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 CS)理论框架下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itic operture radar, ISAR)成像的结果具有超分辨、无旁瓣干扰等特点,但CS ISAR成像方法性能仍然受到稀疏表示不准确和图像重建方法效率低等限制。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 DNN)的欠采样或不完整信号重建方法取得了瞩目的表现。DNN能够自主学习最优网络参数并挖掘出输入数据的抽象高层特征表示,但目前已有的DNN都为实数域的模型,无法直接用于复数形式数据处理。为了利用DNN的优势提高ISAR欠采样数据成像的质量,本文通过级联不同类型的复数网络层的方式,构建具有多级分解能力的复数深度神经网络(Complex value DND, CV-DNN),利用CV-DNN实现ISAR成像。实验结果表明,基于CV-DNN的ISAR成像方法在成像质量和计算效率方面都优于传统压缩感知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获取超高速碰撞过程中弹丸的飞行姿态及碰撞所产生的碎片云特性,开展了多序列激光阴影成像技术研究。利用多光源空间分离、偏振分光、光束角放大和补偿滤光等技术解决了单色光带来的衍射和干涉噪声以及碰撞瞬间强烈的自发光干扰问题,并先后在碰撞靶上建立了2序列、4序列和8序列激光阴影成像系统。该系统可以获得最小间隔1μs、曝光时间10ns、像素1000万的多个不同时刻的超高速瞬态变化过程图像,并在超高速碰撞靶试验中得到应用,获得了2~7km/s 撞击速度时碎片云的多序列阴影图像,该序列图像清晰地描述了碎片云的轮廓发展变化过程。该技术以低成本的方式实现了超高速摄影机的功能,满足目前碰撞试验粒子的飞行姿态及碎片云显示需要,并可以应用于其它超高速瞬态过程测量及流场结构显示。  相似文献   

3.
对在不锈钢基体上用离子束混合技术沉积的C-SiC涂层,进行了二次离子质谱(SIMS)及傅氏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I-IR)的分析。研究了不锈钢基体涂覆H+辐照前后的氢浓度分布以及H^ 辐照前后涂层的红外光谱振动吸收峰的变化,对SiC涂层阻氢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混沌信号的一种简单设计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一类简单的能够产生混沌现象的映射过程进行统计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其协方差函数特点,介绍了一种自协方差函数为c(k)=c(0)αk,0<α<1形式的混沌信号的简单设计方法及应用,从而为有目的地产生混沌信号,利用及分析混沌信号提供了新的信号获取途径。  相似文献   

5.
因遗传突变作用引起皮下脂肪组织缺失可导致脂肪萎缩。本文利用7T小动物磁共振仪对seipin鼠进行了活体无损显型的研究。通过伪彩及加权图像融合技术对采集的seipin鼠和野生鼠图像的处理,可清楚观察到seipin组老鼠的脂肪组织明显少于野生组。同时利用自行开发的7T小动物三维可视化系统中的stroke—based分类方法可方便提取感兴趣组织。为了对两组老鼠的脂肪组织进行定量比较,利用t检验对两组老鼠总的脂肪组织、皮下脂肪及内脏脂肪占总体积的比例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表明,seipin组老鼠的脂肪组织及皮下脂肪明显少于野生组,但在本次实验中没有发现两组鼠在内脏组织中脂肪含量存在明显差异。7T小动物磁共振仪为活体研究seipin鼠的显型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CH4/Air反扩散射流火焰多组分同步PLIF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组分同步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在研究火焰结构和燃烧反应中间产物二维分布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为了研究CH4-Air反扩散射流火焰,搭建了OH/CH2O/丙酮(Acetone)多组分同步平面激光诱导荧光实验系统。系统由2套激光器、2部ICCD相机、1组时序控制器以及光学系统构成。通过对不同组分物质分子有效激发策略、时序控制方法以及双ICCD成像技术进行了分析,最终实现了对火焰反应区、预热区以及燃料分布区域等火焰结构信息瞬态测量及可视化。基于该实验系统,对反扩散射流火焰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反扩散射流火焰形式既不同于传统的预混火焰,也不同于常规的扩散火焰,更多表现为部分预混的扩散火焰;较之OH*化学发光成像,多组分平面激光诱导荧光结构更能准确认识火焰的基本形态和燃烧模式,在基础燃烧和工业研究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风洞模型自由飞是一种无支杆干扰的非接触式气动特性测量方法。为获得相对于实验室固定坐标系的精确的模型姿态和位置测量值,必须在成像照片中有固定坐标系框架标志的清晰影像。本文描述了在高超声速脉冲风洞中模型自由飞运动记录中二次成像法的应用。以0.1mm细线所构成的正交实验室固定坐标框架置于模型运动记录的第一次成像面上,然后用高速鼓轮相机记录模型自由飞相对于坐标系运动的清晰照片,从而获得模型在高超声速(M_∞=9.9)流动条件下的静、动稳定性导数的有效结果。  相似文献   

