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美国导弹防御系统重大事件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芳 《中国航天》2011,(3):43-44
2010年.美国导弹防御局共进行了9次反导飞行试验,包括地基中段3次(其中2次失败)、海基中段1次(成功)、“末段高空区域防御”1次(成功)和机载激光拦截4次(3次失败)。反导系统近期将以“宙斯盾”系统为重点.通过逐步研发“标准”3—1B型、  相似文献   

2.
徐菁 《中国航天》2011,(9):24-31
2伽利略系统进展 2.1空间段 2.1.1伽利略卫星星座 伽利略卫星星座由30颗卫星组成(见图3)。这些卫星均匀分布在3个中高度地球轨道上.其星座构形为Walker27/3/1.并有3颗在轨备份星。卫星轨道高度为23616km.轨道倾角为560.设计寿命20年。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液体氧化亚氮的自增压性能,使用PR(Peng-Robinson)状态方程,求解不同百分含量、温度、压强条件下氧化亚氮和氧气的相平衡状态,得到-40~30℃下二元组分气-液相平衡数据,并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计算获得的相平衡数据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吻合程度较好,PR状态方程能较好地描述该二元组分气-液相状态;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随着压强的升高,气相密度增大,而由于氧气的溶解度增大导致液相密度逐渐减小,-40℃时压强从1MPa增大到15 MPa,气相密度提高了28倍,液相密度从1 126kg/m3减小到767kg/m3;在一定压强条件下,与气相密度相比,液相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更显著,8 MPa时气相密度从-40℃的200kg/m3升高到30℃的318kg/m3,液相密度从-40℃的1 035kg/m3减小到30℃的542kg/m3。  相似文献   

4.
黄诚  王燕萍  吕震宙 《宇航学报》2004,25(6):659-662
工程复杂随机结构的概率安全分析中,最重要的两个步骤是建立所有失效模式的极限状态方程和计算所建立极限状态方程的失效概率。一般来说大型复杂工程结构的极限状态方程都是隐式的,且当材料参数、结构参数和外载荷等均为随机变量时,极限状态方程均为非线性的,为此文中提出了建立真实复杂结构多模式隐式极限方程的等效方法。该方法对于单个极限状态方程采用在均值点展开成线性项和高次项修正的方式,在概率等效的基础上,建立起原非线性隐式极限状态方程的概率等效线性显式极限状态方程。当结构系统所有极限状态方程都建立了其等效显式线性极限状态方程后,即可利用可得的可靠性分析方法来计算结构系统的等效失效概率。所提方法被用于真实飞机结构翼身连接接头的强度刚度多模式可靠性分析,与迭代响应面法计算结果的对比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并且所提方法可以与任何标准有限元程序相结合,而标准有限元程序是当今处理结构力学分析与设计的强有力的工具,文中方法提供了力学分析与概率安全分析相结合的合理连接,其应用前景将是十分广泛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卫星运动学建立状态方程,并设计了适合于星上应用的陀螺与磁强计组合定姿算法,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工程应用精度1°左右.  相似文献   

6.
北斗/罗兰C组合可以实现无源三维导航定位.建立了组合导航系统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针对量测方程为非线性的情况,分别应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KF)和Unscented卡尔曼滤波(UKF),设计了滤波算法,仿真结果表明,采用UKF方法比EKF方法能改善定位效果,该方法已经成功应用在工程实践中.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天》2011,(9):46-47
NASA官员8月22日宣布将拿出总共1.75亿美元来开展3项技术验证任务.分别用于验证3项将有助于未来空间探测的必备技术。即一种深空原子钟、一种巨型太阳帆设计和一种新型激光通信系统。这3项任务预计可在2015年前后发射。  相似文献   

8.
针对液体推进系统的联合仿真演示需求,基于模块化建模思想,根据守恒方程和状态方程,应用AMESim开发了通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组件模块库并建立了推进系统仿真模型,利用Simulink和LabVIEW开发了仿真控制模块和视景仿真模型,搭建了全系统联合仿真环境与平台.结合某型火星环绕器推进系统的任务要求以及具体构成,实现了该火星...  相似文献   

