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信息与动态     
中航二集团科技大会在北京召开本刊讯:2006年8月30日至31日,中航二集团科技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梁振河副总经理主持。会上,张洪飚总经理作了题为《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集团公司而奋斗》的报告。史坚忠副总经理对《中航二集团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集团建设的决定》作了说明。大会向与会代表提交了《中航二集团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集团建设的决定》(讨论稿)、《中航二集团“十一五”航空科技发展规划》、《中航二集团技术创新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讨论稿)和《中航二集团知识产权战略》(讨论稿)。与…  相似文献   

2.
问:发展大型飞机,特别是发展大型民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选择,对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带动、航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高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的牵引具有重大意义.大型民机(包括新型涡桨支线客机)的发展需要标准化为其提供技术基础支撑.那么,请您谈一谈我国民机标准化的总体情况.  相似文献   

3.
新春寄语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蓦然回首之间,我们已走完本世纪的第一个10年,万入新的起点.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是中国经济战胜国际金融危机走出下滑阴影的决胜之年,也是我们航空人值得骄傲的一年:中航工业继续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战略,狠抓继承创新,原始创新,引进吸收再创新,大力提升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4.
精密制造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成立3月7日,精密制造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在一航精密所正式挂牌。中国一航副总经理顾惠忠和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部长张聚恩共同为实验室揭牌。在揭牌仪式上,顾惠忠肯定了一航精密所以往做出的努力,希望他们把握机遇,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随着国家和航空工业的发展,加快前进的步伐,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及时总结经验,提高管理水平,抓紧人才队伍建设,出成果、出人才,为科技生产,为型号发展服务。新组建的精密制造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主要发展目标是要成为精密制造技术的自主创新研究基地,提高应用基础研…  相似文献   

5.
耀黔黝黯磷黝毓撇瓣黝耀黝黝瓢黝立足航空服务国防贴近读者—2006年新本贺词.……,.…二……,..…(1一1)标准化与自主创新……,..............……,..…(2一1)以管理创新推动质量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二‘(3一1)国防科技工业将采取十大举措保证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防科技工业.…,........……(4一1)标准:为小企业创造大效益.,......……~.…(5一1)中国一航发布《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型集团的决定》.……,…(6一1)黝蘸翼嘿黔黝翼瓣巅撇黯豁耀黝獭豁切实抓好质量工作促进集团跨越发展…(2一6)以质量创新为动力以用…  相似文献   

6.
《国际航空》2007,(2):12-13
2月6~7日,中国一航2007年度峰会在京召开。中国一航总经理林左鸣在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一航要在2007全面推进战略转型,打赢军品、民机、非航空民品和三产各个领域的攻坚战,力争使总收入和利润分别超过1000亿元和40亿元,努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集团。有关人才战略、资本运营、民机、科技创新、外贸出口、非航空民品六个专题的研讨会和一航大学成立仪式在峰会期间同时举行。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作为支撑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履行国家使命,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力求在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上有所作为,"知识管理"理念在航空工业也快速推广和应用。从2009年开始,中国航空工业按照航空技术体系,在科研一线技术人才中陆续遴选出近百位集团公司级"首席技术专家"。将基本覆盖了航空工  相似文献   

8.
《航空科学技术》2006,(1):48-48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产业界面临的重要议题。在我国航空工业界关于引进还是自主开发的争论也一直不绝于耳。在中国一航和中航二集团的企干会上,本刊记者分别采访了两家集团的一些重量级人物,他们的思路反映了未来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动态。“无人机系统”(UAS),特别是无人作战飞机,已经被世界公认为是未来航空武器装备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发展无人作战飞机需要有一个强大和先进的航空工业基础。本期的无人机专辑从无人机在网络中心战中的作用、未来的发展的特点以及其动力装置和材料的使用等几个方面,全面介绍了无人机的现状和未来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发布国管审〔2015〕1号《关于发布和推广第二十一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的通知》,其中,航利集团申报的"航空发动机维修中的关键零部件再制造工程管理"成果荣获管理创新成果国家最高奖——"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  相似文献   

