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审定是飞机维修大纲投入使用的必要条件。分析了维修大纲审定的必要性,对维修大纲审订工作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物理-事理-人理的维修大纲审定方法;给出了基于该方法的概念模型;建立了维修大纲审定的指标体系;最后给出了基于指标的维修大纲审定多层模糊综合评判算法,并针对某新型支线飞机维修大纲进行了审定评估,效果良好,为我国飞机维修大纲审定满足适航要求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维修目标与要求(MORs)是为了能够并便于对产品进行维修而对航空器设计、维修和保障所提出的目标与要求,是设计、使用、维修、成本、效率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权衡结果,也是维修工程学要实现的具体要求和指标。本文立足民用飞机,结合自身民机维修经验,从MORs指标确定的风险、过程、指标的分类等方面对MORs及其指标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民用飞机维修性参数选取和指标确定是维修性设计的基础工作之一,为了反映出民用飞机的维修性、运营费用和维修人力等方面的目标,需要选择合适的维修性参数并确定维修性指标。国产民用飞机由于缺少研制经验和设计资料,无法使用成熟方法进行维修性参数选取和指标确定,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结合民用飞机的设计特点阐述了民用飞机维修性参数的选取方法,通过综合权衡民用飞机设计中各影响因素和维修性参数有效性,从与维修时间相关、与维修工时相关、与维修成本相关的三类参数中选取适当的民用飞机维修性参数。针对民用飞机设计现状,明确维修性指标的确定依据和具有实用性的方法,以使民用飞机具有良好的维修性。解决了国产民用飞机维修性参数选取和指标确定工作无参考依据的问题,为民用飞机维修性参数选取和指标确定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4.
归纳分析了航空维修安全文化的定义及结构层次,提出了航空维修安全文化的三层结构模型。构建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在内的航空维修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层次分析评价方法(AHP-Fuzzy)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5.
计划维修任务间隔是反映飞机可靠性和经济性的重要指标,而飞机服役后维修及故障数据的累积对 维修间隔调整提供依据。通过梳理飞机维修任务间隔优化的流程,确定数据抽样样本量的方法;给出基于数据 拟合的故障趋势分析方法对间隔优化的必要性进行判断;定义维修间隔优化的假设检验准则,对提出的优化方 法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能够对新维修任务间隔的可行性进行判断,指导维修大纲的更新。  相似文献   

6.
基于Semi-Markov模型的多态系统不完全维修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复杂多态系统的任务完成能力,降低维修资源消耗,提出了基于Semi-Markov模型的预防性维修和修复性维修相结合的多态系统不完全维修决策方法。采用Semi-Markov模型描述部件的性能衰退过程,利用通用生成函数方法对系统的可靠性指标进行分析,在不完全维修模型基础上,从"系统级维修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预防性维修和修复性维修相结合的不完全维修决策方法,确保系统在有限的服役期内,获得最大净效益。并以某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子系统的维修决策为例进行分析,该方法可以有效的结合预防性维修和修复性维修的优势,提高了系统的任务完成能力,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分段加权维修时间综合验证方法,先将MTTR指标具体分到每一段时间,然后利用Bootstrap方法分别对各段时间进行验证。在上述验证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加权综合,得到内场维修时间验证结果。  相似文献   

8.
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民航维修安全质量指标进行无量纲和归一化处理,对安全状况、质量状况、维修能力和维修经济性等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对安全质量综合评估分析,以量化指标反映民航维修的安全和质量状况,为管理者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直接维修成本(DMC)是航空器制造商向运营人进行经济性担保的一项主要参数,是运营阶段监控维修成本的参考比较基准。提出一种兼顾考虑DMC 担保值和计划维修要求所列维修间隔的预防性维修任务可执行区间权衡确定方法,分析该方法的数据采集需求,介绍其使用流程,对度量预防性维修任务经济性的指标参数进行定义,进而给出维修任务可执行区间的确定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从经济可承受性的角度确定出每一项预防性维修任务的可执行区间,从而为航空器运营人整合实施维修任务提供参考,达到控制优化维修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维修作业体制的制定极大程度地影响维修保障的效率和效果,影响航空兵部队战斗力的发挥。对维修作业体制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在不同环境下制定维修保障流程的原则和方法,以提高维修保障效率和装备的可靠性与经济性。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维修作业体制进行探究,量化分析以维修体制为核心影响参数的评价体系,明确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所占的权重,并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出动架次率和机群任务成功率所占的权重较大,而在二级指标中,规划保障所占的权重较大,说明了外场规划保障能力是影响维修作业体制的重要因素,为优化维修作业体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基于Q-GERT的装备维修保障流程仿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流程仿真主要建模仿真方法特点的基础上,针对维修保障流程的特点,运用Q-GERT对装备基层级维修保障过程进行了建模,并给出了具体的仿真算法,仿真分析了不同维修保障资源配置下的资源利用率、任务成功率等指标,为装备基层级维修保障