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叶蓁如  范长京 《航空学报》1994,15(9):1136-1139
简要介绍线性预测数据外推的超分辨距离-多普勒成象方法,并以一片高速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TMS320C25为核心设计了一个专用信号处理器,能完成数据外推、加窗和128复数点FFT,实现超分辨二维成象。文中给出了对B-52模型飞机微波暗室转台实测数据的成象结果,并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吴铮 《试飞研究》2000,(3):27-39
立体成象测速技术是一种用于测量三维流场中流体的三个速度分量的光学方法。该测量为非接触测量,其测量原理是基于由两个CCD传感器从不同的有利位置点获取的图象。采用这一方法时,如果流场中散布的粒子的密度较大的,由成象系统所获得的图象中就可能丢失单个粒子的部分象点或者是等效的数据点。该数据丢失大多数是发生在对重叠的粒子图象进行分解的过程中和对粒子进行跟踪阶段。为了尽可能恢复更多的数据点并提高测量精度,在立体成象测速技术的两个阶段中采用了神经网络技术。在对重叠的粒子进行分解的阶段采用了后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这是由于此方法具有图形识别和分类的能力。在对粒子跟踪阶段,跳跃神经网络(Hopfield neural network)是获取相应粒子轨迹的一种公认的最佳求解方法。研究表明,神经网络对于提高测试性能具有潜在的作用,而且已被证明对于立体成象测速技术是非常有用的。  相似文献   

3.
林两魁  安玮  徐晖 《航空学报》2010,31(7):1466-1474
 分析红外焦平面(IR FRA)对中段弹道空间邻近目标(CSO)的成像特点,指出星载红外传感器为实现对空间邻近目标的跟踪必须对其进行超分辨。提出了一种中段弹道空间邻近目标联合超分辨与弹道估计新方法。该方法结合红外焦平面成像模型和中段弹道动力学模型,使得能够同时利用红外多传感器的多帧信息,基于最小二乘准则建立联合超分辨弹道估计目标函数,并分析选择各目标的起始状态参数作为模型参数。针对目标函数的高维非线性特点,推导最小化意义下等价的降维目标函数,采用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最优化该降维目标函数直接求解模型参数,进而计算出各目标的弹道和辐射强度,实现中段弹道空间邻近目标的联合超分辨与弹道估计。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且相比于传统的先单传感器单帧超分辨、然后多传感器多帧测角数据关联与滤波方法,新方法在避免数据关联复杂问题的同时,其弹道估计精度更高、分辨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4.
徐舟  曲长文  何令琪 《航空学报》2015,36(6):1940-1952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目标超分辨重建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超分辨方法。在光学图像梯度域中联合训练超完备字典与稀疏编码映射,利用半耦合字典联系SAR图像与光学图像,寻找SAR图像在半耦合字典下的稀疏编码,并在高分辨率字典下完成重建。结合SAR图像的先验信息,使用正则化方法对SAR目标进行特征增强。所提方法在TerraSAR-X数据和MSTAR数据上进行了仿真实验,重建结果表明,相比目前的插值方法和稀疏表示方法,所提方法空间分辨率可提高0.5~1.5个像素。正则化增强结果表明,引入稀疏先验的正则化增强能够进一步提高空间分辨率并抑制杂波比,最后分析了正则化参数的选取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殷军  朱兆达 《航空学报》1992,13(12):606-610
提出了超分辨距离多普勒成像的动态优化方法,基本思想是利用正则化图像重建方法及动态优化算法求出雷达目标反射率的最小二乘估计。还利用FFT大大提高了动态优化算法的计算效率。用B-52飞机缩比金属模型微波暗室转台实验数据和Boeing-727飞机外场实测数据进行成像的初步结果表明,采用超分辨成像方法可以获得更高的图像分辨力;或用较小的信号带宽和成像总转角,可以获得相同质量的图像。进一步研究发现,如果能充分利用成像区域中更多的先验信息,动态优化方法可望能提供更好的分辨性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盘腔瞬态壁温动态预测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递归预测模型。通过时序数据多维重构的方法建立训练样本,强化径向基神经网络对“时滞性”的预测能力,分析了模型固有超参数和由多维重构引入抽样控制参数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采用简化的典型盘腔壁面换热模型结合公开的试验历程转速数据,构建了供模型训练和测试的瞬态壁温数据样本,以递归调用模型的方式完成了对测试样本时序数据的预测和验证。结果表明,与常规的径向基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相比,该模型的平均相对预测偏差由3.0%降低至0.45%,有效提升了模型的预测精度。为航空发动机盘腔瞬态壁温异常监控及超温排故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预判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气湍流以及不同光照条件下难以成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空间光场调制的主被动量子关联成像方案。研制了超分辨抗干扰的主被动量子关联成像原理样机,并完成了超分辨、抗大气湍流以及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外场实验,验证了主被动量子关联成像原理样机的全天时抗干扰成像能力,实现了超分辨的远距离成像探测。本方案为远距离遥感、极弱背景探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成像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牟金震  刘宗明  韩飞  周彦  李爽 《航空学报》2021,42(11):524959-524959
针对远距离非合作慢旋目标位姿估计精度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图像超分辨与视觉SLAM的相对位姿估计方法。算法主要包含3个步骤:通过梯度引导生成式对抗超分辨技术,提升目标图像的质量以获取更多更高质量的特征点;构建特征数据库实现当前帧与特征数据库的匹配,提升旋转目标的特征跟踪稳定性;利用图优化对多帧图像进行联合位姿优化,消除累计误差,得到更为精确的估计结果。为稳定网络的训练,将自然进化算法引入到对抗训练中。为增强模型的泛化性和鲁棒性,实验中的数据集采用半物理仿真获得。实验结果表明,当等效距离为25 m且失效卫星以25(°)/s的速度旋转时,目标图像经超分辨网络增强后,能够实现连续稳定的长时间测量。  相似文献   

