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ARJ21-700飞机模型自由飞失速改出伞验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ARJ21-700飞机模型自由飞失速改出伞的飞行试验验证方法.首先介绍了试验的准备情况,包括试验总体方案、模型改装和地面试验;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全尺寸飞机及其模型失速改出伞的确定方法,并根据所选定的失速改出伞的最佳组合参数进行了飞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操纵杆回中情况下,失速改出伞能够使飞机快速改出深失速状态,可为飞机适航取证试飞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战斗机垂直机动性能比较和实际飞行时存在的问题,从飞机在垂直平面中的运动方程出发,利用庞特里雅金最大值原理,研究了给定斤斗进入速度、高度条件下使斤斗顶点表速最大及给定俯冲角和俯冲速度条件下使俯冲改出高度损失最小的过载控制,给出了计算战斗机斤斗和俯冲最大允许边界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机械操纵系统的飞机相对电传控制飞机不具备飞行包线保护功能,驾驶员可能在误操作情况下使飞机进入失速状态,特别是新机研制试飞和失速飞行试验。失速自动改出装置通过控制反驱作动器带动操纵系统,抑制驾驶员将飞机操作进入失速,并在飞机进入失速后帮助驾驶员改出失速。模糊控制理论具备常规控制理论所不具备的很多优势,可以使控制律更简单、直观和有效,用于失速改出控制将使系统更加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4.
低能量状态对飞行安全的危害及改出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民机在进近着陆阶段可能诱发飞行事故的低能量状态和驾驶员的改出操纵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近年的民机事故分析报告,结合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CCAR-25-R4、飞行试验指南AC25-7C、军用规范及相关行业标准,较系统地提出了涉及着陆拉平、侧风着陆和可控撞地的低能量状态的定量判定准则。以某型支线客机为例,采用数字仿真计算的方法,分别研究了在进近着陆过程中低动能和低势能状态可能导致的飞行安全问题及其特点。针对低动能改出提出了增加速度并抑制爬升的方法,针对低势能改出提出了增大俯仰姿态并保持速度的方法,最后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两种改出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低能量告警系统的设计和驾驶员的改出操纵培训等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平尾失速理论研究出发,探讨了可能产生平尾失速的飞行状态,总结了可用于运输类飞机平尾失速敏感性研究的飞行试验技术,研究了平尾失速和机翼失速的相互区别,帮助飞行员在遇到机翼失速或平尾失速时进行必要的清晰判断,并采取适当的改出方法,从而保证飞机飞行安全.研究结果可为未来大型运输类飞机平尾失速敏感性试飞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民用航空局的适航条款与咨询通告要求,飞机研制单位需表明飞机的失速/过失速特性以及改出特性,该项试验属于飞机的极限边界飞行和超包线飞行。原型机实施该项试验存在极大的风险,历史上出现过多起机毁人亡的重大事故。原型机缩比模型自由飞试验可以捕捉到模型静态测力试验条件下所未发现的飞行动态特性,以及检验飞机在危险状态下的改出能力,降低原型机失速试飞的风险。某大型飞机在失速试飞前利用模型自由飞试验技术检验了飞机在极限飞行条件下的动态特性,确认了飞机在失速条件下存在偏离以及发展稳定尾旋等;同时确认了飞机具备失速改出能力,采用“三中立”、“反舵,推杆”和“实施开反尾旋伞”均能迫使飞机改出失速/过失速状态。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动态系统的计算机辅助直接优化方法的原理及其在低空风切变改出飞行中的应用,利用较真实的风切变工程化模型,选择适当的控制函数模型,性能准则及其约束条件,通过计算机直接地,系统地和迭代地探寻最优条件,对飞机改出低空风切变控制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最佳改出性能飞行参数曲线,并与没有优化的改出引导策略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通过优化,飞机改出低空风切变的性能获得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针对飞机失速/尾旋特性飞行仿真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包括气动力建模、风洞试验数据使用和飞行动力学模型建模等,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采用多维数据组形式的非线性气动力模型建模;对于组合舵偏的旋转效应的附加气动力,采用单舵偏叠加的方法得到风洞试验数据;飞行动力学模型必须采用六自由度仿真模型等。将这些方法应用于某算例飞机并进行了飞机的失速、尾旋仿真计算,仿真得到的失速、尾旋进入和改出方法同自由飞试验的进入和改出方法吻合,表明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工程仿真。  相似文献   

9.
刘冰  高仍清 《飞行力学》1995,13(2):51-57,62
采用六自由度全量运动方程和三通道飞行控制系统模型,使用时域动态响应的方法,研究了F-16飞机在大迎角下飞行的深失速特性和尾旋特性,并对尾旋进入和改出的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研究可午出结论:F-16飞机具有深失速特性,若进入深失速后,可用先拉杆后推杜操纵方法改出;F-16飞机进入尾旋的主要原因是航向自转和偏航、滚转气动交感;在改出尾旋过程中,方向舵操纵力矩、航向静不稳定力矩、偏航惯性交感力矩对制止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进入喷气时代之前,飞机的高速飞行稳定性问题,仅在战斗机的俯冲飞行中遇到过,并因此发生过所谓驾驶杆被“冻死”的现象,即飞行员用尽力气拉杆,也无法从俯冲中改出。由此,人们开始认识到,当飞机超过临界M数后,随M数增加,升力系数开始有一定增加,但随后很快下降;下洗减小,焦点后移,导致飞机有“自动俯冲”趋势;升降舵效率从某M数开始急剧下降,机翼上产生的强激波导致附面层分离和大的压力振荡,引起飞机抖振等现象。  相似文献   

