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7 毫秒
1.
用激波管驱动水喷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用激波管产生大流量水喷雾的流体力学原理,进行了实验研究。用可视化方法观察了管内两相流及所产生的喷雾的发展过程。用PVDF压力传感器测量了激波管内的压力波形。结果表明,水柱内的压力波明显地不同于空气中的压力波;水柱被经过加速后,其雾化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火箭发动机燃气射流驱动液柱降噪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单兵火箭燃气射流噪声抑制的方法,设计了液体水柱放置在尾管中,采用高速摄影系统观察了高温高压燃气驱动液体水柱在大气环境中的扩散过程,并对气液混合物射流噪声声压进行了测量,对比了有无液体水柱两种状态下射流的测试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尾管中放置液体水柱后,由于气液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变了燃气射流流场结构以及降低了射流特征参数.通过与无液体水柱的燃气射流对比,发现有液体水柱时整个测点区域的噪声声压级峰值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且地面对声波的反射也减弱,噪声声压级峰值随着测点偏离射流中心轴线角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因此,放置液体水柱后起到了明显的降噪效果,在偏离角为45°位置声压级峰值降低了6.4dB,验证了此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王健  阮文俊  王浩  张磊 《推进技术》2017,38(8):1726-1731
为了研究在低温寒冷工作条件下单兵火箭发射过程中声、光、焰、烟等缺陷的抑制方法,设计了将防冻液柱放置在发射筒尾管中作为平衡体的实验方案。实验中采用高速摄影系统观察了超声速燃气射流驱动防冻液柱在大气环境中的扩散过程,并利用压电式传感器测得了发射筒周围的冲击波超压值,对比了燃气驱动防冻液柱和液体水柱两种状态下射流流场的测试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液体柱的阻碍作用,射流流场发展初期的径向发展速度相比于轴向发展速度更快。随着射流流场的逐渐发展,出现了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效应。以防冻液柱为平衡体时,弹丸所获初速更高,由于防冻液气化潜热较高,相比于液体水气化时吸收了更多的燃气能量,降低了射流特征参数。通过与以液体水柱为平衡体的射流流场对比,发现以防冻液柱为平衡体时整个测点区域的噪声声压级峰值均有所降低,声压级降低了1.5 ~ 3.5dB,验证了此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正7月11日18时18分,一架从美国西雅图起飞的宽体客机空客A330–900neo(DL589航班)抵达浦东机场。当飞机缓缓停靠指定的18号停机位时,飞机机头两侧的消防车用顶炮喷出巨型圆弧型水柱,在空中架起一道美丽的彩虹,以"水门仪式"热烈欢迎新"入职"的客机。这是浦东机场继7月2日新机型  相似文献   

5.
《航空港》2004,(4)
浦东机场日起降航班500多架次。当飞机降落时,轮胎摩擦道面留下的橡胶会降低跑道的摩擦系数。当摩擦系数降到规定的最低标准0.41以下,就会严重影响降落安全,因此必须对跑道进行定期除胶。目前,我国机场采用的除胶方法是较常用的高压水柱冲刷除胶,一般认为水压在850kg为宜。浦东机场通航后不久,跑道曾出现除胶后摩擦系数仍维持在0.41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一种主流倾斜的两级等直径排气引射器,并进行了缩比模型吹风试验。模型前后级之间的间距可调,分别在5种主气流偏角α和4种排气反压下,完成了三种模型间距的冷流试验。试验表明,三种模型的引射系数随排气反应的增大而减小,最大排气反压约为3432Pa(35cm水柱),在零反压时,最大引射系数接近10。在主流有偏角的情况下,两级引射器中的间隙有气体排出,这将不利于排气引射器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7.
主流倾斜的引射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设计了 4种主流倾斜的引射器模型,分别在 5种主气流倾斜角和 4种排气反压下,完成了模型冷流试验。试验表明,4种模型中具有等直管的模型 3,4引射系数普遍高于大头模型 1,2。在零气流角和反压为大气压时,约高 10%左右,最高引射系数为 3.379。试验还表明,具有等直管的模型3和模型4能承受的反压较大。引射系数 N为零的反压可高至 900mm水柱左右。 4种引射器模型中,模型 4的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8.
敦当地时间10月24日下午4时.从 美国纽约返回英国伦敦的BA002号协和客机和另外两架分别从英国北部城市爱丁堡和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起飞经法国比斯开湾环绕旅行后返回机场的协和客机伴随着巨大的发动机轰鸣声和看台上的欢呼声、惋惜声,接连降落在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当BA002号在跑道滑行时,机场的消防车向这架从美国归来的做最后飞行的协和客机喷出巨大的水柱,以表示欢迎。至此,继今年5月法航停止运营协和客机后,英航另外7架协和客机全部停止运营。作为世界上唯一用于商业运营的超音速客机,协和飞机永远地告别了蓝天,从而走完了它27年…  相似文献   

