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975年,中国科学院情报所报道了国外现代飞艇研制情况,介绍了飞艇在现代经济中的特殊用途和优越性,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1976年初,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计委联合行文上报国务院,建议开展飞艇研制工作。经国务院批准,决定成立研究基地,开始定在北京。因北京上空是禁区,不便开展试验,于是把任务转到江苏,拟由国务院下文成立“充氦飞艇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从事水面飞行器和浮空飞行器等特种飞行器研发的主机所,其1976年首飞成功的大型水上飞机—水轰5是中国水上飞机事业的骄傲。进入新世纪,将倾力研发水陆两栖飞机、地效飞机、载人飞艇、系留气球和平流层飞艇等产品。为此,本刊记者于今年10月中旬走访了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采访了陈东升所长和褚林塘总工程师,参观了航空科研试验设施和民品产业生产线,感受到了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踏上第三次创业之路的激情与活力。  相似文献   

3.
信息     
中航传媒链接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中国航空运输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来自国外大型航空公司的竞争压力也在加剧。本期的封面文章在分析了中国民航面临的竞争态势后,对如何提高航空运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独到的见解。随后,本刊为关心中国航空运输业发展的读者呈现了《国际航空》的优秀保留节目——“中国航空公司指南”。本期的“飞艇”专辑介绍了美国、日本以及我国飞艇研究和应用的最新成果。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突破了以往飞艇在技术和应用上的诸多限制,使一度受冷落的飞艇重新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出现了新一轮的飞艇应…  相似文献   

4.
在为我国现代飞艇事业艰难拼搏的十二年中,时常听到一些政府机构中的个别负责人,作为贬意使用的一个词:“家庭作坊”。甚至省级的科技部门里的技术干部,也动辄将“家庭作坊”作为否定的依据:“家庭作坊,我们不支持”。  相似文献   

5.
自从鲍培德在姚峻主编的《中国航空史》出版座谈会上发出“遣憾的是我们至今没有一部自己的航空史”,“现在《中国航空史》的出版 ,填补了我国航空事业的一个空白”的议论之后 ,航研界反响强烈。歌功颂德者有之 ,持批判态度的也不少。其中 ,也有人为之辩护。所谓“填补空白论”,明明是对姜著《中国航空史》的否定 ,而李明、曙光两位先生硬要说别人是“曲解”,是“指责”。那么 ,“填补空白论”的原意到底是什么呢 ?照两位先生的诠释是 :“……·我 ·国虽已成为世界的航空大国 ,但 ·至 ·今却 ·没 ·有 ·一·部记载我国航空事业从起步到…  相似文献   

6.
尽管有美国国防部的阻挠,但美国陆军、海军和导弹防御局(MDA)仍公开表示要研制和使用军用的轻于大气的飞行器,并进行相应的研究。特别是,海军在“空中之舟600”的飞艇上进行了多光谱传感器空域探测的飞行试验,MDA计划着手研制远景飞艇必需的工艺技术。该技术可使飞艇在2.1万米高空长时间飞行。海军也表示支持建造不同级别的飞艇,如用于军需供应的货运飞艇,以及使用飞艇代替目前美国南部地区目前所采用的用于阻止非法入境和探测飞航式导弹的普通气球。海军专家估计,在“空中之舟600”飞艇上的多光谱传感器试验可对水雷搜索探测、反潜、生…  相似文献   

7.
信息与动态     
中国一航发布《航空武器装备型号标准件管理暂行规定》本刊讯为了加强对型号采用的航空标准件研制、生产和使用的管理,保证型号研制和生产的质量,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于2006年4月20日发布了航规(2006)93号文“关于印发《航空武器装备型号标准件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航空武器装备型号标准件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中明确了中国一航航空产品部为型号标准件管理的主管机构(简称主管机构),主要负责对鉴定合格的型号标准件进行认定和审批,颁发型号标准件鉴定合格证书,管理鉴定合格的型号标准件及其制造商清单;中国航空…  相似文献   

8.
2006年4月21日-22日,中国航空学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环境工程学组在广西北海召开了主题为“面向未来的环境工程”的学术年会。来自中国一航、中航二集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空军等14个单位的2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举办了学术交流活动,13名代表进行了学术演讲。学组秘书处挂靠单位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副总师、航空综合环境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徐明作了题为《航空关键技术:先进环境试验、环境适应性设计与评价技术》的演讲,指出了装备环境工程在高新武器研制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环境工程最新的发展方向。学组秘书长、航空综合环境…  相似文献   

