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一、高度重视航班延误问题我们民航工作总方针三句话的第二句是“正常飞行”。努力提高处置航班延误的水平,对贯彻民航工作总方针,落实总局党委提出的民航工作总体要求,改善服务质量,实现民航发展良性循环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这个问题,目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1.从民航发展难点看航班延误的客观性旅客乘坐飞机,图的是安全快捷舒适,如果航班不正常,这一点就没有保障。世界民航发展史表明,在航空欠  相似文献   

2.
首都机场大面积航班延误旅促会服务协调机制是全国首个机场旅客服务协调机制,虽然成立不久,但在首都机场大面积航班延误处置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行业内也起到了积极示范效应。随着民航航班量逐年增加与空域资源限制这对矛盾的逐渐凸显,航班正常性及航班延误后的服务水平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大面积航班延误后越来越多的旅客违法维权事件不仅影响了民航运行的正常秩序,也成为了影响民航安全的潜在隐患。为此,国家及行业主管部门对大面积航班延误后的旅客服务工作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航空旅客运输量的不断增加,航线密集程度持续加大,航班延误问题逐渐成为我国民航服务质量提高的重要障碍之一。频繁的航班延误,不仅严重影响旅客的正常出行,同时也对航空公司的管理运营及服务质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有效控制并减少航班延误,如何处理航班延误所引发的纠纷,如何合理保护航班延误中旅客的合法权益,是我国现阶段民航管理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民航总局于2003年颁布执行《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办法》(民航空发[2003]96号),规定了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工作标准和规范,指导民航各相关业务单位较好地完成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工作。按照统计办法得出的航班正常性数据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我国民航航班的运行水平,为在民航航班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航班正常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航班正常统计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如何在适当的时机予以修改和完善,按照更加合理的统计办法和程序,明确航班正常的各项定义,合理归类延误原因,建立统一的报告标准,是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航班延误与风险共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民航运输生产中,航班延误时常发生,不仅打乱乘客的出行计划,影响航空公司的信誉,同时也会成为民航安全风险的隐患,而民航安全风险发生的同时也常常会导致航班延误。构建航班延误与安全风险的共因性指标体系来分析两者的共因性,并建立了相应的贝叶斯网络模型。研究结果为分析航班延误与安全分析的共因性关联强度提供参考,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航班延误与安全风险进行预警,确定控制和消除航班延误隐患的措施,提高民航安全。  相似文献   

6.
东子 《航空港》2012,(12):26-29
在日常的航空运输中,影响航班正常的原因多种多样,一般分为天气原因、航空管制、机械故障、旅客原因、飞机调配等几大类。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官方网站资料,"飞机调配"实际上不是一个延误的原因,所有其他具体情况造成航班延误的后续航班,民航都统计为飞机晚到,所有飞机晚到的原因民航都称为"飞机调配"。  相似文献   

7.
《航空港》2005,(6)
倘若民航有一个航班出现“不正常情况”下的延误,往往会连锁影响几个甚至十几个航班的延误。当前随着民航运输量的迅猛发展,各机场面临的诸如灾害天气、公共卫生事件、非法干扰事件等带来的“不正常情况”下的航班延误日渐显现。11月16日至17日,在由首都机场、上海浦东和虹桥机场、广州白云机场等16家全国主要机场参加的机场安全年会暨规范机坪运行管理研讨会上,讨论了建立以民航总局牵头、全国主要机场为运作主体的处置“不正常情况”航班延误运行协调的机制设想。该机制宗旨为各机场互相通报信息,互相协调,帮助对方机场提前处置航班和旅客…  相似文献   

8.
航班正常性管理的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航空运输的正常性、减少航班延误、更大程度地保护消费者利益,近年来我国民航政府部门出台了一些加强航班正常性工作的相关法规。这些法规的出台使得航班正常性工作引起了社会公众前所未有的关注;也正是由于公众越来越多、越来越热的关注,使得航空公司和相关协作单位更加重视减少航班延误工作。同时民航政府部门也需要更加谨慎和理智地加强航班正常性工作的管理和引导,制定更加合理的规章政策以减少航班延误,在无法避免的航班延误后使消费者、航空公司和民航其他单位的利益平衡,并将延误成本降到最低。航班正常性管理的法律依据目前…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以来,民航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航班量也随之突飞猛进大幅增长。然而民航业内保障航班正常的能力和水平却未能紧跟发展脚步,导致航班延误现象增多。2010年上半年的航班正常率首次跌破80%,只有76.89%,下半年的形势同样不容乐观。航班延误的成因相当复杂,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是重要影响因素之  相似文献   

10.
航班延误的服务工作是地面运输工作的一大难题。尽管公司、机场等单位想尽千方百计,做了大量工作,但收效甚微,纠纷不断。笔者经过对大部分延误航班的跟踪分析和对部分延误旅客调查认为:加强沟通与协调,对保障航班正常和飞行安全至关重要。一、航班延误服务中缺乏三大“沟通”问题飞行运行过程是民航各部门有序联动、积极配合的过程。其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引起航班不正常。目前在航班延误服务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航空公司内部各保障单位沟通协调整合不到位1.航班延误信息滞后,延误原因不准确,缺乏有效预警机制,对出现的…  相似文献   

