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DJB-823电接触固体薄膜保护剂是把润滑剂与金属缓蚀剂融成一体的新型产品,既可防止金属接点的磨损,又可防止各种腐蚀介质对金属的浸蚀,对银、铜、锡、锌、铝和铅-锡合金等多种金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文中介绍了电接触保护剂的防护作用及导电机理,DJB-823保护剂的电气和物理性能,保护剂的配制、涂覆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固体润滑就是用具有润滑性能的固体粉末、粘结薄膜或复合材料代替润滑油脂来隔开相对运动的摩擦表面,以达到减少两个相互接触的运动表面间的摩擦和磨损,从而延长运动部件的寿命。固体润滑剂是一种新兴的润滑工艺。随着工业的现代化和自动化发展,固体润滑近几十年来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宇航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润滑材料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陈莹 《推进技术》1987,8(6):83-84
航天飞行器和高效能发动机对润滑剂的热氧化稳定性有很多严格的要求,因此,研制一种新的润滑剂——固体润滑剂势在必行.某些固体能起润滑作用,但是,已知的单一固体润滑剂不能适用于整个的轴承/密封温度范围.为适用于最高工作温度,需要预先采用一些新技术.因此,着重研制能自身润滑的复合材料,包括两种或多种固体润滑剂,以便用于宽广的温度范围.有两种典型固体润滑  相似文献   

4.
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在40Cr、9Cr18、GCr15、TC4及LY12等5种金属基体上沉积了钨掺杂含氢类金刚石(W-C:H)薄膜。采用Raman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纳米硬度计及纳米划痕仪分别测试了薄膜的微结构、厚度、硬度及附着力,采用球-盘摩擦试验机及光学轮廓仪分别在干摩擦和PFPE脂润滑条件下评价了5种金属材料基体上薄膜的摩擦磨损性能。薄膜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该厚度为1μm的薄膜具有典型的类金刚石结构,硬度与弹性模量分别为11.56和128.34 GPa,附着力为645 m N;摩擦试验结果显示,在干摩擦条件下几种金属基体表面W-C:H薄膜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差别比较显著,而在脂润滑条件下基体材料的影响较小;与干摩擦条件相比,脂润滑条件下薄膜的磨损可减少60%~75%;在干摩擦与脂润滑条件下,9Cr18与40Cr基体上的W-C:H薄膜摩擦体系分别具有最小的磨损率1.71×10-7mm3/(N·m)及4.55×10-8mm3/(N·m)。  相似文献   

5.
在BCS-30D通用板材成形性试验机上,对铝合金薄板的杯突值进行了不同润滑条件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聚四氟乙烯薄膜作为润滑剂时对铝合金杯突试验的成形效果最好,其次为动物油,机油最差。  相似文献   

6.
空军材料实验室预言,对自润滑轴承的需求将不断增长,特别在空间应用方面。润滑剂和摩擦学分部主任费伦巴赫少校说“他们是非挥发性的,所以不存在排气和污染问题。摩擦学是一门研究表面相互作用的科学。陀螺轴承是对固体润滑提出挑战的又一领域。费伦巴赫认为“聚酰亚胺和棉织物滚珠套不够结实。在润滑剂的作用下,聚酰亚胺本身变成了软膏状。”例如,麦克唐纳一道格拉斯 F-4飞机 LN-12稳定平台,  相似文献   

7.
朱圣宇 《宇航材料工艺》2013,43(1):50-54,61
报道了一种从室温到1 000℃能够连续润滑的Ni3Al基自润滑复合材料.该材料选用高温强度和抗氧化性优异的Ni3Al金属间化合物为基体材料,利用多种高、低温固体润滑剂的复合和协同效应实现了宽温域连续润滑.本文介绍了利用真空热压烧结方法制备该自润滑复合材料的简要过程,研究了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并在球盘式高温摩擦试验机(HT-1000型)和销盘式高速摩擦试验机上分别测试了不同温度和转速下Ni3Al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材料在1 000℃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压缩强度40~45 MPa)和自润滑性能(摩擦因数0.28 ~0.25),在高载和高速条件下具有稳定的更低的摩擦因数.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液化石油气钢瓶瓶体拉伸时所急需的新型润滑材料,根据城乡环保部材料设备局联营公司下达的研制项目,国营庆安机器厂、西安树脂厂自一九八三年九月起共同研制拉伸润滑剂。经反复试验于八四年一月投入小量试  相似文献   

