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高同轴度精密车床是在精化过的精密车床的基础上,用空心液体静压主轴装夹零件,用分度精度<0.5″的端齿盘实现工件的掉头加工。通过对LY12和16Mn材料的零件加工,同轴度达1μm/100mm以内,是陀螺框架等高同轴度零件的理想加工设备。本文还介绍了机床的性能、结构、装配工艺及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精度、高硬度、高脆性碳化硼材料的动压气浮轴承零件精密加工存在加工合格率低和效率低的问题,进行了加工流程、精密磨削与精密研磨的技术改进。首先,采用电火花套切方法去除大部分加工余量、小余量精密磨削和精密研磨加工的工艺方法,提高了轴承零件加工效率。其次,通过设计制作专用高精度定位磨削夹具和金刚石砂轮修整装置,解决了轴承零件磨削加工形位精度不高和砂轮无法进行在位修整的问题。最后,通过研制圆柱面精密研磨机,解决由于原有研磨设备精度差造成的加工质量和效率低的问题。通过采取技术改进措施,实现了碳化硼轴承零件亚微米级形位精度的磨削加工,提高了轴承零件的加工精度、合格率和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3.
非球面曲面超精密复合加工系统是具备金刚石车削、铣削和磨削功能的CNC超精密加工系统,用于平面、球面及非球面光学零件的超精密加工。加工面形精度PV=0.228μm,表面粗糙度Ra=0.0078μm。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本领域的研究已跨入实用化、工程化的阶段,研究项目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国内首台工程实用化超精密非球面加工机床  相似文献   

4.
现有各类车床加工外圆或镗孔,均采用径向切入法,即把刀具安装于机床的中心高处,以横刀架进给对零件作径向进刀切削。由于一般车床横刀架刻度盘每格的刻度值为0.05毫米,因此,其进给精确度受到了一定限制。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属于黑色金属材料的,往往在机械加工后进行磨削,而一些镁、铝及铜合金零件,则需在精密机床上加工。在精密设备较少的情况下,能否采用普通车床,加工出精度较高的镁、铝、铜合金零件呢?我们采取切向进刀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成果简介     
成果简介筒形机匣等温精密模锻技术该技术适用于航空航天工业中许多复杂零件的缎造成形,也适用于其他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等有色金属材料的等温精密成形工艺,已用于直11筒形机匣的等温精密模股成形。采用等温精密模锻技术及先径向挤后反挤,最后再模压的成形工艺方...  相似文献   

6.
超精密机床减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良好的减振措施是提高机床,特别是超精密机床加工精度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以亚微米超精密车床为研究对象,论述了该机床从结构到材料选取上的减振特点,并重点进行了空气弹簧和空气静压轴承主轴减振分析,由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减振措施合理,减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用户声音     
<正>中航工业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我所自90年代初开始引进哈挺公司的高精度数控车床和车削中心,其机床加工精度高、故障率极低、精度保持性好。目前,第一批采购的Quest GT27机床正常使用已将近20年,仍然承担着我单位的精密零件的加工,仍然可以保证微米级的尺寸精度和很高的表面粗糙度,该机床加工效率高,零件批量加工精度非常稳定,尤其是哈挺的弹簧夹头,由于更换方便而且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框架类零件的高位置度孔的精密镗削加工问题,研发了ZYTC600专用镗削机床.其精度指标优于现有的通用镗床(包括进口镗床),尺寸在500mm范围内,同轴度优于2μm,垂直度优于5μm,其中的关键部件双回转轴系分度精密转台采用了一套精密调整机构,可以实现0.2s”的精密调整,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其驱动刚度可达到800N/μm,可以满足加工需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航空航天、精密仪器、光学和激光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人造卫星姿态控制和遥测器件、光刻和硅片加工设备等各种高精度平面、曲面和复杂形状零件的加工需求日益迫切,超精密加工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它的特点是可以直接加工出具有纳米级表面光洁度和亚微米级形面精度的表面,借以实现各种优化的、高成像质量的光学系统,并促使光学电子设备的小型化、阵列化和集成化。  相似文献   

10.
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国际水平在超精密加工领域起步最早的是美国,其次是西欧和日本。当前,美国在这个领域仍然领先。美国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得到美国政府和军方的财政支持。美国国防部陆、海、空三军组成了光学零件精密加工特别委员会,统一协调超精密加工技术的研究工作。目前在美国至少有30多个厂家和研究单位研制和生产各种超精密加工机床。美国通过陆、海、空三军制造技术的开发计划和能源部激光核聚变的住务等,对超精密金刚石切削机床的开发研究,投入了巨额资金和相当多的人力,实现了微英寸级(1微英寸=0.025微米)的超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使美国在航空、航天、核能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温合金复杂曲面叶片进排气边尺寸和形状的高精度要求,开展了精密电解加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振动进给电解机床与优化电极设计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电解加工叶片进排气边尺寸形状精度。使用电导率85~90m S/cm,温度25℃的Na NO3电解液,叶盆和叶背电极振幅0.4mm,振频40Hz可加工出中心型面进气边形状满足设计要求,排气边接近设计要求的试件。在此基础上,探索采用振动光饰工艺作为精密电解加工技术的辅助手段解决叶片进排气边形状控制难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精密卧式加工中心THM6363该机床采用立柱移动式结构,底座为低应力铸铁、T形布局,采用高精度直线滚动导轨,运用移动轴精密定位技术,机床坐标定位精度为0.008mm(实测全行程坐标定位精度为0.006mm,内控精度最高达到0.005mm),重复定位精度0.005mm;应用精密转台技术,机床B轴连续回转分度定位精度6″,重复精度4″。该机床在飞机发动机的应用中已经得到用户的认可。机床加工实测数据:镗φ50mm孔,圆度0.003mm,直径一致性0.005mm/100mm,表面粗糙度Ra1.6μm,镗孔孔距精度0.01mm/200m m。机床采用龙门式结构,机床底座、立柱均采用框架式对称结构,有…  相似文献   

