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疲劳裂纹扩展参数的寿命反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腐蚀疲劳条件下无法由断口判读获得(a,N)数据集以确定裂纹扩展公式参数的问题,提出了确定疲劳裂纹扩展参数的寿命反推方法。通过与用(a,N)数据集全部数据拟合结果的比较,证明该方法在指数b=1的情况下适用,而在b≠1时偏差较大;指定破坏概率的载荷循环数和裂纹长度的比较结果,说明该方法的结果可用于概率损伤容限分析。   相似文献   

2.
随机变幅载荷下结构疲劳可靠性分析——RDCDR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国建  高镇同 《航空学报》1993,14(3):155-160
通过对恒幅载荷下疲劳应力幅与寿命之间的S-N关系的随机化处理,在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下,建立了一种用于随机变幅载荷下结构疲劳可靠性分析模型(RDCDR模型)。模型中的各参数由恒幅疲劳试验数据采用最大似然法确定。采用Monte—Carlo法对模型求数值解。举实例说明了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确定管路结构的疲劳极限对避免航空发动机燃油管路系统疲劳失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开展了空管和充压管路(13.5MPa)的旋转弯曲疲劳试验,采用两路应变方法监测偏心旋转过程中由惯性引起的动态应力,基于Gerber模型对内压导致的非对称循环载荷进行了应力修正,获得了两种工况下管路疲劳失效形式的差异。通过升降法数据配对,确定了空管和充压管路的疲劳极限和标准差。在升降法数据的基础上,补充若干高应力水平下的疲劳试验,采用幂函数模型拟合了管路的S-N曲线。最后,利用概率统计分析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不同置信度和存活率下的疲劳极限。研究结果可为航发燃油管路应力严苛值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证明了两种疲劳裂纹扩展随机模型 (即以时间为参量的随机过程模型和以裂纹长度为参量的随机过程模型 )在描述裂纹扩展随机过程方面的统一性。建立了由试验数据估计平稳对数正态随机过程相关参数的方法,可以直接由试验数据估计疲劳裂纹扩展随机过程的相关参数。针对 4种机型含紧固孔试件谱载荷下的疲劳裂纹扩展试验数据,给出了用文中方法估计的相关参数和用随机模拟法估算的置信区间。  相似文献   

5.
一种镍基单晶合金多轴低周疲劳损伤参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损伤应变能释放率作为热力学广义力描述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疲劳损伤过程,定义了含有3个弹性常数的镍基单晶应力三轴性因子,它不仅反映多轴载荷下的复杂应力状态,还显示正交各向异性材料偏轴受载时存在的正应力与剪应力的耦合效应,是对各向同性材料应力三轴性因子的拓展。用镍基单晶应力三轴性因子修正Mises应变范围作为疲劳损伤参量,引入损伤驱动力循环特征参数反映循环载荷的交变特性,提出了单晶合金低周疲劳损伤模型。利用DD3和CMSX-2单晶合金低周疲劳试验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拟合疲劳损伤模型参数,试验所得数据都落在2倍和2.5倍偏差分布带内。   相似文献   

6.
航空涡喷涡扇发动机多参数载荷谱编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勇  蔚夺魁 《航空发动机》2004,30(1):6-9,13
从多参数载荷谱的角度对发动机气动载荷与机动载荷的匹配进行了研究 ,针对不同构件给出了不同的多参数载荷谱的处理办法。并以某发动机外场飞行参数数据为基础 ,对其进行了 2种载荷的匹配分析。其结果对于相同装机对象的发动机重要部件寿命考核试验载荷的确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方法还可进一步应用于外场发动机的定寿、延寿  相似文献   

7.
航空发动机叶片多轴疲劳试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航空发动机叶片失效分析的统计表明,叶片失效多由离心力叠加异常振动的多轴疲劳载荷引起.总结现有单一载荷加载、双轴载荷加载等多轴疲劳试验方法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在评价航空发动机叶片多轴疲劳时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目前国际上最新研制的可有效模拟发动机叶片受力状态的拉伸-弯曲振动多轴疲劳试验方法.建议尽快建立适合我国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多轴疲劳试验系统.  相似文献   

8.
目前,采用等幅谱或程序块谱已经不足以表征载荷的相互影响,随着数据处理方法与试验能力的发展,疲劳试验大多采用变幅载荷。本文介绍了突风飞-续-飞试验载荷谱,疲劳试验载荷谱的编制原则是:既要尽可能做到载荷真实,又要与计划的研制进度和试验设备能力限制相协调。这种谱不依赖于损伤模型假设,通过统计分析确定载荷的频率和幅值。  相似文献   

9.
确定总应变寿命方程中指数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由材料的单调拉伸强度极限和断面收缩率确定总应变寿命方程中疲劳强度系数和疲劳延性系数的基础上,考查了利用材料在两个不同应力幅下的疲劳试验数据和单调拉伸延伸率来确定总应变寿命方程中疲劳强度指数和疲劳延性指数的一种方法,给出了只需较少的疲劳试验数据和单调拉伸力学性能参数即可确定材料的总应变寿命方程中全部4个参数的分析流程,并利用航空发动机中常用的钛合金和镍基合金材料的疲劳试验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所确定的总应变寿命方程对所考查的材料大多数情形的疲劳寿命预测结果较为理想,基本在3倍分散带以内.   相似文献   

