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向21世纪的中国航天运载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中国航天运载技术的现状 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的航天运载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长征系列火箭已具有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等多种轨道有效载荷的运载能力,入轨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系列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覆盖0.3~9.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5.1吨,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到6.1吨。 值得指出的是,80年代后期研制的长征二号E捆绑式火箭是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发展的一大飞跃,使我国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9.5吨,为我国实现载人航天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9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2006,(9):17-18
一、长征系列火箭家族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成功地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地球轨道.经过40余年的发展,我国航天运载技术已经取得长足进步.目前,我国独立自主地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适用于发射高、中、低不同轨道的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9.2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5.1吨,入轨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够承担国内外大、中、小型有效载荷的发射任务,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1月21日13时42分,"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吉林"一号光谱01星、02星和2颗搭载星送入预定轨道。"长征"十一号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太阳同步轨道和近地轨道中小型航天器的单星和多星组合发射,700km太阳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为420kg。此次发射是"长征"十一号火箭继2018年12月使用去任务化飞  相似文献   

4.
36年前,中国的长征一号火箭把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拉开了中国航天进军太空的帷幕。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技术日趋成熟完善,目前共有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具备了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和大椭圆轨道卫星的能力,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9200千克,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5100千克。长征火箭已将28颗外国制造的卫星成功地送入太空,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到2006年6月,长征火箭共实施了89次发射,自1996年10月以来连续47次发射成功。中国还开展了1200千牛级推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和500千牛级推力的氢氧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并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随着小卫星市场的蓬勃发展,小型卫星发射市场持续升温,以飞马座XL和运载器一号火箭为代表的空射火箭完成多次发射任务,将数十颗卫星送入近地轨道。空射运载火箭具备快速响应、机动灵活、发射成本低、任务适应性强等技术特点。运载火箭从空中发射可以充分利用载机的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在相同的系统运载能力下,火箭的起飞质量更小;在相同的火箭起飞质量下,系统运载能力更高;同时,对于规模星座快速部署,空中发射的灵活优势显著。围绕空射火箭的上述技术特点,基于空射火箭模型开展仿真分析研究及不同发射方式的结果对比,结果表明空射方式对提升系统效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回顾国家航天局成立以来的10年,中国空间技术成就斐然。最令中国航天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适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等不同用途的卫星。长征系列火箭的最大运载能力近地轨道达到9200千克,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达到5000千克,能够满足国内不同用户的需求。迄今为止,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实施了70次发射,已经将27颗外国卫星成功地送入预定轨道。自1996年以来已经连续28次发射成功。中国之所以跻身于世界空间大国之列,是因为中国已经自行研制并发射了…  相似文献   

7.
谢怡 《中国航天》1992,(3):45-46
原苏联在普列谢茨克建造新型sL-16天顶号运载火箭的发射台和大型运载火箭/航天器组装场,为在1994~1995年发射5800千牛推力的SL-16大型运载火箭作准备,从而使原苏联极轨道有效载荷的运载能力增加了一倍。 美国的第一个NASA戈达德航天小组在这里观看了一次发  相似文献   

8.
从总体与导航制导控制的视角,对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发展与成就进行了分析和小结。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解决我国发射高轨道卫星有无问题的基础上,历经基本能力、适应能力、高适应能力的发展,具备了高轨道大型卫星运载能力,突破了从单一轨道面到三维空间各种轨道发射、从高轨卫星转移轨道到工作轨道发射、从地球轨道到地月轨道发射以及从航天技术试验到高可靠工程应用发射等关键技术,使我国运载火箭整体能力取得了地球全轨道发射、星际轨道发射等跨越发展。航天重大工程和国际商业发射表明,该系列运载火箭已进入世界高轨道航天器发射的运载火箭前列,并奠定了进一步开拓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长征"二号D运载火箭于1990年2月在"长征"四号A火箭一、二子级的基础上开始研制,一、二子级直径为3.35m,为常规液体推进剂两级运载火箭。700km高度太阳同步轨道(SSO)典型运载能力为1300kg,为国内单二级运载火箭中运载能力最大,并能与远征系列上面级结合,提供多星异轨组网部署发射,大幅提高1000km轨道高度以上运载能力。1992年8月9日,"长征"二号D运载火箭首次飞行即取得成功。截至2018年12月已完成43次发射,  相似文献   

10.
Nemo 《航天》2014,(1):44-48
日本新一代固体火箭艾普西龙于2013年9月14日成功发射,2006年退役的M-V火箭终于后继有人。M-V火箭的近地轨道运力为1.8吨,艾普西龙火箭更降低到1.2吨,而H-IIA系列火箭中运力最弱的H-IIA 202型号,近地轨道运力也高达10吨,不论是M-V火箭还是艾普西龙火箭,运载能力与日本现役的H-IIA系列火箭之间都有很大的缺口,致使日本不得不使用H-IIA火箭发射中小型载荷。  相似文献   