8.
超声速气流中液体横向射流空间振荡分布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超声速气流中液体横向射流的空间振荡分布特性开展试验研究,建立射流/喷雾在纵向和三维空间内的振荡分布预测模型。试验在Ma2.1下吹式风洞中进行,采用脉冲激光背景成像方法和基于PIV原理的倾斜成像方法分别捕捉纵向和不同横截面上的喷雾瞬态分布结构,涉及的研究参数及其变化范围包括:超声速来流总压(642~1010kPa)、液体喷孔直径(0.48~2.07mm)、距离喷孔的流向距离(10~125mm)以及液气动量比(0.11~10)。通过研究,提出并定义一种用于定量描述射流/喷雾空间振荡分布的无量纲参数——喷雾分数(γ),基于喷雾分数开展了纵向喷雾振荡分布研究,建立了纵向边界带模型,并开展了模型准确性验证。研究并发现了横截面上喷雾振荡分布呈"Ω"型,提出spray body和spray foot的分区概念,构造egg-shape曲线对spray body区域的喷雾分数等值线进行拟合,建立了egg-shape曲线方程中6个关键系数的系数模型,进而建立了超声速气流中液体横向射流空间振荡分布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9.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技术能够高时空分辨成像火焰结构并用于研究超声速燃烧机理。利用OH-PLIF与CH-PLIF技术研究了超声速燃烧的火焰结构。其中,利用OH-PLIF技术对燃烧室中3个展向截面与2个流向截面的凹腔稳定火焰反应区结构进行成像,利用CH-PLIF技术观测凹腔火焰放热区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全局当量比较低时燃烧主要发生在凹腔中,OH沿中轴线对称分布;高当量比时火焰位置更高,OH主要沿燃烧室两侧壁面分布;CH所存在的超声速燃烧放热区呈现高度褶皱和破碎结构,放热区分布在比反应区更窄的区域。  相似文献   

10.
磁-光/涡流成像技术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磁-光成像(MOI)技术使涡流检测技术得到了新的进展。本文运用磁-光/涡流成像的有限元模型对典型的飞机构件缺陷(如连接飞机表面两个铝层的紧固件下面的裂纹)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其磁场垂直分量的变化对这种结构来说是相当灵敏的,采用MOI技术可以用来探测隐藏在紧固件帽下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11.
视觉刺激引起的情绪唤起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本文通过功能核磁共振成像了解与视觉情绪刺激相关的脑功能归属。15位女性在其一个月经周期内接受了3次或更多的功能核磁共振扫描,实验中视觉刺激的形式包括成人影片与图片,平均所有测试结果得到了平均脑兴奋图。在平均脑兴奋图中可以发现,图片和影片形式的刺激均能有效地引起额下回的兴奋,与其他的兴奋脑区不同,呈现明显的右侧优势。根据实验结果,本文首次提出了右脑额下回在视觉感情信息处理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且提出大脑额下回功能的优势化是双向而不是单向(向左侧)集中的。  相似文献   

