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通用实验平台的积木式加宝塔式电子系统综合实验箱,该实验箱具有使用方便,便于维护和扩展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我们所开发的一款便携式EDA/SOPC实验箱,该实验箱具有性价比高、体积小、便于携带、可靠性高、使用方便等特点。并给出了实验箱在电子学课程设计中的应用实例,通过试点应用收到很好效果。可推广到与EDA技术相关课程中,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育是所有大学的任务,是对每一所高校的内在要求,是提高高等教育质昔的重要方面.我国传统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以单一的传授式为主,致使所培养的人才缺乏创新思维能力.本文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启发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着力通过课堂启发式教学、EDA仿真软件的应用、便携式实验箱和大学生电子竞赛等几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环簇式塞式喷管在固体火箭发动机上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可应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上的3种塞式喷管的结构特点进行了比较,重点讨论环簇式塞式喷管结构性能。基于目前的设计方法,确定了环簇式塞式喷管与钟形喷管的性能比较方法,进行了尺寸及重量分析,并给出了其在战略导弹第一级发动机和高空发动机的应用算例。结果表明,内喷管喉径是影响环簇式塞式喷管尺寸大小的最主要设计参数;在单元数足够多时,环簇式塞式喷管可比相同面积比的钟形喷管的尺寸更小,重量更轻,推力效率更高;明确了环簇式塞式喷管实际应用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将工程应用问题引入实验教学过程;采用EDA技术进行交通信号时间显示器的电路设计与仿真;硬件电路已在自主研发的FPGA创新开发实验箱七实现;本教学范例具有实际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基于机载拖曳式诱饵会对雷达导引头形成双点源干扰这一背景,对拖曳式诱饵对抗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拖曳式诱饵形成干扰的原理,针对拖曳式诱饵不能够对红外导引头形成干扰这一特点,基于雷达/红外信息融合技术,对雷达/红外双模导引头对抗拖曳式诱饵技术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双模寻的目标检测跟踪流程。最后在干扰条件下利用雷达/红外信息融合技术对目标跟踪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王长辉  刘宇 《火箭推进》2007,33(3):6-13
结合试验喷管和试验数据,从高度补偿特性、底部气动特性、塞锥截短对性能的影响和塞式喷管流场等四方面,讨论了塞式喷管的性能和气动特点。试验结果表明:塞式喷管高度补偿效果明显,相对钟型喷管在低于设计高度上仍具有高性能;注入一定流量的二次流有利于提高塞式喷管性能,防止底部开闭过渡时推力较大幅度突降;底部二次流的注入使底部开闭过渡点的压比值升高,底部闭合后的压强值增大;塞式喷管型面设计不理想,将在流场中产生激波,降低塞式喷管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是整个世界工程教学改革比较频繁的年代,我们立足于军校教育特点,结合我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现状,在技术工程系和军事学员队不同层次的学员,不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开展了“课题式、论文式、实践式”系列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对此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弹射式干扰的信号特点和它对SAR图像的干扰效果,根据其特殊性,给出了一种弹射式干扰增强方法,分析了弹射式干扰增强的关键问题.以机载SAR为例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干扰增强可改善对SAR的干扰效果,降低干扰功率需求.  相似文献   

10.
双轮驱动式移动机器人动力学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轮驱动式移动机器人是由一个移动平台和两个独立驱动的驱动轮组成的,本文提出了双轮驱动式移动机器人的动力学控制算法.首先推导出双轮驱动式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其次推导出双轮驱动式移动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并给出基于该模型的动力学控制算法,最后用计算机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可以通过控制机器人两个驱动轮的驱动力矩来实现控制机器人按给定的轨迹运动,同时也能实现机器人方向角的改变.该算法很好地解决了双轮驱动式移动机器人系统的动力学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1.
干涉式合成孔径雷达(INSAR)三维成像技术是在合成孔径雷达(SAR)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可以获得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DEM),该模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IN—SAR干扰对比研究了常规噪声压制式干扰与弹射式干扰对INSAR成像处理的影响,并作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弹射式干扰不仅可行,而且可以有效地改变原地形的“指纹”特征,达到欺骗INSAR的目的,而常规噪声压制干扰则不适合用于对INSAR实施干扰。  相似文献   

12.
机载吊舱式干扰机电磁兼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机载吊舱式干扰机的研制 ,深入研究了机载吊舱式干扰机电磁兼容 (EMC)问题 ,将谱域法等计算电磁学当中的混合方法应用于机载吊舱干扰机EMC预测分析和设计。根据某系统战技指标要求而研究的机载吊舱式干扰机 ,各系统电子设备都能满足电磁兼容要求 ,性能稳定 ,工作可靠  相似文献   

