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从弹射座椅无法升降和直流发动机消耗电流过大的现象入手,结合座椅升降系统的工作原理对故障进行分析,最终准确定位故障.对从事飞机座椅调试人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弹射座椅减速性能的数值仿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嘉  林贵平  吴铭 《航空学报》2006,27(6):1033-1038
减速性能是火箭弹射座椅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而且一直不能得到很好的评估预测,只能根据地面弹射试验和经验粗略估计座椅的减速性能。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在获得弹射座椅的气动参数的基础上求解空间六自由度方程,得到了各气动参数以及座椅的减速性能。方法基于计算流体力学以及matlab的simulink仿真工具箱。最后数值仿真的结果与地面弹射试验的数据进行比较,其平均误差小于5%,说明数值计算的结果是比较准确的。数值仿真的方法在弹射座椅研究中的应用是完全可行的,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弹射筒作为火箭弹射座椅的一级动力,其作用是为人-椅系统弹射出舱提供一定初速。原三级弹射取消一段中筒后变为两级弹射筒,其弹射行程变短、出舱初速降低、出舱时间缩短,这些对座椅的弹射出舱性能以及弹射性能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对三级弹射筒和两级弹射筒从出舱受载、出舱姿态、总压信号采集、救生性能等方面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试验数据和仿真结果的综合分析,认为采用两级弹射筒,座椅在出舱受载、出舱姿态等方面较三级弹射筒座椅得到了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适用于临近空间条件下的密闭式弹射座椅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研究了座椅的外流场。根据外流场研究结果设计了两种可能的稳定减速方案,通过比较气动特性,选取了较优的稳定减速方案。最后,通过性能计算方法研究了座椅出舱后的运动情况,对稳定减速方案的参数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5.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出现弹射座椅以后,随着飞机性能的提高,弹射救生装备得到飞跃的发展,至60年代前期,国外敞开式弹射座椅已实现了零高度,零速度弹射,最大速度到1112公里/小时。然而,弹射救生成功率并不十分满意,尤其是低空和不利姿态的救生能力,因此提高低空、不利姿态救生成功率格外引人注目。除进一步改善各关键部件外,主要考虑设计与发展精确的程序控制机构,最大限度地控制合适的救生伞开伞时机,在不同高度、不同速度状况下,以最短的时间打开救生伞。  相似文献   

6.
战斗机飞行员在飞机出现危险情况时采用火箭弹射座椅作为救生装备的主要形式,在低空不利姿态下弹射时,往往需要一定的最低安全高度来保证弹射救生的成功率,在座椅性能确定的情况下,最低安全救生高度取决于弹射时飞机的飞行姿态。为此,根据火箭弹射座椅的工作原理,针对弹射过程的不同阶段,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用仿真计算的手段来研究不同飞行姿态对最低安全救生高度的影响,以期为飞行员如何选择正确的弹射时机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K-36ДМ-Ⅱ弹射座椅是K-36ДМ的改型,其主要特点是使用了座椅固紧系统、导流板装置和稳定系统。 座椅固定系统 该系统将乘员紧固在座椅上,弹射时强制固定,拉紧乘员的肩部、腰部和腿部,并限制手臂被吹开。 导流板装置 在飞行速度超过800~900公里/小时下弹射,导流装置的气流辅助防护系统工作以保证乘员头部、胸部免受速压作用。 稳定系统 该系统可保持座椅从座舱内弹出后的稳定性。座椅离开座舱后,座椅背上的两根套管连杆中的两个稳定伞张开,以保证座椅稳定。这样,在直到5000~6000米的飞行高  相似文献   

