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早在 2 0世纪 5 0年代 ,Wehnev VonBraun就提出过宏伟的载人火星航行方案设想。当然 ,当时的工业基础和技术水平离实现他的方案相差太远。70年代以来 ,无人自动化探测器对火星的近距离探测和软着陆的实现 ,以及“阿波罗”飞船载人登月的成功 ,为载人火星航行理想的工程实现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1989年 ,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美国将大力支持火星探测计划 ,并提出 2 1世纪初实现人类登上火星的目标 ,此举促进了人们对载人火星航行方案的深入研究。此后 ,美国航天专家先后提出了多种方案。随着载人航天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实践经验的日益丰富 …  相似文献   

2.
面向21世纪的载人火星航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毅麟 《国际太空》2000,(10):18-21
21世纪的头 2 0年里 ,人类将完成 2项世界性的大型航天工程——重返月球和载人火星航行。早在 30多年前 ,人类就已经多次成功地登上月球。从技术上来说 ,重返月球已经没有任何障碍。载人火星航行则是人类历史上破天荒的第一次 ,还需要解决因长期星际飞行产生的若干难题 ,因而需要继续进行多次无人火星探测 ,为人类登上火星提供依据 ,创造条件。怎样才能安全可靠地把人送上火星并返回 ,实现载人火星航行的伟大理想呢 ?让我们从行星航行的最基本问题——速度说起。1 需要大于 11.6 km/s的速度载人飞船要飞往火星 ,首先必须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  相似文献   

3.
载人火星探测飞行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世界各国载人火星探测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简要综述,研究了国内外有关载人火星探测飞行方案,提出了载人火星探测方案确定的原则和方案基本思想.给出了一种载人火星探测飞行方案的总体设计,包括飞行轨道方案和载人火星飞船方案等.尤其对轨道设计的重要的两个参数——速度增量和飞行时间进行了详细计算.最后给出了飞行轨道选择、火星飞船从地球到火星和从火星返回地球等的轨道方案和火星飞船各组成部分方案的详细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4.
2004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提出太空探索新构想,明确把载人火星航行作为未来太空探索的最终目标。载人火星航行再次被提到重要的研究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5.
3.2 载人火星探测 就人类的空间探测而言,20世纪的壮举是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21世纪则将是载人火星探测.但要实现载人火星探测,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目的和意义;其二是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6.
登上月球是人类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下一个重量级的里程碑,应该是载人探测火星。随着人类的目光再一次投向深空,载人探测火星也随之提上日程。美国虽然放弃了"星座"计划,但仍计划2030年代中期执行载人火星任务。下面介绍美国航宇局格伦研究中心"指南针"团队提出的使用太阳能电推进-化学推进系统的载人火星探测概念。火星之旅有多道难关1969年人类就完成了载人登月,而载人火星任务却还遥遥无期,这一方面是美苏航天竞赛退潮的因素,更主要的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人类的载人航天活动主要是在近地轨道上进行,只有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美国在实施"阿波罗"计划时进行过几次载人登月.21世纪人类的载人航天活动除了继续在近地轨道上活动之外,还将登上月球、火星和太阳系的其他天体.  相似文献   

8.
2015年10月8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公开发布了《火星之旅:开拓太空探索新篇章》报告(以下简称《火星之旅》报告),全文35页,概要介绍了美国分3个阶段实施载人火星探索系列任务的规划,重申将在21世纪30年代实现载人登陆火星的终极目标。NASA规划载人火星探索活动已有数十年时间,此番报告的发布是最新举措,意在向公众和国际社会“传达其探索策略并分享进展”。  相似文献   

9.
3.2 载人火星探测□□就人类的空间探测而言 ,2 0世纪的壮举是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2 1世纪则将是载人火星探测。但要实现载人火星探测 ,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 :其一是目的和意义 ;其二是技术途径。3.2 .1 载人火星探测的目的和意义载人航天的目的和意义不外乎是对政治、军事、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影响 ,但载人火星探测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是其科学价值 ,即探明火星上有没有生命。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 ,除地球以外火星是最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火星有厚的地壳 ,弱的磁场 ,还有稀薄的大气 ,其大气压相当于地球的 1%。火星表面温度极低 ,平均…  相似文献   

10.
正"小行星重定向任务"(ARM)是美国奥巴马政府规划的近期载人航天探索目标,由机器人阶段和载人飞行阶段两部分组成。其主要任务是无人航天器在飞越地-月空间的近地小行星上收集巨型石块,并改变该石块飞行方向进入远距离月球逆向轨道,然后由载人航天器与巨型石块交会并俘获,航天员对石块进行采样返回。"小行星重定向任务"是美国载人探索火星计划的过渡性项目,旨在为21世纪30年代载人探索火星演示验证相关技术。同时,美国政府实施该项目计划的意图还在于,弥补"国际空间站"(ISS)2024年退役后的载人飞  相似文献   

