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涡扇发动机可调静子叶片控制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采用可调静子叶片,可改善高压压气机的工作特性,扩大喘振边界,保证发动机稳定工作;通过优化可调叶片角度控制规律,还能提高发动机性能。基于双转子涡扇发动机的试车数据,介绍了可调叶片角度的控制方法,研究了可调叶片角度在低转速和高转速时的控制规律,分析了打开可调静子叶片角度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高压转子转速较高时,通过调节可调静子叶片角度,可以降低高压转子的物理转速,增加转子转速裕度,降低机械负荷,增加发动机在翼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2.
航空发动机压缩系统切断加力过渡态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琳  秦臻 《航空发动机》2012,38(3):38-41
根据台架试车试验的测量数据和部件的试验特性,分析了航空发动机压缩系统从全加力到小加力过渡态过程中压缩系统部件的工作点变化情况,给出了喘振裕度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该过渡态过程中,发动机参数有较大波动,风扇裕度不会减小,高压压气机的可调静子叶片角度偏开,导致裕度有所减小,涵道比有所增大。以上参数变化应该在压缩系统设计中给予考虑。  相似文献   

3.
某型发动机台架试车喘振故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型涡扇发动机整机地面台架试车中遇到的喘振故障,从研究多级轴流式压气机在低转速下发生喘振的机理出发,查找发生喘振故障的根源。分析发动机试车中喘振前后所采集到的数据,确认高压压气机可调导向器叶片角度及转差不合适是导致喘振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保某型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可调静子叶片转角控制系统主备控制器转换的可靠性,对系统原有的控制器转换装置进行了改进,加入了新的转换机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若数字电子控制器故障后,未按照预定要求输出0脉冲占空比,而输出了固定的非0脉冲占空比信号或随机的不可预测的脉冲占空比信号,原系统的正常工作将受到较严重的影响;而采用...  相似文献   

5.
发动机动态压力畸变试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传鑫  雷宇鹏 《飞行试验》1998,14(2):30-32,47
本文介绍了一种发动机动态压力畸变试验方法。试验在地面试车台上进行。在发动机前面安装插板式动态压力畸变发生器。当发动机吸气时,气流在发动机进口产生动态压力畸变,畸变严重时,发动机会失速喘振。在发动机进口改装高响应米字测压耙,耙上有40个动态压力传感器和40个稳态压力测量皮托管,以测量动态压力畸变数据。在高压压气机和低压压气机出口改装动态压力传感器,探测压气机失速喘振信号,以便发现失速喘振后,迅速退出  相似文献   

