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22年是中国航天的高燃之年、丰收之年、创新之年。这一年,航天发射任务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创造了许多新的航天纪录,中国人迈向太空的脚步越来越快、越来越稳。2022年的航天发射给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一、接力腾飞,太空之家建造完成2022年,中国航天发射最大的亮点就是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完成,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太空家园。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规划,2022年是实现“三步走”战略最后一步的关键之年,全年共完成了6次重大发射任务,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完成。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 Y11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将两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并于两天后与在轨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神舟十一号任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神舟十一号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一个过渡,旨在为中国建造载人空间站做准备。此次任务是我国第6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总飞行时间将长达33天。  相似文献   

3.
正2021年5月29日20时55分,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装载约6.8t物资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它将运送航天员在空间站上所需的生活用品,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的物资,以及用于"天和"核心舱补加的推进剂。"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空间站工程建造阶段发射的首艘飞船。飞船由货物舱和推进舱两舱组成,发射质量13.5t,载货比超50%,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配置了主动对接机构,具备全相位自主交会对接能力,可多次完成推进剂在轨补加,在轨寿命不小于12个月。在轨运行期间,  相似文献   

4.
<正>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2022年11月初我国已经完成空间站三舱T字构型建造,经历约1个月在轨测试,空间站工作正常稳定,后续将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连续运行10年以上。在空间站全寿命周期内将持续开展平台维护、航天员驻留,并开展大规模的空间载荷试验。  相似文献   

5.
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完成上升2号飞船的首次出舱活动,并在太空停留了12分钟。同年6月,美国航天员怀特在双子星座4号飞船舱外停留了22分钟。航天员进行舱外活动不但证明了舱外航天服的保护下,人可以在太空中生存,同时也说明了可以在载人航天器舱外完成许多有益的工作,例如哈勃空间望远镜的修复、空间站的在轨组装与维修。因而,到2003年4月为止,世界各国共实现了257次出舱活动,  相似文献   

6.
庞之浩 《航天》2012,(8):36-39
2012年6月16日~29日,中国圆满完成了首次载人航天交会对接任务。按照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今后中国还将发射货运飞船、天宫二号和三号空间实验室,在太空建造60吨级大型空间站,并正在论证载人登月。  相似文献   

7.
图片新闻     
正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收官之战正式打响。作为进驻中国空间站"天宫"的第二批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展开为期6个月的太空工作生活,创造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长的新纪录。其中,王亚平将成为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也将成为中国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 2021年10月24日9时2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空间站建设和载人航天计划的进一步实施,航天员舱外活动将成为实现复杂空间操作的重要任务。为了确保航天员在轨维护空间机械臂的任务规划切实可行与工作效率,需要将航天员在轨维护流程、工具装置操作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与地面试验验证。航天员在轨维护空间机械臂的任务是系统性工程,涉及维修流程设计、备件转移、航天员操作空间分析和操作能力分析等多方面内容。以航天员舱外维护空间机械臂为背景,建立空间站运营中航天员在轨维护机械臂的任务规划与验证系统,验证航天员可达性及维修过程可操作性分析,评估航天员在轨维护梦天舱机械臂任务设计的合理性,为后续开展航天员舱外活动训练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载入航天工程有关负责人2月2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将于今年下半年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实现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按计划进行。按照任务计划,神舟七号飞船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在轨飞行期间,将进行航天员空间出  相似文献   

10.
胡杨 《航天》2014,(1):1-1
在嫦娥三号落月成功的喜悦与长征四号乙发射失利的遗憾中,中国航天告别2013年,迎来2014年。 回首2013,中国航天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载人航天工程再次奏凯。2013年6月11日,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乘神舟十号飞船升空,执行我国第二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其间,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组合体联合飞行12天,完成三次交会、两次对接、一次绕飞,王亚平进行了太空授课,在轨飞行15天后,三名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这是神舟载人飞船首次执行应用任务,是神舟飞船从研制飞行试验型过渡到实用型的飞跃,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了一个可以实际应用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实施载人航天计划以来,已顺利完成载人航天两步一阶段的任务,正在向第三步目标——载人空间站目标进发。在载人飞船探测阶段,航天员的生命保障和工作状态倍受关注。航天员在外太空复杂的环境下会引起一系列适应性生理变化。这些生理变化在短时间或长时间会引起病理改变,从而对航天员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为了确保航天员的身体健康以及太空探索任务的圆满成功,对航天员在完成任务前后的治疗与保养就成了航天医学领  相似文献   

