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顾问的意见     
我们尊敬的姜老、“航空史研究”季刊的顾问,对“航空史研究”季刊非常关心,每期出来,他都仔细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这次姜老又以“顾问的意见”对“航空史研究”季刊提出自己的看法及意见,值得全体编辑好好思考、并在今后工作中加以注意,保持和发扬我们的好传统,改进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使“航空史研究”季刊办的更好。也希望广大读者能多提宝贵意见,使我们编辑部的工作更前进一步。 姜老为了支持“航空史研究”季刊,多次捐赠,先后已超过伍千多元了,目的是使基金能早日积成可以利用之数。不少航空史研究会的会员也都量力捐赠,使基金总数达近万元。 “航空史研究”季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资金不足,制约着季刊的发展,因而需要大家发挥聪明才智,集思广议,商量出一个妥善解决办法,使我们的“航空史研究”季刊早日摆脱经费的困扰,更健康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原航空航天工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兼航空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全国质量管理协会副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航空史研究》季刊名誉主编何文治同志于1995年1月10日在北京逝世,我们沉痛悼念。  相似文献   

3.
新闻出版署署长于友先同志: 图书司司长杨牧之同志:首长同志们:你们好! 我是西北工业大学教授,今年九十二岁,虽已退休多年,但仍在关心着创办并主编了十年之久的《航空史研究》季刊和倡议了十多年的为直升机正名的事业,去年,我已把季刊的工作,让给了年青的接  相似文献   

4.
1996年3月“航空史研究”季刊黄尧民先生来函嘱笔者能踊跃投稿.当年7月4日再接黄尧民先生来信及另附第53期航空史杂志一册,深谢黄先生之热心与爱护,现谨就“航空史研究”提供若干史实以飨我们的大众读者.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我国航空史研究工作,起步虽迟,但发展快,形势甚是可喜。岂料江河潮起,泥沙俱下。近年来,各地报刊发表专事炒(冷饭)、抄(袭),故而“熟口熟面”的航空史料颇多。其为文也,不外炒来抄去,总是吃过的冷饭,滥竽充数,了无新意,读之殊令人厌烦,倒胃口之至。而且,《航空史研究》季刊也毫不例外,受到这一股歪风邪气入侵,心下好生隐忧。  相似文献   

6.
姜老 :给您拜寿 !今天我们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史研究室给姜老祝寿 ,我认为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姜老从事航空教育 66年 ,桃李满天下 ,姜老从事航空史研究 66年 ,那部享誉国内外的名著《中国航空史》,最近又要出“三册一套”的新版本了。姜老当年以八十高龄开始创办的《航空史研究》杂志 ,现在已经开始编辑 68期了 ,姜老倡议带头组织的“中国航空史研究会”,已经十年了 ,正式会员发展到 360多人 ,遍布全国各地和海内外 ,团结了国内国际上炎黄子孙的航空界和航空史爱好者。所以中国航空博物馆焦政委说“中国航空史研究会在国内国际享有极高的声誉 …  相似文献   

7.
《航空港》2010,(10)
<正>9月9日上午,上海机场集团公司召开集团领导班子调整宣布会,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沈红光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杨国雄主持会议,市委组织部秘书长冯伟宣读任免决定,集团公司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集团公司直属大单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集团公司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市委市政府决定,蒋应时同志任机场集团监事会主席,李德润同志任机场集团总裁,景逸鸣同志任机场集团副总裁,吴念祖同志不再担任机场集团总裁职务。  相似文献   

8.
《航空史研究》(65)刊载黎民、震阳《我国航空界中的一大怪事》一文,对有同志说“遗憾的是我们至今还没有一部自己的《航空史》”和“现在《中国航空史》的出版,填补了我国航空事业的一个空白”的话,作了根据史实的系统的剖析和质疑,并义正辞严地质问:姜长英教授著的《中国航空史》算不算“自己的航空史”?读后不能不深深感到,质问得极好.而对“遗憾”、“填补”之说视之为“我国航空界中的一大怪事”则更深刻而中肯.我们还应该进一步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大怪事呢?这问题实在是不能存而不论的;如能论清楚它,我们就可能对此大怪事加深认识并从而会感到大怪事的大不怪.  相似文献   

9.
杜道时同志的文章《开国大典时,我们飞过天安门》(《航空史研究》第29期),详细地介绍了当年组织飞行编队参加开国大典的前前后后情况了,其中也讲到第二梯队C—46运输机出“刘善本和邹耀坤、杨宝庆同志领队”,并画出了飞机编队序列图。关于第二阶队,他画的序列图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期全文刊登我们创始人、前主编、现编辑顾问姜长英老教授最近给江泽民主席的一封信。姜老年愈九旬,是海内外知名的航空史专家,现仍任中国航空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细细奉读姜老的信,我们深为他的拳拳爱国之心、殷殷报国之情所感动,他在垂暮之年,仍关心国内外大事,关注一切有关航空的事。过去姜老也多次上书中央领导同志,因为当他感到凡是对国家、民族有利的事时,都能尽一严肃的学者之责任而畅所欲言。 此信发出五天后,即于11月29日,中央信访局就给姜老回了信。说明了题词(题字),需按一定手续进行办理,中央机关的迅速处理,认真负责的作风是值得赞扬的。 我们希望通过这封信的发表,学习姜老的这种爱国精神,把我们国家的事情办得更好,为国家的蓬勃发展贡献全部力量。  相似文献   