8.
应急救生时成功地廓清弹射通道非常重要。它是导致成功弹射和回收乘员的第一步。现有三种方法廓清弹射通道,即弹盖、破盖和穿盖。其中以对穿盖过程了解得最少。而穿盖却在提高救生性能和降低飞机复杂性方面最起作用。很多装备有弹射座椅的美国海军的飞机,不是以穿盖弹射作为基本救生模式,就是作为以弹盖或破盖为救生基本模式的备份装备。穿盖方式的研制通常是采用“试行错误”试验的结果,进行这种试验须试验不同的椅装穿盖器和不同的椅—盖行程,直到得到可接受的结果为止。显然这样的试验既费钱又费时。穿盖问题之所以复杂是由于其涉及的因素较多,诸如穿盖器的材料、形状、安装位置;舱盖几何形状、材料、厚度;舱盖温度以及座椅速度都必须考虑。现行海军救生系统试验计划(海军航空兵通用弹射座椅NACES的换代)非常重视开发能较好地预测优化弹射座椅穿盖能力的方法,通过努力,确定了预测不同弹射座椅成功穿盖能力的试验工具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双座弹射救生系统的轨迹发散特性,以MSC.EASY 5为基础平台进行了求解器设计,并以此为基础对轨迹发散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包括轨迹发散性能评估、轨迹发散对弹射轨迹高度及座椅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轨迹发散技术能够有效避免低速弹射时双座间的轨迹干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弹射轨迹高度并对座椅稳定性有略微...  相似文献   

10.
风对弹射座椅救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某型弹射座椅建立了考虑风速的弹射过程动力学模型。选取不同风速风向和不同弹射速度作为计算状态,对弹射救生过程进行数值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分析风对弹射座椅救生性能的影响。通过在低速和中速两个弹射速度下,前向风、侧向风和大气垂直运动对弹射座椅救生性能影响的分析可知:较大的逆风不但会降低伞衣充满的轨迹高度,而且会产生人伞系统的振荡和摇摆,对安全救生存在一定的影响;大气的垂直运动对弹射救生系统的救生性能影响最大,它直接影响到救生系统的纵向运动轨迹。研究结果表明:前向风、侧向风和大气垂直运动均会对弹射座椅的救生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在真实的弹射过程中必须考虑风速对弹射救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提供弹射座椅多模态控制输入参数选择的理论依据,通过计算机仿真,比较分析了俯仰角、滚转角、滚转角速度、下沉率、迎角、侧滑角等弹射启动时飞机状态参数对弹射轨迹(垂直方向)和安全救生高度的影响。参考评估期刊的影响因子,提出了安全高度影响因子法,并计算出在同等弹射条件下(速度和高度)各参数的平均影响因子,得出各参数对救生高度的影响程度及变化规律,确定了俯仰角、滚转角和下沉率是影响救生高度的三个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12.
乘员救生推进系统是弹射座椅的关键部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弹射座椅的升级模式。例如,第一代弹道式弹射座椅以弹道式弹射筒为主要特征;第二代火箭弹射座椅以助推火箭为主要特征。目前世界各国军用飞机普遍采用的第三代弹射座椅的推力系统有三种型式:一种是弹射筒和火箭包(椅盆下面)的组合动力;一种是弹射筒和椅背火箭的组合动力;第三种是火箭弹射器,它把弹射筒和助推火箭组合成一个整体,如ACES弹射座椅。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的美国海军陆战中心印第安分部(IHD/NSWC)负责美国三军乘员救生推进系统和推进作动装置的试验和验收。该分部装备有基斯特勒(Kistler)推力测量试验台、奥蒙德(Ormond)多分量推力试验台、高速电子记忆成像系统等先进试验设备。  相似文献   