11.
正火星的自然环境与地球最相似,是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经改造后适合人类长期居住的天体。20世纪,我们实现了载人登陆月球,人类第一次有能力登陆另一个天体。21世纪的上半叶,我们将实现载人登陆火星的梦想,这是人类航天史上最重要、最复杂的太空计划,将对人类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由马特·达蒙主演的年度太空大片《火星救援》以其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坚实的技术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载人登陆前的火星生存手册。  相似文献   

12.
<正>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12名美国阿波罗航天员在月球上生活几天后,安全地返回地面。21世纪,人类的外太空探测目标已经不局限于月球,而是瞄向更远的火星。移民火星,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两大难题要实现载人火星探测,远非载人登月任务那样简单,需要突破工程技术和医学方面的许多难题。首先是工程技术方面的难题,火星离地球最近  相似文献   

13.
火星探险新设想本林人类为寻求载人火星航行途径进行了不懈地探索。当然,至今仍没有找出登上火星的理想方法。我认为,根据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人类登上火星途径要点在于利用火星上的材料建立火星探险营地。并以这个营地为依托,准备返航的推进剂,补给返航的食品,愉快...  相似文献   

14.
研究载人探测月球、火星的“综合小组”,接受美总统府和美航宇局(NASA)的咨询,提出下列方案。把空间站的作用限制在研究载人探测月球、火星所需的受控生态环境生命保障系统(CELSS)和微重力下人的生理学上。以前把飞向月球、火星的载人航天器装在空间站上的方案,使结构过于复杂,不现实,因而被否定。综合小组的构思是,载人探测火星用的航天器是可搭载220t有效载荷的超大型助推器,分两次发射,而后在地球低轨道上对接、组装。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12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太空政策一号令",要求美国宇航局(NASA)重启登月计划,为载人登火星奠定基础,从而彻底改变了前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以小行星为跳板进行载人登火星的载人深空发展战略。其实,早在2017年3月,特朗普政府就终止了奥巴马当政时NASA实施的"小行星重定向任务"(ARM)。那么,什么是"小行星重定向任务"呢?奥巴马当选总统后,于2010年4  相似文献   

16.
<正>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马斯克去年对外公布了其拟在20年代用来送人上火星的载人运输系统构想。但那种巨无霸火箭共需设42台"猛禽"发动机,技术难度极高。近来马斯克表示要针对其中某些技术和资金问题公布一个"修订版"的火星殖民方案,并暗示把火箭直径缩小到9米,取消外圈的21台"猛禽"发动机,把全箭发动机数量从42台减至21台。虽然在发射和飞行中管理起来依然会很复杂,但21台发动机似乎  相似文献   

17.
载人探测近地小行星的工程规模和技术难度介于载人探月和载人火星探测之间,是人类开展载人火星探测和飞向更遥远深空的跳板,对于航天技术的发展和科学问题的探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调研国外载人小行星探测方案设想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航天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种载人小行星探测的总体方案设想,并梳理了载人小行星探测的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可以作为我国载人小行星探测任务论证和设计的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美国航宇局(NASA)研制的三辆火星漫游车已经在火星上各自跑了不少路,于2012年登陆火星的"好奇"号至今仍在运行。虽然载人登火星依然遥遥无期,但NASA决心不断发射探测器到火星上,以延续技术发展,为载人登火星积累经验和知识。根据计划,NASA的下一代火星漫游车将在2020年发射,称为"火星2020",它将携带"一组精心选择的设备"前  相似文献   

19.
载人火星飞行是当今人类向往的一个伟大目标。为此,美、苏两国都在积极地进行该领域的探索。1986年,美国政府制定了人类2000年前后登上火星的计划。而苏联为了实现载人火星飞行,不止一次地利用“礼炮”号和“和平”号太空站进行长期载人空间飞行试验,争取早日登上火星。为了实现人类登上火星的宏愿,美国在原计划的基础上又制订了“火星观测者”(Mars Observer,缩写:MO)计划。该计  相似文献   

20.
正奥巴马政府中止了重返月球的载人航天计划以后,其提出的载人登火星构想给美国载人航天出了一个大难题。虽然咬住了低地球轨道以远的大方向未曾放松,但遥远的火星如何去,美国经历了关于未来载人航天的争论和艰难抉择。现在,以载人登火星为背景的小行星探索计划又遇到了新问题—2016年4月提出的"太空复兴"法案对该计划提出了质疑,特朗普政府的决策仍很艰难。1"灵活性途径"显示美国低地球轨道以远载人航天的无奈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