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首先提出了适合于N=3~m的按频率抽取快速Fourier变换(DIF FFT)与按时间抽取快速Fourier变换(DIT FFT)的新算法,分别导出了算法的一般公式,给出了信号流图,分析了计算复杂性。对于实序列的FFT算法也相应作了探讨,然后按照类似的方式提出了适合于N=3~m的按频率抽取快速Hartley变换(DIF FHT)与按时间抽取快速Hartley变换(DIT FHT)的新算法。最后将本文提出的基3FFT算法、基3FHT算法与其他基3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新算法不仅所需运算量少,优于其他基3算法,而且可进行原位计算,结构简单规则,易用硬件或软件实现。本文算法扩展了FFT算法与FHT算法的可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基于蚁群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的特性,提出解决光网络路由问题的混合算法。研究了将粒子群算法生成的信息素作为蚁群算法的初始解,然后利用蚁群算法寻找更优解,再由粒子群算法进行变异、交叉操作,得到了"三阶段"的混合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在解决光网络路由问题时,混合算法比其他几种优化算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部分隐藏的随机化回答方法是基于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的隐私保护算法,针对该算法在重构频繁项集支持度上的指数级时间复杂度导致算法执行效率下降的不足,采用分治策略和集合运算方法对该算法进行改进,消除重构数据的指数级运算。改进算法降低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并有效提高了执行效率。仿真实验与分析表明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Java的数据结构算法演示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基于Java Applet实现数据结构课程中算法动态演示的总体设计。详细描述了主界面的设计和算法演示界面的设计,并以迷宫求解算法的为例,介绍了算法动态演示的详细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有限环域裁剪多义线的算法。文章首先介绍了基本概念和算法设计。该算法通过多义线与诸环求交,在求交过程中利用局部法判别有效交点,从而确定出多义线位于有限环域内的有效部分。该算法对重边和重点情形给出了简单、直观的处理方法,从而可靠地解决了裁剪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重边和重点问题。文章还给出了一个由内、外环组成的有限环域裁剪一条多义线的实例。最后,文章还介绍了该算法在两张裁剪曲面的求交算法及过渡算法中的应用。该算法已在微机上实现并测试通过,并已利用该算法实现了裁剪NURBS曲面的求交及过渡算法  相似文献   

6.
由光流场重建三维运动和结构是计算机视觉研究中的热点和前沿,它分为线性算法和非线性算法。非线性算法的初始值选取非常重要,否则会导致算法失败。本文提出了一种由光流场重建三维结构线性算法的实验模拟新方法,该方法巧妙地利用合成数据和图像序列验证了重建的线性算法,该思路也适用于其它算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补偿在自适应阵列天线中应用Kalman算法时,由于模型误差和计算误差所引起的自适应阵列天线性能的损失,本文引入Kalman补偿算法,即自适应Kalman渐消记忆滤波算法及自适应Kalman参量识别滤波算法,获得了有益的结果。最后在上述两种算法的基础上,导出了一种新的算法,该算法具有上述两种算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求解大规模矩阵问题的Krylov子空间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求解大规模矩阵问题包括线性方程组和特征值问题等是计算数学和科学工程计算中的重大课题,最近几年,其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文中给出大型线性方程组和特征值问题Krylov子空间方法若干进展的一个概述,其中包括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成果。涉及的专题包括求解大型线性方程组的共轭梯度法、SYMMLQ算法、MINRES算法、GMRES算法、Lanczos双正交化算法、QMR算法以及这些算法的块格式;求解大对称特征值问题的Lanczos算法和块Lqnczos算法;求解大型非对称特征问题的Lanczos算法、Arnodi算法以及这些算法的推广。讨论求解大规模矩阵问题的加速技术和预处理技术。了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机器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介绍了YOLOX算法的基本原理和结构,讨论了利用YOLOX算法以飞机蒙皮缺陷为目标进行检测识别的应用。同时结合通道注意力机制对YOLOX算法进行改进,提高了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DWDM光接入网的波长分配算法,该算法在保证基本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通过调度共享波长降低业务请求过程中的阻塞率。文中还对该算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在抑制相干斑噪声的同时应尽量保持图像的边缘和纹理特征。基于数学形态学方法的几何滤波算法在有效去除相干斑的同时,能较好地保留图像的边缘特征,但是运算量较大,处理速度较慢,将不利于数据的实时处理。为了克服此缺点,本文应用形态学中平滑方法对该算法作了改进。并对真实SAR图像进行处理并与几何滤波算法及Lee滤波算法处理结果作比较。结果验证了改进算法与几何滤波算法相比在达到同样的处理效果的情况下.减少了一半以上的运算量,大大地缩短了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12.
