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综合效益模型,是一种综合多因素影响的动态模型,它既包括一般效益模型,又考虑最优投资的优化效益模型。前者求解,可用解析法;后者求解,就不那么容易。文章分析了模型特征,认为是一个固定端点的最优控制问题,从而,选用格林定理(公式)能较好地求得满意解。  相似文献   

2.
依据直升机大速度前飞状态的气动环境和桨叶运动,分析了非定常气动力模型、动态失速模型、诱导速度分布、桨叶弹性变形、桨毂力合成以及数值计算方法对旋翼振动载荷预计的影响.将Leishman和Beddoes气动模型、动态入流理论和桨叶挥舞运动综合计入载荷模型中,采用状态空间法对方程进行离散化处理,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分析模型对旋翼振动载荷预计有较大影响,翼型失速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航空氧气减压器性能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战斗机用供氧系统氧气减压器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分析,以逆向式减压器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简化结构模型和气体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减压器稳态和动态数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了减压器性能的数值仿真计算,从理论解析和仿真结果两方面综合分析了减压器的稳态特性和动态特性,通过对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是准确的,采用的仿真计算方法符合计算精度要求.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减压器的结构参数对其静态特性的影响,找出了影响减压器动态特性的主要因素,对减压器的设计和改进工作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卫星系统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故障树的卫星可靠性分析方法。采用马尔可夫链和二元决策图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建立卫星的电源、姿轨控和推进3个分系统的动态故障树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到卫星的随机故障模型,并综合考虑损耗故障建立卫星可靠性模型。利用蒙特卡洛仿真对随机故障模型进行评估分析,并将其与Weibull分布模型进行性能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分析卫星的随机故障,具有计算精度高、效率高的优点,并能更有效地模拟卫星部件随机故障的动态行为。  相似文献   

5.
动态火力接入下要地防空作战目标威胁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动态火力接入下海军要地防空作战为背景,综合考虑要地相对价值和目标攻击能力、攻击意图以及到达时间,构建空袭目标威胁评估模型。首先,阐述了动态火力接入下要地防空作战系统及其动态接入与退出策略;然后,结合要地相对价值和空袭目标数量以及毁伤能力构建了空中目标威胁能力量化模型;其次,基于目标相对要地的航路角构建了目标攻击意图量化模型,并根据目标运动特性分别给出到达要地时间的计算方法;最后,根据目标距离防空体系拦截区的关系进行威胁等级排序,并提出威胁度计算方法,据此给出目标威胁等级排序。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符合实际作战中的一般战术推理,能够客观地给出空袭目标威胁等级排序,可为要地防空作战决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解决线性参变(LPV)模型的辨识问题上,最小二乘算法以结构简单、计算复杂度低等优点被大量使用。但最小二乘算法辨识结果受制于计算精度和模型近似精度,而这两者在同一个系统中是互斥的。因此,该算法的辨识结果与真值总是存在一定的误差。另外,在高阶LPV模型辨识或采样成本高的情况下,一般模型参数要多于辨识数据,而此时最小二乘算法很难得到稳定的辨识结果。本文提出的动态压缩测量辨识(DCMI)算法从两个方面提高在该情况下的系统辨识精度。其一,利用“匀速变化”及“非匀速变化”模型表示参变函数,以提高模型近似精度。其二,利用压缩感知理论的欠采样能力,在同等数据量的情况下提高参数的计算精度、扩大模型的计算规模。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匀速变化”模型DCMI算法可以准确地辨识出LPV函数,而且该算法在辨识数据不足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获得稳定的辨识结果。   相似文献   

