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复合材料机械连接由于其成本低、不易破坏、维修方便等优点,而被广泛地用于航空工业中,在飞机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对于复合材料机械连接的研究比较多,但鲜见有关环境对复合材料机械连接强度的影响分析报道。由于飞机在飞行时所处的气流环境复杂,复合材料机械连接接头往往会处在不同温湿环境下工作,因此对于温湿度对复合材料机械连接接头强度的影响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刘一兵  孟仲伟 《航空学报》1998,19(5):585-587
介绍了复合材料层板机械连接孔一种衬套强化工艺方法的应用性研究结果。实验分析表明,采用衬套连接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和提高复合材料连接孔的原始疲劳品质及其耐久性寿命,并具有稳定的寿命增益比。通过改变衬套材料与装配方法,获得了孔的不同疲劳损伤变形对比结果。初步实现了复合材料连接强化技术的可行性尝试。  相似文献   

3.
以一列三钉复合材料连接为例,采用节点绑定法、梁元法、弹簧元法以及基于独立网格技术的Fasteners单元法模拟螺栓;壳元和三维实体单元模拟复合材料板,建立了复合材料机械连接有限元模型,计算了不同模型下的钉传载荷和钉载分配比例,并分析了不同简化模型的计算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基于Bushing属性的Fasteners单元法是计算复合材料机械连接钉载分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ANSYS10.0软件,以有限元分析为主要手段分别对间隙配合及干涉配合复合材料机械连接进行了三维模拟。在模拟过程中综合考虑了复合材料特性、螺栓与复合材料板及复合材料板与复合材料板之间的摩擦和接触以及螺栓和复合材料板的约束条件。解决了复合材料干涉配合高精度有限元模拟的关键技术,并通过预紧单元引入拧紧力矩。以此为基础,研究了间隙及干涉对复合材料机械连接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复合材料机械连接中采用干涉量适当的干涉配合可以有效提高接头强度。  相似文献   

5.
多钉连接初始破坏强度的工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复合材料层压板多钉机械连接载荷分配及其承载能力进行了研究,以一列三钉为例对比工程计算中提出的直接计算法与载荷比例法求解多钉连接初始破坏载荷的计算精度及适用范围,得出的结论对复合材料层压板多钉机械连接设计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程晖  樊新田  徐冠华  杨语  王岚 《航空学报》2021,42(10):524876-524876
凭借在强度、韧性及寿命上的优势,复合材料尤其是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逐渐作为主承力结构应用于飞机产品,但由于极易产生连接损伤,其机械连接正面临"干涉破坏强度,非干涉降低性能"的矛盾。而其关键在于对干涉量的精密控制,即实现复合材料结构的精密干涉连接。针对此问题,本文分析了航空复合材料结构精密干涉连接的特点、难点与应用现状,并提出了航空复合材料结构精密干涉连接技术体系框架,重点归纳总结了航空复合材料结构精密干涉连接的三大核心问题:复合材料干涉连接孔周应力分析方法、干涉连接结构损伤萌生与扩展机理、干涉连接结构力学性能退化机制的学术发展脉络及现有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未来航空复合材料结构精密干涉连接技术在模型、紧固件、工艺、材料等层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航空复合材料结构修补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航空复合材料修补方面的最新发展,包括修补原则和机械连接修补、胶接修补等修补技术.  相似文献   

8.
简要概述了飞机复合材料修理工艺研究在整个修理技术研究中的地位及意义,提出了开展工艺研究的主要思路,从机械连接修理、胶接修理、基于修理的制造、无损探伤、防雷击层修复、修理防护等方面对修理工艺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要求进行阐述,探讨了系统开展飞机复合材料修理工艺研究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9.
数值计算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工程实际中的力学问题,针对复合材料机械连接结构,根据有限元数值分析的一般流程,从力学建模、载荷计算、后处理分析及参数优化几个方面对当前复合材料连接性能方面的数值研究进行了总结,对影响复合材料连接强度的因素进行了归纳,列举了部分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湿热环境下的强度、疲劳分析的研究成果,最后对未来复合材料连接力学问题数值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复合材料层合板沉头螺栓连接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复合材料沉头螺栓连接研究受到了工程界的关注,但是在实际工程中仅通过数值方法或试验方法难以给出有效的结果。而通过将数值模拟技术与试验方法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分析出沉头螺栓连接各因素对载荷分布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这对于实际工程中提高复合材料沉头螺栓连接的结构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学者对复合材料开口非对称补强做了很多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小开口的插层补强及共固化补强上。对用机械连接补强技术和插层补强技术补强后的层合板,进行拉伸和剪切试验;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补强后的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得较好。经试验研究和数值仿真,得到各补强方案在各工况下的最大应变位置,并将不同补强方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插层补强方案优于机械补强方案。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学者对复合材料开口非对称补强做了很多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小开口的插层补强及共固化补强上。对用机械连接补强技术和插层补强技术补强后的层合板,进行拉伸和剪切试验;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补强后的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得较好。经试验研究和数值仿真,得到各补强方案在各工况下的最大应变位置,并将不同补强方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插层补强方案优于机械补强方案。  相似文献   