9.
在用状态方程描述的单输入仿射非线性系统中存在一类可以通过非线性状态变换(x)和输入变换u=α(x)+β(x)v实现输入──状态线性化的系统,用多层前馈神经网络通过实时学习实现此状态变换,并在此基础上用李亚普诺夫方法设计进行系统镇定的反馈控制器,仿真表明,学习在很短时间内可收敛,且系统对外干扰和未建模动态有一定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2月14日,西南空管局飞行服务中心航行通告室组织带班主任、教员和系统管理员,将航行情报信息动态处理系统3.0(CNMS)升级到3.1版,解决了提取PIB时始终显示失效报文、接收公务报窗口中的“回复”和“转发”按钮始终不可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周小刚  汪立新  方针  雷霆  林珂 《宇航学报》2011,32(3):549-553
针对半球谐振陀螺平台调平时容易受到各种随机干扰的影响以及为了提高调平的抗干扰能力,基于动态规划方法设计了平台调平系统的随机最优控制算法,使平台调平系统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针对实现中存在的计算量过大问题,采用变量替换法将平台调平系统状态方程转换为完全信息情形,减小了计算量,简化了设计。为了提高调平精度,通过在平台调平控制信号中增加加速度计零位偏置修正量的方式提高了调平精度。初步仿真结果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预警卫星观测数据的弹道重构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陈磊  王海丽  周伯昭  任萱 《宇航学报》2003,24(2):202-205
地球静止轨道顶警卫星弹道重构是弹道导弹防御的一个重要环节,利用基于Stirting插值逼近的非线性KALMAN滤波方法,对凝视型弹道重构算法进行了研究。在对导弹动力学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弹道状态方程组和观测方程组,并对滤波计算中的初值选取,参数变换进行了讨论。滤波计算中的初值选取所用的多项式拟合方法,可以进行扫描型弹道重构的实现,但精度不高。通过仿真计算,对算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陈凯  孟中杰  鲁浩  黄攀峰  闫杰 《宇航学报》2008,29(5):1551-1555
提出了惯性坐标系下空间平台主惯导与有效载荷子惯导之间的传递对准方案。首先, 介绍了惯性坐标下捷联惯导系统算法及其流程图。然后,推导了惯性坐标系下的传递对准状 态方程,包括捷联惯导系统误差方程以及姿态失准角模型方程;推导了传递对准姿态匹配量 测方程。最后,给出了传递对准最优状态方程和降阶状态方程,并且讨论了仿真流程和仿真 环境;传递对准仿真结果表明在10s时间内,在给定的机条件下,子惯导与主惯导的失准角估计精度在1′以内。  相似文献   

14.
张晓岚 《上海航天》2006,23(3):35-35
据报道,美轨道科学公司获得了美国空军火箭系统发射项目(RSLP)的一份价值0.23亿美元合同,以建造两枚米诺陶-1(Minotaur)运载火箭。这两枚火箭将分别于2006年11月和2007年9月发射TacSat-2,TacSat-3卫星。  相似文献   

15.
信息通报     
1.题名:探索级航天飞行任务的自主医疗;2.题名:国际空间站舱外活动中“奥兰-M”舱外航天服的辐射防护性能;3.题名:国际空间站环控生保系统产生的噪声对人听力的影响;4.题名:航天训练和地面应用;5.题名:长期航天飞行中空间站辐射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6.
旋转充液系统全飞行过程非线性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虑一类刚认耦合的旋转充液系统的飞行动力学问题,在依据力学变分原理给出基本方程,导出全飞行过程运动状态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仿真模型。可能通过对Navier-Stokes方程求解和液体流动的惯性波振动特性,给出液体的反作用力矩。经过仿真实验,分析角运动的时间序列,给出了比较详尽的飞行不稳定机制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7.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0,(5):47-47
俄质子M/DM-2组级火箭3月2日在拜科努尔发射了3颗GLONASS—M型导航卫星.代号“宁宙”2459~2461。这次发射原定2009年9月进行.但因要发射的3颗卫星需返厂修理.导致发射推迟。不包括新发射的3颗.GLONASS系统现有20颗在轨卫星.其中18颗正在工作.2颗在进行维护。系统中有2颗卫星于2月底退役。  相似文献   

18.
飞行器状态方程的实时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行器号航系统的任务就是要解算出飞行器的状态参数(V,r),以便制导飞行器的运动。过去由于弹上计算机体职、容量、速度的限制,不可能求取飞行器状态方程的实时解。随着弹上计算机的高速发展,这个问题现在已经易于解决了。本文探讨了飞行中利用弹上计算机实时解算飞行器状态方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桥函数在求解状态方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桥函数级数用于求解状态方程,得到分段常值解的方法,以及为此所引导的一个积分算子矩阵。桥函数级数兼有沃尔什及方块脉冲函数级数的一些优点。实例表明:无论是级数展式,还是求解状态方程,桥函数都比沃尔什函数的计算量更小,在某些情况下,比方块脉冲函数的计算量也小。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航天器都是采用太阳能电源。太阳能电源从结构上分为体装式和帆板式两类:体装式是将太阳能电池安装在卫星的外表面,仅适用于自旋稳定而且功率小的卫星:帆板式是将太阳能电池安装在可折叠的硬板上.在太空将其展开。一般来说。电源系统约占航天器重量的1/4到1/3。随着航天器功能的增强.所需电力还在不断增长。因此.降低太阳能电源系统的重量并提高其发电功率.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