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混合摆是由单摆和复摆组成的新型冲击摆。它克服了单摆与复摆各自的缺点,兼有二者的优点。本文介绍了这种摆的结构原理、性能特点和设计依据。而且阐明了其冲击加速度的计算与测试方法.这种方法避免了地球重力加速度的影响,适合于中、低档g值加速度的校准工作,其校准精确度优于5g。  相似文献   

2.
电脉冲除冰(EIDI)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电脉冲除冰(EIDI)系统的一个工作周期分解为四个过程,进而分析其工作原理.以冲击摆锤试验和Bernhart-Schrag模型为例,介绍了电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通过蒙皮表面加速度、应变、振动位移等参数,分析了由脉冲力所产生的结构动力学特性.利用蒙皮表面的应变程度,给出了一种除冰预测准则.总结了包括飞行试验、疲劳试验以及电磁干扰试验在内的工程应用试验研究结果.在此基础上,对EIDI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干涉仪测量系统的六通道测量数据联合定位的处理思想,并提供了具体的计算处理方法。该新方法是将测速数据与定位数据联合确定运载火箭的位置坐标,进而可计算其速度、加速度等其它弹道参数,这无疑会提高测量数据的利用率和改进弹道计算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动力学试验方法:通过应变响应测试计算结构的加速度振型。根据试验结果寻找到的应变振型与加速率振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测量得到的应变振型转化为加速度振型。本文通过对悬臂板梁结构应用该技术测量所得到的一些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计算结构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阻力加速度倒数剖面的再入轨迹规划与制导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汉斌  梁禄扬  杨业 《航空学报》2018,39(12):322558-322558
针对升力式飞行器再入制导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阻力加速度倒数剖面的在线解析规划与制导方法。首先将过程和终端约束转换成阻力加速度倒数形式的飞行走廊,采用三次样条函数描述倒数剖面。然后通过解析计算航程上下界,利用待飞航程在倒数剖面内的近似线性关系,以满足待飞航程为目标,迭代计算得到阻力加速度倒数剖面;在飞行过程中根据当前状态和实际待飞航程,周期性更新阻力加速度倒数剖面。通过对阻力加速度剖面的跟踪进行纵向制导,解算倾侧角指令;通过倾侧角反向来进行侧向制导,限制航向角偏差。实现了再入轨迹的在线快速生成与更新,并利用阻力加速度动态特性,将其与跟踪制导结合,提出的方法效率高,适应性强,有工程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实用准确的计算量相对很小的引力加速度估计函数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其计算量与全阶数的引力估计函数相比几乎可以忽略,而二者计算精度相当。此方法的唯一缺点是存储量较大。  相似文献   

7.
张宇 《载人航天》2008,(1):11-13
评估航天器动量轮卸载对其轨道的影响,通常将其发动机的喷气推力转化为对航天器的冲量,以其等效加速度作为航天器摄动信息进行计算。整个过程是连续或者分段连续的,由于只能得到离散的发动机遥测参数,因此计算并非便捷。经比较全面地对计算等效加速度影响的相关参数(包括质量、卸载持续时间和发动机安装角度等)进行误差分析,可为精确计算航天器的动量轮卸载引起的等效作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和实例,论证了动参考系为转动时的大部分加速度问题可以不计算科氏加速度而采用较简单的基点法求解。  相似文献   

9.
宗叶玲  康宁 《航空动力学报》2008,23(7):1299-1303
用CFD方法对直背式轿车加速过程中非定常外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出不同速度及加速度情况下汽车的气动阻力.结果表明某一速度和加速度情况下气动阻力主要与此刻的速度和加速度有关,其他因素对它的影响较小,并通过两次线性拟合,得出阻力与速度及加速度的计算公式,该公式可以直接计算出汽车在加速行驶时在某一速度和加速度值下的气动阻力.   相似文献   

10.
作为载人航天活动的最后步骤,飞船返回是否成功是载人航天任务成败的标志。基于显式积分有限元软件LS-DYNA与SPH(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数值模拟返回舱着水冲击过程,首先建立返回舱垂直与倾斜18度两种工况的着水模型,计算处理得到返回舱着水速度、加速度、俯仰角与粒子有效应力云图等着水冲击响应参数,然后对比分析两种工况的计算结果,得出:当返回舱倾斜18度着水时,在冲击过程中返回舱加速度最大值明显减小,与垂直入水情况相比加速度减少60m/s2,返回舱运动加速度最大值受入水倾角影响较大,返回舱倾角越大,加速度最大值越小。这一结论为设计载人航天返回舱着水入水倾角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动量轮卸载对环月卫星SMART-1轨道的影响和定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量轮卸载是卫星进行姿态控制的一种常用手段。通过对欧空局(ESA)首颗环月卫星SMART-1测轨资料的分析,计算了动量轮卸载对卫星轨道的影响,特别讨论了在动量轮卸载的精确信息未知时提高卫星定轨和预报精度的策略。计算表明,2006年5月29日至6月2日期间,SMART-1多达19次的动量轮卸载过程使得其轨道位置变化达到3km。如果不考虑动量轮卸载的影响,定轨结果相比于ESA重建轨道的位置误差最大可达742m。本文利用分段常数的经验加速度模型来模制动量轮卸载产生的小推力。计算表明,即使动量轮卸载的精确信息未知,采用该方法也可显著提高定轨和预报精度,定轨位置误差最大下降到246m。计算还表明,经验加速度的合理选择(周期性、常数或线性经验加速度)决定定轨精度的改善程度。考虑到我国的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也将采用动量轮卸载的方式进行姿态控制,本文的结论对我国的探月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声激励下飞机襟翼振动总加速度和总应力对总声压的仿真模型,及总应力对振动总加速度的仿真模型。通过模式识别,得到结构应力响应、结构加速度响应与总声压线性和非线性关系的界限,以及结构应力响应与加速度线性和非线性关系的界限。  相似文献   

