应用和开发空间资源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机器人必须先进去”,这是2002年美军82空降师指挥官在阿富汗搜索塔里班分子盘据的地洞时下达的命令。无人兵器或称机器人(Robot),具有相当程度的自主辨识与运动能力,能横越地表或飞至山丘后方,运用携带工具或装备执行任务。  相似文献   

14.
针对栽人航天器“人在回路”的特点,在评价现有人控交会对接试验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对地面验证系统设计原则进行归纳,提出一种载人航天器人工控制系统地面验证平台设计方案.该方案在继承以往航天器自动控制系统地面测试系统设计要点的基础上将“人”纳入控制闭环中,确保了载人航天器人工控制系统地面验证真实性.最后对平台的信息流回路、光学变换器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正天地往返载人航天器"联盟"号飞船苏联/俄罗斯研制的"联盟"号飞船是苏联第三代载人航天器,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最可靠的载人航天器,作为载人天地往返航天器已经使用了半个世纪,曾经服务于"礼炮"1号至"礼炮"7号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自1967年"联盟"1号飞船(左图)使用以来,经历了多次改进,形成了"联盟"  相似文献   

16.
朱毅麟 《太空探索》2004,(11):28-31
运行,具有一定功能并执行一定任务的飞行器,称为航天器。航天器包括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器(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和空间探测器(月球探测器、行星探测器等)。航天器的名字通常由二、三个字组成,却往往包含丰富的文化蕴涵,可从一个侧面映射出某种民族传统和特色。  相似文献   

17.
最新消息     
NASA计划在2011年向火星发射3个航天器在这3个航天器中,2个是“侦察员”级飞行任务航天器,另外1个是新的“火星技术试验床飞行任务”系列的第1个航天器。在2011年之后,NASA计划每2年进行1次“火星技术试验床飞行任务”的发射,开始为机器人以及最终人类在火星上的生存打基础。这  相似文献   

18.
欧阳 《国际太空》2016,(9):17-26
众所周知,航天器是开发太空资源的利器,目前主要有3种,即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器和空间探测器。它们各有所长,不能相互替代。自从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升空到现在,我国现已能独自研制、发射和应用这3种航天器,并取得了巨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9.
截止到2006年6月,全球一共把约5808个航天器送入太空。它们分为无人航天器和载人航天器两类,其中无人航天器包括人造地球卫星和空间探测器,载人航天器包括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在所有航天器中,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的当数人造地球卫星了,截止到2006年6月,各国总共成功发射了5239颗人造卫星。它们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使人类在获取、传输和加工信息资源的广度和深度上产生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20.
天兵 《国际太空》2004,(12):25-32
□□继2004年6月21日第4次试飞、9月29日首次正式飞行成功之后,世界上第1个私人载人航天器——太空船-1(Space-ShipOne)于10月4日晨再次顺利飞入太空并成功返航。因此,它不仅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力,而且达到了著名的“安萨里X奖”(AnsariXPrize)的相关要求,成为1000万美元大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