9.
 就窄带合成脉冲距离高分辨一维成象速度补偿的常用的几种方法(时域法,频域法、最小熵值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将二者结合起来,更有效地对速度进行估计。得到任意视角及可变信噪比下的一维距离高分辨率像,并用线性内差神经网络进行识别,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传统观念认为,扫描体制下的实孔径雷达方位分辨力决定于3dB波束宽度,这使得雷达难以从方位上区分同一波束内的两个等距目标。迭代反卷积算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超分辨算法,为分析迭代反卷积算法的超分辨性能,文章对线性迭代算法和P阶决速迭代算法进行了比较并对此做了仿真实验。仿真实验表明,P阶快速迭代反卷积算法的超分辨效果较佳,而且...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充分挖掘全航段飞行数据中蕴含的丰富信息以提高发动机状态辨识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全航段快速存取记录器(QAR)数据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发动机状态辨识方法。该方法将每次飞行循环的全航段QAR数据变换为一个红绿蓝(RGB)多通道样本实现全航段数据图像化处理,根据发动机维修记录中的水洗时间,将发动机划分为不同的衰退状态,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对不同衰退状态进行分类和辨识。该方法经某航空公司飞机QAR数据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全航段QAR数据的衰退状态辨识算法的精确度相比于仅使用巡航段数据的精确度提升超过13%,辨识准确率达到98%。  相似文献   

12.
针对开关磁阻电机(SRM)强耦合、强非线性、难以精确解析建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预处理的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建模方法。首先通过传统直流脉冲法测量一个电周期内SRM静态电磁特性,获取建模样本数据;其次充分利用电机先验知识,通过可以初步反映SRM非线性特性的磁链和转矩解析表达式对实测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并作为BP神经网络新的输入,降低神经网络拟合误差。与传统BP神经网络建模的对比结果显示,引入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减少BP神经网络节点数量,增强神经网络泛化能力,提高神经网络建模精度。  相似文献   

13.
唐波  刘蕾 《航空工程进展》2011,2(2):241-244
本研究克服了单纯采用专家风险因子测度方法主观性较强的缺点,以及单纯采用人工神经网络评估模型模糊性的缺点,结合两种方法的优点,利用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Microsoft Visual C++程序,在专家风险因子测度基础上,通过大量风险评估成功案例数据的训练,成功建立了航空型号项目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较为精确、客观地...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模拟电路中电子元器件存在的容差与非线性导致电路故障难以检测的现状,设计了适用于诊断由器件超出容差所引起的模拟电路故障的小波分析诊断方法。通过设定故障进行蒙特卡罗容差实验,采用小波神经网络,对故障输出信号进行小波分析提取其小波高频系数参量,经PCA分析和归一化后形成训练特征向量,并经过BP神经网络训练后,故障信号通过小波神经网络后能够快速精准的对故障器件进行定位。通过大量样本进行仿真计算表明所设计的小波特征参量故障诊断法对于模拟电路具有很好的故障分辨率。  相似文献   

15.
柏帆 《洪都科技》2009,(4):30-33
字符识别是模式识别中的一个应用,通过训练网络可以教会计算机如何识别字符,这在票据处理方面可以大大地提高效率。该文中所建立的神经网络为具有局部响应的高斯函数的三层概率神经网络,它以牢固的插值理论为基础,具有学习速度快,不易陷入局部极小等优点。本文介绍了概率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和一个三层概率神经网络对带有噪声的26个英文大写字母的识别。其中利用MATLAB编写仿真程序对概率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仿真结果表明,训练的概率神经网络可以对给定的带有噪声的字母作出正确的识别。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飞行员脑电信号,构建了疲劳状态的彩色脑功率图,设计基于高斯牛顿在线变分方法的卷 积神经网络参数优化方法,形成一种新型脑功率图深度网络模型,有效实现脑功率图深度网络的模型分类识别 能力。相比于其它基于脑电信号的疲劳检测深度模型,疲劳状态认知的准确度提升了3%~5%。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辨识的PID神经网络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小波神经网络作为辨识器,PID神经网络作为控制器在线调节。由于小波变换具有良好的时频局部特性,神经网络具有强大的非线性映射能力,自学习、自适应等优势,采用规范正交的小波函数作为神经网络的基函数构成小波神经网络,该网络兼有小波函数的紧支性、波动性以及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能力,自学习、自适应能力等优点,仿真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构成的控制系统收敛速度快,逼近精度高,鲁棒性好,优于一般的BP网络控制。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大量含Re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试验所测TCP相含量的数据,采用一种先进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运算模型,对合金的TCP相含量进行预测,并与报道所用回归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建网络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含Re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中TCP相的含量。将正交分析与网络预测相结合,获得几种主要合金元素对TCP相含量的影响顺序。  相似文献   

19.
采用进化神经网络方法,通过测量参数对压气机结垢性能退化模式进行了定量监控和评估。运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e Function,RBF)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即由神经网络训练样本所得到的实际和期望的输出之间的误差平方和构造适应度函数,对RBF神经网络的隐层中心、半径以及输入输出权值进行全局寻优搜索,设计了进化RBF神经网络,并对模拟得到的压气机结垢的样本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进化RBF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能力比普通RBF神经网络的要强,对燃气轮机性能退化评估和健康管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包络信号的自动识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包络信号的自动识别方法。将从包络信号的时域和频域信息中提取的反映滚动轴承故障的特征信息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用BP算法对该网络进行训练。利用BP神经网络的智能性来实现滚动轴承故障的智能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