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机载高距离分辨率(HRR)相控阵雷达在时空相关地杂波背景中的动目标检测问题,为避免HRR雷达数据中出现的距离徙动问题,文中将HRR距离剖面划分成几大距离段,由于线段距离包含一系列高距离分辨率距离单元,所以这种划分不会丢失信息,因而不会折损失分辨率,本文阐述了如何采用矢量自回归(VAR)滤波技术来抑制地杂波,而后推导了基于广义似然比测试(GLRT)检测策略的动目标检测器,检测门限根据所需的虚警率,通过渐进统计分析来确定,若假设存在目标,先根据VAR滤波数据估计出目标多普勒频率和空域特征矢量后,再计算一简单的检测变量,并将它与检测门限相比较,即可做出是否存在目标的判 次,数值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动目标检测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W.  Rob W.  John 《空载雷达》2001,(2):27-34
由于聚焦运动目标本身的困难给运动目标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和自动目标识别(ATR)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运动目标的自动目标识别(ATR)最近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距离高分辨率(HRR)雷达模式通过多普勒波滤和杂波抑制形式显著地提高了目标与(杂波加噪声)(T/(C+N))比的聚焦HRR轮廓像,提供了一条运动目标识别的途径。HRR和ATR的目的是实现并评估推广的工作条件下表现出稳健性的算法。采用了运动与静止目标捕获和识别(MSTAR)数据库的子集对基于模板的一维ATR研究了设计和性能。由于不能得到具有充分的统计意义的地面运动目标数据库,在仅采用距离维图像识别目标时,采用这种方法作为评估地面目标的可区辨性的间隔性中间步骤。本文概括数据、算法、性能结果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了多普勒前和多普勒后STAP处理算法用于相同试验数据时的性能比较研究,这些数据由QinetiQ公司改进型监视雷达收集。这两种算法的性能是用杂波对消比和目标信号改善因子(有STAP和没有STAP处理的信号对杂波加噪声之比)来定量研究的。结果表明可以使多普勒前和多普勒后STAP具有相同的杂波对消水平。 所得到的结果是明亮的目标特征会影响到STAP处理器并减弱全部的杂波对消。我们已经发现对于两个相位中心试验雷达数据而言,与简单的固定窗多普勒后STAP算法相比,PRI来回变化的多普勒后STAP使杂波对消有很大的提高。还发现动窗或辅助单元多普勒后STAP的应用会降低处理器的输出。将最后距离多普勒图归一化以防止热噪声的加强并去除随着多普勒而改变的权范数的变化,这是在STAP处理后进行探测算法解读和应用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4.
Mitc.  RA 范晋祥 《空载雷达》2000,(3):38-52,76
给出了一种用于稳健的高距离分辨率(HRR)雷达飞机识别(ID)的基于统计特征(StaF)的分类器,HRR波形峰特征在飞行中选择,没有对特征的数目与位置作出先验假设。所抽取的特征取决于所观测的波形(使特征的数目、位置与幅度为随机变量)的信息内涵,这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保持对已知目标的高识别率同时又使未知目标错误最小来提高分类的稳健性。文中给出了识别结果,表明这种统计特征(StaF)分类器可以显著地降低与未知目标相关的误差,同时保持很高的正确分类概率。  相似文献   

5.
合成孔径雷达(SAR)利用通过时间积累和自身的运动所获得的很高空间分辨率,可以降低某一给定分辨单元中的背景杂波功率,从而探测出非运动目标。而地面动目标显示(GMTI)雷达为了探测则采用低得多的分辨处理,利用的是实际孔径与动目标和杂波之间的空.时响应的相对差别。因此,SAR和GMTI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时间处理分辨尺度,它们对探测固定(在SAR情况下)或者外围杂波中的(在GMTI情况下)目标来说是最佳的,并已经单独验证过,能够很好地工作。基于机载雷达数据处理的这种多个分辨率说明,就有可能研究出一种探测技术,该技术将着手优化信号处理分辨尺度(比如时间积累的长度)来与所关注目标的动态情况相匹配。本文研究怎样利用长相参处理时间间隔(CPI)的信号处理技术来改善GMTI雷达的探测性能。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距离徒动高分辨率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SAR)精确成像的改进Chirp Scaling(CS)成像处理算法 ,以及实现单视图象斑点噪声抑制的基于目标检测的增强无偏最大后验概率 (TDRGMAP)方法。采用这种高精度成像处理方法和单视图像斑点噪声抑制方法 ,可以实现星载 SAR高空间分辨率和高辐射分辨率的雷达图像。  相似文献   

