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绪言在热处理的产品零件中,齿轮占很大的比例,而且其热处理要求比其它工件需要更高的技术.但是,要做到对齿轮正确地进行热处理,单靠热处理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与加工制造和设计也有关.为此,本文把有关的经验和改进的实例加以论述,以利于今后热处理工作的改进.2.齿轮的形状和热处理齿轮的形状有千差万别,在这里仅对齿轮各部分中共同的几种主要因素进行探讨.2.1 齿宽一般认为齿宽为模数的7~8倍或最多10倍为宜.其道理是由于即使加大齿宽,也由于加工误差、装配累积误差或负荷条件不同,很  相似文献   

2.
从焊前准备、焊接装配、焊接保护、焊后校形、力学性能等5个方面,研究了钛合金穿透焊工艺及其焊接工艺参数,分析了焊接接头的组织性能。结果表明,充分的焊前准备、正确的焊接装配、有效的焊接保护及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是获得优质钛合金焊接接头的保证;焊后正确的热处理是零件保形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一种新型光学相机碳纤维复合材料桁架结构的胶接装配方法。对胶接装配的工装设计、胶黏剂选择、表面处理、胶层控制、装配原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制定科学的装配方法和工艺,减小了桁架结构的装配应力,提高了装配精度和稳定性,最后对装配后的桁架结构进行了正弦和随机振动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胶接装配法装配的桁架具有较高的装配精度和稳定性,可为空间光学相机中复合材料桁架结构的装配提供一种崭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复杂产品装配工艺的设计效率,针对装配序列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海鸥算法的求解方法。引入莱维飞行策略对算法的位置更新公式做出了改进,改善了海鸥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针对装配序列规划问题,从可行性、稳定性、装配方向和装配工具的连续性四个方面建立适应度函数,作为装配序列优劣的评判标准。以溢流阀的装配为例分析算法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改进海鸥算法在求解装配序列规划问题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潘国威  陈文亮  王珉 《航空学报》2019,40(1):522572-522572
并联机构的闭链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精度、刚性及动态性能,可满足飞机装配的精度、效率需求,因此,以并联机构为构型主体的自动化装配装备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飞机装配中。首先,概述了当前并联机构发展现状及飞机装配体现出的新特点,分析了并联机构应用于飞机装配的优势。其次,从飞机装配零部件加工和飞机零部件装配调姿定位两个方面综述了应用于飞机装配并联机构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然后,探讨了并联机构主要的前沿研究问题,从并联机构可重构设计、性能评价及优化设计、精度建模和力/位协同控制等4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并联机构应用于飞机装配中的关键技术。最后,对并联机构应用在飞机装配中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机遇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飞机智能装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飞机装配工作的高复杂性和高精度,飞机智能装配技术已经成为飞机装配技术发展的新方向,对飞机智能装配技术的研究将对我国飞机装配水平及航空企业智能制造水平的全面提升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在国外的应用情况,通过调查,总结了数字化装配技术在国内的应用范围、特点和成效,分析了国内与国外数字化装配技术存在的差距,提出了国内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装配是产品零件的空间整合,是产品零件性能综合,也是产品最终质量的集中表现。装配是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影响产品性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装配需要满足产品的精度、刚度、长寿命、抗疲劳等指标。装配技术涉及产品设计、零部件制造、装配工艺规划、互换协调、数字化测量、自动控制和计算机软件等先进技术,对于多材料、多结构、多工艺的飞机产品来说,装配是极其重要的。产品装配要考虑容差分配、数字量协调和数字化检测,装配过程中的精准、长寿命、抗疲劳,是保证产品最终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大型飞机的大尺寸、高要求的特点为其装配过程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国外大型飞机装配多采用柔性装配工装与自动化装配设备完成其装配过程。本文分析了国外大型飞机装配中所运用的先进技术手段与国内飞机制造业的现有基础,并为国内大型飞机的装配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航空航天产品数字化装配工装定检周期难以确定、装配作业状态动态变化、人工误操作等因素引起的产品装配超差及装配周期难以保障等问题,为提升装配工装几何量、物理量感知及预测能力,以及保障装配质量的能力,对工装的工作状态感知/监测/评估及装配定位适应性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具体地,在工装作业前的定检与针对性维护、工装作业时的状态实时监控分析与稳定性评价、工装使用过程中的力位与多轴协调控制、产品装配超差的降低等方面,开展数字化装配工装测量传感规划、工装应变及精度预测、工装服役状态描述及稳定性评估、现场定位适应性控制等问题研究,并解析装配工装宏微观作业状态评估、面向装配精度保障的多末端精度协调等关键技术。最后以航空弱刚性壁板试验件的多点柔性装配为例,分析面向产品精准装配的工装定位精度保障、以及基于实际工况状态的工装适应性装配及壁板外形装配效果,为装配质量的精确与主动控制奠定工装基础。  相似文献   

