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GEO卫星全电推进技术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介绍了国外地球静止轨道(GEO)通信卫星典型平台波音卫星系统-702SP(BSS-702SP)的全电推进技术;分析了全电推进平台的优势,包括有效载荷承载率高、整星质量小和发射成本低;从电推进系统、变轨策略和有效载荷运输能力方面介绍了当前的技术水平;给出了发展全电推进通信卫星的几点启示,即加速发展电推进技术和全电推进姿态轨道控制技术,以及辐射防护和长期变轨期间的运行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六十年代末,欧洲航天局(ESA,当时称欧洲航天研究组织ESRO)接受委托,研制在新分配射频频段工作的试验型通信卫星。当时,欧洲在有效载荷技术方面的经验尚少,ESA决定承担这一任务,接受有效载荷技术的一项实际挑战。本文第一部分说明,欧洲不但在这次挑战中取得了成功,而且在世界通信卫星市场上也处于有利地位。在这一部分中,还介绍了大型卫星有效载荷技术的发展及其前景。本文的第二部分介绍ESA发展有效载荷技术的长远方针。  相似文献   

3.
简要概述了通信卫星有效载荷的组成和系统的通信参数 ,并结合我国通信卫星有效载荷的现行标准对其测试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 ,同时提出了有关标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通信卫星转发器分系统测控数据传输的5线制同步串行总线,支持30个终端同时接入,改变了通信卫星平台传统的点对点式的遥测遥控信息传输方式,大大减少了通信舱内电缆数量;并在某通信卫星载荷舱上进行了应用,使卫星载荷舱质量减少几十千克,提升了卫星平台的有效载荷能力。文章设计的串行总线提供标准的接口电路,有利于有效载荷设备的扩容,可以推广至更多的有效载荷设备,构成其之间的测控信息网络。  相似文献   

5.
闵长宁 《卫星应用》2000,8(4):44-50
概要介绍了目前通信卫星发展的概况和相关技术,包括卫星平台技术和卫星有效载荷技术,重点介绍了对21世纪通信卫星发展将起到巨大作用的大天线技术、多波束技术、星上处理技术及氙粒子发动机技术等。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新一代中国通信卫星DFH—3的星上电子系统。为了适应卫星通信迅速发展的需要,有效载荷分系统的设计强调了增加通信容量,同时又能使有效载荷的质量、功耗、可靠性、体积等适应卫星平台。与上一代通信卫星相比,新一代通信卫星无论是星上各部件的性能还是整个分系统的性能都得以改善。应用CAD、CAM、CAT等手段,实现了减轻部件重量、延长卫星寿命的目的。本文同时给出了有效载荷的性能概要。  相似文献   

7.
《航天器工程》2010,(4):117-117
据美国aviationweek网站2010年6月22日报道,波音公司准备扩展卫星通信市场领域的业务,向军事用户和商业用户提供“星载有效载荷”容量。波音将出售商业通信卫星或军用通信卫星上的次级通信有效载荷。这些有效载荷可以搭载在702MP或702HP系列卫星平台之上,  相似文献   

8.
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的宇宙神运载火箭将于今年年中进行首次商业发射,其有效载荷是一颗科学卫星CRRES。到1995年将发射32次,预计1991年发射6次,有效载荷是静地轨道环境观测卫星1(GOES-1)、银河卫星、国际通信卫星K和3颗美国空军的国防卫星通信系统(DSCS)卫星3;1992年发射5次,有效载荷为两颗未来型DSCS和一颗GOES—J、另一颗银河卫星及美国海军的第一颗特高频(UHF)舰队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9.
通信卫星逐步由高轨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向高、中、低轨结合的全球覆盖卫星方向发展,多业务和多重覆盖的发展趋势对通信卫星的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信卫星配备灵活载荷已经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对面向个人用户的高通量通信卫星及高、中、低轨结合的组网通信卫星来说尤为重要。配备灵活载荷的通信卫星能实现端到端业务,能灵活调整覆盖区,实现灵活组网,并提升资源利用率。分析了国内外通信卫星灵活载荷的发展动态,介绍了通信卫星灵活载荷的技术特点,并给出了有效载荷方案,最后阐述了通信卫星灵活载荷发展的关键技术及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通信卫星天线技术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信卫星天线技术的新发展王景泉天线技术是近年来通信卫星有效载荷中发展很快的技术。许多公司在这一领域进行着国际性激烈竞争,其中,法国阿尔卡特航天公司有较快发展。他们多年来在理论分析、设计、制造和试验方面已获得了广泛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例如,完整的多债源...  相似文献   