13.
全面介绍了多个塞式喷管的热流实验研究。实验获得了固体推进剂、气氧/酒精及气氧/气氢三种推进剂组合塞式喷管的热试车性能。实验塞式喷管包括了瓦状塞锥和平板塞锥等两种塞锥形式。实验结果表明,塞式喷管特别适合用于飞行高度范围跨度大的固体或液体火箭发动机。气氧/酒精瓦状直锥塞式喷管热试车的效率达到了95%,验证了瓦状塞式喷管的高度补偿特性。一单元塞式喷管和单侧三单元塞式喷管气氢/气氧发动机热试实验成功进行了爆震波多管点火。一单元塞式喷管发动机在CNPR=110附近,效率达到93%~95%;在CNPR=450附近,效率达到96%~98%;在CNPR=1000附近,效率达到93%~96%。单侧三单元塞式喷管发动机在CNPR=50附近,效率达到92%~93.5%;在CNPR=350附近,效率达到95%~96%,预计在设计点的效率不低于98%。  相似文献   

14.
排气式气囊最大过载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通过对排气式气囊进行数学建模,研究了排气式气囊的整个缓冲过程。并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和对圆柱形排气式气囊的仿真计算,得到了圆柱形排气式气囊的尺寸、初始参数等因素与最大过载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对数学模型进行了很好的验证,可以为后续气囊的设计试验提供帮助,并为中国下一步开展月球及火星着陆探测等深空探测任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上面级泵压式发动机结构复杂、经历的热环境复杂多变,须通过严格的热控设计以保证飞行过程中发动机部组件温度在合适范围内,因此研究泵压式发动机的温度变化规律对发动机研制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分析上面级泵压式发动机热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泵压式发动机的热分析建模方法,采用热网络法进行了泵压式发动机精细化热环境分析。通过发动机热平衡试验验证了热分析模型和方法的正确性,获得了发动机在飞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可为后续泵压式发动机热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长辉  刘宇 《宇航学报》2005,26(Z1):5-9
为了解塞式喷管底部压强特点,找出快速、准确计算底部压强的方法,实验研究了不同反压下塞式喷管的底部压强.在认识外界反压对塞式喷管流动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分析如何确定不同的底部气动状态,将塞式喷管底部在不同外界反压下的气动状态划分为"三段",即底部开放段、底部闭合段和底部由开到闭的过渡段,在各段,底部压强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把数值模拟、实验研究及塞式喷管底部自身特点结合起来,找出塞式喷管底部压强的一般规律,建立了适合于工程应用的底部压强计算模型.结合40%和20%截短塞式喷管的实验数据,验证了底部模型的正确性.塞式喷管底部流动是超声速流的大分离流动,该模型对底部压强的预示比有限差分法具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碎片式文件存储访问系统访问效率较低的局限性,以及星上存储应用的实时性特点,从碎片式文件存储访问结构和基于NAND Flash的存储布局策略出发,提出一种星载高速碎片式文件存储访问(PFSA)系统。针对Flash中的块操作建立数据访问模型,将不同的碎片式文件存放在不同的Flash基片上,以提高并发数据的访问速度;采用磁电存储器(MRAM)存储百字节的碎片式文件,当MRAM内部数据达到阈值时一次性搬入Flash的固定块内,以减少碎片式文件的读写Flash时间。通过在板卡上的仿真试验对平均写入性能、大批量碎片式文件写入性能、文件传输性能及块擦除均衡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以往碎片式文件存储设计,访问速度、传输延迟、擦除均衡性能均得以提升,进而验证了PFSA系统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在运用模匹配法和球面波展开法分析和设计紧凑式波纹喇叭的基础上,提出了紧凑式波纹喇叭的宽带优化方法,并以某星载紧凑式波纹喇叭为例,通过仅优化槽深就获得了极低的交叉极化和优良的回波损耗。  相似文献   

19.
升力式再入是指航天器进入大气层时产生一定可控升力,对提高落点精度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升力式再入的动力学特性,采用Orbiter模拟器的应用程序接口,在其飞行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对航天器从低轨道升力式再入返回过程进行仿真。通过仿真试验,分析热流、过载、动压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初步摸清了升力式再入的动力学特性,并对升力式再入和弹道式再入仿真结果参数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升力式再入能很好解决过载和热流峰值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火炬式点火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火炬式点火器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根据氧化剂、燃料的状态对火炬式点火器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各类点火器结构特点及热防护措施.设计出使用气氧、酒精的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地面试验用火炬式点火器,采用旋转液膜与酒精再生冷却相结合的办法,有效地加强了点火器的热防护.在冲压发动机试车台上,对该火炬式点火器进行了30余次单独试验,均取得了成功,可持续工作时间不少于20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