13.
在加速场下含铝复合推进剂燃烧中粒子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两个方面研究了在加速度场下含铝复合推进剂燃烧中粒子动力学:在理论分析中,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运用粘流N-S方程导出燃烧产物中凝聚铝粒子运动方程,计算出加速度与粒子临界尺寸的关系曲线;在试验研究中,用研制的燃烧实验装置和动态粒子采集器,在不同加速度条件下获取燃烧产物中的铝粒子。研究结果表明,理论分析计算和试验研究结果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加速度效应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4.
马东立  叶川 《航空动力学报》2013,28(5):1074-1080
计算了球体和椭球体的平移、转动加速度导数,数值模拟了NACA0015翼型的俯仰振荡,验证了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计算动导数的有效性.模拟升力浮力复合型飞艇的强迫振荡运动,得到了全艇以及机翼、艇身、平尾和垂尾的动导数,并与常规飞艇进行了比较分析.机翼对速度导数的贡献导致复合型飞艇升沉速度导数、滚转角速度导数较常规飞艇显著增大.常规飞艇加速度导数以惯性力成分为主,但黏性力成分以及机翼对艇身和尾翼的干扰对复合型飞艇升沉、滚转和俯仰3个方向的加速度导数有重要影响,不能将加速度导数简化为附加质量系数.   相似文献   

15.
给出了噪声载荷作用下薄壁柱壳结构随机振动加速度响应功率谱密度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并与实际测量获得的加速度响应功率谱密度进行了比较,计算的功率谱与实测的功率谱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这种估算噪声载荷作用下薄壁柱壳结构随机振动加速度响应功率谱密度的方法是合理可行的。用同样方法导出的Von Mises应力响应的功率谱密度及其均方值的计算公式,可直接用于疲劳强度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全面推导了飞机对连续大气紊流的加速度(包括三个线加速度和三个角加速度)响应的传递函数和功率谱,为正确计算各加速度的均方根提供了数学依据,为进一步分析计算突风减缓控制系统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张峰 《航空学报》2020,41(2):322988-322988
针对红外搜索跟踪系统(IRST)双机协同被动探测定位作战使用中,机动目标建模与实际运动失配造成定位误差偏大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曲线模型的自适应滤波新方法。该方法改进了传统方法根据方向角估计转弯率以及基于帧间插分线加速度估计切向加速度的思路,将转弯率及线加速度联合作为状态变量进行了状态扩维,并推导了扩维后的过程噪声协方差表达式,在缓解传统两层滤波结构带来的计算量大问题外,也提高了切向加速度的估计精度。另外基于反正切函数的值域,结合方向角在四象限间的转移关系,优化了方向角的设计。通过IRST双机协同仿真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对机动目标的适应性更强、目标定位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8.
航空燃油柱塞泵运动学参数计算的坐标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坐标法推导并给出了球面斜盘型柱塞泵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学参数计算的一种新方法,并以某型号泵为应用对象,分别采用现有方法和所推出的坐标法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现有方法由于采用线性化处理,计算的位移和速度误差在0.4%以下、加速度最大误差为3.34%;与现有计算方法相比,坐标法从理论上保证了是一种精确的计算方法,且计算过程简单,可为该类柱塞泵运动学参数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景帅  李永远  汤国建  包为民 《航空学报》2020,41(9):323786-323786
针对机动模式复杂多变的高超声速滑翔目标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机动频率自适应跟踪方法。采用介于常速度和常加速度模型之间的Singer模型来表征目标气动力加速度的变化,从而建立跟踪系统的状态方程。根据地基雷达量测量获得系统的量测方程,鉴于距离和角度信息的量级相差较大将其由球形量测量转换为位置量测量。为了适应高超声速滑翔目标灵活多样的机动模式,基于正交性原理和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实现了Singer模型中机动频率参数的自适应。利用滤波信息计算得到能够反映状态模型误差大小的调整因子,用于放大Singer模型中的机动频率,进而调整状态方程的过程噪声以降低模型误差。通过对2种典型机动轨迹的跟踪仿真,并与交互式多模型等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跟踪精度高、计算量小,能够较好地适应阶跃机动和连续幅值变化的机动。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典型航空座椅/乘员系统的水平冲击特性和载荷传递规律,基于结构水平冲击实验台系统,综合考量脉冲波形、假人响应和座椅响应,模拟座椅/乘员系统水平动态冲击过程,测试和分析假人运动过程和运动轨迹、假人内部加速度和载荷响应、座椅结构典型部位加速度和典型部位应变等,并基于实验结果研究座椅/乘员系统动态冲击响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假人头部运动显著,假人内部响应变化趋势与加速度脉冲波形相近,且假人骨盆加速度和腰椎载荷最大,受损概率最大;座椅和假人均具有两条载荷传递路径,载荷主要经过座椅后椅腿和假人腰椎部位;座椅结构整体处于弹性变形阶段,典型加速度的变化趋势与加速度脉冲波形相近,后椅腿及其与后椅管和扶手架连接处受载显著应变最大;座椅内部加速度和应变与对应标记点的Z向距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