7.
Chin  Heng  Lim  Elias  Aboutanios  Bernard  Mulgrew  林俭芳 《空载雷达》2007,(2):41-46
研究了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技术在双基地机载雷达应用中的相关问题。对于地面动目标指示(MTI)雷达,杂波多普勒频率与各种阵列结构的距离而不是线性侧视结构有关。这种距离相关性导致了STAP技术的杂波抑制问题。一种情况是STAP滤波器变成距离相关。本文建议在角度一多普勒域上利用插值对改进型联合域局部(JDL)处理器进行多普勒补偿。仿真结果显示处理器的性能在整个频谱上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合成孔径雷达(SAR)主瓣杂波在时频平面中呈带状分布,散布宽度与雷达波束有关;目标距离向速度引起回波信号中心频率的偏移,当此速度较大时则导致目标在时频平面内偏出主瓣杂波散布范围;目标方位向速度引起它与杂波调频率的差异,当沿着动目标调频率方向进行相干积累时检测效果最佳,主、副瓣杂波得到一定的抑制,抑制效果还与雷达相干积累时间、目标方位向速度有关。针对动、静目标如此之不同,文章提出以动、静目标调频率、中心频率之间的差异为核心的杂波抑制方法,最后在低信杂比的条件下进行了SAR模拟场景仿真研究,在时频域实现杂波抑制和动目标信号的有效积累。  相似文献   

9.
由于天基雷达覆盖范围广、探测背景复杂,雷达回波会呈现出明显的非均匀特性,从而导致杂波协方差矩阵(clutter covariance matrix, CCM)估计与实际情况出现偏差,从而恶化天基雷达对空中动目标的检测性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对马氏距离的非均匀样本抑制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所有样本的广义内积(generalized inner product, GIP),在此基础上选取一个合适的样本作为参考。通过比较场景中所有样本与参考样本的马氏距离,将相对马氏距离大于判定门限的样本作为非均匀样本剔除。用筛选后的样本进行杂波协方差矩阵估计,从而提高天基雷达在复杂环境下对空中动目标的检测性能。理论分析和实测数据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在非均匀环境下有效检测出空中动目标。  相似文献   

10.
Klemm  R 郑茂 《空载雷达》1995,(4):57-63
运动的雷达所接收到的杂波回波会产生降低慢动目标的检测能力的多普勒带宽。采用间接地雷达平台运动进行补偿的自适应空时杂波滤波器,可以克服这种多普勒频散效应。为了应用空时处理,要求有一个多通道的天线。  相似文献   

11.
Ayoub  TF 王欣 《空载雷达》1998,(2):92-97,86
由于高脉冲重复频率雷达具有在无杂波区对高接近速率目标定位的能力而被应用于机载场合。但是距离的严重模糊回波可能会导致低普勒目标与近离强杂波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12.
Blan.  JL 《空载雷达》2000,(1):1-5,57
建立了一个MPRF(中等脉冲重复频率)空-空雷达试验台,并进行了涉及到低飞机载目标遭遇条件的飞行试验。该雷达工作在Ku波段,采用线性调频波形和模拟解线性调频展宽距离压缩。利用数字化任意波形产生器产生波形,且在接收 采用了直接IF(中频)数字变换。利用低成本的商用大动态范围A/D变换器实现高压缩比,得到了一架Lear喷气式飞机、一架直升机和几个地面动目标以及几种杂波的下视飞行试验数据。这种试验计划验  相似文献   

13.
杂波是影响高分辨雷达宽带一维距离像成像性能的重要因素。强杂波可能会造成目标点遮盖和虚假目标点,影响雷达的检测性能。针对步进频率成像杂波抑制问题开展波形研究,提出了一种抑制杂波的步进频率(CS-SF)新波形。CS-SF发射波形为组内同频、组间步进的脉冲串,利用目标与杂波的速度差异,通过组内加权抑制杂波,组间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提高距离分辨率。详细分析了该波形抑制杂波的原理和信杂比改善理论值,给出了CS-SF波形信号处理流程,建立了单目标杂波模型和扩展目标杂波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CS-SF抑制杂波的有效性,信杂比改善实际值符合理论值。  相似文献   