11.
简讯     
《中国民用航空》2007,(2):51-51
民航总局提出和谐民航建设目标CAAC Sets Objectives for Harmonious Civil Aviation Construction民航总局党委2月4日正式下发《关于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建设和谐民航的意见》,确立了和谐民航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到2020年,中国民航客运周转量在国家综合交通体系中所占比重达到20%以上;运输飞行每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不超过0.15;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旅客满意度高于90%,航班正常率保持在85%以上,平均延误时间控制在0.5小时以内,航空消费者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相似文献   

12.
今年夏天民航大事多,一向被认为低调内敛的民航入夏以来频频爆出热点吸引了众多媒体眼球。首先是航班延误补偿问题。航班延误在中外民航业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是由航空运输的特点所决定的。近年来随着我国民航业的发展,航空运输量的大幅增加,航班延误现象也日显突出并且倍受消费者和社会媒体关注。在这种形势下,民航总局出台了《航班延误经济补偿指导意见》,旨在通过加强行业管理,引起航空运营企业的重视,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航班延误率,达到提升民航服务意识和竞争实力的目的。但“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多月来各种媒体上关于航班延误及其…  相似文献   

13.
卢伟  范虹 《国际航空》2004,(12):34-36
世界范围内的航空公司均有航班延误现象发生,导致延误的影响因素较多,但国内现有解决航班延误问题的方法似乎较少,官方文件仅有民航总局公布的《航班延误经济补偿指导意见》,而国外一些国家针对航班延误问题的解决方式,或许对解决我国民航航班延误问题能够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今年入夏以来,首都机场雷雨天气频发,民航空管部门不得已对空中交通流量进行了控制,致使航班延误数量增加;涉及面也较广,影响到上海、广州和成都等地区航班的正常起降。首都机场在雷雨天气的大面积航班延误,表面上看是天气原因,其实还是飞行量增长过快和机场保障容量有限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首都机场目前日平均航班起降量在940-960架次,基本达到饱和状态,天气、保障设备均正常时,一般情况可以保证航班正常;但在航班起降高峰时段,特别是遇到雷雨天气的影响,实施空中交通流量控制导致航班延误就在所难免,甚至持续较长时间,影响较大的范围。由…  相似文献   

15.
简讯     
<正>民航局治理航班延误再出重拳CAAC issues tougher measures to address the problem of flight delays针对公众关注的航班延误问题,民航局近期再出重拳,继续采取措施,在全行业加大航班延误专项整治力度。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强调,航班正常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民航各运行单位都是安全运行、服务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各单位之间要紧密团结协作,不仅要形成完整的"安全链",还要形成无缝隙的"服务链"。这些措施包括:一是进一步将航权航班时刻与航班正常率挂钩;二是航空公司必须预留总运力的2%作为备份运力,  相似文献   

16.
如何提高航班运行的正常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班正常性不但是航空公司运营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也是整个民航运输业是否高效的重要指标,和高价值商务旅客选择航空公司的主要依据。通常不正常运行成本占公司运行成本的0.6%到2.9%,航班正常性的提高可以大幅度降低不正常运行成本。今年民航总局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航班不正常报告制度;航班正常性与航线经营权挂钩规定;加强航班运行时刻管理;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加强旅客投诉的受理和处理工作;航班延误经济补偿指导意见等等,为提高航班正常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航班延误经济补偿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实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腾飞,国民收入的提高,以飞机作为交通工具的人越来越多,湖北民航事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目前武汉天河机场飞行量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水平,但是由于航空公司自身以及天气、空中交通管制、安全等原因使得航班延误情况越发普遍地发生,由航班延误引发的纠纷频频发生,而且愈演愈烈。航班延误不但造成航空运输服务资源的浪费,影响旅客出行计划,损害运  相似文献   

18.
<正>1.民航航班正常率得到提升Flight on-time performance rate improved2013年,民航局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狠抓航班延误治理,建立完善航班正常工作规范和标准,有效地遏制了航班正常率下滑。张旭制图自今年7月份民航局开展航班延误专项治理工作以来,9月—11月的平均航班正常率比前3个月提高9.4个百分点,北京、上海、广州等机场长时间延误和关舱门后长时间等待航班明显减少。空管系统优化空域结构,严格运行标准,规范协同决策,实施华北地区空域调整,京昆航路实现单向循环飞行,运行效率有较大提高。航空公司原因航班延误所占比例降低1.3个百分点,机场平均放行率提高1.5个百分点。地区管理局建立航班延误处置协调机制,运行监控部门加强复杂情况下的监控与协调,发挥了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前言:航行情报作为民航安全保障重要专业,以其特有的专业性、基础性、有效性和保密性,从其专业发展之初就发挥着其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建设和谐民航这一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的今天,航行情报工作,面临着挑战,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航行情报的第一使用单位航空公司,其航行情报工作重要内容之一是对航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对内的发布,直接保障飞行的安全、效益和顺畅,在航空公司运行中,其一疏一漏、一张一弛直接关系着情报资料使用的有效性,轻则影响航班的正常运行,重则为民用航空带来安全隐患,对建设和谐民航、航空公司和谐运行带来不和谐的音符。  相似文献   

20.
航班正常统计工作是民航一项基础性工作,其主要目的是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航班运行情况,为各部门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法规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可以说,统计工作质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策制定及问题矛盾的解决。2010年2月,民航局开展了保障航班正常和大面积航班延误后应急处置专项整治工作。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民航局制定了九条具体措施,其中第一条措施就是"完善航班正常统计标准,修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