11.
大容量多媒体通信卫星是下一代通信卫星的重要标志。文章介绍了几个目前正在实施的计划以及静轨方案与低轨方案的比较,探讨了多媒体通信卫星的技术和通信有效载荷研究的最新进展,对卫星与ATM传输相结合的巨大功能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重点进行了论述。最后提出了我国大容量多媒体通信卫星研究和发展的对策,力争在10年后改变目前这种不利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发射短讯     
<正>首批全电推进通信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据中新网2015年3月2日报道,3月1日,世界上第一批全电推进通信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2颗卫星是欧洲通信卫星公司的Eutelsat-115B和亚洲广播卫星公司的ABS-3A,质量分别为2.2t和1.9t。卫星采用轻量级的全电推进技术,能使卫星质量减少数百千克,可用于加装额外有效载荷或降低发射成本。两颗卫星由Space X公司的猎鹰-9火箭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通信卫星有效载荷系统级参数在紧缩场中测试的原理、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4.
前 言1984年4月8日我国试验通信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有了新的飞跃。就其技术水平而言,正如国防部长张爱萍所指出的:“我国的运载火箭技术水平不亚于其他先进国家,卫星通信技术也接近世界水平”。无论运载火箭还是通信卫星,其性能指标的先进性,都要以制造工艺技术作为其基础来实现的。通信卫星制造工艺技术的特点是:由于重量要求尽量轻,以增加有效载荷,而采用了大量薄壁结构件以及比刚度、比强度高的材料,这就对制造工艺提出了防止变形的尺寸稳定化的技术要求,以及钛合金、非金属材料的制造技术问题;由于同步定点的高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5.
Alphabus卫星平台研制进展及技术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敏  周志成 《航天器工程》2010,19(2):99-105
在欧洲航天局及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的联合支持下,Astrium公司和TAS公司目前正在联合开发欧洲大型通信卫星平台Alphabus,作为对目前欧洲已有卫星平台Eurostar和Spacebus产品线的延伸。正常情况下Alphabus平台可以承载功率12~18kW,质量1500kg(最大)的有效载荷。文章主要介绍了Alphabus平台研制的背景、途径、进展情况及技术特点,并分析了对我国大型通信卫星平台研发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通信卫星真空热试验中有效载荷的部分测试电缆工作温度超出正常区间导致电缆相位特性发生极大跃变的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新型电缆控温方法,实现了测试电缆在真空低温复杂环境下的集中控温。在某新一代通信卫星真空热试验中,应用该集中控温方法后测试电缆网的温度被严格控制在40℃±5℃,单根电缆沿路径的温度差异被控制在±3℃之内,满足了星上有效载荷的时序和相位要求,提高了地面测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首先,介绍了国外新一代各类型高轨通信卫星平台的发展现状,给出了Spacebus-NEO、Eurostar-NEO、A2100/LM 2100、SSL-1300、BSS-702HP、Space Inspire、Onesat、BSS-702X、Astranis等卫星平台的主要技术指标。分析了国外新一代高轨通信卫星平台在有效载荷承载力、电推力器、空间展开机构、热控、太阳翼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并分析了高轨通信卫星市场趋势和低成本等方面的发展特点。最后,提出了我国下一代高轨通信卫星平台的发展建议,可以作为发展我国未来高轨卫星平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据美国《航天新闻》网站1月14日报道,业内官员称,欧洲通信卫星公司已选定由太空探索公司来发射其"欧洲通信卫星量子"灵活有效载荷卫星或另一颗通信卫星,从而使太空探索公司的发射业务覆盖了全球五大商业卫星运营商。欧洲通信卫星公司和太空探索公司均拒绝就双方是否已签了订单置评,但业内官员称双方已于2015年下半年正式签约。太空探索公司2015年还拿到了加拿大电信卫星公司的两份发射订单。拿到欧  相似文献   

19.
简讯     
《上海航天》2007,24(4)
诺·格公司交付首个先进极高频通信卫星天线据报道,美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向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交付了首个先进极高频(EHF)军事通信卫星天线。先进极高频有效载荷由有效载荷模块、1套天线和2块可展开翼板组成,有效载荷模块执行所有的通信处理、转换与控制。天线翼板包括天线及相关机械装置,每块翼板支持3架配备万向接头的天线,用于中分辨率、可操控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点波束,以及配备万向接头的交联子系统,用于星座中卫星间的大容量链接。先进极高频卫星使用的交联子系统是一种复杂的星间通信系统,它无需地面中继器即能实现自主全球通信…  相似文献   

20.
“东三”卫星在轨测试正常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于5月20日成功定点于东经125度后,从5月21日开始,部分东三技术人员在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测控站,配合该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东方红三号卫星进行了卫星有效载荷的在轨测试,以详细评估卫星有效载荷的在轨性能,为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