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王如根 《航空动力学报》1992,7(3):232-234,291
用统计方法给出了国产喷气发动机全寿命费用的估算模型,提出了全寿命费用率的概念,分别计算了发动机热循环参数和寿命提高后,推力、耗油率和全寿命费用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是 :增加涡轮前燃气温度可大幅度提高发动机性能,但费用也迅速增加,为使全寿命费用增加较少,必须提高发动机翻修寿命和总寿命,而单纯提高增压比则使发动机推力下降,全寿命费用率增加。   相似文献   

2.
可靠性工程在军用飞机研制中已成为飞机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飞机安全、提高战备完好性和降低全寿命周期费用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了提高军用飞机可靠性的有效可靠性工程方法。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可靠性工程在军用飞机研制中已经成为飞机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飞机尽快形成战斗力、提高战备完好性和降低全寿命剧期费用的有效途径,提出了通过有效的可靠性工程手段提高军用飞机可靠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涡桨发动机经济可承受指标的定义,建立了涡桨发动机方案阶段的技术指标体系,提出了涡桨发动机全寿命周期费用指标及估算方法。给出了涡桨发动机方案阶段性能/费用权衡分析、全寿命周期费用估算及经济可承受性指标分析的过程,并以同一涡桨发动机为基准,对比分析了单转子方案和双转子方案的经济可承受性,最终得出该型发动机双转子方案经济可承受性更优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在无人机设计阶段对相关成本进行分析评估,引入按费用设计理念,对于控制无人机装备指标参数与复杂程度、鉴别高费用设计、修正设计进程、提高标准化程度,进而降低全寿命周期费用,实现技术与经济的最佳匹配,达到最优效费比,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一种无人机全寿命周期成本估算框架,研究了无人机全寿命周期成本体系架构,提出了无人机飞机平台全寿命周期成本估算模型,将该模型在某型无人机上进行验证,可以用于无人机研制过程中的设计方案权衡分析和基于成本的设计优化。  相似文献   

6.
大型武器装备的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装备全寿命周期费用(LCC)的内涵,比较了美、中武器装备LCC管理过程,阐述了装备效能-费用分析方法、LCC分析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飞机生存力评估与综合权衡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分析了飞机生存力的影响因素,基于每个因素对生存力的影响重要程度提出了评估飞机生存力的权重系数法和综合评估法;并考虑到飞机生存力的提高必须以费用作为代价,提出了一种飞机生存力/寿命周期费用综合权衡方法。飞机生存力评估方法和飞机生存力/寿命周期费用综合权衡方法的提出,将对飞机生存力提高和生存力设计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飞机的腐蚀损伤评估模式,构建了一种较为合理的腐蚀管理全寿命分析模型。该模型可将全寿命阶段飞机结构可能遭受的各种腐蚀形态、MSD和结构材料性能随时间的退化作为变量纳入到一个框架中,提高了分析精度和可靠性,为新机定寿和老龄飞机延寿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具有一般性,可推广到其他装备结构寿命评定中。  相似文献   

9.
概要介绍了全寿命周期经济性的概念,提出提高民用旅客飞机全寿命周期经济性的设计技术途径,强调总体设计阶段对经济性的决定性影响,分析了系列性设计,共用性设计,先进技术应用,长寿命设计,维修性设计及总体综合优化与权衡对全寿命周期经济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航空发动机研制全寿命管理研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20世纪4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航空发动机研制先进国家的技术发展理念的演变情况,深入研究了其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和管理道路,结合中国航空发动机研制实际状况,提出了中国新型航空发动机按时间、分阶段(预先研究、工程研制和使用发展3大阶段)的全寿命管理方法,以不断提高发动机研制管理水平,实现控制发动机研制风险,提高部队战备完好率,降低全寿命成本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有和没有超音速巡航任务段的第四代战斗机推进系统的循环参数进行了最优化计算,分析了超音速巡航距离、发动机全寿命费用和部件效率对发动机最优循环参数选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宜采用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而且不考虑费用时涡轮前温度取值越高越好,考虑费用时则有最大值;提高发动机部件效率对循环参数取值影响较大,而且使飞机性能提高较多。   相似文献   

