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基于目标距离的末制导雷达最优搜索图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入研究了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目标捕捉模型,以末制导雷达第一方位搜索周期捕捉概率和全程搜索捕捉概率为约束条件,建立了以末制导雷达第一方位搜索周期扫描面积为目标函数的末制导雷达最优搜索图求取模型,解决了基于目标距离的末制导雷达最优搜索图参数求取问题,并利用多项式拟合,得到了最优搜索图参数工程实现方法,该方法易编程、计算量小、占用内存少,是一种简单、实用的中远程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最优搜索图参数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标机动对反舰导弹目标捕捉概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捕捉目标和舰艇机动的原理,建立了目标机动条件下末制导雷达捕捉目标的计算模型,仿真结果显示,对中远程反舰导弹而言,目标机动对目标捕捉概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最小方位搜索范围确定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曾家有  汪浩  孙涛 《航空学报》2009,30(12):2411-2415
针对目前各国日益重视电子干扰而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搜索范围却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进行了最小方位搜索范围确定模型的研究。把目标机动范围和目标指示精度误差作为圆分布来处理,按照捕捉概率不小于0.99的要求,利用解析算法,建立了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最小搜索范围确定的基本模型,并在把主要误差综合为目标指示精度和侧向横移两类误差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修正。对开机距离为30 km,35 km和40 km时不同条件下高亚声速、超声速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的最小方位搜索范围进行了仿真。结果显示,高亚声速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的最小搜索范围在±40°之内,超声速反舰导弹在±27°之内,对应比某些现役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的搜索范围要小。  相似文献   

4.
反舰导弹中/末制导交班点目标捕捉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琛  吴森堂 《飞行力学》2008,26(2):37-41
为了提高对目标的捕捉概率,研究了反舰导弹中末制导交班点的选择问题。首先对中制导的散布概率区和目标的散布概率区建模,并得出反映中/末制导交班点捕捉概率大小的目标函数;在此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对该目标函数寻优,得出反舰导弹的最佳交班时刻和交班状态。全弹道数字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可有效地提高一类反舰导弹的捕捉概率。  相似文献   

5.
反舰导弹单发命中概率是导弹攻击目标能力的核心体现。文章从影响命中概率因素分析人手,系统分析了目标特性对导弹末制导雷达捕捉概率和自导概率的影响,搭建了导弹武器系统对不同种类目标命中能力的函数关系,给出了反舰导弹对小目标攻击能力的理论计算分析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为靶场开展反舰导弹攻击小目标性能评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减少反舰导弹受冲淡干扰的几率,要求末制导雷达在保证捕捉概率的同时尽量减小角度搜索范围。为此,提出了末制导雷达捕捉目标所需最小角度搜索范围模型,推导了最小角度搜索范围表达式及其对应的最佳开机距离表达式。在不同的探测距离下,以高亚声速反舰导弹为例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最小角度搜索范围在+30°之内,小于某些反舰导弹...  相似文献   

7.
给出了冲淡式箔条干扰条件下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捕捉目标的数学模型.基于这种数学模型,就施放冲淡式箔条干扰条件下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对典型隐身舰-法国海军的"拉斐特"舰和满载排水量与之相当的常规舰艇的捕捉概率,分别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舰艇隐身对冲淡式箔条干扰效果的影响并不明显,只有结合适当的电子对抗手段,舰艇隐身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8.
反舰导弹打击纯方位目标是反舰导弹的一种作战使用方式,但这种作战使用方式的效率及其可能风险一直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文章基于反舰导弹的水平弹道,建立了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捕捉纯方位目标的评价算法。采用Monte Carlo法,仿真研究了可能的目标距离、速度、航向、导弹发射方向对反舰导弹捕捉目标概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反舰导弹纯方位攻击的最优发射方向是目标的方位线,但这种作战使用方式存在较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一种改进的末制导雷达目标捕捉概率解析算法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在对末制导雷达捕捉目标全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末制导雷达目标捕捉概率的解析算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方法,改进后的算法较原算法更合理.  相似文献   

10.
攻击移动目标的末制导导弹命中概率评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攻击移动目标的末制导导弹的命中概率评估问题,深入分析了影响导弹精度的各类误差源,研究了目标机动特性对末制导雷达捕获概率的影响,提出了打击任意形状目标的命中概率计算模型。以慢速移动目标——舰船为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命中概率评估方法能够有效融合多源信息,评估结论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对抗条件下反舰导弹导引头开机后的突击过程,提出了影响反舰导弹突击作战效能的主要因素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各子指标的能力计算模型,运用指数法构建反舰导弹突击作战能力的综合评估模型,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运用TOPSIS法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反舰导弹突防概率的动态计算,文章首先对水面舰艇的反导防御体系进行建模,研究反舰导弹和舰空导弹的攻防对抗过程,然后利用伴随技术建立反舰导弹突防概率的解算模型,最终实现突防概率的动态计算。采用该方法解算反舰导弹对舰空导弹的突防概率不仅能保证计算的快速性而且能体现出攻防态势、反舰导弹和舰空导弹的战技术性能对突防概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末段突防击水概率是反舰导弹设计和使用人员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文章综合考虑了击水概率影响因素,从掠海飞行导弹背景建模、反舰导弹高度控制系统和弹体纵向运动方程等方面人手,对给定海情下反舰导弹高度输出进行仿真研究,并利用统计试验的方法对击水概率进行计算。仿真结果证实了不同海情下飞行高度对击水概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雷达导引头是反舰导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综合能力的评估是一个多因素综合评判问题。文章分析了影响雷达导引头综合能力的主要因素,建立了雷达导引头综合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和基于联系度的雷达导引头综合能力评估模型,并提出了联系度的比较规则。最后,评估得出了国外几种典型的雷达导引头综合能力的优劣排序。  相似文献   

15.
采用前置点射击方式的反舰导弹,在计算射击诸元时,需要目标运动参数,但采用现在点射击方式的反舰导弹,在计算射击诸元时,不测定目标运动要素,不计算导弹自控飞行时间内目标的运动。因此,必须要建立采用现在点射击方式的反舰导弹的捕捉概率计算模型。在把反舰导弹飞向目标过程中的主要误差综合为目标指示精度和侧向偏移两类误差基础上,把目标机动范围、目标指示精度误差作为圆分布来处理,利用解析方法,建立不同误差条件下反舰导弹捕捉概率的计算模型。对高亚声速反舰导弹的捕捉概率进行了仿真,按照捕捉概率的战术标准,得到了对反舰导弹不同发射距离条件下几个参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以舰载一体化反导武器和反舰导弹入射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舰载反导武器拦截齐射反舰导弹的特点,建立了舰空导弹和火炮拦截反舰导弹入射流的排队服务规则、反导武器的状态转换条件和饱和攻击弹药消耗量计算方法;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推进对抗的演进,实现了舰载反导武器对反舰导弹的动态拦截。仿真得到了饱和攻击所需齐射反舰导弹数的概率分布,验证了以弹药消耗量为目标函数的最优齐射反舰导弹数是存在的假设,解决了缺乏饱和攻击定量计算问题,为高效实施饱和攻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王军  谷良贤  王博  田野  李鹏 《航空计算技术》2012,42(5):25-27,32
分析了毫米波制导导弹系统误差源及其分布特性,该误差直接决定所需导引头动态视场的大小;对导引头动态视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导引头在不同条件下的动态视场,基于此计算了导引头捕获概率。研究结果可以直接应用于毫米波制导导弹的工程研制,并且可以对同类的自寻的导弹工程研制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