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解析法和Ansys软件对基于碳纤维复合管材的电容式燃油油位测量传感器设计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给出了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和中和电流法测量电路,实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电容式油位测量中的应用。对传感器和测量系统的标定和稳定性、可靠性、高低温等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复合管材电容式油位测量传感器在飞机燃油测量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采用一组卡尔曼滤波器检测发动机传感器故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声远 《航空动力学报》1992,7(1):85-88,102
在发动机全功能数字电子控制系统中,提高传感器工作的可靠性是十分重要的,除了不断对传感器本身的性能加以改进提高外,现在广泛地采用了余度技术。近二十年来对解析余度(Analyt ical Redundancy)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解析余度(AR)方法是基于各状态变量之间存在的解析关系,在系统可观条件下,利用无故障的输出测量值去估计(构造)已故障传感器正常工作状态时的输出信息,从而实现对故障的检测、隔离与重构,保证控制系统具有预定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3.
基于海岸线状特征匹配的近海域卫星遥感影像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卫星轨道参数及传感器姿态角等信息缺乏且无控制点的近海域遥感影像定位难题,提出了基于海岸线状特征匹配的影像定位方法。首先,扩展应用Live-Wire算法,实现待定位影像的海岸线交互式提取;然后,设计一种改进的曲线形状签名和优化的部分匹配算法,实现海岸曲线匹配;最后,根据曲线匹配结果计算变换矩阵,实现近海域卫星遥感影像定位。利用Land Sat和SPOT影像的定位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王斌  孙睿 《导航与控制》2018,17(4):93-99
机械产品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是重要的质量检测指标,合格与否将直接影响产品功能。根据筒类工件的结构特点,搭建了基于虚拟测量技术的模块化测量系统,系统基于LabVIEW仪器平台开发主控制程序搭建外围硬件,解决了测量定位、传感器的选型、系统集成、测量程序开发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对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同机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检测精度达到99.80%,测量误差低于0.043mm,检测效率提高近3倍。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科学与技术的高速发展,高精度传感器的应用日趋成熟。MAX1452作为一种高度集成的模拟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具有16引脚SSOP封装、全模拟信号通道、低功耗、温度范围宽等特点,可用于硅压阻压力传感器的数字补偿。硅压阻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经过MAX1452校准补偿版输出模拟信号,再经过A/D转换器输出数字信号,在这个过程中,MAX1452全模拟信号通道没有引入量化噪声,利用16位DAC实现数字化校正,16位DAC对信号的偏移量和跨度进行校准,实现硅压阻压力传感器的数字补偿。  相似文献   

6.
归纳了近五年来基于MEMS技术的微流量传感器结构及性能参数。根据国际上热门的研究方法推断微流量测量技术可能的发展方向与研究趋势,即集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测量方法,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测量精度或扩大量程比。最后基于现有的技术基础,提出了融合科氏效应与差压效应的微流量测量方法,阐述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理论基础,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与论证。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航空发动机研制中对各种压力参数测量的需要,三○四所组织技术人员,在原固态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系列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了微型化技术研究。通过近三年的研制,目前,已研制成功性能稳定的直径为o25mm的小型固态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系列产品。并于1996年12月26日通过了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局主持的技术鉴定。来包总公司、研究所、院校、部队的九名专家认为,该项目已完成了课题预定任务,并在小型化传感器的材料工艺、结构设计、实验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具有特色的工作。该传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不重复性可达02%F.S,非线性可达…  相似文献   

8.
文章描述了工作于超临界速度条件下的一种新的未来高空长续航力飞机层流翼型的设计和分析,使用XFOIL和MSES计算程序设计、改进和分析翼型。这种翼型有足够的厚度和特性满足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的传感器飞机(SensorCraft)的一组要求,该飞机采用联合翼布局,前视图和俯视图都是钻石形的。这个传感器概念飞机的几何形状和工作高度及速度是决定翼型设计的条件。这种翼型的低阻区占了很大的升力系数范围。附面层转变位置在上表面位于弦长60%处,在下表面位于弦长70%处,其特点在于层流分离气泡的尺寸随着攻角增加而减小。与附面层转变参数一起进行了灵敏性研究以观察雷诺数和马赫数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工作验证这个设计。  相似文献   

9.
主要叙述闭环大电流传感器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并对闭环大电流传感器校准现状进行分析。介绍了闭环大电流传感器校准装置研制解决的关键技术及装置组成、工作原理等。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满足大电流传感器校准需要。  相似文献   