7.
自动变速器液压系统设计与动态特性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出一个全新的自动变速器液压系统.通过理论计算获得各个阀体的具体参数.采用ITI-SimulationX仿真软件建立了自动变速器液压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对比仿真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确定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对液压系统的每一个阀体元件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对系统压力阀,换挡操纵机构,液力变矩器以及润滑系统作了压力和流量的动态变化分析.在实际的工业应用上,理论算法和动态仿真模型在设计中结合是切实可行的.研究结果可以作为自动变速器液压系统设计和优化的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蜂窝结构静态塑性坍塌应力理论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蜂窝结构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塑性坍塌应力的理论计算模型.考虑应变率对蜂窝结构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使用Cowper-Symonds模型建立了静态塑性坍塌应力与动态塑性坍塌应力之间的关系;基于薄板弯曲理论,由平均冲击速度得到了应变率的计算公式,进而得出动态塑性坍塌应力关于冲击速度与静态塑性坍塌应力的函数关系.使用LS-DYNA动力学软件模拟了铝合金蜂窝结构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异面变形,数值计算结果与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
卫星在轨运行期间,遥测数据表现形式通常为多维时间序列。高斯过程回归(GPR)模型可以为重要的遥测参数提供动态门限,及时发现隐藏在工程阈值内的故障征兆,但是高维卫星数据使得GPR模型具有局限性。因此,为获取与多个遥测参数相关的动态门限,在GPR模型的基础上,融合距离相关系数对预测变量进行选择,减少信息冗余和计算量,提高模型的可解释性,并估计模型的泛化误差以设置更合理的预测区间,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检测数据流的持续异常。对实际在轨卫星数据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距离相关系数融合GPR模型的卫星异常检测方法可以在卫星故障早期检测到数据异常,而且提高了模型的预测性能,降低了虚警率。   相似文献   

10.
飞机综合环控/热管理系统迫切需要建立快捷高效的换热器动态仿真模型,以满足先进控制系统设计需求。基于此,针对板翅式换热器动态模型,提出一种包含2个延迟环节和4个一阶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矩阵形式,并从换热器机理模型出发,利用拉普拉斯变换推导模型中4个时间常数的计算公式,提出基于换热器效率的传热热阻计算关系式的辨识方法,解决了主要模型参数设置难题。以板翅式换热器为研究对象,在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其传递函数动态模型,并与AMESim仿真平台搭建的机理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2种模型所得空气和冷却水出口温度分别随入口温度和质量流量阶跃变化的动态响应曲线吻合很好,其中,4种工况空气和冷却水出口温度最大稳态偏差分别为0.034℃和0.029℃,当冷却水入口质量流量阶跃变化时,空气出口温度动态响应相对偏差最大,为9.27%,当空气入口质量流量阶跃变化时,冷却水出口温度动态响应相对偏差最大,为7.03%。  相似文献   

11.
The increasing amount of space debris threatens to seriously deteriorate and damage space-based instruments in Low Earth Orbit (LEO) environments. Therefore, LEO space debris surveillance systems must be developed to provide situational awareness in space and issue warnings of collisions with LEO space debris. In this paper, a double fence radar system is proposed as an emerging paradigm for LEO space debris surveillance. This system exhibits several unique and promising characteristics compared with existing surveillance systems. In this paper, we also investigate the data association scheme for LEO space debris surveillance based on a double fence radar system. We also perform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of our proposed scheme. The superiority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novel data association scheme is demonstrated by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data used in our experiments is the LEO space debris catalog produced by the North American Air Defense Command (NORAD) up to 2009, especially for scenarios with high densities of LEO space debris, which were primarily produced by the collisions between Iridium 33 and Cosmos 2251. We hope that our work will stimulate and benefit future work on LEO space debris surveillance approaches and enable construction of the double fence radar system.  相似文献   