13.
针对飞机弹射座椅升降系统从动齿杆副 的研磨技术问题,讨论了研具、研磨剂和研磨用量,通 过试验完善了研磨技术,获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詹明望 《飞行试验》2003,19(4):8-11
机动飞行状态下弹射试验时,弹射力对飞机的扰动是关系到弹射试验机安全的重要问题。结合某型弹射座椅空弹鉴定试验,分析了在俯冲、俯冲下沉、横滚和倒飞状态弹射时弹射试验机的响应。结果证明,在一定的高度速度范围进行机动飞行状态弹射试验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某Ⅲ型飞机弹射救生系统采用新研制的HTY—4A(改)弹射座椅。该座椅与HTY—4A弹射座椅相比在低空性能等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由于某Ⅲ型飞机在舱盖联抛系统沿用了某Ⅱ型飞机的状态,在与HTY—4A(改)弹射座椅配套使用应对其进行必要的改进。本文从提高整个救生性能的角度,提出了利用HTY—4A(改)高温燃气对座舱盖抛放系统进行更改的方案,以期改进的座舱盖联抛系统能更好地与HTY—4A(改)弹射座椅相适应。  相似文献   

16.
双态自动开锁器中的步进电动机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应用光电定位技术对步进电动机的换向误差进行校正,并根据飞机的机动性能合理地选择飞机的速度采样周期和步进电动机的启动门限,有效地提高了飞机弹射座椅双态自动开锁器的速度一时间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7.
说明了我国飞机弹射座椅实现“三化”应从硬件“三化”和软件(管理)“三化”两方面进行;着重介绍了弹射座椅硬件“三化”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弹射座椅系统的设备、部件、随机工具的“三化”,以及基本型、派生型、发展型弹射座椅方案的选取。  相似文献   

18.
过载与弹射速度关系研究及神经网络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晓东  林贵平  郁嘉 《航空学报》2010,31(10):1907-1913
 弹射速度是弹射座椅双态程序控制的主要输入参数之一,其和弹射高度一同决定了救生伞的开伞时间。试验发现,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弹射速度的测量会出现较大误差从而严重影响弹射救生系统的救生性能。提出一种根据弹射座椅出舱瞬间人椅系统体轴 x 方向过载( nx )值判断弹射速度的方法。建立了人椅系统出舱阶段的数学模型,在MSC.EASY5基础平台上开发了模块化的仿真模型,并基于批处理原理进行了求解器设计。通过数值仿真,建立了平飞状态不同弹射高度及弹射离机质量下体轴 x 方向过载值与弹射速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利用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即BP神经网络实现了输入向量(弹射高度及体轴 x 方向过载)到输出值(弹射速度)之间的连续非线性映射。分析了不利姿态参数对关系曲线的影响,在满足工程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忽略其影响。用本文方法判断得到的弹射速度与地面弹射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误差满足工程要求,可以作为弹射速度测量的一种余度设计。  相似文献   

19.
弹射座椅已广泛用于高性能军用飞机,保持座椅及其乘员在弹射离机后、主伞张满前的稳定性十分重要。现有的方法是通过展开稳定伞达到稳定作用,主伞须在座椅速度减到相当低的速度时才张开。而在稳定伞脱离和主伞张开之间有段时间,在此期间座椅也常常出现翻滚现象,并导致主伞开伞时呈不利姿态。 美国一设计师设计出一种新型飞机弹射座椅稳定和延时降落伞系统(见附图)旨在减短稳定伞脱离和主伞伞绳拉直及主伞张开之间的不稳定时间,保证主伞在5秒钟内张开。此外,该系统还保证延时打开主伞,直到空速和高度降低到适合主伞张开的范围。系统工作程序为:牵引式火箭射出后通过绳索牵引固定在座椅背后的  相似文献   

20.
椅载设备作为飞机弹射座椅的重要组件,是弹射救生过程有序、可靠、安全实现的重要保障,其在振动环境下的力学行为直接关系到座椅弹射救生过程的成败,因此准确获取椅载设备的载荷谱并开展椅载设备在动力学环境下的力学性能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以某型飞机弹射座椅为研究对象,将获取的弹射座椅载荷谱作用于弹射座椅,通过数值仿真分析提取并包络椅载设备安装位置处的响应,得到椅载设备的载荷谱。获得的载荷谱相比之前直接将弹射座椅载荷谱作用于椅载设备更符合实际情况,分析结果能够为椅载设备研究的可靠性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