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用“优选法”计算垂直平面里的最佳机动——飞机顶点速度最大的半斤斗翻转。此法很简便,仅需要小型计算机。其计算结果能满足使用要求。它是一种实用的工程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成本指数的垂直剖面优化以飞行成本最优为目标,计算各飞行阶段最优速度和最佳高度。分析了经济模式下最优速度和最佳高度的计算原理,给出了由飞行管理系统进行垂直剖面优化的实现途径,并简要介绍了多重限制在计算中的考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飞机在垂直平面的基本运动方程出发,利用庞特里亚金最小值原理,以J-7型飞机为例,研究了具有过载约束、顶点表速大于规定值的最短时间斤斗的控制规律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S/VTOL 战斗机及其推进系统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战斗机集固定翼和旋翼飞机的优势于一身,由于其出色的性能一直广受关注,但由于技术难度大,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仅有3型战斗机真正装备部队使用,分别是英国"鹞式"战斗机、前苏联雅克-38战斗机和美国F-35B战斗机。按照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战斗机推进系统提供升力和推力的方式,将其推进系统分为共用型、组合型和复合型3种类型。介绍了3种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战斗机推进系统的工作原理、应用和发展,并分析了其优缺点,给出了推进系统研制发展的启示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史中权  叶文华 《航空学报》2014,35(2):582-592
针对目前多轴联动条件下S形加减速算法复杂,一条插补线段内最大进给速度不能实时可调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插补速度实时可调的前瞻控制算法。算法首先根据机床特性和线段夹角建立了小线段衔接处进给速度的约束条件,然后采用加速度跟随原理提出了最大进给速度连续可调的S形加减速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加速度自适应调整的前瞻处理算法。该算法在不降低轨迹插补精度的前提下,能以最大的速度通过线段的转接点,从而使整个线段插补过程具有高度的柔性和快速性,能满足现代数控系统对前瞻处理的实时性要求。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降低了机床运动时的振动,与传统速度规划算法相比,同等加工条件下,加工效率明显提高,工件表面质量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针对战斗机制造、装配过程中测量任务繁重,以及现有战斗机武器系统校靶时普遍存在的设备笨重、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目视觉测量原理的战斗机武器校靶方法。设计了一种由红外LED构成的光电标靶,并通过转接架与战斗机各工位连接。双目相机拍摄所有光电标靶,进而获取LED点的三维坐标。利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空间坐标转换原理解算出双目相机与各光电标靶的相对姿态关系,并结合坐标系传递原理最终求得各待测工位轴线相对于战斗机基准工位轴线的水平、垂直偏差角度,以完成校靶操作。根据校靶原理搭建3D仿真环境,分析了在校靶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源,并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对校靶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相机标定误差对水平、垂直偏差角测量精度影响最大,标准差分别为0.0397°和0.0268°。该校靶方法能适用于战斗机武器校靶,同时可提高装配与测量过程中的工作效率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本期导读     
正轴驱动升力风扇发动机性能仿真方法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战斗机集固定翼和旋翼飞机的优势于一体,是未来高性能战斗机的发展方向之一。研发具备短距起飞/垂直降落能力的轴驱动升力风扇发动机,是使战斗机实现短距起飞/垂直降落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S/VTOL(short/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战斗机用推力矢量喷管是飞机实现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摆脱对跑道的依赖,减小航母的设计难度,及显著提高飞机机动性能的关键技术,已成为第4代战斗机和战斗机用航空发动机的设计标志。结合不同时期推力矢量喷管的特征和不同战斗机对推力矢量的技术要求,对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战斗机用矢量喷管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发展状况进行了归纳及总结。详细提出了S/VTOL战斗机用推力矢量喷管的关键技术,并对开展S/VTOL战斗机用矢量喷管技术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吕石  唐硕  闫晓东 《飞行力学》2013,(4):349-353
针对快速准确获取高超声速滑翔峰点高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给定初始速度大小的情况下峰点高度计算的迭代算法。考虑将动压和过载约束条件统一到热流率约束条件上,首先在常数速度条件下估算了峰点高度,然后依据峰点高度容许误差迭代计算了峰点高度的修正值,最后通过算例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计算速度快、精度高,具有同时处理三种约束条件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快速准确获取高超声速滑翔峰点高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给定初始速度大小的情况下峰点高度计算的迭代算法.考虑将动压和过载约束条件统一到热流率约束条件上,首先在常数速度条件下估算了峰点高度,然后依据峰点高度容许误差迭代计算了峰点高度的修正值,最后通过算例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计算速度快、精度高,具有同时处理三种约束条件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战斗机,取名为“枭龙”的FC-1(即超七)飞机,9月2日在成都举行了首次飞行仪式。飞机在空中表演了精彩的大迎角爬升、横滚、小半径转弯、大角度俯冲、低空过场等高难度动作,飞行8分钟后安全着陆。这次飞行打破了以前试飞不挂弹的惯例,在飞机两翼下挂上了两枚模拟导弹(“枭龙”的飞行照片见本刊第6页)。  相似文献   