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在研究大规模决策空间的优化问题时,MOEA/D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搜索和高斯变异的MOEA/D算法。引入环境迁移模型,将两者进行并联,并且与原算法进行串联,利用量子搜索来提升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采用高斯变异位置更新方法保证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同时为了避免算法在迭代后期陷入"早熟"危险,提出了基于邻居位置的量子搜索,通过改变吸引点的生成方式,来加强量子搜索在迭代后期的局部搜索能力。结果表明:改进后的MOEA/D算法与原算法相比,提升了算法的搜索能力,也保证了算法的收敛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UAT数据链的通信原理,分析了RS算法在UAT数据链中的关键作用。根据UAT数据链的RS算法类型,估算RS算法在UAT数据链中的纠错能力,并通过Matlab仿真了RS算法和信道误码率之间的关系,给出了UAT数据链中长报文和短报文的RS算法的误字率的仿真和分析,为UAT数据链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精确有效的数值算法,用以确定谐波激励下的分段线性振子的周期运动。该算法基于传统的打靶技术,并以分段线性的解析结果替代了所用的Poincare数值积分映射及其Jacobi矩阵。因此,该法摆脱了现有数值算法需要预先假定相轨线穿越不同线性区域次序的束缚。文中的数值算例证明,同现有算法相比,该算法能处理比该类振子更为复杂的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多阶段生产系统中并行机各自的能源消耗存在差异的问题,进行了一种混合型文化基因算法的节能调度策略研究。首先对问题域进行描述,以最小化能源消耗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进化的文化基因混合算法求解研究问题,该算法融合了最先可获得设备规则和最小能源消耗规则,并引入贪婪算法进行局部搜索以提高算法搜索性能及收敛性能。最后,对算法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加权比特翻转,提出一种快速联合加权比特翻转译码算法。该算法首先以平均幅度作为校验方程,其次以可靠性比率来判断译码出错率,最后在最大迭代次数或达到了零出错率时输出结果。与WBF译码算法相比加快了LDPC码的译码速度,并且误码性能也得到明显改善。相比以平均幅度为信息节点的加权比特翻转算法和可靠性比率加权比特翻转算法,该改进型算法避免了单比特翻转算法在译码过程中产生的同一比特循环翻转现象。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不同的应力测量方式,将得到不同形式的有限变形塑性的算法列式。本文基于柯西应力来表示屈服准则,给出了以柯西应力表示的有限变形塑性的指数算法列式。利用对数应变,在主轴下建立了返回映射算法,得到了一种非对称的算法切线模量。它保持了在无穷小理论中返回映射的算法结构。算例表明,对于静水压力相关的塑性材料,应力测量形式的选择对数值结果有较大的影响,柯西应力列式得到了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新的体素化算法,利用显示硬件支持二维光栅化算法和新的可编程控制功能,提高了体素化算法的效率。该算法通过逐层处理的方式将三维数据离散成为一系列的切片,利用硬件渲染完成切片的光栅化操作,将最终的光栅化结果组合成为体数据表达。算法利用可编程图形处理单元(GPU)的大规模纹理、动态顶点数据和灵活的纹理数据操作等特性,有效地降低了系统压力,提高了算法效能。实验证明,该算法满足真三维显示技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捷联惯导系统的圆锥误差补偿算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非互易向量的确定与补偿是影响高动态、恶劣振动环境下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姿态矩阵计算的重要问题。为了补偿由此引起的圆锥误差,本文对一些传统算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由于以往各种算法一般都需要输入信息为角度信息,但对于高动态、恶劣振动环境,角速度信息更有工程意义,所以针对输入信息为角速度的情形,提出了一类新的姿态算法,通过对比传统的算法,新算法在同样计算量、存储量的情况下有较优的性能,算法的精度较传统的算法高。另外,对新的姿态算法进行了误差分析.为其参数选择提供了选择标准,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通过引入单纯形算法,建立相关配送优化模型,详细地阐述了基于单纯形算法的物流配送费用优化方案。分析表明,单纯形算法具有简洁、直观、易于编程调试、维护方便的优点,避免了传统智能寻优算法较为繁琐的推导过程,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