10.
您作为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的副所长兼总设计师,请您谈谈目前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水平如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哪里?刘永泉:航空发动机被誉为"工业之花"、"皇冠上的明珠",也是科技水平和工业基础发展的重要标志.美国国家关键技术计划说明书中写道:"航空发动机是一个技术精深、新手难以进入的领域,它需要国家充分的保护并利用该领域长期的成果、数据和积累的经验,需要国家大量的投资".  相似文献   

11.
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是航空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这些实验室的建设,稳定和培养了航空科技人才,促进了航空科技体制改革,提高了我国航空科研实验水平,对航空工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际航空》2006,(2):18-22
2006年1月17日,中国一航第七次工作会议召开,盘点了中国一航在"十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其中"三大跨越"是新时期最值得中国航空工业骄傲的重大成就,也是两代航空人拼搏奉献的结果.中国一航总经理刘高倬在报告中提出了集团公司"十一五"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经营目标,到2010年,中国一航要实现年销售收入1200亿元,跻身世界500强,其中航空业务收入670亿元,非航空业务收入350亿元,第三产业收入180亿元,利润50亿元,把集团公司建设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集团.  相似文献   

13.
《航空制造技术》2016,(4):22-23
(~):请您谈谈我国航空装备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建设的思路和进展,航空装备作为典型的复杂高端装备,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领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任占勇:2016年1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正式发布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智能制造架构(V1.0)》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智能制造推进计划》,为支撑集团公司智能制造建设,航空装备智能制造标准化应围绕中航工业智能制造架构,从产品由概念到报废的生命周期集成、企业从全球供应链到生产过程管理的价值链集成以及数字化车间智能装备与资源互联集成3方面开展标准化工作.目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建设有信息化标准体系,主要是从产品生命周期方面开展信息化标准工作,“十三五”期间,集团信息化标准体系也将进行升级,以满足智能制造带来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14.
《航空材料学报》2020,(2):F0002-F0002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国航发航材院)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我国大型的材料研究工程中心,是全额拨款中央科研事业单位。中国航发航材院是国内面向航空,从事航空先进材料应用基础研究、材料研制与应用技术研究、工程化技术研究、关键件研制交付与小批量生产以及型号应用的综合性科研机构,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领域高水平材料研究发展中心,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国航发航材院)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我国大型的材料研究工程中心,是全额拨款中央科研事业单位。中国航发航材院是国内面向航空,从事航空先进材料应用基础研究、材料研制与应用技术研究、工程化技术研究、关键件研制交付与小批量生产以及型号应用的综合性科研机构,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领域高水平材料研究发展中心,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国航发航材院)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我国大型的材料研究工程中心,是全额拨款中央科研事业单位。中国航发航材院是国内面向航空,从事航空先进材料应用基础研究、材料研制与应用技术研究、工程化技术研究、关键件研制交付与小批量生产以及型号应用的综合性科研机构,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领域高水平材料研究发展中心,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国航发航材院)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我国大型的材料研究工程中心,是全额拨款中央科研事业单位。中国航发航材院是国内面向航空,从事航空先进材料应用基础研究、材料研制与应用技术研究、工程化技术研究、关键件研制交付与小批量生产以及型号应用的综合性科研机构,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领域高水平材料研究发展中心,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自主创新的重心在于推进科技进步,标准化是支撑科技进步的重要基点之一.标准是创新成果的表现形式和竞争的基础,是创新结果固化与传播的重要载体.加强标准化不会妨碍创新,同时,标准化工作必须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9.
●特别报道开拓创新服务大局全面提高技术基础保障能力(1-7)恪尽职守开拓创新扎实提高航空产品实物质量——耿汝光副总经理在中国一航2007年质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点)(2-11)转变观念锐意创新努力开创集团公司质量工作新局面——史坚忠副总经理在中航第二集团公司2007年质量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摘要)(2-14)把握契机实现突破为航空制造业的腾飞打好基础(3-7)开拓创新服务大局全力推进集团标准化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3-9)●专家论坛民用飞机的发展离不开标准的支持(3-16)●专家访谈陈一坚院士谈民机标准化(5-7)●专题报道自主创新中的标准化与标…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体系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地方政府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缺乏协同、创新机制和自主创新意识.地方政府是科技创体制机制的设计者,是相关政策的制定者、协调者和支持者.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