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美军大力推进军事转型、提出转型通信体系的背景,阐述了转型通信体系的概念,论述了转型通信卫星的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剖析了美军对转型通信体系的总体需求,给出了转型通信体系发展的关键技术和主要风险。  相似文献   

2.
李创业  王克 《航天电子对抗》2009,25(6):14-16,29
美军宽带全球卫星通信系统(WGS)是美国目前最为先进的军用通信卫星.参考大量资料,重点介绍和说明WGS的基本概况、系统组成与功能、用途和作战使用方式,并分析了其关键技术及技术特点.有助于未来军用通信卫星的研究与设计.  相似文献   

3.
<正>(接上期)二装备发展趋势3美通信卫星体系向战略与战术任务分离、宽带任务多样化方向发展美军2013年以来针对不同的作战环境(核战争、对抗和非对抗环境),论证面向未来长远作战需求的军用卫星通信体系,逐步明确安全通信卫星体系将依照战略与战  相似文献   

4.
美国在中东危机期间使用了至少12种军用卫星系统来监视伊拉克的行动并协调美军的作战。这些卫星包括:KH-11、KH-12系列高分辨率照像侦察卫星、曲辊球(Lacrosse)合成孔径雷达扫描卫星、国防卫星通信系统 (DSCSⅡ和DSCSⅢ)、美国海军的舰队通信卫星(FltSatCom)、辛康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5.
天兵 《航天》2012,(4):32-35
2012年2月24日,美军首颗新一代窄带通信卫星——“移动用户目标系统”(MUOS)由“宇宙神”5火箭送入太空。它将用于替代美国海军现役的“特高频后继星”(UFO),提供窄带移动通信服务。据研制“移动用户目标系统”的洛马公司副总裁称:“新一代窄带移动军用通信卫星将极大地增强作战人员动中通的能力,包括得到增强的同步语音、视频和数据能力。”  相似文献   

6.
2015年1月20日,美国海军移动用户目标系统-3卫星(MUOS-3)搭载宇宙神-5火箭成功发射。经过7次预定的在轨机动后,卫星于2月初成功进入地球静止轨道,太阳翼和两副大型网格天线顺利展开,随后将开展为期数月的在轨测试。此次发射是MUOS系统中的第3颗卫星,此前两颗卫星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发射。MUOS卫星是美军新一代窄带通信卫星,为美军及  相似文献   

7.
2012年5月5日,美国空军的先进极高频-2(AEHF-2)军事通信卫星成功发射。卫星将经历约110天的轨道抬升和120天的在轨测试,在完成这两个阶段后才能正式开始服役。AEHF卫星系统是美国新一代高防护性能的地球静止轨道军事通信卫星系统,用于替代老化的"军事星"(Milstar)卫星系统,在包括核战争在内的各种规模战争中,为美军关键战略和战术部队提供防截获、抗干扰、高保密和高生存能力的全球卫星通信。AEHF-2卫星是AEHF卫星通信系统空间段的第  相似文献   