13.
精密偶件在航空、航天、航海等先进武器系统中应用广泛,本项目主要是提高偶件加工精度,从而解决偶件类零件装配的互换性及可靠性。项目在精密偶件的超精密加工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我国在精密偶件的加工装配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超精密外圆磨床采用天然花岗石,导轨、砂轮轴、头架等均采用高强性、高阻尼液体静压轴承技术,加工工件圆度可达0.1~0.3μm。精密偶件超精密外圆磨床  相似文献   

14.
现代超精密加工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介绍传统起精密加工技术的基础上,首先对现代起精密加工技术特别是纳米级加工以及纳米级测技校本进行了介绍.此外还介绍了现代科故发展中应用日趋广泛的典型零件非球而曲面和精密偶件的越精密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5.
零点快速定位基准夹具系统是通过零点定位器在机床和夹具之间建立起的高精密标准接口。由于各种不同零件的加工夹具与设备都具有统一的安装接口,在生产过程中,可根据生产需要随时精密快速换装相应零件的加工夹具,进行不同零件生产加工的转换。本系统极大地减少了工装换装的调整时间,也提高了工装换装的装夹精度。  相似文献   

16.
三O三所超精密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生运行一年半来,广泛开展预先与合作项目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根据国防科工委对‘八五’已建成的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IW7年的工作安排,扭精实验室将在今年9月运行满两年时接受中期评估.超出密加工技术自0年代发展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这一技术的实质就是实现现有普通精密加工手段达不到的高精度要求,在产品上加工出亚微米乃至毫微米级的尺寸精度.越精密加工在高技术领域和军用工业及民用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三O三所超构密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运行一年半来开展了大量研究,承担的预研项…  相似文献   

17.
一、超精密加工的概念与发展简况自六十年代以来,超精密加工受到了先进工业国家的倍加重视,发展也特别迅速,已成为精密机械零件制造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新技术。在短短的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内,使机械加工精度提高了1~2个数量级,从六十年代的微米级提高到今天几十毫微米(1毫微米=0.001微米)左右,即从微米提高到0.01微米。 1975年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的劳伦司——摩尔实验室研制了一种闭环、硬线数控系统控制的金刚石车床,能加工镜面的椭圆和抛物线  相似文献   

18.
303研究所近期研制出了一台加工高同轴度的专用车床,主轴采用液体静压轴承,主轴座下设有高精度端齿盘,利用单面车削的方式,加工两端孔或轴要求高同轴度的零件。它比其它机床加工出的同心度要高出一个数量级。通过对铝、铜零件的试切,同轴度可稳定地达到1μm之内;圆度小于0.5μm;表面粗糙度高于Ra0.16((?)10)μm。这台设备不仅加工精度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而且外观新颖、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这台机床的研制成功同时为航空航天部仪表、电机壳体、框架等类高同轴度零件的加工,开发出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成果用于计量准微波元件的高精度加工 ,采用钻石刀加工工艺 ,在普通机床上使用获得良好效果。应用该项工艺解决了以下几项技术关键 :(1)频标铷钟腔体加工 ;(2 )功率标准中细长焊件内导体加工 ;(3)高频电压标准中的零件端面加工。本成果有推广应用价值钻石刀超精加工工艺@李连清  相似文献   

20.
A35精密数控电火花成形机床采用进口超精密级(SP)直线导轨、研磨级(C2)滚珠丝杆,床身、立柱等基础铸件经过3年以上时效处理,机床几何精度及动态精度保证在5μm以下.其机床床身、立柱等基础结构件的设计借鉴了德国与日本的结构优点,并经过计算机受力与热变形分析、模态分析,反复优化改进而来;在装配过程中采用费时、费料的工艺路线,预留了更多的精度储备量,保障了机床的精度稳定性在10年以上. 电源搭载专业级智能专家库,自动生成加工代码,按用户要求最优化加工,终身免费升级专家库,今天的放电条件可以在5年以后获得同样的加工精度.脉冲电源配置0.1A微细加工回路、低损耗回路、大面积镜面加工回路等.机床精度补偿能力提高5倍,全部加工条件具有直接修改菜单,用户可自定义、自编程序快捷菜单.数控系统预留了第四轴、第五轴电器接口,配上高精度的C轴、B轴时就可实现航空、航天复杂零件五轴五联动加工的特殊要求;同时还预留自了动电极交换系统电器接口,以满足未来扩展需求.新的软件操作界面使操作更方便、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