10.
位置姿态(以下简称位姿)检测是研究六自由度定位平台的技术难点之一,为了快速准确测量六自由度并联微定位平台的位姿,验证平台的定位精度,基于多片二维PSD光电位置传感器设计了六自由度光学位姿检测系统。依据几何光学理论,建立了六自由度位姿解算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该算法可以快速准确解算六自由度定位平台位姿。进一步分析了该模型在考虑存在测量误差时的理论计算误差,结果表明,基于二维PSD位置传感器的六自由度光学位姿检测系统在解算六自由度定位平台位姿的同时,具备较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某型离心传感器对航空涡轮喷气发动机放气带工作稳定性的影响,使用RecurDyn软件和Fluent软件对该离心传感器的传动链和内部流场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得出,离心传感器输入轴与轴套的间隙、离心传感器微动开关接通/断开时分油活门的开度,均对发动机放气带工作产生影响;减小离心传感器输入轴与轴套的间隙,可提高发动机放气带的工作稳定性;离心传感器微动开关接通/断开时分油活门开度较小,分别位于0.008~0.016 mm之间和0.008 mm附近,分油活门开度越小对发动机放气带的工作稳定性影响越大,可适当增大工作时分油活门的开度提高发动机放气带的工作稳定性。研究方法可对同类故障分析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空间站等离子体接触器钳位模式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等离子体接触器对空间站表面电位主动控制作用及钳位模式工作特性,对等离子体接触器进行了钳位模式实验研究,分析了空间站在运行轨道等离子体鞘层厚度,给出了等离子体接触器钳位电压和发射电流之间的变化规律,对真空度、等离子体密度、氙气流量等对钳位模式影响及等离子体接触器功率随发射电流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接触器在额定工作点下钳位电压低于20V;钳位电压增加使等离子体接触器发射电流突增;较低的真空度、较高的空间等离子体密度、较大的氙气流量会使等离子体接触器钳位模式较早出现,等离子体接触器电子发射特性曲线左移了近20%;等离子体接触器功率随发射电流增加而减小了近30%。  相似文献   

13.
针对短路匝传感器的不同工作状态,建立了Maxwell 3D工作环境中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得出了传感器工作磁场、转子涡流的分布情况以及相应的输出电压动态特性曲线。通过对比发现,Maxwell有限元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较吻合,该方法可用于指导短路匝传感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综合电子调节器低压压气机导流叶片调节通道(即PHA通道)内部电路和控制规律的研究,以及低压压气机叶片角位移传感器(即α1角位移传感器)特性的外部测试,设计了模拟传感器的试验方案。该方案采用硬件电路对综合电子调节器输入传感器的信号进行调制,采用软件编程对模拟传感器进行调制。试验结果表明,模拟传感器可以完全替代真实传感器的功能。且满足一定的精度和可靠性要求,为综合电子调节器的离位检测及其数字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近三十年来,MEMS惯性传感器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在人类生活、工业和高端装备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概述了MEMS惯性传感器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与主要路线,并以车辆辅助驾驶为例,总结了国内外MEMS惯性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典型应用情况,研判了MEMS惯性传感器正在向高可靠、集成化、高融合与智能化等方向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迎角传感器(AOA)在波音737飞机系统的应用,通过对飞机迎角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的分析研究,针对迎角传感器的排故问题,提出了一种迎角传感器的快速排故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新型光纤角位移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对研制的样机进行了性能测试,试验数据验证了传感器的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初步探讨了影响传感器性能的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8.
针对惯性/卫星组合导航系统易受干扰或自主性不足等问题,引入偏振光传感器和光流传感器,分别建立航向角和速度量测方程,以辅助惯性导航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惯性/偏振光/光流的自主导航方法。同时,为实现惯性传感器、偏振光传感器和光流传感器等多传感器的融合,设计了无迹Kalman滤波器。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以六足步行机器人为对象开展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没有卫星信号源的情况下,仅依靠机器人自身感知,可实现较高精度的机器人位姿估计,实现了不依赖于卫星导航信号的自主导航,提升了导航系统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9.
柔性热膜剪应力传感器水下测量温度修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柔性热膜微传感器应用于流体壁面剪应力测量时,流体温度对传感器输出有很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工作在非标定温度下的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修正补偿。重点研究了水下测量时传感器输出与水温的关系以及温度修正方法。通过分析传感器过热比和流体物理性质与温度的相关性,建立了流体温度与传感器过热比和标定系数的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水下剪应力测量的温度修正方法,可以有效减小水温对传感器输出的影响。经实验验证,该方法可以使工作在25℃、28℃水温环境下的传感器输出值与其20℃标定值的相对误差从23.7%和37.1%回落到0.82%和0.83%。  相似文献   

20.
从一起波音737NG飞机大气数据故障引出一种AOA传感器(迎角传感器)故障模式,简单介绍了AOA传感器工作原理,通过分析发现波音手册缺陷,促使波音修改完善手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