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线切割断丝先兆及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因慧 《航空学报》1991,12(8):451-452
断丝问题是线切割加工的一个严重问题,对加工速度和加工表面完整性都有很大影响。近10年来国内外对断丝问题做了很多研究。本文利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记录了大量的断丝前放电脉冲波形,分析找出了断丝的先兆信号和断丝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针对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爆炸飞断试验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在发动机研制初期,通过等效平板试验件爆炸损伤机理试验,模拟风扇叶片实际损伤与飞断过程.基于包容性试验对叶片爆炸飞断位置、转速、时间和额外动能的要求,以飞断质量、动能和损伤截面积等效为准则,首先,根据飞断截面平均应力进行等效平板和爆炸结构设计.然后,采用显式动力学数...  相似文献   

3.
我院在开门办学过程中,针对涡轮盘的加工,研制了75°—45°断屑车刀,经在工厂试用,效果较好,可断成2寸或1尺长的卷屑。刀具结构如图示。刀具特点如下: 1.120°~125°是代替刀具前而上的卷屑槽; 2.B的大小随走刀量改变,走刀量大B应大些,反之则应小些; 3.θ角的大小对断屑效果有直接影响,θ越大断屑越好,要根据被加工材料及切削用量试验选取;  相似文献   

4.
在航空发动机包容试验中,为满足叶片在根部失效的要求,设计了基于爆破切割技术的叶片根部飞断试验方法。通过平板静态爆破试验确定了柔爆索的切割能力,并使用柔爆索进行了真实叶片的静态爆破试验。在MTS拉伸试验机上对爆破切割后的损伤叶片进行了静拉伸试验,确定了损伤叶片的剩余强度为50~56 kN。按照静态爆破试验获得的开槽尺寸在叶片根部开槽并敷设柔爆索,采用树脂胶固定后,在立式转子试验器上采用遥控触发的方式进行了真实叶片旋转状态下的飞断试验。结果表明:在叶片两侧加工4 mm深沟槽并敷设柔爆索爆破后,叶片被柔爆索切割,并在预定飞断转速下失效飞出。飞断截面断口显示叶片中段被柔爆索的金属射流完全切断,前后缘在离心载荷作用下拉断,爆破作用没有对叶片产生附加动能,成功实现了叶片在预定转速下的根部断裂失效。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断口分析为主要线索,利用扫描电镜、金相、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和应力测试等手段,查明了固体发动机地面试车壳体失效的原因,系由于在较为复杂的加工和使用条件下,前接头发生应力腐蚀(或氢脆)造成低应力脆断的结果。文中还提出了防止类似故障重现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6.
航空发动机真实机匣的包容性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研究某发动机机匣的包容性, 在旋转试验器上进行了该机匣的包容性试验.试验考虑了相邻叶片的影响, 得到了叶片断裂甩出时的转速、断叶撞击机匣的应变响应和断叶撞击机匣过程的高速摄影照片.试验结果表明, 断叶与机匣碰撞了两次, 第2次撞击时在未断叶片作用下断叶击穿机匣, 机匣的失效模式主要是剪切破坏.采用包容曲线法对机匣的包容性进行了计算,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研究结果对航空发动机机匣的包容性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不锈钢微孔钻削过程钻削应力大、断屑排屑困难和加工质量差等问题,开展了超声辅助钻削研究。分析了普通和超声钻削过程的钻头运动轨迹和轴向切削厚度,采用有限元仿真和钻削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超声振动对钻削力、切屑卷曲半径和微孔形貌的作用。结果表明:与普通钻削相比,超声钻削过程中,钻头有效切削作用时间和横刃作用区域应力降低,切屑卷曲半径减小,容易断屑,并且钻削力和微孔入口毛刺减小,微孔形貌大幅改善。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某型发动机机匣的包容性,在立式旋转试验器上进行了包容性试验。在进行叶片飞断转速控制时,提出1 种改 进的预置切口的方法,并通过拉伸试验和有限元法确定了切口预留面积。考虑了相邻叶片对飞断叶片的影响,制定了试验方案,获 得了叶片的飞断转速、断叶与机匣的撞击影像、转子的冲击载荷、试验过程中的轴心轨迹和机匣受到撞击后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 涡轮叶片在5620 r/min 转速下飞断,准确控制在预定范围内,该型机匣能够包容失效叶片,测试方案合理有效,可为航空发动机机 匣包容性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阐述深孔加工中断屑问题,从理论上分析出解决断屑问题关键所在,并通过实践设计出“齿轮-连杆式”断屑机构,该机构较好地解决了深孔加工中断屑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某发动机主推力球轴承五次断油试验条件、试验结果。