11.
装配仿真技术是用户以交互方式操作产品三维数模,利用产品、资源的形状特性在系统仿真环境中真实地模拟产品的装配过程。可在进行实物装配前分析产品的装配特性,验证工艺设计的合理性,通过发现隐患不断地优化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复杂叶片测具钳工装配的特点及主要技术难点,探讨出几种典型叶片测具的较佳装配工艺。该装配工艺的使用,保证了叶片测具的高质量装配及叶片的按时加工和交付。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型飞机前、中舱门在机身后段装配困难的情况,分析了其装配不协调的原因,提m改进措施,提高了前、中舱门的装配质量。  相似文献   

14.
结合超声波相控阵、金相观察、力学试验分析技术,研究了由于铣切角度不同产生的装配间隙对顶盖环缝搅拌摩擦焊焊缝质量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铣切角差异带来的装配间隙大于1.30 mm时,焊缝中存在孔洞型体积缺陷,装配间隙越大,缺陷越严重;装配间隙的存在会使得焊缝的致密程度降低,焊缝的延伸率下降,并且在装配间隙大于1.30 mm时,焊缝的抗拉强度会发生大幅度地下降。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在整机装配过程中发生的1Cr11Ni2W2MoV不锈钢螺栓断裂故障,按照零件失效分析的一般方法, 进行了故障件理化检测和批次零件制造质量检查,包括对故障件进行断口宏观与显微SEM检查,对零件热处理工艺参数与材料标 准、热处理执行标准参数进行比照,并对存在质疑的回火脆性问题开展了不同回火温度与冷却速度下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故 障件断口主要由扩展区与瞬断区组成,主要特征为沿晶+准解理,失效模式为一次性大应力脆断;致使零件脆性的原因在于回火温 度640 ℃处于第2类回火脆性区间;回火后快速冷却可缓解脆性,但无法消除。避免回火脆性是解决螺栓装配断裂的根本途径,因 此要求螺栓零件选择回火温度时应避开脆性区间,冷却时快速通过该区间。  相似文献   

16.
川崎公司的桁条组件自动装配设备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在某型飞机机身的装配中,研制了一套自动化的衍条组件装配设备。该机身衍条组件如图1所示,自动装配设备如图2所示。自动装配的工序包括工件定位、钻铆钉孔、插入并铆紧铆钉。为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成本,该自动设备在...  相似文献   

17.
李永根 《航空制造技术》1995,(4):31-31,32,39
从部件结构、零件制造和装配协调等环节入手,较详尽地阐述了在修配法装配中影响部件装配质量的各种因素和提高部件装配精度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主要叙述了控制和改善环形开口零件热处理变形的工艺技术和方法,分析了影响热处理变形的各种因素:合理进行零件技术设计及选材,正确制定热处理工艺和工序,重视热处理工艺操作技术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探讨热处理工艺优化设计问题,从常规设备的改造,改造旧工艺,推广新工艺和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等三个方面叙述热处理工艺优化设计的重要性。文章中引证国内外技术资料,并介绍了一些热处理新工艺,新技术和实用的生产新经验,特别强调了热处理行业中,强化全面质量管理的迫切性,这对于提高机械零件热处理工艺水平和质量,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厂CrWMn制的人部分模具基本上都采用如下的工序: 锻造→退火→刨加工→平磨→划线→钳工打孔→热处理(淬火+回火)→二次子磨→线切割→钳修→装配。 但是,不少模具都在第二次平磨时发现裂纹。为了找出原因,我们对比较典型的一块模具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