11.
首长同志们:你们好! 我是西北工业大学教授,今年九十岁,虽已退休多年,但仍在关心着创办并主编了十年之久的《航空史研究》季刊和倡议了十多年的为直升机正名的事业,去年,我已把季刊的工作,让给了年轻的接班人,为纠正全国字典、辞书对直升机的错误认识,应该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12.
本刊第三届编辑委员会已于1983年11月8日至11日在广西阳朔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议根据中国航空学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由副理事长曹传钧宣布由四十七位同志组成的编委会,聘请陆士嘉担任主编,王家骅、龚尧南、戴冠中担任副主编。会上讨论了第二届编委会的工作报告,研究了提高刊物质量、扩大学术交流的影响、密切结合我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1月28日至12月5日,在海口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了“全国高职高专学报研究会2006年三优评比暨学术年会”。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的14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共有130多个高职高专院校学报参加了本次评优活动。本刊在此次评比活动中得到了专家的好评,成为陕西省唯一获得“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一等奖”的高职高专学报;本刊编辑部主任、常务副主编徐行同志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主编”、本刊编辑王培华同志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编辑”;徐行同志的研究论文“网络在期刊编辑出版中的应用”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优秀编辑学论文一等奖”。  相似文献   

14.
去年,姚峻同志主编的《中国航空史》在河南出版了,这本来是件好事情,值得庆贺;但有的人.如果不是有眼无珠,就是别有用心了,居然明目张胆地数典忘祖,乱吹牛皮.说什么“遗憾的是我们至今还没有一部自己的《航空史》”“现在《中国航空史》出版了.填补了我国航空事业的一个空白:”(见《中国民航史料通讯》第175期,鲍培德:在《中国航空史》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15.
《航空史研究》的主要宗旨应是研究。 1 998年第 4期 (6 3)“航空史话”栏目中《惨痛的教训》——对彭谦同志“回忆人民空军第一次战斗起飞”的补充和商榷一文算是应宗旨进行的研究。我觉得应向姜长英教授学习 ,过去他办杂志很注意刊登持不同意见的航空史研究文章 ,如对直升机和直升飞机的争论意见 ,他谦虚 ,不以权威自居 ,反对他的观点文章他照样刊登。他就很注意提倡民主研究 ,提倡争议 ,提倡民主辩论 ,“百家争鸣”嘛 !我认为越辩越明 ,越辩越正确、准确 ,对航空史史料的正确、全面有好处。学术研究应是民主、平等 ,畅所欲言 ,不论职位高…  相似文献   

16.
姜老 :给您拜寿啦 !今天我们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史研究室全体同志们来给您开庆寿会啦 !还有一层特别高兴的喜事 ,就是您辛苦研究航空史 6 7年 ,您的这部享誉国内外的名著《中国航空史》,现在终于以这样“三册一套”的的全新版本 ,放在大家面前了 ,这是您老辛苦一辈子的夙愿 ,也是广大航空工作者 ,航空史爱好者的企盼 !且不细说姜老收集资料写成中国航空史之一《史料》、之二《史稿》、之三《史话》三册一套的《中国航空史》有多少磨难千辛万苦 ,单看最近这几十年要出版这部专著有多么艰难 ,1 982年西北工业大学以讲义形式出版了这三本分册。著…  相似文献   

17.
《航空史研究》1999年第 2期 (总第 65期 )《航空杂谈》栏刊登黎民、震阳的文章 ,针对《中国民航史料通讯》1998年第 6期 (总第 175期 )鲍培德在《中国航空史》出版座谈会上讲话中的两句话“遗憾的是我们至今没有一部自己的航空史”,“现在《中国航空史》的出版 ,填补了我国航空事业的一个空白”加以曲解 ,进行指责。就此谈谈我们对黎民、震阳所写的《我国航空界中的一大怪事》一文的看法。为了完整了解“两句话”,我们先把鲍培德讲述两句话的全段原文摘引如下 :“我国的航空事业虽然起步并不晚 ,但由于外敌入侵 ,清政府和国民党政府腐败 ,…  相似文献   

18.
《航空史研究》编辑部并郭军同志:您们好! 1995年9月25日,接到1995年第3期(总50期)《航空史研究》杂志,拜读了39536部队地勤战士郭军同志的大作“再论‘第一’”。看到“辽宁丹东(安东)浪头”几个字,心中感到很亲切,因为,此处是半个世纪前我在抗美援朝时作战的起降机场,在这里我和美国侵略军浴血奋战过,它记载着我年青时代的战斗经历。  相似文献   

19.
龚德培同志是我国航空史学界权威姜长英老教授的夫人。她在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长期担任教学管理工作,是我们尊敬的老师和同事。1995年2月22日不幸辞世,享年83岁。 龚德培同志于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中在华东航空学院建院时,随姜长英教授由上海交通大学航空系迁来南京,随后在华东水利学院参加工作。56年华航迁校西安,即转入西安航空学院(57年合校改名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担任系的教学管理工作,长达20余年,直至退休。  相似文献   

20.
“‘历史就是历史 ,研究历史的人就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这句话说得太对了 ,希望大家都以此为准绳 ,认真检讨一下自己的言行吧 !”(《航空史研究》6 4期 43页 )韩明阳同志的这一段话 ,可以说是我们的共同语言 ,也希望他自己研究历史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韩明阳同志在《航空史研究》第 31期 (91 .3)、36期 (92 .6 )、6 0期 (98.3)、6 4期 (99.3)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 ,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引用大量“史实”来论证“枪毙林保毅”的事是没有的 ,以后又说是没有下命令。说命令“是伪造的、虚构的、无中生有的、欺骗人的”。并指责写历史回忆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