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李申的《中国儒教史》其思想方法是对中国文化进行彻底的宗教化 ,与任继愈的“儒教是教说”一样承诺了否定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 ,并且比“儒教是教说”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文化宗教论是对中国文化的歪曲和否定 ,应该对其反思批判、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针对张荣明先生《儒教研究的里程碑》一文而作,是针对张先生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而言,不妥之处,敬请各方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3.
《国际航空》2008,(11):14-14
新中国的航空工业走过了57年的发展历程。 从新中国制造第一架飞机——初教5到我国航空先驱徐舜寿主持设计的第一架战斗机——歼教1,从仿制生产的歼5到顾诵芬院士主持研发的歼8Ⅱ,从横空出世的“飞豹”到第三代战斗机的佼佼者——歼10,中国航空人一步一个脚印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陀思妥耶夫斯基希望通过神经过拯救人类,他本人及其文学作品溶入了深厚的宗教意识。从宗教、社会和心理的角度,并通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的人物描写,分析了他这种“自我惩罚”的宗教心理。  相似文献   

5.
自从鲍培德在姚峻主编的《中国航空史》出版座谈会上发出“遣憾的是我们至今没有一部自己的航空史”,“现在《中国航空史》的出版 ,填补了我国航空事业的一个空白”的议论之后 ,航研界反响强烈。歌功颂德者有之 ,持批判态度的也不少。其中 ,也有人为之辩护。所谓“填补空白论”,明明是对姜著《中国航空史》的否定 ,而李明、曙光两位先生硬要说别人是“曲解”,是“指责”。那么 ,“填补空白论”的原意到底是什么呢 ?照两位先生的诠释是 :“……·我 ·国虽已成为世界的航空大国 ,但 ·至 ·今却 ·没 ·有 ·一·部记载我国航空事业从起步到…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东盟航空运输合作回顾 中国与东盟(China—ASEAN)在航空运输领域的合作有着良好的发展历史,近几年发展更快。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东盟双方的合作在不断地扩展,特别是东盟与中国的经贸、旅游的迅速发展为扩大中国与东盟航空运输安排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002年双方达成《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计划2010年建成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2005年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东盟,提出到2010年双边贸易要达到2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日本、美国相继兴起企业文化的研究。80年代后企业文化传入中国,对“企业文化”的含义国内学者提出了“精神现象说”、“企业精神说”、“企业特色的共同价值说”、“职工群体意识说”、“企业的总体文明状态说”等理论。笔者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组织成员所共同信仰的管理哲学、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的总和。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用航空学院(CAIC、简称民航学院)毗连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直属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是一所培养民航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民用航空多科性普通高等院校。自1956年建校以来,学院为民航事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各类人才2万多人,在民航工作的毕业生人数占全行业职工总人数的1/7,工程技术和管理骨干占1/2。在民航总局的亲切关怀和支持下,学院现已成为民航培养地面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山是民航科研的重要基地之一,被誉为“中国民航人才的摇篮”。学院占地面积86万平万米,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其中教…  相似文献   

9.
天津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最大的“水旱码头”,海上运输和陆路交通十分发达,具有很强的对内、对外辐射功能。在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史上,尤其是在新中国民航建立之初,天津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中国第一条民用航空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竞相兴办民用航空。北洋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受其影响,在筹建空军的同时也着手试办民航。1919年1月,北洋政府交通总长曹汝霖在上报大总统徐世昌的呈文建议着手筹办民航。曹汝霖的呈报获得大总统的批准。1919年3月,北洋政府交通部成立了“筹办航空事宜处…  相似文献   

10.
民航机票价格在业内外都是一个热门话题,自从1997年发航总局允许明折明扣,试图建立起符合国际市场发展潮流的运价体系以来,其过程可谓“大起大落”。“机票打折折了谁?”──这曾引起过业内的热烈讨论。3年多过去了,当发航总局再次在运价机制的灵活性上做试点的时候,一切可谓“旧话重提”。唯物主义者的历史观是“否定之否定”,这一客观规律同样适用于我们这个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