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辐射温度计标定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建立了标准辐射温度计和被检辐射温度计因工作波长不同而产生的标定误差公式,通过几种典型黑体空腹温度分布的测量及有效发射率的计算,讨论了分别以标准辐射温度计和接触温度计校准被检辐射温度计时误差及其走向。  相似文献   

2.
在辐射温度计检定中,根据规程要求,需要将辐射温度计的发射率设置为1,而在实际校准辐射温度计的过程中发现大量发射率固定且不为1的情况,同样有用户要求校准后给出不同发射率下的辐射温度计修正值,为实现宽波段任意固定发射率辐射温度计在校准过程中的修正值计算,文章使用LabVIEW的两分法迭代实现Plank公式的积分算法,有效提高校准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文章用实例说明了两分法与普通步进算法的效率区别,从而高效的实现了任意波段、任意发射率、任意温度点的温度修正值计算。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辐射热流计的校准方法,并详细说明了入腔法校准辐射热流计的装置和原理。校准是在黑体腔直径50 mm的钠管炉和高温黑体辐射源上进行的。所采用的热流计为水冷圆箔式热流计。建立了等效腔体模型用以计算有效发射率。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均表明入腔最佳位置在热流计距黑体腔底面1倍黑体腔直径处。  相似文献   

4.
我国对工作用辐射温度计的校准使用《500℃以下工作用辐射温度计检定规程》和《工作用辐射温度计检定规程》,两本规程分别适用于温度范围在500℃以下和300~2200℃的工作用辐射温度计的检定。两本规程都规定,在检定过程中,对于温度计有发射率修正和调节功能的,应将发射率设置为1或将发射率设置为与辐射源靶面的有效发射率相同的数值。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工作用辐射温度计的发射率没有调节功能,恒为0.95,有的甚至没有标明发射率是多少,而一般计量部门的标准辐射源的发射率都为1.00。  相似文献   

5.
黑体辐射源作为辐射测温仪器的校准装置,近几十年来随着红外测温技术的发展而取得了飞速进步。本文从黑体辐射源的发展历史、研究内容、发展方向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几方面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四色温度计     
介绍了1种多色温度计实现的方法。目标表面发射率的未知性和多变性是影响辐射温度示值准确性的主要原因。多色温度计是减弱发射率影响获取表面真实温度的手段之一。在综合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文中讨论了多色温度计的原理,分析了几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设计和实现了1台四色温度计。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不同因素对叶片表面热负荷的影响规律,利用改进的WSGG模型,通过CFD数值仿真进行对流辐射耦合计算, 探明高温燃气辐射传热对叶片表面热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压力、温度、黑体辐射温度和壁面发射率对叶片表面热负荷均 有一定影响,在进口总温从1750 K升高到2150 K的过程中,叶片表面温度整体升高幅度为250~300 K,而黑体辐射温度对叶片表 面温度的提升最高为40 K。在壁面发射率从0.3提高到0.8的过程中,叶片表面辐射热流密度随之增大,在吸力面和压力面局部区 域辐射热流密度增大了1倍。壁面发射率和高温燃气进口温度对叶片表面的温度和热流作用相当均匀,进口压力和黑体辐射温 度对叶片尾缘、前缘和压力面的热负荷影响远大于其他区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进口总温、黑体辐射温度、余气系数和壁面发 射率为自变量,以辐射换热热流密度为因变量的辐射换热的经验准则关系式,获得了该经验关系式的拟合结果,并对该拟合精度 进行了计算,相对误差均小于5%。  相似文献   

8.
《航空计测技术》2010,30(2):53-53
JTR04黑球辐射温度测试仪采用高精度AD模块,数字显示LCD,主要用于测量环境辐射温度值。并能根据存储时间间隔自动存储数据。所用黑球为精密模具冲压成型的黄铜球体,有良好的导热性和高的比热;同时表面黑体辐射涂层采用进口高发射率特殊材料和特殊工艺加工而成,平均发射率〉0.95,局部达0.99。  相似文献   

9.
针对一种带有气膜冷却结构的涡轮一级导向叶片进行气-固-热耦合数值模拟,通过比较考虑/不考虑热辐射的温比和综合冷却效率,分析了多种辐射因素对叶片表面温度和冷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入口黑体辐射温度在1200~1900K之间,叶片表面发射率在0.3~0.7之间时,考虑热辐射作用均会使叶片表面温度明显上升。入口黑体辐射温度1600K,叶片表面发射率为0.5时,叶片压力面温度整体上升约100K,叶片表面最高温度点(1350K)温度上升约50K;气体辐射对叶片吸力面和尾缘区域造成5%左右的温升;考虑辐射作用使得叶片综合冷却效率下降,叶片前缘和压力面尽管布置密集的气膜孔仍然难以满足冷却需求,综合冷却效率下降至0.3以下。   相似文献   

10.
辐射测温技术和溯源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辐射测温的基本原理,并从ITS-1990温标入手分析了辐射温度计溯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发射率修正和实用辐射源的溯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红外测温仪的原理,结合红外测温仪的应用实例,分析了影响红外测温仪示值的主要因素,对如何正确使用和校准红外测温仪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介绍某型机电式温度表组成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论述了基于MCS-51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表的设计方法,给出了硬件电路设计、模拟电源与放大器电路设计及软件设计,用AEDK51仿真器完成了硬软件调试.该设计克服了机电式温度表摩擦、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的指示误差大的弊端,提高了温度表的指示精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黑体式光电高温计中输出光电流范围较宽,并与温度呈近似指数关系、不易处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精密对数放大器LOG100设计的调理电路,将宽范围的光电流转化为0~5V电压,便于进行A/D转换,提高了测温灵敏度,拓宽了测温范围,比传统的分立元件电路简单、可靠.实验表明:该方法测量灵敏度高,可以满足高温计最大测温偏差0.5%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水银温度计视觉检定系统中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水银温度计自动检定系统。首先构建了水银温度计自动检定系统的体系结构,重点研究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温度计读数上的应用,研究了直方图均衡化处理,并根据OTSU原理,把温度计图像进行分割,采用Canny算子提取温度计边缘,并根据Hough变换得到温度计刻度线和液柱,最后给出了与人工读数对比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三种细丝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动态特性试验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偏差小于10%,可以利用推荐的经验公式进行细丝热电偶动态特性计算预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针对以往表面处理过程中槽液管理方面存在的弊端,介绍了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工具——波动图法的应用情况;并摸索、制定了一整套标准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槽液管理方法,从而实现了表面处理“槽液动态管理”及其控制程序化。  相似文献   

17.
文章描述了由串行电可改写擦除存储器(EPROM)、RS-232通讯口和个人计算机(PC)组成的窄带辐射温度计标定检定系统。系统除了能够在标定过程中自动完成仪器的标定,给出听输出误差分布、提高仪器的速度以外,在检定时还可以通过修改检定参数很容易地修正仪器的各种源移量,使被检测仪器无需作入动或调整即可重新使用。  相似文献   

18.
测试发动机放热率的核心技术是在运行过程中获得发动机的表面发射率。介绍了航空发动机表面发射率的测量技术,阐述了应用前置反射器辐射温度计和动态红外数字成像仪测量固体表面发射率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航空发动机表面发射率测量中应注意的事项,对几种发动机常用的材料分别采用上述2种方法进行了测量,试验结果表明了2种测量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