12.
空间站核心舱首公开 彰显我大国实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空间站核心舱在第12届珠海航展上首次对外公开展出。以空间站核心舱为代表的航天器是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标志,它的公开展示将极大激发民众的民族自豪感,彰显我国的大国实力和影响力。载人航天"三步走"越走越快在太空中自主建起一个大型空间站,开展科学研究和太空实验,促进中国科学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贡献,这是中国开展载人航  相似文献   

13.
知识资料窗     
载人飞船载人飞船就是能保障航天员在外层空间生活和工作以执行航天任务并返回地面的航天器,又称宇宙飞船。它是运行时间有限,仅能一次使用的返回型载人航天器。载人飞船一般包括卫星式载人飞船和登月载人飞船。载人飞船可以独立进行航天活动,也可作为往返于地面和航天...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9月15日、10月17日,天官二号空间实验室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分别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0月19日在轨成功对接。11月18日,搭载两名航天员的飞船返回舱成功回收。这次飞行任务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15.
2022年2月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京召开《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1年)》(简称《蓝皮书》)发布会,对2021年全球航天活动进行盘点,并公布了2022年航天科技集团的宇航计划. 2022年,航天科技集团计划安排5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全年载人航天工程实施6次发射任务,全面建成以"天和"核心舱为控制中心,...  相似文献   

16.
近35年来舱外活动已成为载人航天任务中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工作。舱外活动涵盖了在空间站以外的各种工作:从事科学考察;各种组件和设备的修理和安装;补充舱段的对接准备;以及运输和货运飞船的接收。而太空中的异常因素对航天员的机体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比如易激动。  相似文献   

17.
卷首     
《航天员》2007,(1)
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当你拿到手中的这期《航天员》的时候,也许窗外正飞舞着节日绚丽的烟花。新年新开端,这期杂志带着我们的祝福,也以新的面貌呈现在你的面前。2007年将是载人航天活动非常频繁的一年:2007年5月,第16届"人在太空"(Humans inSpace Symposium)国际会议将在北京召开,届时世界各国航天员将云集北京;美国的航天飞机将进行5次发射任务;俄罗斯"联盟"号载人飞船和"进步"号货运飞船将继续定期向国际空间站运送人员和补给品;欧空局的"哥伦布"试验舱和日本的"希望"号试验舱将组装到国际空间站;欧洲新近研制的货运飞船 ATV 将开始处女航;中国研制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将踏上前往月球的征程……《航天员》杂志将以专题策划的形式对这些热点问题进行深度解读,为你奉献6期精神大餐。  相似文献   

18.
知识资料窗     
载人飞船载人飞船就是能保障航天员在外层空间生活和工作以执行航天任务并返回地面的航天器,又称宇宙飞船。它是运行时间有限,仅能一次使用的返回型载人航天器。载人飞船一般包括卫星式载人飞船和登月载人飞船。载人飞船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6月26日8时07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乘着醒目的降落伞于内蒙古四子王旗安全着陆,3名航天员健康出舱,标志着"神舟"载人飞船首次交会对接应用飞行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神舟十号"飞船在轨飞行15天,其间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完成了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飞行,是对"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遗补缺"。至此,中国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第一阶段完美收工,中国航天从此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的研制阶段。  相似文献   

20.
《航天员》2010,(1):12-12
2010年1月4日,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团称,俄罗斯今年计划向国际空间站发射10艘飞船,其中包括4艘载人飞船及6艘货运飞船。 “能源”火箭集团当天发布公告说,2010年该集团面临的航天任务将大大增加。初步计划向国际空间站发射4艘“联盟TMA”载人飞船和6艘“进步”号货运飞船,同时该集团将在今年开始“联盟TMA”新一系列载人飞船的飞行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