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5~74μm的快速凝固Al-Fe-Mo-Si-Zr-Ti合金粉末凝固组织特征,探讨了凝固组织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合金粉末主要有四种基本组织:初生Al_9(Fe,Mo)_2,α-Al与Al_6(Fe,Mo)共晶,胞晶及显微胞晶,出现这些组织的典型尺寸依次为56μm、40μm和8μm;合金元素Mo的加入,显著提高合金粉末凝固前过冷度,使10~40μm粉末的凝固机制发生了变化,由导热控制型转变成溶质扩散控制型,从而基本上消除了该尺寸范围内粉末凝固组织中共晶成分和初生相。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快速凝固形核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模拟计算,从理论上证实了胞间准晶相为初生相,计算得出在二元Al-Fe合金中抑制该相形成所需的冷却速度高达10 ̄(13)K/s。  相似文献   

2.
用旋转CVI工艺,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在低压(5kPa)、高温(1100℃)、高C3H6 浓度(62.5vol% )以及3.5m m ·m in- 1 碳布旋转线速度条件下,在二维碳布上快速制备了厚度均匀(0.25μm )、表面规整的致密热解碳界面层。实验结果表明:沉积温度对界面层表面状况有较大的影响;采用减压法与优化沉积炉结构与几何尺寸,能有效防止高温高C3H6 浓度下炭黑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几种微电子工艺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几种微电子工艺设备①OAI公司的J5000型高分辨率掩膜对准曝光系统.该设各可以应用的主要场合如下:砷化镓场效应器件,薄膜混合集成电路,微波混合集成电路,声表面波器件,薄膜磁头器件,多层布线厚膜电路及高密度组装印制板.其光刻分辨率为0.5μm。...  相似文献   

4.
一种快速制备C/C材料方法的探索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新的C/C材料制备方法--快速化学液气相渗透致密法。利用该技术,采用碳毡作预制体,以两种液态低分子有机物作碳源前驱体沉积时间在3h内,沉积温度在900℃ ̄1100℃范围内可获得密度达1.74g/cm^3的C/C材料。碳纤维表面最大沉积速率可达64μm/h,比传统的等温CVI沉积速率(0.1μm/h ̄0.25μm/h)提高了200倍以上,并初步分析了该技术快速致密多孔预制体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我们首次演示了一种采用谐振隧道贯穿效应、多层漏泄、全光纤的光纤偏振器,实验证实器件的偏振水光比(PER)≈27dB,插入损耗(IL)≈3dB,并有进一步改善器件性能的潜力;为分析该器件,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平面波导模型,理论预计与实验结果完全一致,进一步研究表明:通过适当选取器件参数,对于波长λ=0.6388μm,消光比为68dB,插入损耗为0.2dB;当λ=1.3μm时,实现PER约80dB,插入损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30~60μm粗铝粉(球形,非球形)对丁羟推进剂主要性能的影响,并着重研究了粗铝粉的燃烧特性和能量特性,结果表明粗铝粉在推进剂中使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2000年的半导体技术1制造技术规模,将持续发展.到2000年将获得1Gbit1C样品(线宽015-20μm);探明线条(Curve)密度、性能、可靠性和成本极限;2.设计技术:容量和生产率将按比例上升.到2000年,单个芯片系统上可集成100M个晶...  相似文献   

8.
铸型材料对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金相组织观察,电子探针分析及显微硬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在铸钢生产中常用的几种铸型材料及氧化钙对钛铝合金铸锭表面的污染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几种铸型材料对钛铝合金的表面硬化层厚度分别为氧化钙16μm ,刚玉60μm ,氧化锆130μm ,锆英砂130μm ,远低于对钛合金的污染层厚度,而且不发生粘砂。  相似文献   

9.
描述了一种用于精密工程中超精密测量的宽范围原子力显微镜.用管状扫描器工作时,测量范围可达2μm×2μm,能获得原子级的分辨率.当用新开发的定范围工作台扫描时,测量范围可为140μm×140μm;分辨率可在1~100nm之间调节.  相似文献   

10.
国外工艺动态耐热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化学蒸镀法(CVI)是化学气相沉积(CVD)的一种方法。CVD法主要用于改善材料的表面质量,而CVI法用于改善材料空隙间的质量。使用CVI法可将1~10μm的空隙减小到接近零,从而大幅度提高材料强度。用已有的CVI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