9.
《航空史研究》1999年第 2期 (总第 65期 )《航空杂谈》栏刊登黎民、震阳的文章 ,针对《中国民航史料通讯》1998年第 6期 (总第 175期 )鲍培德在《中国航空史》出版座谈会上讲话中的两句话“遗憾的是我们至今没有一部自己的航空史”,“现在《中国航空史》的出版 ,填补了我国航空事业的一个空白”加以曲解 ,进行指责。就此谈谈我们对黎民、震阳所写的《我国航空界中的一大怪事》一文的看法。为了完整了解“两句话”,我们先把鲍培德讲述两句话的全段原文摘引如下 :“我国的航空事业虽然起步并不晚 ,但由于外敌入侵 ,清政府和国民党政府腐败 ,…  相似文献   

10.
科技成果     
“哨兵3”系留飞艇升空2004年12月1日,由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自行研制的“哨兵3”系留飞艇在湖北荆门成功地进行了升空试验,并完成了任务系统、图像传输/语音通信演示。同时,成功进行了移动通信系统空中基站和图像传输设备多次搭载试验。系留飞艇可在千米高空实现全天候、长时间定点停留,具有安全性好、生存能力强、留空时间长、雷达反射截面小、研制成本低和风险小、使用效费比高、使用维护方便、适于搭载各种载荷系统等诸多优点,并可广泛用于边境监视、舰队通信、电子干扰、空中摄影、广告、地质测绘、大气环境及自然灾害监测、城市交通…  相似文献   

11.
1996年7月17日,由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局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持召开了《集成化软件工程环境-银鹰系统》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由以顾诵芬院士为主任的11位专家组成。该项目是“八五”期间航空预研课题,是由总公司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主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加联合研制的。  相似文献   

12.
去年,我写过一篇《直升机和“直升飞机”》(1982.5《航空知识》),谈了直升机和“直升飞机”这两个航空名词的历史和发展,还说明这两个词儿并不相等,前者是正确的,而后者是错误的。现在这篇《飞机和“直升飞机”》可以说是前一篇的姐妹篇或续篇。  相似文献   

13.
《航空科学技术》2005,(1):21-21
2004年12月1日,由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自行研制的“哨兵3”系留飞艇在湖北荆门成功地进行了升空试验,并完成了任务系统、图像传输/语音通信演示。同时,成功进行了移动通信系统空中基站和图像传输设备多次搭载试验。  相似文献   

14.
综合信息     
《百年科技丛书》为国家重点图书,共六册。在这里仅向读者推荐两册——《蓝天铸春秋-航空科技》和《神剑搏苍穹-航天科技》。两书均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蓝天铸春秋-航空科技》讲述了人类在蓝大的召唤下如何发明气球、飞艇到飞机的探索历程,以及飞机发明百年来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本书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使读者在增长航空科学知识的同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三0四研究所研制的《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推力系统校准装置》课题已经完成,并于1995年4月26日在京通过部级鉴定。航空发动机推力的校准是发动机研制和生产面临的重要技术难题,它制约着新型飞机的发展。为解决这个关键技术,三0四所自1992年就开始技术攻关,经近4年努力,终于完成了这一课题。该课题系国防科工委标准计量局“八五”计划项目。鉴定会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技术质量监督局主持,来自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等单位的专家对课题进行了鉴定,认为该校准装置准确度高、零漂小,能够满足发动机推力校准及测量使用…  相似文献   

16.
《全国计算机应用展览会》于一九八六年六月五日至三十日在京展出。这是我国开创计算机事业贯彻抓应用、促发展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计算机应用展览。中国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微  相似文献   

17.
三五一厂读者来信提问:《军工产品质量管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承制单位必须建立分级、分阶段的设计质量、工艺质量和产品质量评审制度。”工厂在贯彻执行中感到上述“三个评审”与产品研制中的“两个定型”(设计定型、工艺定型)有重复之处。他要求回答上述“三个评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们与新产品的各研制阶段的定型评审工作又有何区别?鉴于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编辑部约请中国航空质协张性原副理事长对上述问题作了回答,现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美航空关系起源于清末民初,是经由多渠道、多途径、多主体来实现的,主要表现为旅美华侨的航空研制与献机义举、买卖航空器及航空器材、聘用美国航空人员、赴美学习航空、在美创办飞机公司与兴办航空学校、两国航空运输合作等等。主体的多样性和内容的复杂性并不表明近代中美两国航空交往的繁荣与兴盛,相反,它是近代中国国家破败、政治分裂、政局动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张以珍同志在《情系航空终身不谕》一文中说:“1954年南昌飞机厂终于制造出我国第一架雅克—18,我们是何等高兴啊!中国终于由‘0’起步,从无到有制造出自己的飞机了.”(见1996年5月17日《中国航空报》第4版)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空信息中心自她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航空科技资料的搜集翻译和编辑出版工作。40年前航空情报事业诞生之时就有了《国际航空》这个刊物。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航空信息中心现已拥有航空工业出版社、航字音像出版社、《国际航空》杂志社和《航空制造工程》、《航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