9.
成都飞机公司最近研制成功高压水除油除锈机,可取代汽油清洗 金属表面油污和砂布打磨锈斑等手工操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金属表面清理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将工业用水经高压水泵压入喷枪,形成30兆帕压力的射流水柱,喷射到金属表面,在水射流动能的作用下,将防锈油和锈斑清洗干净。 经生产试用证明,该设备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工作可靠;可节省大量洗涤汽油和砂布等材料,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效4~5倍;还具有无毒,无尘,无污染,可消除火灾事故隐患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前波能发电装置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振荡水柱式,具有导流叶片的冲击式透平因其峰值效率高,启动性能好等优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 6.2的三维数值模拟技术对该种透平装置进行了研究.控制方程为雷诺平均方程,并利用重整化群RNG湍流模型闭合方程组.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值较为吻合,说明该方法有效可靠.考察了网格类型及网格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了在不同径间比条件下,动叶片表面的压力分布情况,计算了径间比在不同流量系数范围内对输入系数、扭矩系数及透平效率的影响.对动叶片表面空气流动迹线分布进行了考察.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对不同流量系数下透平径间比的设计取值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飞机装配中开敞性较差环境下的串联装配机构半闭环定位运动控制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极限学习机(EML)算法的飞机数字化装配定位运动模型。通过分析飞机数字化装配串联定位机构的运动学模型特点及性能要求,提出了飞机数字化装配定位运动的单隐含层前馈神经网络模型,并基于极限学习机提出了装配定位运动的数据辨识模型,且最后给出了基于极限学习机算法的定位运动离线辨识方法。通过将某大型飞机机身壁板柔性预定位工装作为试验平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获得的定位运动模型使直接装配定位精度达到±0.25 mm,满足某大型飞机机身壁板长桁的装配定位精度要求±0.50 mm。试验系统涉及的若干关键技术已应用于某大型飞机的壁板组件装配预定位柔性工装系统。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为拓宽创新设计机构的思路,扼要地介绍了一种利用空间周转轮系,实观机械手臂的公转与自转动作要求的机构运动分析、设计方案及结构参考图。  相似文献   

13.
针对发动机管路制造偏差和运动位移的补偿要求,对金属软管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进行研究。根据金属软管的系统、结构尺寸、接口参数和位移补偿,采用样条曲线对软管路径进行拟合,并运用有限元求解变形后的路径形状的计算方法对金属软管的长度和补偿工作条件下的曲率半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属软管的管形变化可满足发动机位移补偿要求,并为金属软管在某型发动机上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1.构造及其原始数据 滑轨舱门收放机构由中、侧滑轨、三角支架、外伸臂、链条条、链轮、液压马达及减速装置等组成(图1)。一根中滑轨布置在43框前飞机对称平面内与飞机外形的下零纵线相贴合,两根侧滑轨分别布置在43框后机身的两侧,舱门的前端由一个接头铰支在三角支架上,三角支架的前支点与链条相连,舱门的后部和两个外伸臂固接,  相似文献   

15.
一种无人机变后掠翼机构的设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变后掠翼机构的设计方法,能根据机翼平面形状参数,合理布置变掠机构、确定机构部分主要参数,并能得到机翼的运动规律。首先提出了变后掠翼机构方案,将运动机构抽象为数学模型;然后对各参数进行详尽的设计和计算,并对机翼的运动进行了数值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变后掠翼机构设计方法。运用方法对具体的算例,建立机构三维模型,进行运动模拟仿真,CATIA运动仿真结果与MATLAB数值计算结果一致,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孙杰 《飞行力学》2001,19(3):66-69
针对舰载直升机的特殊使用环境,分析了舰船运动情况对舰载直升机实施起飞、着舰和舰上机动飞行的影响,最后,探讨了MIL-F-83300等直升机规范对舰载直升机的各种使用规定及特殊的飞行品质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两级喷管喉径比对燃气蒸汽弹射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两级喷管不同的喉径比参数,建立了耦合弹体运动和气液多相汽化的多相流模型,研究改变喉径比对燃气蒸汽弹射流场参数、弹射装置载荷和弹体内弹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或者减小喉径比,均会导致弹射装置流场参数和发射稳定性变差。当喉径比增加过多时,将不能建立满足工作条件的喷水压差;喉径比过小时,激波上移最终会导致燃气发生器工作异常。喉径比为1.46时,尾罩压强差最小,发射稳定性能最优,温度最大值控制在设计值800K内,内弹道参数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前飞状态旋翼尾迹测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PIV技术,测量前飞状态旋翼尾迹的横向速度分布及桨尖涡在横向剖面里的运动轨迹,得到了前飞状态旋翼两侧的尾迹边界及桨尖涡在运动过程中的耗散特性等,研究了风速及拉力系数对前飞状态旋翼尾迹和桨尖涡运动轨迹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飞状态下,旋翼左右两侧尾迹的涡量值基本相当。旋翼尾迹沿径向急剧收缩,沿垂向逐渐下降,下降高度与流向距离几乎呈线性关系。风速、拉力系数的变化对桨尖涡及其运动轨迹有显著的影响。获得的测量结果为开展旋翼流动机理研究及提高CFD分析精度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飞机连续阵风载荷计算方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连续阵风载荷计算的方法及其应用。在紊流气动力、结构振动附加气动力、弹性力及惯性力的耦合作用下,通过在频域内联立求解结构振动方程,获得了响应量(位移、载荷)的频响函数。并依据民用飞机适航条例要求进行了垂向阵风载荷计算。  相似文献   

20.
以MEMS静电悬浮陀螺仪敏感结构为研究对象,针对陀螺仪转子运动模型非线性和参数不确定的特点,采用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策略设计了陀螺仪转子五自由度悬浮支承控制器.将MAT-LAB中Fuzzy模块和Simulink模块结合,对支承控制器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的开、闭环频域特性以及刚度特性等均满足稳定性要求,且表现出良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