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
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39号发射场所使用的各种运输车辆是航天器从组装厂房运往发射工位的主要运输工具,是完成发射任务中必不可少的地面设备,它起着非常关键的连接作用。本文对其中几种重要的运输车辆的起源、运输流程和相关数据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根据萤火一号(YH-1)火星探测器赴俄产品及地面设备的国际运输过程特点,确定了运输方式、运输用探测器专用包装箱及地面设备集装箱设计,以及运输过程低温运输环境中的保温方案.介绍了YH-1火星探测器正样星延寿后赴俄运输实施过程.结果表明探测器及地面设备赴俄运输过程安全.  相似文献   

4.
5.
6.
1γ源高度控制装置功能"神舟"系列飞船返回舱在进入大气层时,通过静压高度控制器判定离地面高度,并自动打开伞舱盖,带出引导伞,引导伞再拉出减速伞;同时,航天员的缓冲座椅升起。在距地1.2m时,由安装在返回舱底部的γ源高度控制装置,通过向地面发射和接收经由地面散射的γ射线确定返回舱离地面高度,发出控制指令,启动返回舱的4个反推发动机点火工作,产生反向推力,使返回舱速度降到2 m/s以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扼要地介绍了国际海事卫星测控通信网的基本概念,它包括空间部分和地面部分。其中,国际海事卫星测控网是由卫星控制中心,测控站及其星上相应的测控分系统组成的。然后,说明北京测控站的配置、功能和性能。最后,本文给出该站主要的一些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8.
对空间合成孔径成像雷达的电子干扰非常重要,具有很高的军事价值和战略意义.地面对SAR进行干扰是对SAR实施干扰的重要方式之一.地面干扰发射机和SAR之间的附加相对运动,产生了传输发射信号的寄生相位调制.研究了这种寄生调制产生的原因、数学模型以及补偿的技术.提出的论点皆得到了Matlab仿真的证实,对地面干扰系统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介绍五零四所为风云2号卫星应用系统研制的设备(CDAS)。这些设备包括主站接收系统、三点测距系统、原始云图解调同步分路系统及测距系统中的测距副站。文中对这些系统的主要特点作了叙述。对在轨测试的结果和运行情况也作了简要说明。文中对CDAS大系统概貌也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1.
通常所言的航天遥感图像的地面分辨率只是与图像细部特征尺度相对应的地面尺度,对有关航天遥感图像地面分辨率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李公守 《方舱技术》1997,6(4):1-4,,58,
本文主要介绍二一○所军用通用型方舱的设计过程及在设计过程各环节所采取的提高方舱设计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1 前言 转发器地面检测设备是针对东方红三号广播通信卫星转发器系统而设计的专用检测设备。数据处理器是转发器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转发器系统与遥测、遥控系统连接的枢纽,其输入、输出端口众多,工作时序复杂,检测工作量大,人工检测难以保证其性能和质量。转发器地面检测设备具有对数据处理器进行全面性能检测的功能。在转发器系统联试状态下,转  相似文献   

15.
陆屹 《上海航天》1997,(2):61-64
介绍了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和定位原理,以及定位精度和提高精度的方法。同时分析了GPS在武器系统地面设备中的可能用途  相似文献   

16.
地面目标的热红外伪装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标与背景红外辐射的差异是红外探测系统探测目标的基础。因此,研究目标与背景红外辐射的差异对红外伪装有着重要的意义。介绍了热红外伪装的原理。从目标与背景的辐射对比度出发,分析了辐射对比度与目标表面发射率以及目标与背景温差的关系,发现对于一定温差的目标与背景,伪装材料的发射率在一定范围内,都可以达到很好的伪装效果,温差越大...  相似文献   

17.
18.
《航天器工程》2016,(5):74-79
为解决航天器地外天体采样任务中约束条件多、未知因素多、工作过程复杂、通信延时大和工作时间紧张等难题,文章针对地外天体采样任务中的地面遥操作系统进行分析,以快捷、准确、有效为设计目的,提出了一种地面遥操作任务支持系统概念设想,利用计算机技术代替人工参与,提高了器地交互效率和可靠性,可广泛应用于深空探测领域,尤其是地外天体采样任务。  相似文献   

19.
地面设备三化现状与设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述了地面设备三化工作取得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通常所言的航天遥感图像的地面分辨率只是与图像细部特征尺度相对应的地面尺度。对有关航天遥感图像地面分辨率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