12.
磁共振成像过程中,患者的轻微运动就会使扫描数据发生相位偏移,从而使重建图像含有运动伪影,降低成像的质量。严重的伪影会影响医生对病灶的精确定位。本文利用遗传算法高度并行、随机和自适应全局寻优的特点,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刚性平移运动伪影修正方法,逐次修正扫描信号在K空间中已偏移的相位。实验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修正方法,能有效校正扫描数据的相位偏移,达到抑制运动伪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中风患者康复期间大脑皮层功能激活区和运动皮层网络连通性的变化,以5名左侧大脑皮层有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其发病后的第2,4,8和16周进行功能磁共振检查。利用SPM5软件对患者左、右手握拳任务下的图像进行分析,得到大脑运动皮层激活图。利用激活区域提取大脑运动皮层网络并计算其结构和功能特征以反映网络连通性。研究结果显示,在握拳任务下,损伤侧大脑半球与非损伤侧大脑半球相比,具有较多的激活区和较低的激活程度;运动皮层网络随着患者的逐渐康复表现出整体上较强的独立性和运动区域间较强的依赖性。研究有助于理解康复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非正定矩阵对水分子扩散张量导出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计算扩散张量导出量的优化算法。采集5位健康志愿者脑部磁共振扩散张量图像,沿25个方向施加强度为40mT/m的扩散敏感梯度磁场,扩散权重值为1000s/mm^2,求解超定方程,得到了各体素的二阶扩散张量。在灰质区域非正定矩阵较少,在胼胝体的膝部和压部发现大量非正定矩阵。由于这些非正定矩阵的影响,使用常规算法得到的平均扩散率和各向异性分数分别被低估和高估。为此修正了常规算法,使用矩阵特征值的绝对值计算扩散张量导出量。结果表明,由修正算法得到的扩散张量导出量图像的鲁棒性及可靠性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估在不同高压、滤光片厚度和管电流条件下的小动物成像,开发了一套动物成像微型CT装置,并在此装置上进行了不同高压、滤光片厚度、球管电流和曝光时间条件下的老鼠成像。以蒙特卡罗软件包PENELOPE为基础,开发了模拟本装置使用的X射线球管光谱的模型。同时,基于Matlab平台开发了计算X射线柬各种参数,包括平均能量、光强变化以及透射率变化等的软件平台。评估了各种影响微型CT成像的参数对信噪比(SDNR)的影响,并分析了成像参数选择与信噪比之间的关系。文中一系列针对小动物成像和图像质量评估的工具和方法可被广泛应用于小动物成像领域。  相似文献   

16.
由于在实际磁共振成象系统中,只能得到有限的频谱数据,利用传统的FFT方法重建磁共振图象,将导致截断的伪影和低的分辨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R模型的最大熵磁共振成象算法,利用AR模型外推未知频谱数据,替代了FFT方法的填零法重建,并利用了BURG算法中的AR模型参数计算的有效性,不仅消除了截断伪影、抑制噪声、提高了分辨率,而且使重建时间与FFT方法相当,完全适用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ENTROPYCHARACTERISTICSOFMAGNETICREFRIGERANTS¥YouLixin;GuoXianming;XuShefa(DenartmentofAircraftEngineering.NUAA,29YudaoStreet....  相似文献   

18.
基于机载合成孔径雷达 (SAR)的地面运动目标检测与成像技术已经成为现代雷达技术发展的一个重点。本文首先建立了运动目标回波的数学模型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机载 SAR对运动目标成像的特点 ,然后对近年来这一技术的发展过程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 ,最后对这一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距离—多普勒成像雷达的距离分辨力和横分辨力分别取决于发射信号的有效带宽和目标相对于雷达视线(RLOS)在相于处理区间内的转角。本文研究线性预测数据外推离散傅里叶变换(LPDEDFT)超分辨成像方法,旨在突破普通的FFT距离多普勒处理的限制,提高距离—多普勒成像雷达的分辨力。LPDEDFT在概念上和计算上都比较简单,分两步进行,先用线性预测方法把观测数据外推到观测窗之外,然后对外推过的数据进行普通的离散傅里叶变换。文中给出了B—52飞机缩比金属模型微波暗室转台实测数据和飞行中的Boeing-727飞机外场实测数据的成像结果。LPDEDFT与普通的傅里叶方法相比,在相同信号带宽和目标总转角的条件下可以得到更高的图像分辨力,或者可以用较小的信号带宽和目标总转角获得相同质量的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