11.
Mиг-23飞机是一种变后掠翼战斗机,它的尾旋动态及改出尾旋的方法很复杂。根据在该机上进行的四次尾旋飞行试验,叙述其尾旋进入的方法、尾旋中的动态和改出尾旋的方法。并举出三个典型的尾旋模态实例,详细记述整个尾旋过程和进行分析,说明Mиг-23飞机尾旋动态的复杂性及其表现出的特点。最后,提出了几点在判断和改出Mиг-23飞机的尾旋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2.
桑雨生  魏余生  田培彦 《飞行力学》2000,18(3):69-71,84
以微分形式,推导出了在停车迫降中,逆风会使下滑距离缩短、飞机四转弯改出位置后移两种情况下四转转改出高度的增量公式及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进行了定量分析,给出了逆风使下滑距离缩短和航线四转弯改出位置后移而使四转弯改出所需高度增加的一般规律,为成功实施迫降,保证飞行安全,提供了准确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Y-8飞机平尾积冰导致的飞行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刚  李云 《飞行力学》2011,29(5):84-86
平尾积冰对飞行安全影响重大.通过介绍连续两起平尾积冰导致的Y-8飞机飞行事故,分析了飞机结冰的气象条件,平尾积冰和放襟翼对平尾气动特性的影响,以及平尾积冰失速的改出方法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H-5飞机大速度着陆跳跃时加油门增加推力可改善飞机的稳定性和操纵性。在使用正常方法修正着陆跳跃将危飞行安全时,可采用加油门复飞改出跳跃。加油门时机应选择在跳起最大高度之前,根据飞机运动趋势,采用短促脉冲式操纵,并注意保持飞机姿态,以利改出跳跃。  相似文献   

15.
孔翔 《飞机工程》2005,(3):47-49
按CCAR-23部适航审定要求对LE-500飞机进行了尾旋试飞。结合LE-500飞机试飞实践,阐述了尾旋试飞的进入和改出,以及退出俯冲的具体操作方法。就尾旋试飞的全过程,即从试飞前的准备到空中实施动作及安全注意事项等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新研制的小型飞机尾旋试飞工作的程序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大气环境投放模型自由飞试验,是进行飞机失速试飞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失速试飞中,要求飞机进入失速的过程尽量缓慢,根据模型与飞机之间的相似准则,自由飞试验的减速率要求与真实飞机一致,而模型的响应速率却成比例增加。传统的模型自由飞试验中,依靠操纵手的目视判断和操控很难实现失速进入和改出的精确控制。为改善模型自由飞试验失速过程,降低失速过程减速率,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飞行控制系统自主拉杆的失速试飞方法,分析了该方法的关键因素,设计了自主进入失速和自主改出的控制策略,并通过飞行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飞机六自由度全量方程出发,计算、模拟了JJ-5飞机失速/尾旋特性和各种改出尾旋的方法,对JJ-5飞机特技机动飞行及其相应的尾旋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并把计算结果和试飞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数值计算与试飞基本上符合,结合计算机实时成像技术,对相应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动态实时显示,显示结果直观、逼真,可望运用于有关尾旋飞行训练中.  相似文献   

18.
飞机改出尾旋控制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昶  蒋明 《航空学报》1990,11(2):1-9
 本文以分支和突变理论方法(BACTM)为基础,采用六自由度非线性运动方程,通过平衡面特性的分析,研究了飞机改出尾旋的操纵方法,并给出了一定的物理解释。文中运用庞特里亚金的最大值原理,对用BACTM方法导出的尾旋改出方法进行了优化处理,获得了快速改出尾旋的优化操纵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次优化改出尾旋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大型飞机穿越微下击暴流风场的实时仿真(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在飞行模拟器中高逼真度地模拟在扰动风场中的飞行,研究了大型飞机在起飞着陆阶段遭遇微下击暴流风切变的实时仿真。基于涡环和Rankine复合涡原理建立了参数化三维微下击暴流模型。通过涡环倾斜和多涡环叠加方法实现了各种复杂微下击暴流风场的模拟。基于Boeing747-100飞机建模数据,系统推导了含风切变影响的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给出了扰动风下气动模型修正的一般方法。对该机遭遇微下击暴流时实施纵向和横侧改出分别进行了控制器设计与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三维微下击暴流模型可扩展性强,可用于模拟实际复杂风场。含风切变影响的大型飞机动力学模型合理有效。针对飞机从不同位置穿越风场,可采用不同的改出策略。整个模型可应用于飞行模拟器的实时飞行仿真。  相似文献   

20.
徐勇凌 《飞行力学》1995,13(3):90-96
MИГ-23飞机是一种变后掠翼战斗机,它的尾旋动态及改出的尾旋的方法很复杂,根据在该机上进行的四次尾旋飞行试验,叙述其尾旋进入的方法,尾旋中的动态和改出尾旋的方法,并举出三个典型的尾旋模态实例,详细记述整个尾旋过程和进行分析,说明MИГ-23飞机尾旋动态的复杂性及其表现出的特点,最后,提出了几点在判断和改进MИГ-23飞机的尾旋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