14.
一种数字式动目标跟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在某型号雷达中成功应用的全数字式动目标跟踪系统。和差三路I和Q正交信号经模数(A/D)转换后在数字信号处理器中进行动目标显示(MTI)滤波、距离跟踪,同时提取角误差信号作为天线角伺服系统的输入,以实现对目标的角度跟踪。该跟踪系统可以有效地抑制对中低空目标回波影响较大的地杂波及海杂波等干扰信号,从而极大地改善了跟踪雷达的中低空性能。  相似文献   

15.
张先芝  尚尚  戴圆强  杨童  刘明 《遥测遥控》2023,44(1):111-119
高频地波雷达是海上动目标检测的重要手段,其中海杂波是影响海面目标检测性能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海杂波的预测精度进而有效抑制海杂波,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蚁狮算法(Ant Lion Optimizer,ALO)优化RBF神经网络的海杂波预测模型(MGPALO-RBF,Multiple elites dynamic guidance Ant Lion Optimizer based on Gaussian difference variation-based learning with Perturbation factor-radial basis function)。由于标准蚁狮算法具有易陷入局部最优且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本文在蚂蚁进行随机行走的过程中加入扰动因子以增加种群的活跃性和多样性,并提出多个精英动态引导机制,强化算法前期的探索能力和后期的开发能力,同时对种群中较差蚁狮进行高斯差分变异以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蚁狮算法在对比算法中具有更高的收敛精度和收敛速度,MGPALO-RBF模型具有更好的海杂波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战争中随着飞行技术的不断发展,敌方飞机越来越多地利用地形作为掩护,采取低空突防的方式对阵地进行攻击,这就对雷达提出了准确地跟踪低空飞行目标的要求.在跟踪低空目标时,雷达通常会遇到两种相互独立的杂波问题,即目标能量通过地面(或海面)反射进入雷达的面杂波或后向散射以及多路径杂波或前向散射.对前者,雷达可利用活动目标存在多普勒频移这一特性,采用动目标选择技术消除其影响,而对后者,由于多  相似文献   

17.
知识辅助传感器信号处理和专家推理(KASSPER)方案旨在通过考虑全部可利用的先验知识来改善机载地面动目标显示(GMTI)雷达的性能。一条很有用的信息是雷达回波信号为接近理想平面波的叠加。可以用采样GMTI雷达数据的平面波信号和杂波模型校准接收阵列、抑制杂波和检测动目标。每个距离门是单独处理的。采样协方差矩阵是不必要的。完成了综合的KASSPER Challenge Datacube处理以验证性能。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在超宽带波束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中利用双基天线构造进行地面动目标显示的方法。为了抑制强杂波信号,雷达信道具有同样严格的要求。在双基系统中这些信道是不一样的,作者研究了如何补偿这种双基构造。双基杂波散射的影响是不可能补偿的,因此尝试对地面动目标显示的双基散射影响进行估算。在时域和频域中可把宽天线波束的双基合成孔径转换成单元基合成孔径。雷达信道间的失配会引起杂波泄漏,明确了时域和频域脉冲压缩冲激响应泄漏。  相似文献   

19.
尽管非协同式目标识别与高可靠敌我识别极其相关,但一直是一个有等解决的问题,过去提出并研究了许多方法,如:利用目标的红外、声学、光学或雷达特征等,其中一些方法是无源法,其优点是不会对被观测目标发出报警,不足之处是观测距离有限,边缘分辨率低,本文介绍的方法是在利用飞机雷达图像的基础上提出的,所研究的是一维雷达图像(通常所说的高距离分辨率剖面图)和二维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图像。  相似文献   

20.
钱崇智 《上海航天》1990,(5):16-18,7
为了降低各种地物杂波对雷达接收机工作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动目标跟踪方案.该方案采用单个模拟式多普勒滤波器,实现动目标提取与单脉冲跟踪兼容;动目标距离跟踪采用分裂波门技术.给出了动目标跟踪原理框图.外场试验表明,该方案是成功的.雷达各项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