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1年4月29日,随着"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顺利送入太空,中国空间站拉开建造大幕。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2021-2022年我国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发射和4次载人飞船发射,并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中国空间站:开启载人航天新的里程碑(一)三舱结构构筑安全舒适的"太空之家"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航天器,空间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满足航天员长期在轨生活、工作及地面航天员寻访的载人航天器,代表了当今航天领域最全面、最复杂、最先进和最综合的科学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2.
空间站核心舱首公开 彰显我大国实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空间站核心舱在第12届珠海航展上首次对外公开展出。以空间站核心舱为代表的航天器是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标志,它的公开展示将极大激发民众的民族自豪感,彰显我国的大国实力和影响力。载人航天"三步走"越走越快在太空中自主建起一个大型空间站,开展科学研究和太空实验,促进中国科学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贡献,这是中国开展载人航  相似文献   

3.
正空间站应用领域的重大突破有助于提升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影响力,赋予载人航天事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本研究在继承载人航天前期优秀做法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形势下空间站应用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主动开展应对研究,制定与我国大国地位相适应的,与空间站工程相匹配的科学及应用研究发展目标和管理举措,推动我国空间科学与应用的跨越式发展,服务于国家航天强国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正>2022年是中国航天的高燃之年、丰收之年、创新之年。这一年,航天发射任务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创造了许多新的航天纪录,中国人迈向太空的脚步越来越快、越来越稳。2022年的航天发射给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一、接力腾飞,太空之家建造完成2022年,中国航天发射最大的亮点就是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完成,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太空家园。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规划,2022年是实现“三步走”战略最后一步的关键之年,全年共完成了6次重大发射任务,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完成。  相似文献   

5.
航天医学空间实验研究设计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22年10月底至11月初,随着“梦天”实验舱的成功发射和对接转位以及“神舟”十四号乘组首次亮相“梦天”实验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中国载人航天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空间站是承载、展示我国航天科技发展实力的重要窗口,更是一个真正独特的研究平台,在空间站上科学实验研究新发现的可能性无穷无尽,有可能为地球上的生命作出更大的贡献,并激励一代又一代的研究人员。充分利用空间站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平台开展航天医学等科学研究,获取最大的科学回报,是我国空间站及载人航天事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在空间开展航天医学研究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我国自“神舟”六号任务以来,坚持不懈地充分利用各次飞行机会开展航天医学探索,持续积累了航天医学数据成果,探索了独具特色的航天医学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6.
<正>2022年,中国空间站全面建设完成,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2024年,“国际空间站”(ISS)退役之后,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唯一在轨运行的低轨空间站。我国航天机构与联合国外空司、欧空局(ESA)等航天组织及俄罗斯、德国、意大利等多国航天机构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将面向国际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在中国空间站上开展实验研究。因而,航天员在空间站内的行为准则亟需明确。但在空间站乘员行为准则相关研究方面,当前的制度规定多集中于以国际法为背景的关于ISS的法律研究,在具体空间站乘员行为准则方面的研究尚处空白。  相似文献   

7.
<正>载人月球探测是具有高度挑战性、创新性和引领性的重大科技工程,是建设航天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抓手,将助力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具有突出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使命召唤下,实现无人探测向载人登月的重大跨越迫在眉睫。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系列型号肩负着我国载人登月任务的重大历史使命,根据我国载人航天领域任务长远发展规划,全新研制的高可靠、高安全载人火箭将填补我国载人登月的能力空白,牵引带动以重复使用为代表的下一代运载火箭技术发展,同时实现近地空间载人运载火箭的更新换代,支撑未来空间站运营的更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8.
动态新闻     
《航天器工程》2010,(6):126-131
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正式启动实施 2010年10月27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对外宣布,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已正式启动实施。2020年前后将建成规模较大、长期有人参与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 Y11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将两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并于两天后与在轨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神舟十一号任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神舟十一号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一个过渡,旨在为中国建造载人空间站做准备。此次任务是我国第6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总飞行时间将长达33天。  相似文献   