对试验结果进行的分析表明,在给定工作条件下断油30s对轴承工作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针对钨渗铜材料切削性能差,在数控切削加工过程中易产生裂纹、崩料、变形等质量缺陷,从刀具、切削参数、切削液选用及走刀路线的安排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Browser/Server方式的通用考试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就现有计算机考试系统存在的维护工作量大、升级困难弊端,提出了基于Browser/Server方式的通用考试系统设计思想,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某机型尾桨毂轴套耳片疲劳裂纹产生的根源,着重从影响产品疲劳特性的结构设计、设计选材,载荷及生产工艺等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理论分析认为,引起疲劳裂纹的最大可能性是工艺加工所致。经过产品的断口分析及取样测试,确认为机械加工粗糙,有关尺寸不符合图纸要求,是这次疲劳裂纹产生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4.
含MSD铝合金平板的剩余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飞机结构中日趋显著的多部位损伤(MSD)问题,进行含多部位损伤铝合金平板结构剩余强度的试验研究.试验中使用三种不同的试验件,将其在相同应力水平下预制出一定长度的多条裂纹后拉断,记录断裂时的载荷.试验结果与常用的五种评估含多裂纹结构失效准则进行计算分析和对比,了解各个准则的准确程度.最后的对比表明,五种估算剩余强度的方法中,净截面失效和裂纹尖端张开位移法误差较大,断裂力学估算方法对于有显著主裂纹的情况更适用,塑性区连通和平均应力准则预测的偏差较小.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应试模式下,英语口语长期以来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自考英语口语考试的难度更大。通过对学生应试中存在问题的研究,探讨自考口语应试技巧。考生平时大胆练习,踏实复习通过陕西自考专科英语口语的考试,对考生应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微型固体脉冲推力器结构强度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祥法  张平 《推进技术》1999,20(6):28-31
对用于飞行姿态控制和弹道修正的微型固体脉冲推力器的结构强度进行了动静态有限元分析, 考虑了脉冲推力器的结构设计特点和加工工艺, 模拟其台架静压试验和实际工作的载荷历程。数值分析结果表明, 当静态台架试验内压采用动压峰值时, 计算所得的结构应力、变形及其分布与模拟推力器实际工作过程的动态峰值应力、变形及分布具有较好的比拟性; 燃烧室壳壁沿平行其轴线方向的破裂以及燃烧室与点火器壳体螺纹连接处退刀槽根部的开裂是推力器结构强度的主要破坏形式。计算预示与台架试验出现的相符  相似文献   

17.
叙述了EMC试验在该领域中所处的位置,探讨了在EMC试验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包括EMI接收系统的灵敏度和接收机带宽的正确选择,还叙述了该所在电磁兼容性试验方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分析采用预应力锚杆和钻孔灌注桩组合深基坑支护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缺陷类型和形成原因,指出为了确保支护结构施工质量,制订相应的改进措施,经过实践验证,表明了措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The problem of ensuring an ecological safety of modern civil and transport aircraf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roblem of aerodynamic efficiency. Ground-based tests have a wide spectrum of possibilities for investigations and for solution of the problems arising in these investigations. Ground-based aircraft tests are always characterized by the aspiration to test models of greater size in available transonic wind tunnels (TWT). In this situation, systematic errors caused by the influence of TWT test section Walls (TWTW) on a flowfield around model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and excluded from the obtained results. This problem is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large transport aircraft models: in this case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test data accuracy are especially stringent. Depending on the wind tunnel (WT) design peculiarities, this problem may be solved in different ways that are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