12.
DASA最近公布了德国于80年代进行的高度保密的隐身战斗机(“萤火虫”)研制计划。这种装中程导弹的隐身战斗机是MBB公司在德空军合同下于1981~1987年间研制的。德空军当时的出发点是,如果该机具有很好的中距作战能力,以致于可以避免近距格斗的话,则飞机本身应设计得更轻、更便宜。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战斗机机载制氧系统,利用Flowmaster软件建立系统仿真模型,分析正常供氧条件下机载制氧系统的吸气阻力。结合系统工作压力、流量及高度要求,对比某型战斗机机载制氧系统试验数据,验证了模型建立的正确性。在此条件下,定量分析肺通气量、高度和引气压力对机载制氧系统吸气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建立的机载制氧系统模型可用于吸气阻力分析,并为系统评价、优化设计及故障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应用于空战数值仿真的战斗机曲线跟踪的数学模型。首先介绍了机动平面与瞄准平面的概念.给出了它们相重合的条件。导出了战斗机以调整速度进行曲线跟踪时的需用过载,及以最大转弯角速度进行曲线跟踪时的需用过载。根据导引运动学原理,讨论了战斗机为实现武器发射应进行的机动飞行。利用该模型对空战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题图的作者是罗伊·格林奈尔(Roy  Grinnell)──美国战斗机飞行员协会的特约画家,在这幅名为《奇特的遭遇》的作品里,大家可以看到: 一架在3,000米高度飞行的梅塞施米特战斗机正在进行战斗巡逻,突然发现了一架“喷火’以型战斗机,于是飞行员做了一个滚转后悄悄地俯冲到毫无防各的“喷火” 背后……在非常近的距离上,精确的点射使得这架英制战机立即失去控制,拖着火焰冲向了大地。  相似文献   

16.
詹明望 《飞行试验》2003,19(4):8-11
机动飞行状态下弹射试验时,弹射力对飞机的扰动是关系到弹射试验机安全的重要问题。结合某型弹射座椅空弹鉴定试验,分析了在俯冲、俯冲下沉、横滚和倒飞状态弹射时弹射试验机的响应。结果证明,在一定的高度速度范围进行机动飞行状态弹射试验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自从1989年苏-27完成“布加乔夫·眼镜蛇” 超机动飞行动作以来,人们一直在争论这种超机动飞行动作到底有没有实际使用价值.而苏-37完成了新的“库尔彼特” 斤斗(原地小斤斗)后,这种争论又进入到一个新高潮.  相似文献   

18.
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国第一天出动的战斗机就躲过了伊拉克严密的雷达监视网,迅速到达首都巴格达上空,直接催毁了电报大楼和其他军事目标,在历时42天的战斗中,执行任务的飞机达1270架次,使伊军95%的重要军事目标被毁,而美国战斗机却无一架受损。这场高技术的战争一度使世界震惊。为什么伊拉克的雷达防御系统对美国战斗机束手无策?为什么美国的导弹击中伊拉克的军事目标如此准确?空对地导弹击中伊拉克的坦克为什么有极高命中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战斗机F117A型机身表面包覆了红外与微波隐身材料,它具有优…  相似文献   

19.
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战斗机发动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战斗机具有独特的技术特点和较好的环境适应性,生存力强,推进系统尤其带升力风扇的发动机是其关键技术之一。综合分析了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战斗机发动机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升力风扇+常规发动机型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战斗机发动机的4项主要关键技术:发动机总体设计技术、升力风扇设计技术、3轴承偏转喷管设计技术和升力风扇机械系统设计技术。经分析认为,通过一定技术途径突破上述4项关键技术是掌握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战斗机发动机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战斗机发动机发展及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战斗机具有独特的技术特点和较好的环境适应性,生存力强,推进系统尤其带升力风扇的发动机是其关键技术之一.综合分析了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战斗机发动机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升力风扇+常规发动机型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战斗机发动机的4项主要关键技术:发动机总体设计技术、升力风扇设计技术、3轴承偏转喷管设计技术和升力风扇机械系统设计技术.经分析认为,通过一定技术途径突破上述4项关键技术是掌握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战斗机发动机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