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了提高我所现有两台国产氢钟的频率稳定性,采用国内外新技术、新器件,重新研制了高稳定锁相接收机,介绍了锁相接收机的总体设计分析、锁相环路的设计计算,以及环路相位噪声的定量估算。实测结果表明,该锁相接收机的灵敏度优于—120dBm,噪声系数小于2dB。使用这种接收机后,在常温下测试的频率稳定性σ_y(1s)优于5×10~(-13),σ_y(10s)优于6×10~(-14),σ_y(100s)优于2×10~(-14)。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分析与估算铷(Rb)激射器可能达到的频率稳定度,并研究有关光抽运率、泡温、耦合系数及接收机噪声等因素的影响。对上述各系统效应对激射器频率的影响作了分析。实验证明它们主要对长于一秒的频率稳定度有影响。如何控制激射器的各主要参数使其产生的相对频移小于1×10~(-14)分别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3.
NR系列氢激射器频标是NASA哥达德空间飞行中心提供资金和指导由应用物理实验室设计的,用于外壳的(Crustal)动态研究。为了提高氢激射器在延长几个星期后在现场实验的置信度,在NASA—NR型氢激射器内裝上了微处理机监控系统。这个系统提供了对腔体谐振频率的控制,对钟输出的同步和数据的传输。这一传输可把激射器关键的性能特性数据归档加到甚长基线干涉仪数据处理用的数据库中去。监测和遥控指令的特性为预防、维护和控制提供诊断信息,以调整激射器的工作参数。监测信息可以在本地观察,也可以通过电话或调制解调器在远处观察。微处理机提供的灵活性使激射器频率标准成为一种完全独立的时频仪器。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3GHz低噪声倍频器主要用于三座标雷达发射和接收系统捷变频率合成器中。它具有极好的短期频率稳定度及频谱纯度。文中着重介绍了倍频器结构的设计方案。在设计中采用了微带技术,封闭式隔离屏蔽及三板线传输带型式,经测试获得了较好效果。实验结果达到;短期频率稳定度σ_y(τ)优于1.7×10~(-10)/ms;5.5×10~(-11)/10ms;£(f):—105dB/Hz(1kHz);-115dBc/Hz(10kHz)。杂波抑制度大于60dB。上述指标相当于或超过美国HP8672频率综合器中倍频器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个5.001MHz低噪声综合器的设计思想及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技术考虑。该综合器的频率稳定度可达3.5×10~(-10)/mS和5×10~(13)/s,特别适用于在双混频时差测量系统以及利川差拍周期法的测频系统中作外差信号源。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好的晶振秒级稳定度已达到2~3×10~(-13)/s,氢钟1000~5以上稳定度已优于几×10~(-14)。国内市场可见的仪器难于满足上述指标的测量,因此研制了一种可满足上述指标的测量仪器——种新的频稳分析仪WH-91,分析了引起误差的各种因素,给出了实测结果,测得非优选8601晶振的秒级稳定度为5×10~(-12)/s,与该晶振的出厂指标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7.
空军为满足先进战斗机的需求已提出高准确度定时频率源和精密惯性导航系统的要求。作者曾提出一种采用多频环形激光陀螺仪(RLG)同时作为陀螺仪和钟的方法。这种器件采用带附加检波器的多频环形激光陀螺,该检波器用于检出583MHz的拍频,并相应地配上必要的电子部件,以产生5MHz的钟信号。已完成两套环形激光陀螺的试验工作。第一套环形激光陀螺在低速旋转时并不起陀螺仪的作用。稳定度数据在lms与200ms之间是较好的,但时间更长则开始变坏。第二套环形激光陀螺起陀螺仪的作用,不过来曾在试验中作过相应的测试。频率稳定度达到4.6×10~(10)/lms;3.4×10~(-10)/10ms;8.7×10~(11)/0.1s;1.6×10~(10)/1.0s;4.5×10~(10)/10s;4.8×10~(-9)/100s。从lms到200 ms的数据主要受量子系统限制。长期稳定度变坏显然是由法拉第转子的温度漂移所引起。建议采用补偿法以改进准确度。环形激光陀螺钟是一种传递型频标,因而在使用前必须调节到参考频率源的频率上。目前可按全球定位系统(GPS)、联合作战情报发布系统(JTIDS)、雷达技术或直接连接到一时间标准等办法作参考来调节环形激光陀螺钟。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种改进的E010柱形谐振腔近似法测试微波铁氧体材料复介电常数的测试系统。由于在系统中采用了谐波混频和锁相技术,抑制了微波源的寄生调频,消除了稳态的剩余频差,而使源的频率稳定度达1×10~(-8)/小时。同时,在系统中利用双通道零示法克服了微波源输出辐度不稳定对测试的影响。测试精度提高了近十倍。本文还对测试系统做了较详细的误差分析,并给出了误差公式和实验的测试数据。当测试灵敏度为tanδε≈5×10~(-4)时,其精度优于±3%。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非整数(多位数)频标频率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误差分析及主要技术指标。频率测量范围从1~80MHz,系统的不确定度α<5×10~(-11)/s。该系统还可以同时进行多台频标的自动测试(配上计算机和多路射频开关)。  相似文献   