10.
国际空间站(ISS)的建造计划即将在下一次航天飞机任务后全部完成,但是,在地球低轨道上的建造热潮似乎至少还要持续十年时间。4月底,中国公布了将于2020年部署自己空间站的计划,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对该计划最详细的披露。中国的空间站计划似乎已经解决了不断的推迟以及来自内部的阻力问题,正逐渐成为中国初步发展起来的载人航天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月面设施原位建造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面设施原位制造技术是未来航天科技发展的热点技术之一。以美、欧为代表的航天强国及组织均开展了月球原位制造技术的研究,研制了原位制造设备,并开展了相应的地面工艺验证工作,积累了有价值的试验数据和技术参数。在充分调研及跟踪国内外月面设施原位建造最新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国内外月面设施原位建造技术的发展思路,为我国月球基地的建造提供参考,对我国的载人登月、月球基地等月球探测任务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开始进行载人航天的研究,主要产品有载人飞船、货运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在载人航天领域,美国通过实施"阿波罗"工程、航天飞机计划、国际空间站计划、"猎户座"飞船等重大工程与计划,奠定了雄厚的技术基础与储备,具备了全面研制生产载人航天产品的能力。美国的载人航天器研制与生产供应链基本完整,在总体设计与总装建造、推进、导航与控制、结构与机构、通信与信息处理、环境控制与生命  相似文献   

13.
正"长征"五号火箭是承载航天强国梦的梦想之箭,未来将承担发射"嫦娥"五号、载人空间站以及火星探测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家重大航天工程,是我国航天史上质量最重、体积最大、系统最复杂的火箭,其核心技术代表着我国航天技术的最前沿。有这样一群人,在发射场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却在软件质量保障背后默默付出,他们承担了型号安全关键软件的测评工作,为"长征"五号遥三发射任务的成功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4.
《卫星应用》2013,(2):1
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过去五年发展成就,"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成就,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对三大航天工程给予的高度评价,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我国航天事业的高度关注,同时也激发了航天人奋力拼搏建设航天强国的巨大动力。创造了这个民族伟业的航天人已从成功的光环中走出,又在寻找着太空中的新坐标,编织着中国更强大的太空梦想,将全力以赴向深空进军、向载人空间站时代迈进。在新的发展时期,加速  相似文献   

15.
<正>10月27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对外称,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已正式启动实施。2020年前后将建成规模较大、长期有人参与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  相似文献   

16.
<正>载人航天工程作为我国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航天工程之一,除了需实现工程建设自身的既定目标外,还肩负着引领国家航天产业升级的责任。多年来,载人航天领域的技术不断开放,促进了高端装备与新材料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载人航天领域标准的公开对助力载人航天先进技术辐射推广和引领国内相关产业发展,提升载人航天领域标准的权威性和广泛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调研国内外航天领域典型标准公开现状的基础上,提出6种标准公开基本模式,并给出与我国载人航天领域标准相匹配的公开模式建议,为后续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载人航天领域标准公开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庞之浩 《航天》2010,(9):36-39
2010年2月8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上天,为国际空间站送去了第三个、也是最后的节点舱——“宁静”号节点3号舱,以及欧洲“嘹望塔”号观测舱。这标志着国际空间站非俄罗斯舱段的建造已完成,国际空间站的建造工程已完成了90%。此后,航天飞机还将执行4次国际空间站任务。届时,耗时25年、花费数百亿美元的国际空间站将基本建成,航天飞机也将光荣退役。  相似文献   

18.
一九九五年国外航天要闻综术周以蕴,王萍一、美航天飞机与俄和平号两次对接,拉开了建造国际空间站的序幕为了试验国际空间站未来运行时所需的多项技术,美国和俄罗斯计划在1997年11月正式开始建造空间站之前进行7次航天飞机与和平号的对接。6月29日,亚特兰蒂...  相似文献   

19.
<正>为进一步推动载人航天工程学术建设,促进载人航天领域学术技术交流,拟于2014年10月召开第三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本次会议围绕载人航天发展战略、载人航天工程技术、载人航天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载人航天基础研究、载人航天成果应用及世界载人航天发展前沿技术等专题组织研讨交流。现将研讨会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范围征文应紧紧围绕空间站工程研制建设、空间站应用工程、载人深空探测等重点领域,突出创新性、学术性与工程应用。具体包括:(一)体现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作用,反映载人航天工程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将"航天梦"作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6年起,每年的4月24日成为了"中国航天日";2016年12月《201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发布,提出了航天强国的发展目标,同时从进入空间能力、航天创新发展能力、航天工业能力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航天大国"和"航天强国"是相对的概念,目前对于这两个概念还没有各国公认的权威定义,也没有绝对的标准。航天强国是与其他航天国家相比较的结果,是指航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