12.
距离及其变化率跟踪数据的数学处理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运用雷达或光学设备对航天飞行器进行跟踪测量可以获得距离及其变化率的观测数据。由于测量设备的精度、环境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这些测量数据都是有误差的。除了测距及距离变化率的随机误差外,还有测距的系统误差。通过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运用样条函数和回归分析方法给出一种估计距离、距离变化率及测距系统误差的方法,该方法很容易实现计算。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飞机机翼表面水滴撞击特性计算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根据飞机防冰系统的研制需要,以机翼为对象,对水滴撞击特性的数值计算进行研究,建立了计算模型,研究了计算方法,用相应的计算程序,在广泛的飞行,气象及多种翼型条件下,对水滴撞击特性作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国外权威机构公布的数据相比吻合性好,给出了部分计算结果,并对水滴撞击特性计算的应用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事件空间划分技术改变了传统基于内容发布订阅系统的基本交互模式和相关实现策略,形成了主动发布订阅系统.为了建立主动发布订阅系统的完整解决方案,在分析系统基本交互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主动发布订阅系统的设计框架ACTPS(Active Publish/subscribe System).分为6个设计模型: 事件模型,订阅模型,划分模型,构件模型,路由模型和匹配模型.详细描述了各模型的关键特征及核心实现策略,以及各个模型之间的联系.ACTPS为一般的主动发布订阅系统设计和实现提供了参考模型,并为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李鹏  李智  徐灿 《空间科学学报》2018,38(6):934-943
空间目标表面包覆材料的不规则褶皱对其光散射特性具有显著影响.对空间目标表面褶皱进行分类并分析不规则褶皱形成的主要原因.以金聚酰亚胺薄膜样片为研究对象,搭建样片辐射亮度测量系统,获取不同褶皱程度样片的辐射亮度数据.将辐射亮度转换为星等进行分析发现,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得到的星等曲线趋势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平面材料的单一镜面反射现象消失;样片在多个角度上出现分散的较强散射点;褶皱程度越高,分散的强散射点越多.结果表明,在对空间目标的光散射特性进行数值计算时,必须充分考虑表面包覆材料褶皱的影响,根据褶皱情况修正数值计算模型,这对空间目标的探测和识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型航天器热管理系统集成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以虚拟的空间实验室为例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 ,模拟了大型航天器热管理系统非稳态过程的温度等参数。热管理系统温度等参数的集成分析 ,为大型热管理系统设计提供了分析平台 ,为进一步的敏感性分析、优化设计、试验参数修正、参数置信度分析、鲁棒性设计奠定了分析基础 ,并作为能量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为能量系统的能量平衡分析和电能 /热匹配分析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矩的求解通常被用于求解有限元、体积、惯性矩等问题中.基于矩的叠加性,首先给出了在三维空间中计算域的离散方式,并推导了矩的显式积分公式,随后将其推广到n维空间中,该表达式易于在计算机上实现;设计了矩的并行计算算法,并通过Fortran和Python混编的方式,实现了矩的并行计算;对多重精度下的样例数据给出了一个算例,实现了零阶矩和二阶矩的计算,并和串行算法、逐次降维算法作出比较,进行了效率分析和误差分析.结果显示,矩的显式积分并行计算算法易于程序实现,并且在效率上高于串行算法,能够很容易推广到高维空间,该算法具有高度可并行性,误差主要来自计算域离散.   相似文献   

18.
复合材料弹翼结构热力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复合材料的弹翼结构进行热效应分析,利用超音速热空气动力学理论,对六角形翼形进行了气动加热计算,用一维有限元模型对弹翼结构进行了非线性,瞬态温度场计算,其中考虑了材料热传导系数随温度变化的相关性,以及气动加热系数与辐射边界条件的非线性;利用温度场结果,采用高阶有限板元模型对弹翼的热应力和变形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与已有结果吻合较好,此分析模型和程序可用来进行复合材料弹翼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9.
微分代数方法可以在不改变当前算法计算过程的基础上给出函数对自变量任意阶导数的精确值。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微分代数的任意阶空间目标轨道传播方法。本方法首先将初始微分代数代入轨道传播方程,然后用获得的高阶导数构造新的高阶微分代数。用新的高阶微分代数迭代前述过程可求解空间目标状态对时间的任意阶导数。最后,将任意阶导数代入泰勒展开公式求解空间目标轨道单步传播。本方法要求轨道传播方程采用的摄动力模型在轨道传播积分区间上是解析的。本文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