11.
1990年7月16日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新一代大型捆绑式运载火箭长征二号E首次发射试验成功,将一颗澳星-B的模拟星和巴基斯坦搭载星BADR—A送入轨道。它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设计和制造技术有了重大突破,大大增强了我国低地轨道和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使长征系列火箭可以发射世界上大部分商业卫星。这种火箭1992年又为澳大利亚发射了两颗由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澳星-B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新一代中型高轨运载火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代火箭CZ-5、CZ-6和CZ-7陆续首飞成功,拉开了我国运载火箭更新换代的序幕。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CZ-7于2016年6月和2017年4月圆满完成了两次飞行任务,为中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CZ-7火箭基础上,增加CZ-3A氢氧三子级,在海南文昌发射GTO轨道卫星,运载能力不低于7.0t,可快速形成更新换代能力,填补我国GTO轨道该吨位的运载能力的空白。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运载火箭的竞争力,对标国际先进水平,针对新一代中型高轨运载火箭开展构型优化研究,以提高火箭性能,降低火箭成本,提升火箭的使用维护性能,满足后续GTO发射任务需求。  相似文献   

13.
正轨道ATK公司运载部门战略与业务发展总监斯坦迈耶5月24日在一次会议上说,该公司拟用来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联合发射联盟公司争夺美国军方利润丰厚的发射合同的新运载火箭前两级将采用自行建造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上面级则拟采用由蓝源公司提供的一种氢氧发动机。新火箭暂称"下一代运载器",将会为  相似文献   

14.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所(ISAS)已开始研制一种新的大型运载火箭和一种能将钻探器射人月球表面进行探测的价值一亿美元的月球探测航天器。 日本计划利用自行研制的、采用新的固体推进剂的M-5火箭来开展其雄心勃勃的月球和行星探测计划,预计于1996年发射月球钻探器。 M-5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相当于美国早期的宇宙神火箭,是日本现有的M-3S-2运载火箭(见封二)的3倍。它能将2000公斤重的卫星送入低地轨道,而M-3S-2的运载能力则只有770公斤。  相似文献   

15.
美国洛克希德导弹与航天公司正在研制由三个型号组成的全固体运载火箭系列。这个称为洛克希德运载器(LLV)的火箭系列运载能力较小,最初将用于发射美国军方及美国航宇局的小型卫星,发射场为加州的范登堡空军基地和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空军补给站。如果市场需要的话,这种火箭最终还将用于发射民用航天器。  相似文献   

16.
动态新闻     
《航天器工程》2016,(1):147-148
正长征五号、七号火箭将在2016年首飞据《中国航天报》2016年1月20日消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雷凡培近日表示,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长征七号将于2016年首飞。目前,长征五号正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进行合练,长征七号正在生产中。据了解,长征五号是中国目前研制规模最大、技术跨度最高的航天运输系统工程。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25t,地球同步转  相似文献   

17.
孙广勃 《中国航天》1994,(10):29-29
欧洲工业界准备改进阿里安5法国宇航公司已提出在今后几年内对欧洲的大型运载火箭阿里安5进行三项改进,以使其能发射更大的商业卫星。这三项改进共将使火箭的静地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提高约1.4吨。阿里安5最初投入使用时可把共重5吨的两颗卫星送入静地转移轨道,改进...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姿聊 《中国航天》2003,(10):46-49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用自行研制的长征1号运载火箭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使我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自制人造卫星的国家。卫星的重量比前4个国家发射的首颗人造卫星重量之和还多。这表明,当时我国的运载火箭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至今,我国已经发射成功的长征系列火箭有14种,完成了飞行试验前的全部研制工作、只待飞行验证的还有2种。在这些火箭中,主要用于低地球轨道发射的有6种(长征1、2、2C、2D、2E和2F):主要用于中轨道(如太阳同步轨道)发射的有4种(长征1D、2C/SD、4A和4B):主要用于高轨道(如地球静止转移轨道)发射的有4种(长征3、3A、3B和3C)。对应这三种典型轨道的运载能力为:低地轨道0.2—8.0吨,太阳同步轨道为0.4~2.8吨,静地转移轨道为1.5~5.1吨。长征系列火箭的运载能力基本覆盖了低、中、高地球轨道不同航天器的发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2011,(6):48-48
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5月27日称,韩将完全利用本国技术研制一种运载能力更大的运载火箭,拟在2021年后开始发射。该型火箭称为"韩国航天运载器"(KSLV)2。按"方案设计",这种三级全液体火箭高50米,最大直径3.3米,重200吨,能将1.5吨重的卫星送入低地轨道。  相似文献   

20.
南燕 《中国航天》2007,(11):23-27
长征3号甲系列运载火箭由长征3号甲、长征3号乙、长征3号丙(简称长三甲、长三乙、长三丙)三种大型低温液体运载火箭组成,是我国目前高轨道上最大运载能力的火箭群体,也是我国21世纪用于国内外应用发射的品牌和主力火箭之一。长征3号甲系列火箭具有技术性能先进、运载能力大、继承性好、适应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等特点,它们的研制成功是我国航天领域的一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长三甲、长三乙火箭于1998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