9.
阵列式高频热流信号柔性薄膜传感器在流体力学风洞试验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聚酰亚胺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耐高温特性,是微加工制备薄膜传感器的理想衬底材料之一.但该材料表面有疏水基团,制备的金属镀层极容易被破坏,降低了应用价值.针对阵列式高频热流信号柔性薄膜传感器制备中衬底材料与镀层金属结合力欠佳的情况,使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了以 MoS_2 为固体润滑剂,采用粘接的方法并填加适量的填料所组成的干膜固体润滑剂,用以解决常平座轴承之润滑。经模拟试验、试车和产品实际考验证明,以树脂∶MoS_2+玻璃粉(Sb_2O_3)=2∶3.5+0.5(或2∶3.8+0.2)所组成的干膜固体润滑刺(称 HEG—1干膜固体润滑剂)完全满足设计要求。为推广应用,对 HEG—1干膜固体润滑剂也做了超高真空弹射试验。卫星回收密封器导向杆和定位销上已正式采用。经多次大推力长程试车和实际考验,现已以 HEG—1干膜固体润滑剂正式取代4803齿轮油用于齿轮箱之润滑。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切削液是金属切削加工重要配套材料,具有润滑、冷却、清洗及防锈等作用,对提高切削加工质量和效率、减少刀具磨损等均有显著效果.近年来,切削液技术发展很快,切削液新品种不断出现,性能也不断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惯性机电元件设计技术、支承技术及加工技术的发展,探讨了惯性机电元件发展趋势,指出惯性机电元件正向小型化、高功率密度化、长寿命、无接触及微机械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继电器接点可靠性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继电器接点损坏的机理,探讨了影响接点可靠性的因素,并指出了提高接点可靠性的方法。飞机的飞行控制系统,导弹自动驾驶仪,雷达通讯设备等,采用各种不同规格的继电器,有的用作逻辑电路元件,有的用王工作状态的切换,改变传动比等  相似文献   

14.
润滑是单点金刚石车削硬脆材料时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针对单点金刚石车床超精密加工单晶硅光学零件过程中刀具易磨损、加工精度一致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单点金刚石刀具磨损抑制技术,通过选用二硫化钼、石墨、铜、氧化铜等纳米颗粒作为润滑剂,在Ф25.4mm单晶硅平片上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颗粒的类型和质量分数对车削过程的润滑效果有明显的影响,使用质量分数为10%的纳米石墨颗粒作为润滑剂时,加工后零件表面质量最好.在车削加工5.067km后,单晶硅光学零件表面粗糙度优于25nm,刀具磨损量约5μm,该单点金刚石刀具磨损抑制技术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航空发动GH2132高温合金自锁螺母温挤成形工艺的研制过程,探讨了成形模具的结构、材料与技术条件,挤压毛坯成形的软化处理工艺,挤压润滑与润滑剂的选择,毛坯成形的加热温度,以及挤压方式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不锈钢托板自锁螺母冷挤压成形工艺开发成功中国航空工业标准件制造公司攻克了模具结构和材料及冷镦毛坯尺寸设计、毛坯热处理软化制度编制及工序安排、挤压润滑工艺及润滑剂的选择、复合挤压参数的修正等多个难题。新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节约材料,生产周期短,综合...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切削液是金属切削加工重要配套材料,具有润滑、冷却、清洗及防锈等作用,对提高切削加工质量和效率、减少刀具磨损等均有显著效果。近年来,切削液技术发展很快,切削液新品种不断出现,性能也不断改进和完善。作为欧洲三大切削液制造商之一的巴索瑞士润滑液有限  相似文献   

18.
航空发动机润滑系统通用分析软件开发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发展了一种全新的航空发动机润滑系统通用分析软件.采用流动换热的网络算法, 将发动机润滑系统分解成由相应的典型元件和节点组成的网络, 用有限的元件和流动介质类型就可描述通用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元件分为简单元件和组合元件, 并和润滑系统结构一一对应, 方便了元件的初始化.软件前台采用图形建模方式生成计算网络, 后台采用了网络自动识别技术, 方便了复杂网络的建立.可视化界面及支撑数据库, 提高了软件的易用性.   相似文献   

19.
空间摩擦学及其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空间苛刻服役环境及其对空间摩擦学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深入分析了空间环境对空间摩擦材料、空间耐磨材料和空间减摩材料摩擦磨损机理的影响。空间摩擦材料主要应用于空间对接机构及空间机械臂中,应具有稳定的摩擦力矩与优良的抗黏着磨损性能。空间耐磨材料主要应用于空间轴承、齿轮和密封件等部件中,如FeAl金属间化合物在高温下抗蠕变性急剧下降,常通过添加金属元素(Ce,Cr,Mn,Mo,Nb,W等)及固体润滑剂提高材料抗蠕变性能;Ti及其合金常通过表面改性改善黏着性;与基体结合性良好的耐磨涂层可以较大程度的改善材料的耐磨性。空间减摩材料主要指润滑剂与自润滑材料,如软金属Pb、高分子材料PI和PTFE等,以及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氟化物和硫化物等,能较好地降低材料表面的摩擦因数。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亟须开发新型高性能空间摩擦学材料,建立摩擦学材料数据库,以应对国际航天技术发展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磁流体动力润滑的原理如简图1所示,动板和静板之间形成一楔形间隙的收敛区,收敛区内充满润滑介质——液态金属,当动板按图中所示的方向相对静板以速度U_0运动时,润滑膜内就会产生动压,从而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当有外磁场时由于流动的液态金属切割磁力线,产生感生电流。电流和磁场作用产生一体积力——洛仑兹力。由于洛仑兹力与粘性力方向相同,对液态金属流起阻滞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负荷容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