6.
基于高速慢车的航空发动机快速响应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小磊  郭迎清  杜宪 《推进技术》2014,35(9):1271-1277
针对传统航空发动机响应速度慢,难以在紧急事件中用于控制受损飞机完成起降过程的问题,采用高速慢车控制模式来提升发动机加速性能,通过增加发动机在慢车时高压压气机转速,为加速前期提供更大的燃油流量,从而缩短发动机从慢车至最大状态的加速时间。为保证慢车时高压转子转速提高的同时发动机推力和稳定裕度不变,通过修改高压压气机可调导叶控制计划来调整高压转子工作点。仿真结果显示,与原有控制相比,采用高速慢车快速响应控制模式的发动机加速上升时间从原来的2.00s缩短至1.86s,而高压压气机最小喘振裕度仅由16.01%下降至14.81%,同时慢车推力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7.
根据某型航空发动机减重设计需求,考虑到TiB_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轻质、高强的特点及某型航空发动机低压压气机静子叶片结构特征,开展了基于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低压压气机静子叶片试验件的高周疲劳性能试验工作。试验结果表明:叶片试验件在3×10~7次循环下的高循环疲劳强度为246.30MPa,基本能够满足某型航空发动机静子叶片类零件的高循环疲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可调静子叶片角度a2摆动故障,以a2控制系统及其原理为基础,建立覆盖整个控制系 统的故障树,并且综合考虑各零部件发生故障的概率、维护排故工作的工作量及难易程度,制定合理有效的排故方案。结果表明: 故障原因为反馈钢索预紧力过紧。本次排故过程介绍的结构原理和总结的排故经验,对a2摆动故障诊断具有指导作用,对该型发 动机在外场使用维护过程中a2相关故障具有借鉴意义,为促进发动机快速成熟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CFM56-7B发动机VSV结构损伤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地介绍了CFM56—7B发动机高压压气机可调静子叶片(VSV)系统及其结构损伤的主要原因。提出了VSV结构损伤的检查方法和当前的预防措施.可为航线维护中判断VSV结构损伤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型发动机电子控制器,对航空发动机分布式控制系统进行了初步研究。设计了1种基于分布式控制,用AD598、TMS320F2812 DSP和CAN总线构成的航空发动机智能导叶控制装置。阐述了智能导叶控制装置的壳体设计方法,以及TMS320F2812最小系统、基于AD598的LVDT(线性可变差动变压器)信号调理电路、电液伺服阀电流驱动电路(电流输出电路)、CAN总线接口电路和D/A转换模块等电路的设计方法,简述了软件系统设计。通过完成半物理试验,基本满足了对风扇进口可调叶片角度α1、高压压气机进口可调静子叶片角度α2的控制要求。结果表明:该装置具备体积小、智能化程度高、控制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结合发动机加速模型,采用部件法编制了变几何通道时加速性能的计算程序,并详细分析了α1通道、α2通道调节延迟或超前时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若几何通道超前调节,则推力和高压压气机稳定工作裕度增大,低压压气机稳定工作裕度减小,而延迟调节时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其中α2通道调节产生的影响大于α1通道调节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轴流离心组合压气机性能及流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某轴流、离心组合式压气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转速典型工作状态下该压气机的性能和流场细微结构,为进一步提高压气机的压比、效率,扩大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裕度,对压气机进口导流叶片和第一级静子叶片安装角进行优化调节,对改进后压气机的典型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进行了相应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压气机稳定工作范围增大,在90%设计转速和最大压比不变的情况下,最高效率提升1.05%,典型工况下流场结构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航空发动机排气系统数值模拟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航空发动机排气系统数值模拟技术研究的回顾与分析,以正在开发的排气系统气动热力分析软件包为基础,初步分析了航空发动机排气系统数值模拟技术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模块和数据流程,并针对工程设计的实际需要,对航空发动机排气系统数值模拟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航空活塞式发动机瞬态空燃比控制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航空活塞式直喷发动机瞬态空燃比难以精确控制、动态超调大等问题,采用基于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和Elman神经网络(VPSO-Elman网络)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对发动机过渡工况空燃比进行控制。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发动机建模软件AMESim建立发动机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VPSO-Elman空燃比预测模型控制系统,通过联合仿真检验控制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瞬态工况下,相比于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VPSO-Elman网络模型预测控制下的空燃比超调量可以减小约20%,回调时间缩短约75%;针对不同的节气门开度变化速率,VPSO-Elman控制器同样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NN-ELM的航空发动机燃油系统执行机构故障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航空发动机执行机构及其传感器单一故障诊断及定位方法.首先通过执行机构模型判断是否发生故障,然后运用发动机逆模型对故障进行定位.基于离线训练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建立执行机构模型,根据某半物理仿真试验台的测试数据训练网络参数.提出离线训练和在线训练相结合的极端学习机(ELM)算法建立发动机逆模型,使网络在初始时刻就具有诊断能力,工作过程中具有适应能力,且在线训练过程采用阈值判别法筛选训练样本,减小了在线训练时间,提高了逆模型的实时性.以某型发动机燃油系统执行机构为例的设计和仿真结果表明:该诊断系统能够准确地对发动机在稳态和动态工况以及蜕化状态下的执行机构及其传感器单一故障进行准确诊断和定位,具有很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6.
武倩倩  崔宁  刘碧龙  岳洪浩  刘荣强 《航空学报》2019,40(6):222522-222522
磁悬浮隔振系统具有非线性、强耦合、高响应、宽频带等特点,系统的隔振控制目标与其定子和浮子之间的位置约束相互制约,这对系统的精密控制提出了较大的挑战。为解决该问题,建立了面向控制的六自由度磁悬浮隔振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提出了双闭环控制策略,使系统在低频到中高频带内实现隔振控制,在极低频带内实现跟踪控制。采用PD定点控制算法,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开发了控制系统仿真程序,通过分析不同扰动频率下浮子的绝对运动响应以及定子与浮子之间的相对运动响应,获得了系统的隔振控制与跟踪控制仿真结果。搭建了磁悬浮隔振平台样机测试系统,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LMI的航空发动机鲁棒H<sub>∞</sub>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光华  曾庆福 《航空学报》2000,21(2):175-178
 研究了系统矩阵均具有参数不确定性系统的非标准H鲁棒控制问题。基于 LMI的H控制器设计方法,给出了参数不确定性系统用 3个线性矩阵不等式表征的非标准H控制问题可解的充分必要条件,采用“内点法”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可得使闭环系统对于所有可能的参数不确定性均二次稳定且传递函数的H∞ 范数 γ有界的鲁棒控制解。该方法应用于非“标准”系统——某型双转子涡喷发动机稳态双变量调节控制器的设计,通过在气动热力学模型上的仿真结果表明,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消喘调节系统工作时发动机工作过程数值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伟  李军 《推进技术》2006,27(2):162-165
应用混合室、加力燃烧室、主燃烧室和外涵道容积效应和变几何通道、主燃烧室供油量等控制因素的发动机动态过程的仿真模型,对某型变几何混排涡扇发动机消喘调节系统工作时发动机的工作过程进行了仿真,并研究了消喘调节系统调节精度对发动机过渡工作过程的影响.仿真结果与实际试车数据比较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主燃烧室切油相对各变几何通道调节更能有效地消除喘振;各变几何通道有个调节最佳值,且对高低压转子的影响程度不同.仿真模型与方法可为消喘调节系统的设计和功效评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基于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测量参数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航空发动机气路故障诊断中测量参数如何选择的问题。利用发动机故障诊断矩阵,提出了基于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比较不同测量参数选择系统之间优劣的简易快速算法,该算法可以从几何角度直观地展现整体解空间和解矢量的方向等变化情况。通过一个单轴涡喷发动机测量系统对比案例有效地表明:地面测试系统的最大与最小特征值比为33,机载系统的最大与最小特征值比为1008,在该单轴涡喷发动机气路故障诊断方面,地面测试系统比机载系统明显更有利于气路故障诊断。该算法可用于优化机载发动机测量传感器布局、台架测量系统中测量传感器布局,指导工程中测量参数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20.
缪辉  臧朝平  王晓伟  张根辈 《推进技术》2021,42(10):2340-2348
为了获得能够替代航空发动机转子原型进行动力学试验的模型,提出了发动机转子系统试验模型的动力学相似设计方法。采用相似理论推导了转子系统缩比模型的动力学相似准则,继而建立缩比模型与原型的动力学相似关系。通过动力学优化方法对转子缩比模型的动力学等效模型进行修正,目标函数由固有频率、临界转速和振型组成。以双转子发动机高压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相似设计为例,通过有限元仿真对设计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设计转速范围内,动力学相似模型与原型的前两阶临界转速相似误差分别为3.92%和0.86%,对应振型的相关性均大于0.98,且模型与原型的模态应变能分布基本一致。通过该方法获得的动力学相似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原型的动力学特性,并有效降低模型试验的成本和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