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决策支持,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以安全管理手册(SMS)中关于风险管理和绩效指标的理论为基础,对航空公司机务维修安全状况评价方法展开深入研究,确定了以可接受安全绩效水平(ALOSP)作为航空公司维修安全状况的综合评价指标,并通过实例对航空公司两年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证明该方法科学、有效,易于操作且扩展性强,能对航空公司维修安全状况水平给予有效评价和预测,可用于指导航空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维修工作效率、减少维修差错、基于"人-机-环"理论,分析维修工效影响因素,引入德尔菲法确定维修工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灰色聚类模型的维修工效评价方法,实现了维修工效定性评价的定量化。结合某型歼击机维修工效核查数据,实例验证了评价指标及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将航空武器装备维修过程质量与完成修复质量相结合来综合评判航空军工企业维修质量水平的方法,拟定了评价维修质量的一套指标评价体系.基于该指标体系建立了航空武器装备维修质量的综合模糊评价模型,并以某航空军工企业对某型战斗机机翼系统的维修为实例,对其维修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计算并分析了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机载设备拆装时间是重要的维修性设计指标,是选择或优化设计方案的重要参数。提出一种以过程 仿真模型为基础,综合考虑维修作业复杂度和维修工效评估结果的拆装时间综合评估方法。首先,将机载设备 拆装过程分解为基础维修活动单元,规划仿真过程并建立仿真模型;然后,使用模特分析法分析基础维修活动 时间,并根据维修作业复杂度与维修工效综合评估结果确定维修时间修正系数,修正基础维修活动时间;最后, 根据基础维修活动时间和工作流程评估机载设备拆装时间,并以飞机发动机拆卸时间分析为例进行应用验证。 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对机载设备拆装时间进行准确评估,能够满足飞机研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区域分析所确定的区域维修间隔,是飞机维修大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飞机的安全运营具有重大意义.针对区域评级工作中存在指标不规范和体系不完善的现状,研究了国外多种主流机型,首先分析区域影响因素建立细化的评级指标,然后应用模糊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结合各指标的评分得出综合等级,其次根据等级-间隔对应关系确定飞机区域维修间隔,最后以某飞机的发动机整流罩所在区域为实例进行分析,验证了该评级方法的实施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7.
新研商用航空发动机的维修性指标分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修性指标分配是提高维修性的基础工作之一。新研航空发动机由于缺乏相似产品数据,故障率信息不完备,无法使用成熟方法实现维修性指标分配。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确定采用基于产品维修复杂程度的综合加权分配法。通过分解相似机型拆装工艺与解读MIL-HDBK-470A标准维修时间,确定了综合加权分配法的LRU复杂度因子,解决了新研航空发动机维修性分配难以对标相似产品维修能力的问题,为提高航空发动机维修性指标分配的有效性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8.
依据维修人员工作特点和维修工作作风建设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维修人员行为数据,构建维修人员工作作风量化评价模型的方法。通过解析局方规范性文件获取评价指标及标准,应用序关系法确定指标权重。同时,提出了通过顶层设计和应用电子化工卡、数据中台等数字化系统,获取和自动分析真实全面的维修行为数据,得出维修体系作风建设量化结果的数字化作风管控模型。为航空公司作风改进、培训提升、差错管控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杨鹏  邱静  刘冠军  张勇 《航空学报》2021,42(12):324717-324717
针对实践中缺乏理论性、可实施性强的测试性指标论证方法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可靠度、战备完好率与可维修度(ROM)模型的测试性指标论证方法。从战备完好率(O)、可靠度(R)、可维修度(M)关系式入手,将关系式中的可靠度和可维修度分别用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和平均修复时间(MTTR)替换,再建立MTBF和MTTR与故障诊断率、虚警率和机内测试(BIT)故障率的关系式并代入"ROM"关系式,得到战备完好率与测试性指标之间的关系式,建立待解指标与BIT数量之间的关系式,通过代入和消减参数得到战备完好率随BIT数量变化曲线,通过找到曲线极值点得到最佳BIT数量,进而得到最佳的测试性指标。在模型构建和指标求解过程中进行了较为充分的仿真分析,得到了大量与经验相符的规律性结论,为不同对象应用该方法进行参数设置时提供了较为充分的参考。最后应用本文方法对某光电一体化设备进行了指标论证,演示并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损伤标尺的电子设备预测维修决策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玉国  邱静  刘冠军  吕克洪 《航空学报》2012,33(11):2093-2105
基于故障预测信息进行维修决策是预测性维修等新型维修模式的主要特征之一,可以有效提高装备使用可用度、降低寿命周期费用。面向单部件电子系统,针对故障预测中的损伤标尺方法,在完美换件维修的假设下,以单位时间成本、平均使用可用度与平均效费比为指标,提出了一种预测维修决策优化模型。对于与外场可更换单元(LRU)寿命独立的损伤标尺,选择预测距离与Weibull分布的形状参数为决策变量,对于与LRU寿命相关的损伤标尺,选择累积损伤因子与随机标准差为决策变量,应用Monte Carlo方法仿真研究了各个决策变量对维修效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与LRU寿命独立损伤标尺的预测维修策略的效果优于事后维修策略,但劣于年龄换件策略,揭示了该方法的本质特性;应用与LRU寿命相关损伤标尺的预测维修策略的效果在一定条件下优于年龄换件策略。最后分析了维修决策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