10.
三维广布裂纹应力强度因子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克亮  吕国志 《航空学报》2008,29(4):893-897
 针对飞机结构表面由于腐蚀、疲劳等原因存在三维广布裂纹,相邻裂纹在疲劳载荷作用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加速了结构破坏。为了定量描述相邻裂纹间的影响规律,采用参数化有限元方法,结合1/4节点位移方法和循环迭代算法,对一有限厚矩形板表面有两个半椭圆表面裂纹在拉伸载荷作用下进行了求解,得到两裂纹在共面、中心叠加平行和斜平行3种位置状态时的应力强度因子和应力变化图,计算结果为含三维广布裂纹飞机结构的剩余强度和疲劳寿命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最小离地速度试飞是适航条款要求必须完成的科目,具有风险高、机组操纵难度大的特点,对飞行试验团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受力分析出发,对最小离地速度试飞的数据分析方法进行了推导,并与咨询通告建议等传统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基于受力分析推导的方法,理论基础更清晰,数据分析更简单,可供后续民机试飞参考。  相似文献   

12.
热结构动力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温度沿飞行器表面的分布及材料物性系数随温度的变化,按Kuhn-Tucker条件建立迭代式,研究具有频率约束、振型节点约束以及变量上、下限约束的热结构动力优化设计。算例讨论了前3阶固有特性及最小目标随温度场的变化规律,证实本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3.
飞机飞行载荷测量载荷方程的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昌荣 《航空学报》1994,15(1):102-105
介绍用应变计方法测量飞机飞行载荷的载荷方程,应用方差分析和下检验技术进行优选,逐次剔除无应电桥和多余电桥,经自动计算,得到仅会对某种载荷有显著贡献的少量电桥的最优载荷方程,供飞行试验测量飞机飞行载荷使用。算例结果表明,此方法获得最优载荷方程有效。  相似文献   

14.
由稳态飞行确定纵向气动导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昌业 《飞行力学》1994,12(2):70-79
研究了从稳态对称飞行数据估计气动导数的一种方法,要估计的导数是纵向静稳定性和操纵性导数,尾翼产生的阻尼导数、速度对升力和俯仰力矩系数影响的导数,其方法是基于扩展的纵向静稳定性和操纵性理论以及相应的飞行试验数据表示方法,对于大多数气导数,假设飞行测量数据是以平衡曲线和CL(α)曲线形式给出的,导数估计表达式是由已知常数,直接或非直接测量量的代数关系式构成,估计精度用结果标准误差或系统误差带表示。所研  相似文献   

15.
研究给出了一种应用于飞机空调系统热利用计算的新方法,区别于传统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能量分析方法,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运用分析法对飞机空调系统进行热计算。以某型民航飞机为例,建立其空调系统模型,并按照设定的飞行任务的飞行参数实时模拟飞机空调系统热利用情况。在上述基础上,由系统最小减原理,仿真计算空调系统冲压空气进气调节板的开度变化,达到优化飞机空调系统热利用的目的。本研究表明,最小分析法对飞机复杂空调控制系统的热力学综合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将仿真技术应用于民航机热利用系统设计中,对系统的优化计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多变量飞控系统稳定裕度与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斌  钟瑞麟  程鹏 《航空学报》1999,20(4):26-28
采用系统回差阵的最小奇异值结合通用幅值-相角估算图的方法,研究了多变量系统的稳定裕度与品质间的关系问题。结果表明:量测阵L置于被控对象的输入、输出端时所得到的稳定裕度有很大差异;当量测阵L置于输出端时,估算出的稳定裕度大致反映了系统的品质,二者之间有类似于单变量系统的稳定裕度与系统品质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最优过程理论在飞行轨迹优化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袁方 《飞行力学》2000,18(1):50-53
主要介绍了应用最优过程理论计算飞机最优飞行轨迹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针对变参数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计算时间最短水平机动运动的数学工具箱相并提出了一种简单适用的两点边值问题数值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是正确的,所得最优飞行轨迹参数没有波动现象,曲线光滑。此方法对于飞机空战机动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姜广伦  安锦文  戴宁 《航空学报》1997,18(5):571-574
提出了特征结构配置/奇异值灵敏度分析/回路传递复现(LTR)综合设计方法,为某直升机在悬停飞行状态下,设计了控制增稳系统,并对飞机系统状态参数改变及由某个速度下过渡到飞机悬停状态的过渡过程进行了数字仿真。  相似文献   

19.
DYNAMICOPTIMIZATIONOFTHERMALSTRUCTUREChenJifeng;DuanDegao(8-thDep,NorthwesternPolytechnicalUniversity,Hi'an,China,710072)Wang...  相似文献   

20.
孙建华  蘧时红 《航空学报》1994,15(1):106-108
介绍一种考虑飞机各部件间相互影响(干扰)的气动载荷估算方法。把该方法用于估算全动平尾的飞行载荷,并用它估算了F-7全动平尾在对称机动情况下的飞行载荷,且与飞行实侧载荷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估算和实测载荷相差10%左右。这种估算方法,在飞机设计阶段,可用于估算飞机其它部件(机翼、垂尾等)飞行载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