10.
为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哥达德空间飞行中心(GSFC)的氢原子标准的发展计划,已经研制出一种噪声非常低的、高性能宽带隔离放大器和隔离相位比较器。设计这些隔离放大器是为了能够分配来自氢激射器30KHz 至45MHz 的标准频率,而不降低氢激射器的性能。设计的这种隔离相位比较器是用来进行现代水平的氢激射器的互比,而不增加测量系统的噪声。这些装置的相位稳定度的本底是27fs(10~(-15)秒),而长期稳定度优于1PS。它们的温度系数为摄氏每度1PS 量级。实际上它们没有电压系数。当它们用于分配放大器和相位比较器系统时,这些装置的隔离度大于90dB。  相似文献   

11.
提高被动型原子频标的频率稳定度是原子频标设计中最重要的目标,文中分别详细推导了正弦波相位(频率)调制、方波相位(频率脉冲)调制、三角波相位(方波频率)调制时对频率稳定度有影响的Bn(m)值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为获得最佳频率稳定度时三种调制函数对应的调制指数,并得到正弦波调制时频率稳定度最好的结果,这对原子频标伺服电路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进一步改进氢钟的频率稳定度,需要了解影响频率稳定度的各个过程及其影响的相对大小。讨论影响氢钟频率稳定度的各种系统过程。这种分析能够使钟的研制者和用户去识别稳定度的限制因素并加以选择以便改进。  相似文献   

13.
氢钟是甚长基线干涉仪(VLBI)中的一个关键系统。主要介绍与国际VLBI联测而建立的高质量频率标准的性能及氢钟的联接与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氢钟因其良好的低噪声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高精度时间/ 频率测量和比对。对于物理信号噪声特性要求较高的时间实验室,氢钟已经成为守时钟组不可或缺的频率源。然而由于物理结构和工作方式等多方面的原因,氢钟具有明显的频率漂移特性,此外氢钟的价格较铯钟更为昂贵,因此氢钟的数量成为守时钟组配置中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氢钟在守时钟组配置中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建立守时钟组优化配置数学模型,利用多个时间实验室的原子钟数据资料,采用统计学的方法,提出守时钟组的多种配置方式。并通过分析比较不同配置方式下的守时钟组性能,提出稳定度一定的条件下,中小型时间实验室的守时钟组最优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5.
针对GPS锁定晶振频率标准,提出了一种滑动平均值法滤波方法,通过这种算法建立新的取样值与历史取样值相关性,适当选取取样点数形成滑动滤波窗口,改变滑动滤波窗口大小,能有效克服GPS接收机输出的1×10^-6的波动影响,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间隔内解算出被控晶振与GPS的偏差值。应用于控制算法,不断修正压控晶振的频率,使晶体振荡器锁定在GPS频率标准上。  相似文献   

16.
高频宽压控晶体振荡器广泛应用于各种接收机和应答机中,工作温度范围通常为-40℃~+85℃。对于该类晶振,极易出现频率温度稳定性相对于其内部石英谐振器明显恶化的现象。对此,从理论上分析了引起恶化的原因,并提出通过合理控制振荡电路的压控范围和石英谐振器的激励功率,可以改善高频宽压控晶振的温频特性。最后,研制并测试了4只102.3MHz压控晶振,结果优于指标要求,充分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用AnsoftHFSS仿真软件建立了超小型氢频标磁控管微波腔的模型结构,对仿真设计微波腔的各种频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氢原子频标中贮存泡内壁的成膜状态直接决定跃迁信号的产生及指标,贮存泡的涂敷和烧结工艺成为氢原子频标研制中的一项关键技术。通过分析聚四氟乙烯和聚全氟乙丙稀树脂的热处理特性以及氢原子频标对成膜的要求,分别针对蓝宝石氢原子频标和被动型氢原子频标贮存泡的特点,给出了相应的涂敷和烧结工艺。实际氢原子频标系统的测试表明,该涂膜工艺满足氢原子频标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用于被动型氢钟单频调制的数字伺服电路,实现了系统的锁定,测试了中短期稳定度。最后分析了D/A的位数对其稳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ZEEMAN频率是氢脉泽时间频率标准的一个重要工作参数,为此上海天文台研制了一种专用的数字频率合成器,用来测量ZEEMAN频率。描述了该数字频率合成器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结果,该数字合成器,就配备在上海天文台新研制成功的氢脉泽标准而言,以其性能与价格而论,证明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