13.
连接部位通常是复合材料结构强度的薄弱环节,复合材料的多钉连接更是由于存在钉载分配不均匀性而大大降低了其连接的强度.通过研究复合材料连接结构钉载分配,找出钉载分配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合理设计连接结构而使载荷分配均匀化,对于提高多钉连接结构的效率有着重大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4.
长寿命机械连接技术是武器装备发展中至关重要的技术之一,是一个国家军事技术能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论述了孔挤压强化技术、干涉连接技术、防腐蚀和抗氧化技术等为代表的先进长寿命机械连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对我国开展长寿命机械连接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紧固件的类型与材料的选择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以下简称复合材料)结构的连接仍以机械连接为主。参照国外复合材料结构所采用的紧固件,我们选择了高锁螺栓作为研究对象。这种新型紧固件具有强度高、重量轻、成本低、装配简单、效率高、噪音小等特点,同时可获得较高的可控制预紧力,有自锁能力,可在较小的空间进行单面安装,并能提高复合材料迭层板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飞行器设计中已愈来愈多地采用先进的碳/环氧复合材料结构。挤压破坏是复合材料机械连接的主要破坏形式。分析其破坏过程,确定出挤压强度,对解决复合材料连接设计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实践表明,测定复合材料构件所能承受的最大挤压应力较易进行,一般均能获得所需结果。但对设计人员来说,更加关心的是许用挤压应力。金属材料许用挤压应力通常是由屈服应力决定的。对于不存在“屈服”点的碳/环氧复合材料确定许用挤压应力,目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机械连接过程中金属紧固件与复合材料结构热膨胀不匹配问题,开展了复合材料螺纹紧固件研制。通过分析比较,选择了合适的树脂体系,并对成型工艺方法进行了研究,研制了M5复合材料螺纹紧固件。同时创建了数值仿真分析模型,对紧固件力学性能进行了预示。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紧固件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并成功研制出了复合材料螺纹紧固件,扩大了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已用于大型复杂部件,甚至有全复合材料结构的导弹、飞机。把各种形状的复合材料零件装配成部件及整弹(机),虽然复合材料的发展力求整体共固化,但是连接件还是大量的,机械连接仍是必不可少的。机械连接适用在承受高载荷和复杂载荷的接头部位,并且具有易检查,可靠性高,可重复装配和对环  相似文献   

19.
为在设计复合材料机械连接时有据可循,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复合材料机械连接层合板进行分析,给出正交异性带孔板相对边距H/d以及相对宽度d/B对孔边应力集中的影响,结果表明:H/d及d/B对孔边应力集中因子的影响较大;随H/d的增加,最大环向应力集中因子Kmaxσθ减小,而径向最大应力与挤压应力比Krd变化不大;当复合材料板的宽度减小时,环向最大应力与挤压应力比Kσd增大,而Krd几乎不会随d/B的改变而改变,但径向应力的分布会因孔外形的变化而产生明显的差异。为复合材料机械连接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碳纤维复合材料与金属的钎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与2种金属(钛合金、铌合金)采用含Ti钎料进行了真空钎焊试验,分析了钛合金、铌合金对含Ti钎料真空钎焊碳纤维复合材料与金属接头性能和质量的影响,并观察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钛合金、铌合金的连接界面的微观组织.研究结果对于碳纤维复合材料与金属的连接、结构优化设计及在重要航天器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