12.
基于高压涡轮叶片寿命损耗的航空发动机功率控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葆华  黄金泉 《航空动力学报》2013,28(12):2836-2841
提出了基于高压涡轮(HPT)叶片寿命损耗计算的功率控制策略.通过飞机和发动机模型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飞行任务仿真,得到推力需求及HPT叶片温度等参数,采用逆向工程方法进行HPT叶片寿命损耗计算.结果表明:在满足推力需求的同时,采用降低HPT叶片温度的控制策略能明显减少在不同环境条件下HPT叶片寿命损耗.通过不断调整发动机高压涡轮环境温度使之工作在推力需求基线附近,达到了有效延长发动机寿命的目的,验证了高压涡轮叶片寿命损耗计算方法简单可行.表明基于HPT叶片寿命损耗的发动机功率控制降低发动机寿命周期成本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综合评价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相比常规涡扇发动机的性能优势,提出了从发动机耗油率降低和质量增加2个维度以及从发动机耗油率、飞机燃油消耗量和燃油效率之间关系的角度来评价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性能的2种方法。结果表明:发动机耗油率降低和质量增加之间存在某个平衡点,只有质量增加幅度小于耗油率降低幅度时,才能体现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的性能优势,并且飞机航程越长,越能体现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耗油率降低带来的优势;发动机耗油率、飞机燃油消耗量和燃油效率之间呈指数关系变化,当假设飞机巡航航程为3500 km、飞机升阻比为10.5时,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巡航耗油率相比常规涡扇发动机的降低1%,可使飞机燃油消耗量减少约1.9%,飞机燃油效率提高约2.4%。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航空发动机在整个使用周期内送修方案的制定提供支持,降低发动机使用周期内的大修成本,针对单元体结构的民用航空发动机,基于制造商的发动机维修管理大纲,同时考虑时寿件寿命和单元体超出软时限导致性能衰退而造成发动机送修的情况,设定大修间隔不超过最大送修间隔,建立了一种以送修时间间隔为优化变量,以单位飞行小时送修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的发动机大修成本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以V2500发动机为例,对其25年里多次返厂送修方案进行了优化,表明当送修次数为6次时返厂大修成本最低,并给出了相应的各单元体的修理级别,该方法可为航空公司制定发动机送修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并行工程在商用飞机研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并行工程的定义及国内外并行工程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商用飞机全寿命周期的费用。结合商用飞机研制特点,研究了基于成熟度定义的并行工程方法。通过并行工程的应用,缩短研制周期,降低研制费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综合评估配装发动机的涵道比对客机的经济性和环保性的影响,建立了一套包括动力、几何、气动、质量、性能、经济性、噪声、排放分析模型的多学科分析流程.以典型宽体客机为应用算例,分析了不同涵道比(8~14)发动机对宽体客机经济性和环保指标的影响.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增大发动机涵道比有利于降低客机噪声和起降循环氮氧化合物污染物的排放;而发动机涵道比为11左右时,客机的现金使用成本最低,航线氮氧化合物污染物排放量最少.   相似文献   

17.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动力装置,它的性能、重量、尺寸都对飞机性能有显著影响。本文从系统工程的观点出发,综合考虑飞机、发动机性能的相互影响和匹配,提出了以最好地满足飞机飞行任务为目标,选择发动机最佳循环参数和调节计划的一体化方法。 本文的应用实例是歼击机动力改型时优选加力发动机的最佳设计方案。计算结果表明:飞机飞行任务不同、改型要求不同、约束条件不同,发动机最佳方案的类型、循环参数和调节计划也完全不同。因此,一体化选择方法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航空发动机的潜在故障期内,状态参数的变化规律可以间接地预测发动机的剩余寿命。针对潜在故障期内的特点,利用随机滤波理论建立了航空发动机的剩余寿命预测模型,并采用K-M法检验发动机性能参数的退化数据服从威布尔分布,按照最优线性无偏估计的点估计方法和极大似然函数法对相关参数进行点估计,举例对某型航空发动机在潜在故障期内的剩余寿命进行了预测。模型有效地预测了航空发动机的剩余寿命,为航空发动机的视情维修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The quality control system for an aircraft engine that is continuously developed in the life cycle stages is considered. Main quality indicators and their control methodology are analyzed. The computer-aided tests are substantiated as part of the quality control system and their generalized technological process structure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ology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