8.
1984年4月8日,我国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升上了太空,到今年4月8日,我国拥有自己的通信卫星已经整整30年。30年来,中国航天人拼搏发展,实现了通信卫星研制技术从东方红二号到东方红四号的“三级跳”,东方红系列通信卫星不仅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通信卫星系统易遭到敌方恶意干扰、地面无意干扰,对通信卫星系统的干扰排查具有重要意义,而通信卫星系统的干扰定位一直是重难点问题。在双星定位互模糊函数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弦波高精度互模糊函数频差估计方法,同时针对利用两颗静止通信卫星实现干扰定位时主信号和辅助信号信噪比差异大、辅助信号微弱的问题,采用改进的互模糊度函数实现双星TDOA和FDOA的测量,完成对通信卫星系统干扰信号的定位。仿真试验表明,采用本算法,对通信卫星系统干扰信号的定位精度较高,满足系统实际运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通信卫星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回顾了国内外通信卫星和卫星通信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发展通信卫星和卫星通信所面临的困难、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通信卫星的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满足信息化战争的需要,世界各军事大国在加速发展卫星系统的同时,还在大力加强卫星应用技术与应用装备的研发,美国历来十分重视卫星通信应用装备的研发,认为通过对地面卫星通信终端的改进,能够使卫星通信系统在战场上的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文章对美军几种典型的卫星通信应用装备作以分析,采用系统分析和归纳的方法对美军通信装备进行梳理,代表性地介绍了美国近几年作为研发重点的战术级卫星通信应用装备、保密卫星通信应用装备和提升部队机动作战能力的通信卫星装备。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我国新一代中容量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在经过一年多的在轨测试和试运行后,于8月12日正式交付。目前,卫星通信系统工作正常,成为我国通信网中的重要一环。东方红三号卫星的交付,标志着我国通信卫星事业的发展达到了新的阶段。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地球静止轨道大容量通信卫星的发展趋势,以及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散热特点和散热能力分析,根据大容量通信卫星的发展需求,提出了热控分系统解决高功率卫星散热拟采用的热控技术。  相似文献   

14.
地球静止轨道商业通信卫星与空间保险业的初期发展费雅佳自从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商业通信卫星晨鸟,即国际通信卫星1投入使用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商业通信卫星无论是在通信容量、功率,还是在设计寿命上都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发展。成功地研制了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  相似文献   

15.
由国际通信卫星公司所有的一颗通信卫星在为海上舰船和南极科学家服务了32年后,已宣布退役。这颗“寿星”称为“海事通信卫星”F2,由休斯飞机公司建造,重318公斤,发射于1976年,设计寿命5年。  相似文献   

16.
世界第一代陆地移动通信卫星系统建成庞之浩通信卫星系统建成世界第一代陆地移动今年4月21日,欧空局的阿里安42P火箭成功地把加拿大移动卫星1(MSAT-1)送入预定轨道。至此,北美移动通信卫星系统终于大功告成。它是世界第一代商业性陆地移动通信卫星系统,...  相似文献   

17.
费雅佳 《中国航天》1998,(10):11-14
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全球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1965年4月6日,由休斯飞机公司研制的全球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商业通信卫星晨鸟发射升空,从此开始了通信卫星的进一步发展和商业通信卫星市场的竞争。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商业通信卫星市...  相似文献   

18.
论国际空间法与中国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政策法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威 《中国航天》2004,(6):10-14,17
1958年12月18日,美国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开创了通信卫星发射服务的先河。而商业卫星发射服务起始于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的“国际通信卫星”1F1卫星项目,又称晨鸟1。晨鸟1卫星使用美国德尔它D运载火箭于1965年4月6日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发射。  相似文献   

19.
石卫平 《中国航天》2004,(10):20-24
美国军用卫星系统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40多年来,美国军用卫星系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目前以侦察卫星系统、预警卫星系统、军事通信卫星系统和导航定位卫星系统为主组成的军用卫星系统已经发展成为美军军事作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现代局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战支援作用。美军已经认识到21世纪的战争将是“信息化战争”,夺取制信息权将成为取胜的关键,而空间因其高度优势在夺取制信息权的行动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未来战争中能够控制空间或占有空间优势的一方,将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夺取空间优势将成为夺取制信息权的保障。军用卫星系统作为夺取空间优势的重要武器装备,将成为军事作战系统信息链中的重要一环,成为夺取信息优势的重要武器。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通信卫星领域的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局面,为了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在竞争中采取主动,应对我国通信卫星市场的发展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本文将从我国通信卫星的制造及经营企业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一、优势1,我国具有自行研制、设计和生产大容量通信卫星的能力70年代初,我国开始了通信卫星的研制和生产,此后先后研制并发射成功了东方红二号和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为我国的通信事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997年发射的东方红三号卫星装有6个中功率(沁w)、18个低功率(8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